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药学卫生医药学正文

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

  • 投稿沈星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736次
  • 评分4
  • 88
  • 0

陈 刚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云南普洱 665000

[摘要] 目的 探究早期机械通气治疗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及其预后。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该院自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46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其中23例采用亚低温治疗,另外23例采用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及亚低温治疗。 结果 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治疗组较低温治疗患者组脑灌注压高、脑组织氧分压高、颈静脉血氧饱和度高、脑组织摄氧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机械通气并联合亚低温对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好,效果佳,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早期机械通气;亚低温;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效果;预后

[中图分类号] R65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a)-0119-02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指广泛的颅底骨折、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脑血肿深昏迷在2 h以上,或出现再昏迷的损伤[1-2]。目前,临床上对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研究一直在积极地进行,发现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对于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有预后好、效果佳的特点。为了探究早期机械通气治疗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及其预后,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该院2010年10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6例患者,分组给予亚低温治疗和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46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组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33~56岁,平均年龄(42.7±3.8)岁;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34~57岁,平均年龄(42.9±3.5)岁。行头部CT检查及其他检查后比较显示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先根据生命体征状况及影像学提示施行相应抢救。遵循脱水、预防感染、有效止血、保证呼吸道通畅等基本治疗原则进行救治。采用头部或全身亚低温方法治疗,温度控制在34~35 ℃之间,时间为入院后6 h内,持续时间为3~8 d。给予20%甘露醇125 mL,(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452),每6 h快速静滴1次,和12 mL/kg冬眠合剂(盐酸哌替啶,批号:H21022413)100 mg静脉滴入,进行常规护理,生命体征实时监测[3-4]。

实验组:实验组患者还要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入院6 h内施行早期气管切开或插管,采用呼吸机(商品名称:System One BiPAP Auto (757P) System One双水平睡眠呼吸机,商品品牌:美国飞利浦伟康,商品型号:757P)辅助呼吸并保证有效呼吸频率在12~18次/min,待病情稳定好转后逐渐改为同步间歇性指令通气至撤除呼吸机[5]。

1.3 评价指标

入院期间,对两组患者的脑灌注压、脑组织氧分压、颈静脉血氧饱和度、及脑组织摄氧率进行连续监测,比较在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差异情况。并在伤后1周后通过对患者睁眼反射、语言反射和肢体运动3个方面的评价,来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从而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6]。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层面的分析,对于结果中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表示,并以t对其进行检验,对于计数数据的比较用χ2进行检验。

2 结果

选取实验时间点为入院后6 h、12 h、24 h、48 h和72 h,采用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治疗患者的脑灌注压明显高于仅采用亚低温治疗患者的脑灌注压,采用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治疗患者的脑组织氧分压明显高于仅采用亚低温治疗患者的脑组织氧分压,实验组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脑组织摄氧率CER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3、4。

入院后1周,通过对患者睁眼反射、语言反射和肢体运动3个方面的评价,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实验组的预后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临床上可以将颅脑损伤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脑损伤。而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它具有失血量大、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的特点[7]。所以对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积极、正确的救治尤为关键。有效的救治不仅会抢救患者的生命,还会对患者今后的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对该院23个月内收治的46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所采用的不同救治方法展开了实际调研,具体得出以下结论: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治疗患者同仅采用亚低温治疗患者相比较,显示前者脑灌注压较高、脑组织氧分压较高、颈静脉血氧饱和度较高、脑组织摄氧率较高;实验组患者1周后的良好率为43.5%,有效率为78.3%,均高于对照组的21.7%和56.5%。与覃东胜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8]。由此可知,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治疗在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时,可以更好地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长期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这中治疗方法在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具有效果佳、预后好的特点,具有广泛地临床应用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王渊,唐安华,肖振鹏,等.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20):64-65.

[2] 蔡玲芬,钟丽华,金玲江,等.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5):51-57.

[3] 张霞.亚低温疗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34):85.

[4] 闵恒,宁资社,谢楚峰,等.亚低温疗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J].临床军医杂志,2011,39(3):432-433.

[5] 马君武,俞欣,黄永华,等.早期机械通气配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730-4731.

[6] 王晓刚,孙丽霞.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6):111.

[7] 丛树国,孙红杰,赵鸿雁,等.早期机械通气配合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33-34.

[8] 覃东胜.早期机械通气配合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4):885-886.

(收稿日期:2014-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