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娣
湖南省攸县中医院,湖南攸县412300
【摘要】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96例急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2 1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9 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治疗后心绞痛频率和持续时间均好于治疗前,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绞痛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急性心绞痛;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依那普利
【中图分类号】R541 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1-0064-01
急性心绞痛是由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器质性病变,以胸痛为主要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诱发心肌梗死[1],进而危及生命。为探讨心绞痛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笔者选取148例患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及依那普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发病症状、心电图等检查确诊,排除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肿瘤和精神疾病患者。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8例,对照组中男82例,女66例,年龄42~68岁,平均(57 8±4 8)岁;观察组中男84例,女64例,年龄40~70岁,平均(58 2±5 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
1 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口服依那普利(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2026567)治疗,10mg/次,1次/日,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石家庄康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3024364)治疗,50~100mg/次,3次/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00542)治疗,75mg/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 3疗效判定显效:症状改善明显,心电图静息呈现缺血性,改变后呈正常态;有效:症状有所改善,缺血状态下,心电图显示下降的ST段回声>1mm;无效“症状未见改善,心电图无变化[2]。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频率和持续时间。
1 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 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 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2 1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9 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具体见表1。
2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频率和持续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后心绞痛频率和持续时间均好于治疗前,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具体见表2。
3讨论
心绞痛持续发作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该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3],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选择针对性药物来缓解心绞痛发作时间和次数是目前控制病情的主要策略,常规治疗心绞痛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β-受体阻滞剂、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等,但其治疗效果欠佳。有报道显示常规治疗总有效率在50%~70%[4],与本研究结果的总有效率62 16%基本一致。有报道[5]指出血小板聚集是造成血管循环障碍的重要因素,也是诱发心绞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管紧张素、β-受体阻滞剂、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等常规治疗药物的最终作用都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心肌缺血缺氧,但上述药物的效果并不理想。氯吡格雷是ADP受体阻滞剂,其对血小板聚集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和闫弘睿[6]报道结果基本一致,提示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绞痛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绞痛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艳.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11):123-124.
[2]王凌云.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3,16 (12):36-38.
[3]高艳霞,王立旗.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113.
[4]严华,罗倩.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护理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21):4676.
[5]郭云洁,李燕军.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2013,34(36):7585-7586.
[6]闫弘睿.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3):79-50.
(收稿日期:2014 09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