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庆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妇幼保健院,广西北海536000
【摘要】目的:分析北海市妇幼保健院8年间剖宫产术指征变化情况,为指导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本院住院分娩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出行剖宫产手术患者手术指征情况。结果:在剖宫产手术指征中,胎儿窘迫一直是剖宫产手术指征中第一指征,而头盆不称、瘢痕子宫、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等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应引起注意。结论: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加强产妇产前检查力度,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降低剖宫产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剖宫产手术指征;剖宫产率;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9.8【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5-0124-02
剖宫产术是产科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是指将产妇子宫下段切开取出胎儿与胎盘的一种手术,主要适用于高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和合并症患者、产力产道异常、胎儿异常等[1]。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的应用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远远超出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剖宫产率标准[2]。本文通过回顾性的分析我院8年间剖宫产术指征变化情况,采取可行性的措施来降低剖宫产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分娩的患者15748产妇,年龄21~45岁之间,平均33岁,其中初产妇为12254例,经产妇为3494例。其中4351例患者行剖宫产手术,剖宫产率为27.6%。
1.2方法对所有资料剖宫产指征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出各个剖宫产指征占所有剖宫产的百分比,总结出剖宫产指征变化趋势,提出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剖宫产的发生率。
1.3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的频数分析。
2结果
2.1剖宫产率变化情况分析我院在这8年间每年分娩人数从1800人升高至2300人,行剖宫产分娩的人数从414人升高至736人,剖宫产率为23%~32%之间,有明显增高的趋势。
2.2剖宫产手术指征变化分析在剖宫产手术指征中,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总体来说,胎儿窘迫始终是剖宫产手术指征中第一指征,而社会因素、脐带因素等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头盆不称、瘢痕子宫、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等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见表1。
3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剖宫产率在15%以下,但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各国剖宫产率均有明显上升趋势[3]。主张自然分娩在我院开展以来,近几年剖宫产率每年仍均保持在23%~32%之间,剖宫产率仍然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范围,剖宫产第一指征为胎儿窘迫,其次是头盆不称、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等。
胎儿窘迫始终为我院剖宫产第一手术指征,主要是由于持续性的缺氧,导致无氧糖酵解增加,发展为代谢性的酸中毒,乳酸堆积并出现胎儿重要器官尤其是脑和心肌的进行性的损害,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则可能造成严重及永久性的损害,甚至缺氧严重导致胎死宫内[4],因此,要积极采取剖宫产手术治疗。而我院头盆不称、妊娠期合并症和并发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主要是由于生活条件的逐年提高和对孕妇的重视程度,导致产妇营养过剩,吸收和消耗不成正比,导致产妇肥胖、胎儿巨大,进而导致妊娠期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瘢痕子宫已上升至剖宫产指征的前五位,瘢痕子宫再次受孕时各种并发症均有所增加,由于剖宫产后子宫肌的改变,造成子宫收缩性改变,因此再次阴道分娩的成功率很低,如果强行进行自然分娩,可能由于宫腔压力增高会导致子宫破裂,因此要在严格的监护下进行试产。羊水过少严重时可影响围产儿的预后,从而增加难产的风险,因此,许多产妇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而直接选择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社会因素和脐带因素导致剖宫产有下降的趋势,主要是由于优生优育的开展和鼓励自然分娩的大力宣传,以及医护人员的健康宣传教育,使孕妇分娩前紧张、焦虑的心情消失,同时产妇了解剖宫产后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而自然分娩对母婴都大有好处,因此产妇大多先进行阴道试产,阴道自然分娩失败后再次行剖宫产手术。随着经济条件的提高,大多数产妇均能按照医嘱及时做产前检查,及时发现脐带脱垂、绕颈等脐带因素问题,及早进行纠正。因此社会因素和脐带因素导致剖宫产率有下降的趋势。
综上所述,行剖宫产手术前要做好产前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预防措施,才能够有效的降低剖宫产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黄靖冰,刘娟.科学分析管理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J].国际妇产科杂志,2014,41(1):80-81.
[2]梁云泰,张国华,王菊荣,等,10年剖宫产手术指征变迁因素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14):2197-2198.
[3]王娜,丁焱.无剖宫产指征孕妇行剖宫产相关原因的研究现状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8):751-754.
[4]施文瑶,徐虹,王丽琴,等,无剖宫产指征孕妇选择剖宫产原因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6):875-877.
(收稿日期:201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