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中医学正文

中医学认识及诊疗思路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共3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01-06
  • 阅读量178次
  • 评分0
  • 0
  • 0

  中医学可以说是现在我国中国古代的一个科学的瑰宝,中医学的传承现状也都是将直接影响着中医事业的发展的未来情况。那么中医学的论文范文怎么写?下面小编就整理了关于中医学的论文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中医学专业科学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代攀、黄思琴(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针灸推拿教研室,重庆400010)


  摘要: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医科研迎来新曙光,中医药事业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为了使中医药事业得到振兴和创新性发展,中医专业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从中医专业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写作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中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


  2016年12月6日,国务院发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性机遇”“中国将学习借鉴各种现代文明成果,坚持古为今用,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切实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科研、临床、教学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中医药专业人才[2]。随着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中医药事业呈创新性发展,各类型的中医药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因此,提高中医药人才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教育创新显得越来越重要。2014年6月,国家教育部等六部委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进一步确立了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目的和方案,对欲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学生提出了更为规范、明确的培养要求。中医学和其他医学门类一样,都把解除患者疾病,维护人民的身体健康作为最终目的[3],因此,中医科学学位研究生应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1中医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


  “具备获取专业发展新知识的能力、具备运用现代科技研究医学的能力、具备承担中医专业教学的能力”是中医专业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然而,在最近十几年的培养实践中,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不足是目前科学学位研究生面临的主要问题[3]。追究其最终原因:(1)因为有些研究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主要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对于科研实验的思考与操作严重匮乏,因此也就间接影响了研究生阶段对实验创新的思考与对实验创新的能力;(2)很多院校在培养中医专业科学学位研究生时,着重提升的是研究生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去模仿国外动物、细胞等的实验操作,过于重视西医的实验模式而忽略了中医的传承和创新,使得中医和实验脱轨,很多经验性的中医知识得不到验证,无法进行大面积推广与应用,从而使得中医得不到创新性发展[3]。


  综上所述,中医专业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问题如下:(1)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严重缺乏,影响了实验的创新性;(2)导师对于研究生创新实验关注度不够;(3)学术氛围与交流不够;(4)创新实践能力不足;(5)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不足;(6)论文质量参差不齐。只有改变中医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加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中医人才,才能使中医事业得到振兴及创新性发展。


  2中医科学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解决方案


  2.1重视导师与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仅要培养研究生,同时也要培养导师引导学生创新的意识。


  研究生入学之初,就要加强创新能力的新思维培养,为以后的创新实验打下基础。在学习基本课程的同时,适当增减某些课程,根据研究生自身的研究方向,增加课堂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的培养[4];研究生在接受基础理论的学习时,不仅要注重中医经典理论的学习,继承先祖的智慧,同时也要有敢于突破传统,勇于探索知识和勇于在传统上创新的意识,开拓自己的视野,掌握不同的研究方法,为中医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研究生的日常科研实践中,导师要时刻有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意识,增加研究生创新兴趣,给学生更多创新机会。为了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导师也应该不断丰富提升自己的能力,要时刻关注科研知识的更新,时刻引导学生关注最新科研进展,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指导[5]。


  2.2学术知识的交流和积累浓厚的学术氛围有助于研究生的成长,研究生多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学术论坛,多阅读相关文献及书籍,有助于汲取各家学术思想,在各家学术思维中学习经验,了解并掌握最新科研成果,这样不仅会有助于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形成,还有助于激发研究生进行创新实验的兴趣。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研究生,文献检索、古籍阅读、综述书写等等都是必须掌握的技能。(1)中医的创新性发展必然也是基于中医经典进行创新,那么就要求研究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对中医经典著作烂熟于心,能够全面理解并解读中医经典著作,在经典中寻找创新的突破口;(2)在能够熟练使用文献检索,阅读相关综述后,可以要求研究生写一篇指定主题的综述,从而了解并紧随本学科最新科研进展的步伐,为研究方向夯实基础。不仅如此,小组讨论也尤其重要,写好的论文经由大家讨论,发现问题并改正问题,各抒己见才能有新的科学假说,还有利于研究生思考和总结能力的培养,有助于论文写作能力的提高。


  2.3强化创新实践能力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而实验研究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1)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开题报告时,导师应引导学生多看相关文献,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尽量向学生灌输实验思路、实验方法,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这是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过程[6];(2)在引导学生做实验时,应该引导学生自己根据科研课题去发现问题,并根据问题和导师共同设计研究思路,在实验中出现的新问题也要培养学生去主动思考,主动解决,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3)科学学位研究生虽然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做实验,但是实验的创新离不开临床的支持,多参与临床实践,有助于对临床疾病病案的搜集整理、对疾病的思考、观察治疗效果,从而发现问题,增加创新实验的机会[7]。


  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于培养研究生敢学、敢思、敢问的能力,有问必有思,有思定有所得,学会独立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


  2.4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机制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医高素质人才,就要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向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转变,加强培养研究生严谨的思维能力、提出问题、提出观点推断新结论的能力。


  研究生的培养一直受到国家教育部的重视,研究生的奖学金、助学金资助力度也在一步步提高,为了调动研究生进行创新实验的积极性:(1)可以把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评选国家奖学金、科技创新实验奖、海外访学项目等的考核指标之一,从而成为提高研究生积极创新的动力之一;(2)对于获得创新实验奖或者有创新实验专题的研究生每月发放补贴,从而激励研究生进行创新实验[8]。


  2.5提高论文质量研究生是高等教育人才,所撰写的论文也应该和本科所写毕业论文有所差距,更应凸显研究生的严谨与创新,课题也应该经过精密设计,实验数据真实可靠。首先,研究生在入学初期就应该严格按照论文发表格式进行撰写,从而养成规范化的写作习惯;其次,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导师要参与指导,提出问题并督促学生反复修改;最后,在对论文的评审过程中,要严守评审制度,提高论文质量。并且研究生也可以去旁听导师课程,并帮助导师修改讲稿,也是提高论文写作的一种途径[9]。


  3小结


  我们要重视以上科学学位研究生所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解决。在培养中医专业科学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加强了导师与学生的交流。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仅使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受益无穷,在今后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中也将受益终生。


  第2篇:传统中医学之平衡学说解构肉鸡生理


  褚耀诚/河北北方学院;惠孝鑫/河北工程大学;赵凤玲/河北康利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随着规模化、集团化养殖业的发展,肉鸡养殖也因为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而飞速发展,养殖量高居畜禽养殖首位。加之饲养模式、养殖环境的改变,病毒细菌性疾病的增多以及变异等,使得肉鸡疾病越来越多,疾病防控越来越困难。目前,由于部分抗菌、抗病毒等化学药物的限制使用,在兽医临床,许多兽药生产企业纷纷转向中药制剂。然而无论药物质量还是临床效果,往往差强人意。鉴于此,笔者拟运用传统中医学理论,从审视生命现象的角度,全方位解构肉鸡的生理功能、命理结构和疾病机理,希能更准确定位肉鸡生理与病理,为精准有据的对肉鸡疾病进行辨证、立法、组方提供理论依据。


  一、整体平衡体系


  整体观念在传统中医学中占有极重的地位。自然界中任何一个生命体,都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只有时刻把握整体理念,才能认清所有生命现象。


  首先就整体观而言,必须明白机体是部分以特定关系组织起来的整体。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生命整体都有相对独立性,整体性能不能由生命的各组成部分的性能简单叠加获得。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道,正因为没有进步到能够解剖、分析自然界,那么自然界就应该当作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观察。就肉鸡而言,其整体观念不仅包括肉鸡与养殖环境间的整体平衡,更重要的是,肉鸡本身是一个有机统一体。肉鸡不同于人的独特生理结构与功能,以及肉鸡身体各部分(肉、血、皮、毛、骨等)所具有的不同功能特点,造就了其相对于平衡状态的人的一种“偏性”的存在。当这种“偏性”的生命个体发病,在运用中医整体平衡观去分析、推演时,就应该找到肉鸡相对于人的“偏性平衡点”,从“偏性”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若一味的按照中医理论(人)去分析、思考、立法、组方,则极有可能因其角度不同,使得“偏性”的个体趋向于“平性”的命态。所用的方药在治疗时也极有可能出现“症”暂时停止,而“证”愈加重或很快复发的结果。


  其次,认识整体,不仅需要认识部分,还要认清部分之间的关系,因为整体性能多于部分之和(亚里士多德)。传统中医学体系,对人的整体性做了详尽的阐述。天、地、人作为自然界中的精华而存在,其他生命现象,皆因其不同于人的“偏性”的平衡体系,而共同维持整个自然界的平衡,为天、地、人服务。对人而言,当机体出现功能的偏盛偏衰时,则取用自然界中的“偏性”物质(包括动植物和矿物)来纠偏。而今肉鸡等畜禽养殖业,将具有“偏性”的生命,大量集聚养殖(而非自然养殖),许多养殖中的动物,严格地讲已不能成为自然界的一份子。其生老病死,功能的进化与退化等几乎不受自然的影响,也不能直接影响自然,仅仅是作为一种生命现象的存在,已然“脱离”了生态环境,更近乎无知无觉的“生命零件”。自然所赋予的“偏性”也发生变化,使得原本略带“偏性”的自然生命,变得其“偏性”不可测、不可控。而此时,若仍按固有的思维去调整其生命状态,其结果可想而知。


  二、阴阳平衡体系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阴和阳两个对立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健康人阴阳之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即为平人的平衡点。王履《医经溯洄集》云:阴阳之在人,均则人,偏则病。然而自然界生物(人除外),阴阳平衡点不同成就其物性。不同物性成就其不同物种之偏性,如黄连之寒,桂附之热,鱼虾之寒,鱼鳖大热等属性。具有不同偏性的物种,其本身仍为一种动态“平衡之体”,只是生命过程中对外界需求及其外在表现不同而已。


  传统中医学认为,阴阳状态有以下几种:阴平阳秘(平)、阳盛(阴平)、阴盛(阳平)、阳虚(阴平)、阴虚(阳平)、阳盛阴虚、阴盛阳虚、阴阳两盛和阴阳两虚等。对人而言阴平阳秘即为健康,其他均为病态。而对于肉鸡而言,阳盛(阴平)或阳盛阴虚可能为其常态,其他诸如阴平阳秘等可能就是病态。《本草纲目》云:天产作阳,地产作阴。鸡卵生而地产,羽不能飞,虽为阳精,实属风木,是阳中之阴也。


  从鸡的生理特点似乎也能证实这一观点。鸡体温40.9~41.9℃,心跳160~170次/min,说明鸡阳热亢进(阳盛);没有汗腺,没有牙齿,有嗉囊、腺胃、肌胃,消化道短,说明生长发育机能亢进(阳盛),代谢旺盛但又消化不完全(阴弱);胆小,易惊群,说明风木肝胆之火亢进(阳盛);鸡肉性温,能补虚羸,温中、调中,安胎、益色助气,补益五藏,补丈夫阳气,益气力,暖小肠等均为其阳热之象;肉鸡采光时间长,早熟,功能亢进,寿命短、睡眠不足,阴气虚弱,又反生虚火;鸡喜干燥通风,恶潮湿,为太阴脾土之性。亢进之饮食欲补脾,为太阴脾先天不足之象。补土克水,故肾之本阴受制,真阳扰动,浮越于外,体温高,欲维持体温必须加速代谢。综合分析,肉鸡(鸡)当属阳盛(阴平)或阳盛阴虚之体,其偏颇的平衡点,与人之阴平阳秘为常人无二。


  传统中医学因其独特的天地人合一的哲学理论体系,完美精准的辨证立法组方,天然中药整体调理生命机能等特点,已被世人普遍认可。尤其是中医治未病思想和药食同源理论,以及治疗疾病中体现出的毒副作用小,残留少,耐药性极低的特点,在动物养殖和疾病防治中也得以广泛推广。但由于肉鸡(或不同动物)的气血阴阳偏盛偏衰程度,和人相比有很大不同,在运用中医理论辩证分析肉鸡(或不同动物)疾病时,应首先弄清楚肉鸡(或不同动物)的“平衡点”和“平衡属性”,再全面分析肉鸡(或不同动物)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特点,找到肉鸡(或不同动物)生理病理与中医理论相对应的切入点,建立一套适合不同动物的中医药理论系统。


  第3篇:中医学对泌尿系结石的认识及诊疗思路


  宋卫丽1张建伟2(1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2017级,河南郑州450002;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病科,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泌尿系结石发病率及复发率逐年增高。目前西医对于泌尿系结石除手术治疗外暂无较好的预防措施,文章从中医学角度总结了古代历代医家对该病的认识,分析了泌尿系结石的病因病机,对当前主流及最新中医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当前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发病机制;诊疗思路;综述;石淋


  泌尿系结石(urinarycalculus)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是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西医认为主要是由于从尿液中析出的晶体物质(如钙、草酸盐、尿酸盐等)过多而发生聚集沉积所致,可能与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有关[1]。随着医学的发展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已进入微创化时代,或采用解痉、止痛的方法对症处理,而泌尿系结石再发率较高,若使用中医学理论对其进行辨证论治,在缓解绞痛症状、促进结石排出、减少结石复发方面均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功效。


  1中医对泌尿系结石的认识


  1.1肾虚膀胱湿热为本中医学将泌尿系结石归为“石淋”“砂淋”“血淋”“腰痛”“癃闭”等范畴,中医认为泌尿系结石形成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肾虚气化不利,膀胱湿热蕴结日久、炼液成石,砂石阻滞经络气机而引发的疼痛、尿血、小便不利等症状,如《金匮要略心典》记载:“淋病有数证,小便如粟状者,即石淋也。乃膀胱为火热燔灼,水液结为滓质,犹海水煎熬而成碱也。”《诸病源候论》载:“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古今医统大全》载:“热在脬中,煎熬日积,轻则凝如脂膏,甚则结为砂石。”均说明了肾虚膀胱湿热这一观点。


  1.2气滞血瘀为标历代医家认为气滞血瘀是泌尿系结石的主要病理改变,结石为有形实邪,停留体内,势必阻滞气机,影响气血津液运行,重者卡顿于狭窄部位而出现局部疼痛、肾积水等症状。另外,结石易损伤脉络,可致出血,离经之血即是瘀血,瘀血阻滞影响气血运行,因此气滞血瘀在结石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正如《证治要诀》所云:“治淋之法……若用本题药不效,便宜施以调气之剂,盖津道之逆顺皆一气之通塞为之也。”《丹溪心法》指出:“其滑淋、沙淋、石淋三者,必须开郁利气,破血滋阴方可也。”均强调了气滞血瘀这一观点。


  2中医诊疗思路


  2.1单一中药治疗根据历代医家对泌尿系结石的认识,其治法应以“清热利湿、行气活血、通淋排石,兼以补肾”为原则。治疗泌尿系结石多以八正散加减。八正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功,为治疗热淋的常用方。张林[2]运用八正散加减在治疗泌尿系结石方面取得显著疗效,其临床优势在于八正散中瞿麦、萹蓄清利湿热、利尿通淋;木通清心利小肠通淋;车前子、滑石渗湿清热利水通淋;栀子清泄三焦湿热;炙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药性,诸药合用清热利湿、通淋排石;又根据不同分型辨证加减,若兼气虚血瘀者,加黄芪、太子参、桃仁等益气活血;阴虚夹湿者,加生地黄、白茅根、知母以清热养阴;砂石阻滞尿道者,加大黄、枳实等。王玉林认为泌尿系结石患者除感有湿热之邪外,还应分辨虚实,治疗过程中清利湿热应贯穿始终,同时配合调理气机、补益、活血之品,并强调结石既已成,金钱草、海金沙、郁金、鸡内金为化石排石之品必不可少,又结石在体内活动必会引起疼痛,急则治其标,加入金铃子、延胡索、乳香、没药、地龙、当归等通络止痛之品[3]。许多医家运用排石颗粒、肾石通颗粒、尿石通丸、复方金钱草颗粒、琥珀消石颗粒、结石通片、石淋通片等中成药治疗石淋均取得良好效果[4]。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金钱草、石韦、车前子、泽泻、猪苓能抑制草酸钙结晶形成和堆积,缩小结石体积,利于结石排出[5];车前草及车前子有利尿作用,能增加肾脏血流量,从而增加尿素、尿酸及氯化钠的排泄[6];海金沙可促进输尿管蠕动,使输尿管上段的压力明显增加[7];金钱草、海金砂主要含有黄酮苷,有利尿排石作用,并有一定的杀菌、抑菌和镇痛作用,鸡内金能增强肌张力,具有助动作用[8]。血中钴和锶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尿石症发病呈正相关[9],鸡内金具有利尿化坚消食之功效且能加速放射性锶的排泄[10]。


  2.2中医综合治疗中医针灸疗法主要通过对经络腧穴的刺激调整人体脏腑气血,激发人体正气,使得气机调畅,具有良好的解痉、止痛、排石作用[11]。临床多借助现代仪器设备以针刺、推拿按摩、耳针等为主,在泌尿系结石的治疗中多起辅助作用。朱岩等[12]运用中药排石汤联合针灸治疗泌尿系结石取得良好的疗效,该研究比较对照组与试验组结石排出的时间,结论得出针药并用可促进泌尿系结石的排出。耳穴贴压、推拿按摩有针刺加电针相似的效果。耳穴的优势为交感穴可缓解内脏平滑肌痉挛,神门有镇静作用,神经系统皮质下可解除因绞痛所致神经紧张状态、泌尿系结石引起的痉挛,有利于结石的排出[13]。徐明芳等[14]对25例泌尿系结石剧痛的患者进行电针配合耳穴,同时根据结石部位选用双侧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等穴位,在排石止痛方面取得显著疗效。于青[15]采用外治排石法为主治疗泌尿系结石,以HY-IT型电脑循经排石仪做循经推按,根据结石所在位置的不同,通过不同的体位和不同推按手法,使之产生不同的外力震动作用,促进输尿管蠕动,利于结石下行,再行尿路排石汤离子导入仪排石法,配合足三里黄体酮穴位注射,综合治疗后总有效率达83.82%。


  2.3中西医结合治疗历代医家已经证实中医药在治疗泌尿系结石的重要地位,然结石较大,直径大于0.8cm者,几乎不能自行排出,临床中还需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腔镜疗法(输尿管镜碎石术、经皮肾镜碎石术等为主),这种疗法以其微创、成功率高和死亡率低等优势,彻底改变了之前上尿路结石必须开放手术解决的历史[16],使得总有效率进一步提升,还具有非常显著的手术安全性[17]。宫艳丽等[18]研究输尿管结石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予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石韦散加减,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石韦散加减联合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疗效显著。王占国等[19]通过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联合中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研究,结果钬激光联合中药组术后在住院天数、一次碎石成功率、平均碎石时间、结石排净率明显优于钬激光组,钬激光联合中药治疗尿结石具有显著疗效。周冬平等[20]将54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7例,2组患者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进行碎石,治疗组患者术后服用自拟排石免煎颗粒,对照组则在术后常规治疗,研究显示中药组方对于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残石具有促排作用。


  综上,中医学对于泌尿系结石的发病、治疗及预防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据相关文献报道,单一中药治疗,中药联合针灸治疗,中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腔镜疗法等均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尤其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腔镜疗法解决了结石较大难以通过药物排出的难题。但结石的发病率及复发率仍然较高,因此,如何发挥中医“治未病”的思想,通过整理文献及临床研究,找出泌尿系结石的形成的理论依据,形成预防泌尿系结石的新观点,突破中医药在治疗泌尿系结石方面的新进展,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