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药学卫生医患关系正文

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及影响因素研究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8-20
  • 阅读量208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目的:了解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革医学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制问卷调查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运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医学生对医患关系和谐度的评价较低,51.8%学生对医患关系有明确定位。学校、年级、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是医患认知的影响因素。结论:医学生对医患关系具有比较明确的认知,医学院校应该进一步深入对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的教育。


  关键词: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logistic回归;影响因素;


  作者:王伟等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如何认识和界定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医生的执业态度和执业行为。医学生是未来的医生,了解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对于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医学生的医患关系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完善医学教育提供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选择了山东省三所医学院校的大一至大五临床医学生,共发放问卷1600份,回收1460份,回收率91.25%;有效问卷1389份,有效率95.14%。共调查男生525人,占37.8%;女生864人,占62.2%。


  1.2研究方法


  课题组自行拟定调查问卷,就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设计访谈提纲对部分医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采用均值、百分比、资料分布等方法进行描述分析;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的影响因素,因变量有四个:医患和谐度、医患主导、医患定位、医生态度,自变量有五个:学校、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年级。


  2结果与分析


  2.1医患关系认知状况


  2.1.1医患关系的和谐度认知


  40.3%(560人)的学生选择了不和谐,36.9%(513人)的学生选择了一般,14.1%的学生认为医患关系非常不和谐。医患和谐度的评价均值为2.43,医患关系和谐度处于一般和不和谐之间,资料呈右偏态分布,即认为和谐的学生总数分布较少。


  2.1.2医患关系的主导者


  对“在塑造良好医患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谁”的选择上,36.86%的学生选择了医生,20.09%的学生选择了政府,18.14%的学生选择了新闻媒体,16.27%的学生选择了患者,另有8.64%的学生选择了其它选项。其中,开放题目的回答中,72.24%(90人)认为良好医患关系的形成需要社会全体共同努力,个别同学认为医疗改革、经济利益会起主导作用。


  2.1.3医患关系的定位


  51.8%的同学选择了人伦关系[1],认为是合作关系的占35.1%,选择了朋友关系的占11.3%,选择买卖关系及其他的只占1.9%。


  2.1.4医生对患者的态度


  医生对患者应该持有的态度选项上,多达67.31%的学生选择了“尊重和照顾”,30.17%的同学选择“平等相待”,其余选项如“医生是权威、高高在上”等选择人数及比例都很低。


  2.2医患关系认知影响因素


  采用逐步向前法即似然比法筛选统计上显著的自变量进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医患和谐度的因变量为“和谐”、“一般”、“不和谐”,以“和谐””为参照;医患主导的因变量为“医生”、“患者”、“新闻媒体”、“政府”、“其他”,以“其他”作为参照;医患定位因变量分为“人伦关系”、“合作关系”、“朋友关系”、“买卖关系及其他”,以“买卖关系及其他”作为参照;医生态度因变量分为“权威”、“尊重和照顾”、“平等相待”,以“权威”作为参照。自变量分别以“学校3”、“性别女”、“城市生源地”、“非独生子女”、“大五”为参照。结果见表1。


  2.2.1医患关系和谐度


  整体模型适配度检验χ2=127.574,P=0.000<0.05,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整体模型显著。进一步进行似然比检验,学校、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年级的作用都是显著的。


  以“医患关系和谐”为参照,学校1的学生与学校2的学生选择“不和谐”的概率分别是学校3学生的1.72倍、2.18倍;男生选择“不和谐”的概率小于女生;独生子女选择“不和谐”的概率小于非独生子女;学校1和学校2的学生选择“一般”的概率分别是学校3学生的1.61倍、1.78倍;独生子女选择“一般”的概率小于非独生子女;大一学生选择“一般”的概率是大五学生的2.92倍。


  2.2.2医患关系的主导者


  整体模型适配度检验χ2=129.484,P=0.000<0.05,达到显著性水平。进一步进行似然比检验,最终进入方程的是学校、生源地、年级。


  以“其他”为参照,学校1的学生选择“医生”的概率是学校3的1.55倍,学校2学生选择“医生”的概率小于学校3;学校2的学生选择“患者”的概率小于学校3学生;农村生源学生选择“患者”的概率小于城市生源学生;学校1学生选择“新闻媒体”的概率是学校3的1.68倍,学校2的学生选择“新闻媒体”的概率小于学校3学生,农村生源学生选择“新闻媒体”的概率小于城市生源学生,大一学生、大二学生、大三学生选择“新闻媒体”的概率小于大五学生;农村生源学生选择“政府”的概率小于城市生源学生,大一至大三学生选择“政府”的概率小于大五学生。


  2.2.3医患关系定位


  整体模型适配度检验χ2=222.089,P=0.000<0.05,达到显著性水平。进一步进行似然比检验,最终进入方程的是学校、性别、年级。


  以“买卖关系及其他”为参照,男生选择“人伦关系”、“合作关系”、“朋友关系”的概率小于女生;大三学生选择“合作关系”的概率是大五学生的3.03倍;学校1学生选择“朋友关系”的概率小于学校3学生。


  2.2.4医生态度


  整体模型适配度检验χ2=42.44,P=0.000<0.05,达到显著性水平。进一步进行似然比检验,最终进入方程的是性别。


  以“权威”为参照,男生选择“尊重照顾”、“平等相待”的概率均小于女生。


  3讨论


  3.1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和谐度评价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54.4%认为我国当前医患关系不和谐,与对有关医生医患关系认知的研究比较一致(50%)[2]。学校、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年级是医患关系和谐度评价的影响因素。学校1和学校2对医患关系和谐度的评价较低;男生对医患关系和谐度的评价高于女生;独生子女生活相对优越,对医患关系评价较高;低年级学生生活学习范围狭窄,对社会事件及医患关系现状了解较少,对医患关系的认知呈现理想化的状态,而高年级学生通过见习或实习,目睹或亲历医患交往的状况,对医患关系和谐度的评价较低。


  3.2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主导者尚未达成统一认识


  对医患关系的主导者,学生的认识比较分散,认为是医生的人数较多,但只达到三分之一,政府、媒体及患者的各自比例均为等于或小于五分之一。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全社会共同作用才能改善医患关系。学校、生源地及年级是该项的主要影响因素。


  3.3医学生对医患关系有较明确的定位


  多数学生认为医患之间应为人伦关系[1],即医生活动以患者利益为主,以仁爱之心对待患者。在医生态度的选择上,多数学生选择了“尊重和照顾”,反映了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有明确的认知。医学生基本不认可旧有的“医生是权威”的认知。学校、性别、生源地、年级是医患应有关系认知的影响因素,男生选择人伦关系的概率小于女生;性别是医生态度认知的影响因素,男生选择尊重照顾、平等相待的概率小于女生,更倾向于医生是权威的认知。


  有研究认为医患矛盾的主要方面还在医方,医生是医方的最重要主体,医患关系紧张恶化,以致引发医疗纠纷,40%原因与医务人员的爱心、责任心、同情心有关[3,4]]。医学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使命,应该是一个最富人文关怀和人性温暖的科学[5],正确深入地认识医患关系,了解患者的需求需要医学院校加强医患关系认知教育。因此,应从医学生入手强化对医患认知的教育,可以借鉴美国医学院校医学生教育的相关内容,如:如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了解病人喜好以及医患关系相关法律事宜[6]、设计具体的规范教授给学生[7]等。本次调查明确了当前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的现状及医患认知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医学院校增强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的意识,促进医学院校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课程,并以此为基础带动未来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