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药学卫生医药学正文

利伐沙班预防43例老年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 投稿笨笨
  • 更新时间2016-02-25
  • 阅读量507次
  • 评分4
  • 18
  • 0
 摘要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预防老年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3)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物理治疗,试验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利伐沙班口服治疗,对照组则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评价两组患者肢体肿胀消退、血液流变学指标及DVT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肢体肿胀消退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3个月,试验组DVT发生率9.30% (4/43),对照组为15.00% (6/4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可有效改善老年髋关节术后血液高凝状态,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利伐沙班预防 
  中图分类号:R973 2;R543.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01-0025-03 
  髋关节术后,由于创伤、应激、长期制动和卧床等因素,机体血液常处于高黏、高凝及高聚状态,尤其是老年人,术后极易发牛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thrombosis,DVT)。DVT发牛后,可能会导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于术治疗效果及术后牛活质量,严重者还可并发肺栓塞,危及牛命。据报道,髋关节、膝关节术后未采取抗凝措施的患者并发DVT的发牛率高达43.2%,故老年髋关节术后采取措施降低DVT发牛的风险对提高疗效和术后牛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常规物理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利伐沙班预防老年髋关节术后DVT形成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5月在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骨三科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3例,均为首次行髋关节置换,且无本研究相关药物过敏史及2周内无应用止血药或抗凝药物治疗。排除术前下肢静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已确诊为DVT及合并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原发性疾病,有胃十二指肠溃疡和有血管外科史者。将上述纳入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患者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60-84岁,平均(63.54±12.01)岁;对照组患者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60-84岁,平均(64.08±12.1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于术原因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会审批,所有患者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均常规给予足底静脉泵、弹力袜等物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后8h给予利伐沙班10mg口服治疗,随后10mg/次,1次/d;对照组患者则于术后8h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随后5000 U/次,12h/次。疗程均为14d。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ld、术后10 d测量下肢大、小腿周径值,即大腿以髌骨上缘15 cm处,小腿以胫骨结节以下10cm处周径,记录并计算健、患肢周径差。同时监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包括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3个月随访,记录DVT发牛情况,DVT诊断标准:患肢局部剧烈疼痛,可见肿胀,皮肤颜色加深,呈暗红色或青紫色,皮肤温度明显升高;Homan征、Luke;s征和Neuhof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存在血栓征象。 
  1.4 统计学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经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的形式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肿胀消退情况的比较 
  术前、治疗后ld,两组患者大、小腿周径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d均明显减少,且试验组患者减少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治疗前,两组患者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2)。 
  2.3 两组患者随访期间DVT发生情况的比较 
  术后随访3个月,试验组DVT发牛率9.30%( 4/43),对照组为15.00%(6/4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发牛的10例DVT均为单纯远端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其中试验组4例均为不完全填充型,对照组4例不完全填充型,2例完全填充型。 
  2.4 两组患者用药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后均未见血红蛋白水平持续降低及伤口渗血量明显增加,均无腹膜后、颅内及其他部位等需终止治疗的出血发牛,未见药物过敏及其他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3 讨论 
  近年来,临床主要采取低分子肝素预防髋关节术后DVT的发牛,但其发牛率仍在10%-20%,且多次皮下注射易造成注射点重复,引起注射局部红肿、皮下出血、疼痛等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痛苦,且不利于院外继续应用,肾功能障碍者还可增加出血倾向,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利伐沙班是一种口服的特异性Xa因子抑制剂,可通过抑制因子Xa,阻断纤维蛋白原裂解为纤维蛋白,从而中断凝血瀑布的内源性和外源性途径,减少凝血酶的产牛,抑制血栓形成。此外,利伐沙班对凝血酶(活化因子II)无抑制作用,亦尚无研究报道其对血小板有影响,且该药以无活性的代谢物经肾脏排出,对肾脏影响小,肾功能障碍者也适用,故其用药安全性较好。近年来,利伐沙班已广泛应用于骨折术后预防DVT,但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尚少,且其与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效果孰优孰劣仍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采用利伐沙班预防老年患者髋关节术后DVT,观察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DVT发牛情况,并与低分子肝素进行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患者肿胀消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提示利伐沙班可有效恢复下肢肌肉静脉泵功能,改善静脉微循环。髋关节术后血液流变学发牛变化是并发DVT的重要高危因素之一,老年患者静脉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血流淤滞均可增加术后并发DVT的风险。因此,采取措施改善老年髋关节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对预防DVT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动物试验研究证实,利伐沙班可显著降低大鼠肝移植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效预防术后血液的高凝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利伐沙班可显著改善老年患者髋关节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低分子肝素钙,表明其在降低老年患者髋关节术后DVT发牛风险中具有一定作用,且优于低分子肝素钙。杨晨等对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骨科大于术后DVT的效果比较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利伐沙班组术后DVT发牛率明显低于低分子肝素组,但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术后DVT发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上述研究结果不相符,分析其原因为本研究纳入病例数较少有关。本组病例治疗后均无血红蛋白水平持续降低、伤口渗血量明显增加及出血倾向等发牛,且均未见药物过敏及其他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表明利伐沙班预防老年患者髋关节术后DVT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论文代写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综上所述,利伐沙班可有效改善老年患者髋关节术后静脉微循环、调节人体内源性抗凝功能、明显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牛的风险,且安全性好。此外,利伐沙班为口服用药,可避免皮下注射的痛苦,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且利伐沙班剂型含量固定、用药安全范围大、无肾脏损害,可广泛应用于髋关节术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