杨述利
璧山县中医院,重庆 402760
[摘要] 目的 探讨胃癌急性穿孔的手术治疗以及护理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胃癌急性穿孔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曾于我院进行治疗的20例胃癌急性穿孔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例,对两组患者均实施适当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在治愈率与死亡率上无明显差异(100%VS90%,0VS10%),P>0.05;随访3年,观察组的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00%VS7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胃癌急性穿孔患者,应对进行明确诊断,采取有效手术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并且在患者治疗以及住院期间对其进行综合护理,能够使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高,使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存质量得到改善,降低患者死亡率,在临床上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应加强重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胃癌急性穿孔;手术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c)-0092-03
一直以来,胃癌都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肿瘤疾病,在现代临床医学上,胃癌疾病穿孔是胃癌的一种主要并发症,通过临床研究,该疾病主要有以下方面的特点:穿孔面积相对比较大,病变质地比较硬,会累及到周围的胃癌性组织,合并有严重腹腔感染[1]。若患者一旦发病,但又未对其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将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威胁。目前来看,对于胃癌急性穿孔,主要是利用手术方法来进行治疗,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能够使其有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胃癌急性穿孔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例胃癌急性穿孔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将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0例,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在30~80岁之间,平均(58.5±3.5)岁;病程在1~18年之间,平均病程(11.5±1.5)年;急腹痛出现至住院时间在1h~1d之间,平均(6.3±1.4)h;患病诱因:饱腹5例,夜间空腹3例,长期性大量酗酒2例。对照组10例,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在31~78岁之间,平均(55.5±3.3)岁;病程在1~17年之间,平均病程(12.1±1.5)年;急腹痛出现至住院时间在1h~20h之间,平均(6.1±1.2)h;患病诱因:饱腹4例,夜间空腹4例,长期性大量酗酒2例。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同程度地突然性剧痛,出大汗以及恶心症状,经检查,20例患者均符合胃癌急性穿孔临床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患病诱因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之后,均对其行常规禁食处理,与胃肠减压操作相配合,防止胃内容物向腹腔内继续漏入。为患者建立起静脉通道,对循环血流量进行有效补充,并且要予患者抗生素。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利用手术方法来进行治疗,在这些患者中有7例患者患病时间比较长,身体状况比较差,存在严重腹腔感染,利用穿孔修补术对这些患者进行治疗;有6例患者为局部脏器转移,对其利用胃癌切除术来进行治疗,另外7例患者利用根治性胃癌切除术来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饮食护理、环境护理及心理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综合护理,具体护理放入如下。
①手术前护理。手术前准备:患者在入院之后,要对其做好血压控制以及静脉输注,并且要对其做好血常规检查,留置胃管以及导尿管要严格按照医嘱来进行;心理护理:无论患者进行何种手术,患者都会有明显恐惧心理存在,从而对手术进行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将整个手术相关情况相患者讲解,以便使其异常心理状态消除,同时与患者之间要加强沟通,在沟通过程中要保持温和态度,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保证准确操作,进而帮助患者建立起安全感,使患者与护理人员的关系拉近;胃肠道准备:为能够尽可能减少患者手术之后发生腹胀情况,在手术前1 d开始要禁止患者食用容易有气体产生的食物。手术前要为患者留置胃管,但在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动作轻柔[2~4]。
②手术后护理。手术后监护:在完成手术后要将患者在监护室安置,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并且要对患者手术之后的神智意识恢复情况、出汗、体温以及伤口渗血等有关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同时,对于所有患者的麻醉方式以及手术方式进行了解,从而为开展护理工作提供相关依据。患者在麻醉清醒之前,要使其取平卧位,并且要使其头部偏于一侧,患者在清醒之后,使其取半卧位,从而使患者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当患者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时,要使患者取半卧位,从而有效防止发生膈下脓肿,并且能够使患者疼痛得到缓解;胃肠减压护理:对患者要保持有效胃肠减压,以患者胃肠道张力控制为基础,使患者吻合口愈合效果提高,同时要对患者引流液颜色、性质与流量情况做好观察与记录工作;饮食与环境护理:患者在完成手术后会有消化道重建情况出现,使得患者原本解剖生理发生直接改变,所以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使患者保证少食多餐,要循序渐进地来进行,与此同时,每天都要利用静脉滴注形式对患者行维生素、水电解质与感染控制等方面的操作。对于患者的休息环境,要使其保持决定安静,要有柔和光线,并且保持室内环境温馨,从而促进患者调节情绪;疼痛护理:要适当给予患者镇痛剂,使患者耗氧量、呼吸与情绪状态得到改善,同时在出院前要对患者做好心理指导,使患者建立信心意识,并且要使患者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来促使患者有更好的预后效果[5-6]。
1.3观察项目
①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包括治愈率、死亡率以及出院后的生存率;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与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在治疗效果上的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1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痊愈率为100%,死亡率为0;对照组9例痊愈出院,痊愈率90%,1例死于术中心跳呼吸骤停,死亡率10%。两组在痊愈率与死亡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痊愈出院后,对其进行3年随访,观察组生存满1年9例(90%),生存满2年7例(70%),生存满3年6例(60%);对照组生存满1年6例(60%),生存满2年4例(40%),生存满3年3例(30%)。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2.2两组在护理满意度上的比较
观察组满意7例,基本满意3例,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满意3例,基本满意4例,不满意3例,护理满意度为7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2。
3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胃癌急性穿孔进行治疗主要有3种手术方式:①单纯单纯胃癌穿孔修补术,该手术方法比较适用于大龄患者,另外该手术方式也比较适用于手术行耐受性较差以及发生大面积肿瘤转移与扩散患者,特别是对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更加适用;②胃癌穿孔切除手术,该手术方法比较适用于手术耐受性较好的患者,并且该方法也适用于穿孔较大,无法进行修补患者,该方式也特别适用于肿瘤生长比较局限但已转移患者;第三,根治性切除术。该手术方式比较适用于手术耐受性较好患者,也比较适用于肿瘤生长比较局限且未发生扩散及转移患者。这三种手术方式各有其特点,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当方法进行治疗。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还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从而使患者治疗有效率得以提高。本研究中,通过对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实施综合护理的观察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在治愈率与死亡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3年随访后,观察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李灵霞[7]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对胃癌急性穿孔手术治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治疗效果显著。另外,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00%VS70%),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朱双爱[8]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对胃癌急性穿孔手术治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综上所述,对于胃癌急性穿孔患者,应对进行明确诊断,采取有效手术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并且在患者治疗以及住院期间对其进行综合护理,能够使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高,使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存质量得到改善,降低患者死亡率,在临床上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应加强重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徐进.胃癌急性穿孔25例手术治疗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3(20):56-58.
[2] 宣恩胜,罗建坤,吴永强.手术治疗胃癌急性穿孔的临床疗效[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2(33):284-286.
[3] 赵亮.胃癌急性穿孔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6(44):145-146.
[4] 詹发杰,王洪涛,王世君,刘虎. 胃癌急性穿孔65例手术治疗[J]. 中国现代医生,2010,32(44):149-150.
[5] 王宝太,郝民安,李洪亮,秦兆寅. 胃癌急性穿孔手术治疗34例分析[J]. 西部医学,2010,12(25):2267-2268.
[6] 鲁子成. 胃癌急性穿孔手术治疗体会[J]. 社区医学杂志,2011,24(12):59(21).
[7] 李灵霞.胃癌急性穿孔的手术治疗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8(20):354-355.
[8] 朱双爱.胃癌急性穿孔手术治疗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3(15):327-328.
(收稿日期:2014-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