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蕾 高秀兰 宫少波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烟台 264199
[摘要] 目的 分析中药内消外敷方法对于急性阳证疮疡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该院在2011年8月—2014年2月期间治疗的70例急性阳证疮疡患者作为办研究的调查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用常规抗生素联合药物外敷疗法,观察组患者则选用中药内消外敷方法治疗,治疗两个疗程后,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时,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医中药内消外敷疗法对于急性阳证疮疡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内消治疗起到了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外敷治疗起到了消肿止痛的作用,因此二者联合有效的改善了急性阳证疮疡患者的病情,提高了此类疾病的治疗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内消外敷;疮疡;急性阳证;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1(b)-0162-02
近年来,疮疡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1]。西医学中,疮疡属于化脓性感染性疾病的范畴,主要由多种致病因素侵犯人体体表导致的,根据发病速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急性疮疡,另一类则是慢性疮疡。中医学中,疮疡指的是多种外科病证,分为疮疡与杂证两种。疮疡的发生与毒邪内侵,密不可分,邪气太热,灼伤血气,最终气血凝滞,引发一系列体表症状。其包括体表上的与皮肤病有关的相关内容,如肿疡、溃疡、痈、疽、疔疮、疖肿、流注、流痰、瘰疬等等,是中医外科中的常见疾病,具有发病迅速,部分病情较重等特点[2]。该病在面部可引起疔疮走黄,在手、足可引起伤筋损骨的严重后果。创伤出现感染以后,易形成疮疡。该研究为探讨中医学中的中药内消外敷方法对于急性阳证疮疡疾病的治疗效果,将该院2011年7月—2013年11月收治的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利用常规抗生素联合药物外敷治疗方法及中药内消外敷疗法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该院70例急性阳证疮疡患者的临床资料信息。对照组3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9例,女性患者有16例,年龄介于14~59岁之间,平均年龄是(40.7±3.2)岁;实验组3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1例,女性患者有14例,年龄介于12~55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8.1±2.5)岁。
1.2 方法
以该院治疗的70例急性阳证疮疡患者作为办研究的调查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用常规抗生素联合药物外敷治疗方法:轻度疮疡患者口服头孢拉定,0.5 g/次,3次/d,持续10 d;中重度疮疡患者利用青霉素药物静脉注射治疗,持续10 d;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将芙蓉膏贴敷于患者的疮疡部位。观察组患者则选用中药内消外敷疗法:内服药物中包含银花、紫花地丁各15 g,早休、紫背天葵、赤芍、夏枯草各12 g,丹皮、川贝母、川芍、陈皮各10 g,蒲公英30 g,生甘草6 g等中药成分;病情严重患者依照病情情况添加元胡索、金铃子等中药成分;体温升高患者添加牛芬子、大青叶、黑山桅等成分;头面部疮疡患者的药物中应加入羌活、香白芷等成分;下肢疮疡患者的药物配方中应适量加入怀牛夕、独活等成分;所有内消药物配方经水煎制成,每天一剂,经两次服用;在内消治疗的基础上,将芙蓉膏贴敷于患者的疮疡部位。
1.3 疗效判定明显好转
明显好转:无疼痛且疮疡完全消失;好转:无疼痛或轻度疼痛,疮疡大部分消失;无好转:疼痛稍微缓解,疮疡未见消失。好转率=(明显好转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x±s),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用常规抗生素联合药物外敷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选用中药内消外敷疗法,经过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见表1。
从上表结果中可以得出,观察组患者经中药内消外敷方法治疗一段时间后的病情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从中医学角度分析,疮疡的病因分为外感病邪与内伤原因两大类。其中外感病邪分为外感六淫病邪、特殊之毒或是其它外来伤害等。内伤原因主要是本身问题,即情志不舒、无节制饮食、房室受损等。疮疡轻症有以下表现:发热、口渴、便秘、溲赤等;疮疡重症有以下表现: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咳嗽、痰中带血等症,更甚者失去生命,因此如何有效治疗此病受到了更多的关注[3-4]。
其中冰黄解毒膏治疗急性阳证疮疡是采用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的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简而言之,冰黄解毒膏治疗急性阳证疮蠰是“没有内消,只有外敷”的过程,而常规的抗生素联合药物外敷治疗疮疡疾病后,可暂时消除疮疡,当疮疡再一次出现时就会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抗生素易诱发细菌耐药。病原微生物为逃避药物,在不断的变异,耐药菌株也随之产生。目前,几乎没有一种抗菌药不存在耐药现象。使用抗生素还容易损害人体器官。抗菌药在杀菌的同时,也会造成人体损害,如影响肝、肾脏功能、胃肠道反应及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且容易导致二重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口腔、呼吸道、肠道都有细菌寄生,寄殖菌群在互相拮抗下维持着平衡状态.如果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敏感菌会被杀灭,而不敏感且易繁殖,其细菌也可趁虚而入,诱发又一次感染。因此无法彻底清除病灶[5]。但中药的内消外敷疗法,可从患者体内的病因入手,利用中药成分彻底消除病灶。中药内消外敷疗法中,以消、托、补为内治法的总则,消法能使外疡内消,避免手术之苦,这是中医外科所独有的特长。(1)病情初期:脓肿尚未形成时,应该用消法,即消散的意思,诊断出准确的病因后,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辩证治疗,其治疗法则包括清热、解毒、调和营卫、行气、活血、解表、温通、通里、理湿等法则,其中最常用的是清热解毒;(2)病情中期:脓肿已经形成,但是还没有溃烂,或是已经溃烂但无法全部排出时,应该选择托法,即将毒邪托出的意思,分两类,为透托法和补托法;(3)病情后期:患者的正气较虚,抵抗能力较差,应选择补法。补充并增强患者的正气,加快疮面的愈合能力,通常采用以下法则,补益气血、滋阴补阳等;但是什么时候选择补法是不定的,应以患者的局部及全身状况为根据,选择恰当的时候及用法,进行补给。外敷治疗中,应以疮疡初、中、后期不同症状为根据,辨证用药:(1)初期:应肿胀部位紧紧围箍起来,箍围消肿,阳证者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疗为主;阴证则以掺黑退消为主;半阴半阳证具有阴阳双重功效的,即冲和散、冲和膏;(2)中期:已经形成脓肿,应切开疮疡处,及时排脓。应根据疮疡情况选择切开时机,根据疮疡处的位置选择切口的位置与方向。如应及早切开的手部疗疮和附骨疽;如疮疡在手指部时,应从手指侧面切开,切口大小要适宜,保证脓液全部排净;(3)后期:清除脓液及腐肉,促进新肌肉的生成,加快创口愈合,采用八二丹、九一丹治疗阳证:采用七三丹、五五丹治疗阴证,到达提脓去腐的功效;如果窗口面积较小或是发生萎缩时,应采用白降丹、千金药线治疗;胬肉高突于疮口时,应用平胬丹;如想清除干净脓腐时,选用生肌散和八宝丹,可以配合其他辅助方法加快疮口的愈合,如垫棉法、扩创法[6-8]。研究者认为未来的中医内销外服的方法可以加以改进,由于中药煎药时间较长,而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没有过多的时间去煎药,需将中药制成中药饮片或冲剂,来减少大家的时间。
该研究结果得出,观察组35例中,明显好转患者有18例,好转患者有1例,无好转患者有1例,因此好转率为97.1%;而对照组中,明显好转患者有8例,好转患者有17例,无好转患者有10例,好转率为71.4%。由此得出,经中药内消外敷方法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抗生素联合药物外敷治疗方法。综上所述,中医中药内消外敷疗法对于急性阳证疮疡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内消治疗起到了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外敷治疗起到了消肿止痛的作用,因此二者联合有效的改善了急性阳证疮疡患者的病情,提高了此类疾病的治疗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许京锋,祁妍,金保亮.化腐生肌定痛散治疗疮疡阳证溃疡64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8):894.
[2] 陈雪清,韩书玲.金黄膏治疗疮疡阳证183例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226.
[3] 李光聪.运用中医外科“消法”治疗各种疮疡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4):95-96.
[4] 杨秦,曾莉,李文林.中医外科关于疮疡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6):535-537.
[5] Tao KM,Tao Y,Chen CY,et a1.Proteinase-activated receptor 1 contributed to up-regulation of enkephalin in keratinocytes of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jaundice[J].Anesthesiology,2014,121(1):127-139.
[6] 张庚扬,李晓军.疮疡疾病相关的外用中药研究概述[J].环球中医药,2010,8(2):101.
[7] 高飞,周春华.中西医结合治疗疮疡阳证的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27(7):898-899.
[8] Yang ZX,Shen W,Sun H.Effects of nuclear receptor FXR on the regulation of liver lipid metabolism in patient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Hepatol Int,2010,4(4):741-748.
(收稿日期:201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