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药学卫生医药学正文

皮肤科住院患者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198份标本分析

  • 投稿继续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859次
  • 评分4
  • 97
  • 0

赵俊文

文山州医院皮肤科,云南文山 663000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皮肤病血液细菌种类及耐药情况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慢性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98例皮肤患者细菌培养阳性有128例(64.64%),其中42例(21.21%)为革兰氏阳性菌,86例(62.32%)为革兰氏阴性菌者。检出率由高至低前五位分别为葡萄球菌35例(17.67%),绿脓杆菌22例(11.11%),大肠埃希氏菌12例(6.06%),肺炎克雷伯菌9例(4.54%),肺炎链球菌8例(4.04%)。大肠埃希氏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左氧沙星的耐药性较低,而对头孢唑啉、胺曲南、头孢美唑、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较高,分别为55.71%、37.14%、34.29%、40.0%、41.43%。葡萄球菌属均对替考拉宁及万古霉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对其他抗生素表现为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皮肤病患者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中的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对考拉拉宁以及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而革兰氏阳性菌耐药性则有所上升,表现为对多种抗生素易感性下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皮肤病;抗生素;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 R4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2(c)-0136-0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慢性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血液及皮肤表皮细菌培养证实为阳性者138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患者62例,患者年龄为39~78岁,中位年龄为42.8岁,病程为1个月~3年,中位病程为1.9年。

1.2方法

在患者知情同意下进行细菌阳性实验以及药敏实验。选取患者血液按照无菌操作步骤进行操作,采用葡萄糖肉汤作为培养基,将血液接种到培养基中。观察培养基中菌落的生长情况,应用MIC法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进行鉴定,革兰氏阳性菌患者采用GP法鉴定进行药敏实验,革兰氏阴性菌患者应用GN021法进行药敏实验。药敏实验必需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进行检验。

2结果

2.1细菌检出情况分析

198例皮肤患者细菌培养阳性有128例(64.64%),其中42例(21.21%)为革兰氏阳性菌,86例(62.32%)为革兰氏阴性菌者。检出率由高至低前五位分别为葡萄球菌35例(17.67%),绿脓杆菌22例(11.11%),大肠埃希氏菌12例(6.06%),肺炎克雷伯菌9例(4.54%),肺炎链球菌8例(4.04%)。

2.2 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分析

大肠埃希氏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左氧沙星的敏感性较高,而对头孢唑啉、胺曲南、头孢美唑、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较高,分别为55.71%、37.14%、34.29%、40.0%、41.43%。见表1。

2.3革兰氏阳性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葡萄球菌属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比较敏感,其耐药性分别为0.0%、3.23%,而对其他的抗生素均表现为较高的耐药性,具体结果见表2。

3讨论

从本研究结果可知,皮肤病患者病原菌分别主要以革兰氏阴性细菌为主,而革兰氏阳性细菌则占少数。本研究中198例皮肤患者细菌培养阳性有128例(64.64%),其中42例(21.21%)为革兰氏阳性菌,86例(62.32%)为革兰氏阴性菌者。研究结果与文献[3]一致。陈水安[3]等曾报道皮肤病患者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率为29.6%,而本研究中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率为37.68%,其原因可能与近年皮肤病患者大量使用喹诺酮类及头孢类抗生素有关,这类抗生素在抑制革兰氏阴性菌的同时增加了革兰氏阳性菌的耐药性。

通过对患者革兰氏阴性菌耐药分析可知,大肠埃希氏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左氧沙星的敏感性较高,而对头孢唑啉、胺曲南、头孢美唑、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较高,分别为55.71%、37.14%、34.29%、40.0%、41.43%。其耐药性的产生可能与革兰氏阴性细菌中存在ESBLs的有关。相关研究中指出,ESBLs是导致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增加的原因,其研究中指出大肠埃希氏菌ESBL+者对第三代头孢耐药性高达100%.因此避免ESBL+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对降低革兰氏细菌阴性感染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卢燕琼.自制紫外线消毒柜消毒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5):136.

[2] 郑金娥.医务人员手污染的细菌学调查[J].医学信息,2010(6):398-399.

[3] 叶满.耳部分泌物的细菌学及药敏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4):3822-3823.

(收稿日期:2013-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