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中医学正文

关于中医学的优秀论文范文欣赏(共4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12-30
  • 阅读量239次
  • 评分0
  • 0
  • 0

  最近这几年来,中医界里面常有人士提出要进行充分发挥中医自身的一些优势,并且也能让广大的患者都用用中医来进行防病治病,所以中医学也就愈发的重视了,本文就整理了关于中医学的相关论文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儒家思想与中医学临证思维模式


  张丽霞1,2,高健生2,张兆康2,田侃1(1.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3;2.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100040)


  摘要:中医学既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医学科学,又是蕴含着丰富人文思想的一种中国文化,是医学与人文交融的学科。故探讨儒家思想的形成及其核心内涵,重点阐述中和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精”“仁”学说对中医学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并论述了其对中医临证思维形成的重要性,以及大医精诚思想对医学模式及医患关系影响的重要意义。明确指出,回归和弘扬传统中医文化、重视中医哲学思想是传承中医思维模式和重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是培养和造就一代哲医大家的根本。


  关键词:儒家思想;中医学;中医临证思维;医患关系


  中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是医学与人文交融的学科。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中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国医大师孙光荣[1]所言,中医临床思维模式源于长期实践文化,植根东方哲学文化,将引领未来医学文化。本文探讨了儒家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临证思维、医学模式与医患关系的影响,有助于中医学者更好地了解中医学的生命观、疾病观、健康观,从而确立基于哲学思想的临证思维观,为培养和造就哲医大家奠定基础。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核心


  儒家学派产生于先秦,是诸子百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经历代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直至五四运动才取消了其统治地位。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周易》是儒家的第一部经典,是“象数文化”的代表,儒家六经中所蕴含的中和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精”“仁”学说等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哲学思想基础。正如任继愈[2]所言:“中医学是儒家哲学为父和医家经验为母的产儿。”


  2中和思想与中医学


  中和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源于《周易》,发展充实于汉儒,经历代儒家学者的研究而更加深刻。“中和”两字最早见于《礼记·中庸》[3],是中正和谐之意,即不偏不倚、无太过无不及的平和状态,是事物与生命存在发展的最高境界。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形成于先秦两汉时期,而此时儒家思想正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秦汉时代的中医学者将儒家中和思想渗透于中医学中。首先,中和思想体现在中医学对生命观的认识中,中医学认为天地阴阳的中和之气是万物化生的基础,阴阳的交感合和是万物化生的根源。中医学认为,只要能够顺应天地中和之气就可以达到保养生命的目的。其次,中和思想体现在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中。《素问·生气通天论》[4]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由此可见,阴阳平衡是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的关键,阴阳偏盛偏衰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本,是中医学病机的总纲。第三,中和思想体现在中医学辨证论治中,辨证论治强调机体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中和平衡,即动态平衡,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精髓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因此,在诊治疾病中,常常会出现“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其本质就是抓住动态中的“证”调和阴阳,使机体恢复到平和状态。因此,临证之时要审证求因,细别阴阳,遣方用药,以平为期,这一平衡阴阳的思维模式一直贯穿和引领着中医学的发展,并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医学


  天人合一主要是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的互为相通、相类与和谐统一。汉代儒家董仲舒继承孔子天人相应的思想,认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天人合一主要对中医学的影响非常深远。中医学的整体观是建立在“天人合一”思想上的。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具有统一性和互动性,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取类比象、同类相同、同气相求、五运六气等理念一直贯穿始终。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认为自然界的异常变化将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中医学的生命观、疾病观、治疗观是动态的,富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作为一名中医学者,应当有辨证的思维理念,临证时不应该忽略人体外界因素的影响,孤立地见病治病,应动态考虑人体因素、社会因素、天地因素等综合影响,只有用中医哲学思想指导临证思维,才能成为一代哲医大家。


  4儒学“精”“仁”与医术医德


  4.1精益求精,大医精诚


  医学的本质在于治病救人,医德和医术缺一不可。唐\5孙思邈[4]所著《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大医精诚》是中医学论述医术医德的经典之作,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中医学博大精深,医者必须认真研读,细心领悟,只有具备了精湛的医术,方可成为“拯黎民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的大医。


  4.2医乃仁术,以人为本


  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影响,阐述的不仅是完备的医学理论体系,更承载着“医乃仁术”“德为身本,医无德不成”的医道,逐步形成了一种“朴素的生物、心理、自然、社会医学”的传统医学模式[5]。在传统医德理念中,要求医者对生命有敬畏之心和悲悯之心。如唐代大医家孙思邈所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遇于此”,“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孔子亦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受儒家学派“仁者爱人”“以义制利”等思想的影响,“仁爱救人”成为古代医者的行为准则,“医乃仁术”成为中医医患关系的核心内容。作为一名医者,应当铭记中医传统医德理念之“仁心仁术”,以人为本,上怀敬畏之德,下存悲悯之心,中修谦和之态,用真诚和智慧来传承大医精诚之思想,以中医学普救世人的道德理想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奠定基础。


  5改善医患关系需要传统文化回归


  5.1医患关系的变迁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医疗卫生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后,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大幅度减少,公立医院为维持生存和发展,只能利用以药补医、以械养医的政策来运营医院,而医院却依然承担着政府的公益职能,医患双方经济利益的冲突,必然导致医患双方关系的紧张。由此可见,医疗制度改革的不完善是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中国医患关系调查研究》[6]指出,社会制度变迁作为与医患关系相关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一方面在结构上影响了医方的职业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而影响了医方进入诊疗情景的状态并与诊疗情景互动,形成与患方发生直接关系的医方行为;以此同时,社会制度的变迁也直接影响患方,形成与医方发生直接关系的就医行为。其次,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也是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魏晓贤等[7]提出,医患纠纷大部分是由于医学的人文精神缺失而引起,医学的人文精神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有效良方。许玲[8]、韩锋[9]等认为,医学教育缺少人文知识的熏陶,近年医疗纠纷中,40%与医务人员的爱心、同情心、责任心的缺失有关。


  为更好地了解医疗机构医患关系的现状,笔者在查阅文献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在2017年6月做过一次医患关系调查,593名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中37.1%的人认为诊疗模式与医患关系紧张相关,32.04%的人认为传统文化对医患关系有影响,64.76%的人认为中医诊疗模式对改进医患关系有积极的影响。而在993名患者中,36.46%的人认为诊疗模式与医患关系紧张相关,26.38%的人认为传统文化对医患关系有影响,65.44%的人认为中医诊疗模式对医患关系改进有积极的影响,相关结果有待进一步分析后发表。


  医患双方本就是抗击疾病、维护健康这一战壕中的共同体,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双方共同的愿望,而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的以人为本的传统医学模式,无疑是改善医患关系的一把金钥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对人类及医学的贡献。


  6结语


  综上所述,回归和弘扬传统中医文化、重视中医哲学思想是传承中医思维模式和重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是培养和造就一代哲医大家的根本。


  第2篇:高概念特征与中医学


  张华敏、王永炎


  【摘要】本文从高概念时代的特征入手,将高概念时代的特征概括为科学与人文融合,重视关联性的研究,注重原创思维兼收并蓄三个方面。而中医学皆具备了这三方面的特征,从哲学思维、理论基础、实践应用论述了中医学符合高概念时代的需求,从而在理论、技术上都具备了整合医学形成的条件,从学理到实践未来的发展都具有了创建统一的新医药学的现实的可能性。


  【关键词】中医学;原创思维;高概念


  医学是人学,是一门科学定律与人文准则整合的学问。进入后现代,无分中医与西医,也无分传统与现代,医学的本质是研究人的生命,医疗的功能是帮助患病的人解除痛苦和延缓死亡。医学不仅要服从科学定律,还必须遵循人文准则。发达国家正在从信息时代迈向概念时代,这将带来思维模式的全新改变,高概念思维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无疑会促进现代生命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与中医药学交叉渗透,从而有助于中医药研究的突破[1]。


  1科学与人文是医学的两大支柱,科学与人文融合是高概念时代的核心特征


  科技的快速进步,医学领域中产生了大量医疗、科研、管理等数据,大数据技术的更新使得数理化学、生物学等多学科数据得以整合。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得IT专家们期许通过人工智能把全球所有医生的智慧集中成为超级医生,就像AlphaGo一样超脑正在形成。同时可以看到,科学家们顶礼膜拜的科技进步却滋生了傲慢、无情与冷漠,医生们淡忘了聆听患者的苦痛而导致的焦虑、烦畏是难以量化的。凭借生化影像指标诊病、治疗,从而缺失的是心理抚慰和人文关怀。就科学技术本身而言,求真、储善、立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可忘却的科学精神。人类需要思想思想的反思的思想,前者思想思想讲方法学,即想什么?如何想?主客二元的还原论、试错的方法留下了充分宝贵的证伪时空。后现代的到来,中医学要回归原创之思。气与神均为中国哲学的智慧,就中医而言,气、神有后天物质性谷气和先天真元之气。血气者人之神,形立而神,亦有精神性。气立、气势、气魄、合力风骨是生命的力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是人一切思维活动的内驱力。气与神是先秦早熟早慧的哲学,可用于政治、军事、文艺、工学、农学等学科。论证某一事物需要运用逻辑概念思维,它与中国哲学的象思维的具象思维是可以相向互动通用。但原象思维的创新、创生则不是主客二元还原论所能及的。就中医学的《素问》《灵枢》之学理,如没有儒、道互补,象思维的诠解,自然谈不上原创优势了。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同时也要看到所带来的自然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损耗。给人类的警示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应敬畏、保护自然而绝不能破坏摧毁自然。人类需要自然,让现实消融在自然中,而自然的自主协调并非一定需要人类,人类应该从自然的人化向人的自然化改变。自然化的人顺自然合规律性,利民生合目的性,才能真正构建和谐宽容的自然环境。至于社会环境,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人们价值观的异化、学风文风作风追逐利益而低俗、青年人家庭观念的淡化等等,总之“仁德孝悌”的缺失已成为伦理道德的社会问题。当今的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进入深水区,其意图转变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80%以上的公立医院推向市场的弊端,重新回归公益性质,从根本上克服买方、卖方的利益冲突所带来的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医患关系理应是道德的共同体,病患将生命相托,医生以仁德为怀,应尽力减轻患者的痛苦。显然过去二十年政策取向的失误有责任,而软实力的匮乏也必须通过教育亟待提高。为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抓住科学与人文两大支柱,发挥中医学的特色优势,为国民健康服务。


  2高概念时代注重实体本体论与关系本体论的整合,重视关联性的研究


  医学离不开经验,而经验来源实践。经验是可贵的,但不一定都切合公理,也难以用数学表达。医学在自然哲学引领下,一切以人为对象的研究成果都可以支撑医学的发展。近百年数理化学生物学的成果,尤其是多基因网络、基因剪断、大数据技术融入医学中推动了医疗技术的进步。然而这些学科成果相加并不等于医学。西医学的分科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依靠生化指标、影像报告等诊断治疗,淡化、简化了医学的本质是研究生命,人体是可以分解的,但生命是不可还原的,疾病是可以定义的,但痛苦是不能量化的。因此,注重整体观、实体本体与关系本体的整合,重视关联性的研究是高概念的第二个特征。


  中医学的精髓在临床实践医学,以疗效体现学科的生命力及影响力。其理论一则是临床治验的收集、梳理与总结擢升为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诊疗体系,诸如八纲、六经、脏腑、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另一则是缘起中国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家邹衍主张力求对自然事物只用自然力作出积极的实事求是的解释。《易传》提出“阴阳之道”,喻指阴阳相互作用产生宇宙的一切现象。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是相互关联的,人是天的一部分,从人与天之间的联系出发是阴阳家形而上学的根据。阴阳者天地之道,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卦辞、爻辞所记之象和于天地术数。《尚书·洪范》述五行为五种动态互相作用之力。其属性“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汉代董仲舒将五行顺序定为“木—火—土—金—水”,而“比相生间相胜”。中医学运用阴阳盛衰消长、互生互动、对立统一与五行生克制侮等抽象概念阐释人体脏腑、经络、感官等功能及相关联的完整系统,同时解释人处天地之间,与自然、社会相关联的生理、心理、病理状态以及养生、方药、诊疗的理论依据。譬如木郁克土导致肝胃不和;金水相生是肾阴滋养肺燥;肝属木喜条达疏泄,人处世事郁闷易怒情绪不稳定的心理失衡当以疏理肝气,又金克木大直若曲,曲则全,枉则直,若听委婉悲情的音乐,以悲为善音,可有利于疏解肝气,愤郁得到抚慰。从中可以体会到中医理论既有物质性又有精神性,应以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相结合去体会、去认识、去运用,而不是唯唯物的。因此,中医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的本质是整体的、关联的、辩证的,也是变化的、更新的、发展的,具有一种宏观的独特的体系,展示给人们的是体现医学的人学的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的两大特征。生命是一个复杂系统,天人同构原理,需要运用复杂巨系统观点与创新的方法论,用现代语境诠释人体系统的伦理支柱,以实践求真,以真储善,以美立命,回归到医学是科学与人文整合的学科。


  3高概念时代注重原创思维,兼收并蓄


  高概念的另一特征是坚守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兼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养分而善于消化吸收。针对“原创之思”被遮蔽而缺失的现实,当前国家倡导创新创业,原创需要求知、求理而关键是求悟,对于培训和提高悟性则呼唤人们对原创性象思维的重视。象思维是一种能显示整体鲜活生命力和激发力的原象以及精神之象,因为人类本性所表现的就是活生生的有机整体性和由此生发的层出不穷的创造性,也体现在真善美自我意识的创生性。象思维的兴起也与外部世界的变异相关联。十九世纪中叶,从叔本华、尼采到柏格森、胡塞尔、海德格尔等对西方形上学的概念思维陷入了不能自拔的异化,把科学标准当做衡量一切的标准,而传统科学观念,在理论上能否达到概念化、公式化,其绝对化就等于把凡是不能概念化、公式化的事物就排除在真善美之外了。概念公式化是一种还原分析不可缺少的抽象力量,遵循公理、数学、实验破解与把握科学问题是所必须的,但其抽象化本身就包括着简化和僵化,所以单纯靠这种思维方式,不可能把握事物活生生的有机变化的整体。就中医学而论,天人合德、一元正气、形神一体的原创思维,即“道通为一”,又“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无极而太极”之道象就是动态流变整体之象。


  上个世纪,西学传入西医占主流位置,不少中医执业者未能坚守自身规律。尤其在医疗行为中,不论病情需要与否一概中药加西药,凡遇感染一律清热解毒药加抗生素。对于整体动态流转的证候,识证立法遣方用药淡化了。回归原创的象思维对国医国药理论的促进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象思维有原象、意象、具象、表象不同的层次。具象与表象可与理性概念思维相通互动,诠释以象为素、以素为候、以候为证、据证言病、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的辨证论治方法体系[2],它包括医者视、听、嗅、味感官接受的患者疾苦之象,也包括情绪心理失衡的表象。关于意象通于易,是医者思辨识证求理的重要环节。原象的体认,则是通过“体”“观”“悟”认知原象的运数取象。


  医疗是以科学为中心,还是以病为中心的问题。本世纪美国内科医生丽塔·卡沦提出的叙事医学、尊重疾病的故事,首先是聆听病人的痛苦,在场关注,以同理心体验患者的痛苦并与病患归属为一体,重视心理抚慰,书写平行病历,通过交流提高团队的医学人文素质。叙事医学开始对中国医务界发生着影响,亟待学习与推广,落脚到诊疗活动中去。叙事医学回答了医学从哪里来,是如何走到今天,医学的对象是人,不能忘却救死扶伤的目标。医学是人学亦是仁学,上塑孔孟荀子,降至王守仁新儒家的明明德,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永远是医德的规范。人的生命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稳态、自康复的功能,是向内向上向前的目标动力系统,重视扶正祛邪、调节自我免疫力,论治病虽有祛邪、补益之法,最重视的是调节。所谓“礼归于仁”,“礼”不仅是礼节而藴寓对事物的调节。对于健康和疾病,一切医疗活动都要维护人体的稳态,有损于稳态的过度的诊疗都要反对。朝向真实世界的循证医学在大数据技术的到来时刻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有学者提出循证医学叙事化,叙事医学循证化,其理念很好,但要解决如何“化”的方法技术。人体是复杂巨系统,健康与疾病在本质上是个体化的,个人是否健康,辨识整体自稳态的状况,若阴阳盛衰失衡则治当承制调平,若稳态能自我调节,长期维系则无需干预。当今医疗行为利益驱动导致过度干预现象亟待彻底矫正。医疗服务不具有这种假设,是崇高的伦理道德,求医者以性命相托,前提假设是医生能如自己一样看待他的生命,这是以人为本颠扑不破的准则。


  4高概念时代为创建统一的新医药学提供了理论与技术的支撑


  中医学又称国学,为何理论体系与临床诊疗罹三千年完整延续而葆其青春,是当今唯一保留下来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古代传统医学。原因何在?!其一,国医国药的学理是以国学为指导的,是国学内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晚周儒道互补的哲学,又吸纳异族佛学的养分经历七百多年的中国化,构成了儒释道为主体的一源三流的国学。论本源,重视学术的始源是早于文字的河图洛书与太极图。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具有特质的早熟早慧的、未曾断裂的文化。中医药学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必当完整的传承至今,经久不衰。其二,中医药学衷于“中”,“一元和合”“尚一”“尚同”的哲学是中国人的智慧,回归象思维、太虚原象、天人合德、取象运数、形神共俱,“天、道、自然”一体的时空动态流的整体观、治未病、辨证论治的原创思维和原创优势,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存的贡献至哉伟哉。查遍史书,华夏大地两千年来屡遭疫病灾害、战争等磨难,人口总量在五千万以上,都是中医学做出的巨大贡献。其三,中医学人兼收国学本质的同时,善于学习、容纳异族他国的文化养分与医学成果为我所用。近百余年西学东渐,西医进入中国,早期张锡纯、恽铁樵等前辈主张衷中参西,我主人随的学习西医的解剖学。当前,中国面对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并进入信息科学第二次量子革新的后现代,墨子号量子卫星的发射成功,使中国科技界从信息时代的追随者擢升为领跑者之一。目前合成生物学等新兴交叉学科的形成将为整合医学开辟新的途径。回首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创建统一的新医药学的论断,从学理到实践未来的发展都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国学儒家讲“致中和”,道家曰“守中”,儒家经典有《中论》,“中”是天下人们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人们共行的普遍规则。道法自然顺其自然为中,中即保持自然本性。中国哲学“尚一”“尚同”的整体观与动态关联阴阳消长、相生相克的平衡。正如太极图与河图所系的中医理论基础体系,在象思维的背景下重视形而上学“道”的体悟、心悟、开悟。又从形而下是“艺”“器”即治未病、辨证论治临床诊疗系统的技能与技术。“道”可统“艺”而“艺”可臻“道”,体现传统文化的实践意义。并且能使感性与理性,原象与巨象融合互动。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先生做客中国中医药报社“北沙滩讲坛”的演讲谈到“一个民族要真正走向现代化,必须根植于自己的传统、自己的文化;”楼先生认为“中医的根本精神跟中国的文化是完全一致的,而且最充分、最全面地实践了中国文化的理念,中医能唤醒中国人的文化认同,重塑国人文化自信,中国文化复兴有赖于中医的复兴。”


  第3篇:整体观与辨证论治并非中医学独有


  白福瑞,郑勇强(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广东清远511800)


  【摘要】整体观、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两大特色,文章通过对比中西医诊疗模式,提出整体观与辨证论治并非中医学独有,西医学在诊疗疾病过程中同样离不开整体观与辨证论治。文章指出中西医体系实质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中西医学进一步结合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整体观;辨证论治


  一般认为,中国医学源自哲学[1],现代医学则发端于自然科学,中西医能不能有机结合,中西医怎样才能结合一直是医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尽管如此,现代中医学借助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成果越来越广泛,已不再只靠“望、闻、问、切”“中药、针灸、火罐”等诊治手段去认识和治疗疾病,中西医如何结合,中医如何依靠、吸收现代科技的成果为我所用,是中医学能否再焕发青春和永葆活力的关键。


  整体观、辨证论治被视为中医的两大特色[2-3],不少观点认为这是中医学区别于其他传统医学的特征[4-6]。但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5],整体观与辨证论治并非中医学特有,现代医学同样处处渗透着整体观与辨证论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西医诊疗模式并非泾渭分明,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同时又互相联系与渗透,从宏观上去阐明中西医诊疗模式的内在联系对于探索中西医结合方式有重要帮助。


  1整体观并非中医学专利


  1.1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体现整体观


  现代医学抗菌药物的应用除了考虑抗菌谱、抗菌药物代谢动力学、药效学以外,还需要注意宿主的身体健康、免疫状况。换言之,就算抗菌谱能覆盖,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药效学规范应用,但往往因为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治疗效果[6]。患者身体情况良好时,抗菌效果往往较好,若患者身体状况欠佳,预后往往不理想。因为抗菌药物也需要依赖宿主的免疫状况起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药物治疗的整体观。


  1.2降糖药物的使用离不开整体观


  患者血糖升高,可以选择不同的降糖药物,但是患者各个脏器的功能情况是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或者心功能不全,选择口服降血糖药物时就要注意,因为降糖药物大多数通过肝肾代谢,不注意患者整体情况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肝功能不全应选用格列喹酮,肾功能不全不宜选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目标也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有所差别,如《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的专家共识(2013版)》里推荐的血糖控制目标为:预期生存期>10年、较轻并发症及伴发疾病,有一定低血糖风险,应用胰岛素促泌剂类降糖药物或以胰岛素治疗为主的2型和1型糖尿病患者,HbA1c<7.5%;预期生存期>5年、中等程度并发症及伴发疾病,有低血糖风险,应用胰岛素促泌剂类降糖药物或以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为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8.0%;而预期生存期<5年、并发症较多较重,低血糖风险较大,血糖控制目标则为HbA1c<8.5%[7]。


  1.3医学操作与手术也需要整体观


  一些医学操作与绝大部分手术,除了需要考虑适应证与禁忌证,还需要考虑各个脏器功能的情况,综合评价患者是否能耐受手术。如出现心、肝、肾、肺等功能不全或衰竭的患者,则需要谨慎评估风险与获益,这就体现了现代医学的整体性。如胃肠道内窥镜检查;如患者有严重贫血,需经输注红细胞等治疗后,待血红蛋白上升才能进行胃肠镜检查;再如很多有开放性切口的择期手术(急诊手术除外),如果患者血压、血糖、心率等指标明显升高,则必须等相关生命体征稳定后方可进行手术治疗。现代医学的诊疗绝非“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现代医学也要辨“证”论治


  现代医学亦需要讲究辨“证”论治。当然,“证”的判定与中医学“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得出的疾病信息不同,现代医学的辨“证”论治主要依据解剖、病理生理、组织病理、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等情况对疾病进行综合分析与分类,然后根据分类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2.1根据症状、体征而辨“证”论治


  如同为高血压病,中医固然可以辨证分期论治[8],但现代医学亦需要根据患者的血压高低、症状、体征等来判断病情轻重缓急,如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超过180/120mmHg),同时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损害应诊断为高血压急症,包括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脑梗死、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子痫。高血压急症的治疗有别于一般高血压,初始阶段(数分钟到1h内)血压控制的目标为平均动脉压的降低幅度不超过治疗前水平的25%。在随后的2~6h内将血压降至较安全水平,一般为160/100mmHg左右,如果可耐受这样的血压水平,临床情况稳定,在以后的24~48h血压逐步降低至正常水平[9]。一般高血压的治疗重点应该是使血压平稳、持续达标,从而预防并发症。


  2.2根据辅助检查而辨“证”论治


  糖尿病的分型也体现了“辨证论治”原则。1型糖尿病为胰岛素依赖型,需要应用外源性胰岛素进行降血糖治疗;2型糖尿病为非胰岛素依赖型,可根据患者的血糖特点选用不同的降血糖药物控制血糖[10]。所以,患者诊断糖尿病后,要根据患者的C肽、胰岛素释放曲线来判断患者的胰腺功能,如果胰腺功能未明显下降,则可以应用口服药控制血糖,如胰腺功能下降明显,需依赖胰岛素控制血糖,这时,胰岛素将是治疗糖尿病的正确选择。


  同样,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急性心肌梗死在时间窗内,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需要进行溶栓治疗,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则不需要进行溶栓治疗。如治疗前没有分清“证”而盲目选择药物治疗,则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后果。


  2.3根据组织病理而辨“证”论治


  组织病理检查是现代医学对疾病分型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不明原因蛋白尿,等等,需通过肾脏病理组织分型来确定治疗方案,有些类型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良好,有些则需用免疫抑制剂,还有些需要应用生物制剂去治疗。再如肿瘤的诊治,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预后有天壤之别,如果是良性肿瘤,治疗上相对较简单,预后良好;如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那么治疗难度大,预后往往较差。所以,根据组织病理来分型,辨“证”论治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3愿景


  综上所述,整体观与辨证论治并非中医学专利[11],现代医学同样需要注重整体观与辨“证”论治,只有注意人体整体的情况,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充分运用病理生理学知识,分清疾病的类型,针对不同的疾病分类,从整体着眼,辨“证”论治,方能提高疗效,帮助患者减轻痛苦。中西医理并非是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而应该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取长补短。命名为补充与替代医学也好、中西医共同发展也罢,中西医作为相对独立、思维方式各异的两种医学,我们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促进医学的进步。


  第4篇:中医学精理论源流初探*


  曹姗1,赵紫薇1,周萱1,徐芳2,李德杏2,王泓午2(1.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天津300193)


  摘要:中医学诸多理论的形成都受到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精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自然也不例外。故从哲学及中医学典籍的相关论述着手整理归纳精的含义,旨在探究精理论与两者的联系及其发展。通过理论梳理得出,中医学精理论既是对哲学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与其存在质的转折,突出表现在对人体“精”、“气”关系的认识。


  关键词:中医;哲学;精;本原物质;人体之精


  在哲学与医学范畴下精均被赋予重要的作用,意指构成万物的本原,尤其是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被养生学家誉为“人身三宝”之一。然中医精理论是如何从哲学过渡发展的,至今尚无明确表述。为进一步探讨精理论对人体健康的作用,需要溯本求源。


  1中国古代哲学对精的论述


  1.1精是本原物质


  中国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认为,道乃万物本原,而道无形可触,精为道中之有形实质。如《老子·第二十一章》曰:“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1]”历代学者将此处之精解释为构成宇宙的物质,其有形、真实存在,与道之无形相对。如《老子白话今译》中解释为:“精,指极细微的物质性实体,是中国古代学说中特有的概念,指的是肉眼看不到的极其微小的原质。[2]”


  延续老子对精的认识,后学者也认为精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物质,如《庄子·外篇·知北游》所述:“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3]”《管子·内业》所述:“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4]”《论衡·龙虚》所述:“天有苍龙、白虎、朱鸟、玄武之象也,地亦有龙虎鸟龟之物。四星之精,降生四兽。[5]”特别是《吕氏春秋·下贤》提到:“与万物变化无所终穷,精充天地而不竭。[6]”明确指出精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物质。


  1.2精与气实为同质


  随着古代哲学的不断发展与成熟,逐渐提出“气为一元”的物质理论,即认为无形之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但此时的“气”与“精”并无实质差异,甚至在此时的哲学范畴中精即为气,只是程度略有差异。如《管子》中提出的“精气学说”,《管子·内业》中提到“精也者,气之精者也。[4]”


  1.3人体之精


  古代哲学亦提到人体之精,如对生殖之精、精神心理活动的论述等。


  1.3.1生殖之精在《老子·第五十五章》中提到:“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1]”《老子校诂》作出的解释为“精,精气。此言赤子未知男女之合而阳物挺举,乃由精气极充满所致也。[7]”可见,此处之“精”为生殖之精。此外,《管子·水地》中所言“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4]”也体现了生殖之精的思想。


  1.3.2精神心理活动在古代哲学中也将精代指人的精神心理活动。如《庄子·外篇·达生》在讲述如何养神时提到:“弃世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3]”这里指出养神要摒除各种外欲,心神宁寂事事释然,此处之“精”疑与神同指,即“精”为“精神”。


  2中医学对精的认识


  在古代哲学影响下,中医学结合长期的生活实践,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医学精理论,尤为突出人体之精,不仅提出了精的概念,还明确了生理功能等内容。


  2.1精为本原物质


  秉承哲学思想,中医学之精依旧含有构成宇宙万物本原的意思。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曰:“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借自然现象论述人体生理特征时提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理,故能为万物之父母。[8]”


  2.2形体之精


  与哲学相比,中医学更侧重具体的人体之精,认为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原物质。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指出:“夫精者,身之本也。[8]”在《灵枢·经脉》中有更加详细的论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9]”


  2.3生殖之精


  中医学认为,精是人类生殖、延续生命的原始物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七八……天癸竭,精少”[8]等。


  2.4水谷精微


  中医学还认为,饮食物在脾胃腐熟运化下形成并运输到周身以提供营养的水谷精微亦是精。如《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输精于毛皮。毛脉合精。”“饮入于胃,游溢精气……脾气散精……水精四布,五经并行。[8]”


  2.5脏腑之精


  在中医学中,精还可以指脏腑功能活动所产生的精微物质,并且这种精微物质在满足自身需要后将其盈余部分输送到肾以藏之。如《灵枢·根结》中的“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9],《灵枢·本神》中的“是故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9]”精入脏藏之称为五脏之精,这里虽未提及六腑之精,但脏腑相关,精入腑则为腑之精。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述:“肾者主水,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8]”


  2.6脏腑之气


  中医学讲究天人相应,认为人体之气的一部分是自然之气进入人体后形成,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8]等,而这里用精指人体吸收自然之气后形成的脏腑之气,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对“精气学说”的进一步延伸。


  2.7人之津液


  中医学亦认为精属有形之液体,并认为精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如《素问·经脉别论》在描述体内津液代谢过程时提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8]”此处体现了精为体内之正常津液。


  3所指涵义不同,彰显传承与发展


  3.1“本原之精”:中医学精理论在哲学上的发展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精是构成宇宙万物本原的精微物质。在《老子》中精被描述为道的物质实体,且真实存在。在此基础上,《庄子》进一步丰富精理论,认为精是道生万物的元素,如《庄子·外篇·知北游》曰:“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3]”在《管子》中将精赋予了宇宙万物生成本原的涵义,如《管子·内业》曰:“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4]”至此,精明确地被提出是生成宇宙万物的本原。


  中医学对本原之精的认识继续补充和完善,将精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确到具体的人类生命,即认为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由此,中医学精理论与哲学精理论形成了同源异流的转折,虽然两者均是古代人民通过长期生活实践得出,但两者侧重不同,特别是研究对象发生了从宏观到具体的变化。


  3.2“人体之精”:中医学精理论从哲学过渡


  哲学范畴下的精虽以宏观宇宙本原为主,但也初具人体之精的雏形。如《管子·内业》:“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又云:“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4]”这里的“生殖之精”作为铺垫为中医人体之精理论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医学对于人体之精的认识在哲学精理论的基础上更加具体,将人体之精不断细化,引申出水谷精微,五脏之精等。并在此基础上描述了人体之精的生理功能[10]:精能促进生长发育,如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阶段后产生天癸,进而人体的生殖之精发挥繁衍后代的功能,并且在精气的作用下人体的各脏腑官窍正常发育,从而保证了生命进程的发展;精化生气血津液生髓化神,从而保证了这些物质功能正常发挥等。


  3.3“精气学说”:中医学精理论由哲学转变


  中医学精理论与哲学精理论有着不可隔断的联系,其中“精气”的延用即为两者的纽带之一。精气学说最早在《管子》中提出,但实为哲学思想“气一元论”的内容,虽说精(气)是万物本原,然所言之精依旧为无形之气,正如《论衡·言毒》所言“万物之生,皆禀元气”[5],所以《管子》中的“精”与“气”同意,皆为万物本原,但较元气低一层次。


  中医的“精气”不仅含指人体之“气”,还专指人体之“精”。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8]”这里溢泻的“精气”并非“气”而是“生殖之精”。精气含义的不同,也证实了两者的区别,即哲学“精”与“气”界限不明确,而中医学对“精”、“气”的认识日趋明晰。不仅如此,中医还提出“人始生,先成精”的理论,认为精是成形的基础,继而产生气等一系列人体所需的物质。但同时也认为“精气互化”,提出人体的精微物质是在气化作用下生成,但这里“气化精”应是针对后天精和气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