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明
宜兴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无锡 214200
[摘要]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与B细胞性淋巴瘤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70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收治的80例大肠癌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率共同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分析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不同特征HBsAg阳性表达情况。 结果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9至40岁段、Ⅲ至Ⅳ期其HBsAg阳性率较高,分别为40%、38.24%,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及Ⅰ至Ⅱ期,P<0.05。另外,研究组大三阳、小三阳及抗HBsAb阴性且抗HBcAb阳性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B细胞性淋巴瘤存在某种相关性,HBV感染可能参与B细胞性NHL病原学原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乙型感染病毒;B细胞性淋巴瘤;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a)-0117-02
相关研究表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较其他人群高,约2.45%至30.90%[1];且很多学者研究发现B细胞NHL患者HBV感染率明显高于T细胞NHL患者,特别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2]。由于乙型感染病毒是引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要素之一,因此部分学者认为HBV感染可能加剧DLBCL患者肝损害,增加患者死亡风险[3]。目前关于乙型肝炎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研究较多,但乙型肝炎病毒与B细胞性淋巴瘤研究尚少[4],为此本研究就此通过对照实验探讨乙型肝炎病毒与B细胞性淋巴瘤的相关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70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为研究组,所有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B细胞性NHL,排除原发性肝癌、妊娠期、精神异常、配合度低等患者。年龄在19至81岁之间,平均(54.2±3.4)岁,病程在6个月至2年之间,平均(1.1±0.2)年。选择同期收治的80例大肠癌患者为对照组,年龄在20至80岁之间,平均(55.0±3.5)岁,病程在5个月至2年之间,平均(1.0±0.4)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基本信息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70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相关资料进行查看和分析,包括B细胞性NHL分型,不同年龄段、性别、淋巴瘤分期及其他特征HBsAg阳性表达情况等内容。另外利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对B细胞性NHL、大肠癌患者HBsAg、HBeAg、抗HBsAb、抗HBeAb及抗HBcAb表达进行测定及比较,其中HBsAg、HBeAg及抗HBcAb均为阳性时称为“大三阳”;HBsAg、抗HBsAb及抗HBcAb均阳性时称为"小三阳",提示乙型肝炎慢性感染。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率表示,χ2检验,P <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特征B细胞性NHL患者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表达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乙型肝炎标志物共同表达比较
研究组大三阳、小三阳、抗HBsAb阴性且抗HBcAb阳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4.7、3.85及5.44,P <0.05。具体情况见表2。
3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我国比较流行,2006年国家卫生部统计称我国1至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占7.18%。且以15至59岁人群为主,高达8.57%[5]。国外相关研究认为乙型肝炎病毒除了具有亲肝细胞性外,还具有亲淋巴细胞性特点,可以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造成感染,表面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参与淋巴细胞恶性肿瘤发展过程。随着流行病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淋巴瘤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认为HBV感染可能是导致B细胞淋巴瘤发生的一项重要危险因子[6]。
Park[7]等人研究发现乙肝感染患者患有NHL概率相比其他高2.8倍;国内相关研究也表明淋巴瘤患者HBsAg阳性率比其他肿瘤及正常人群高,约20%至30%,表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恶性淋巴瘤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罗吕宏[8]等人研究表明NHL患者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肺癌患者,P <0.05;同时B细胞性NHL患者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肺癌患者及同组T细胞性NHL患者,P <0.05。表明HBV感染参与NHL(特别是B细胞性NHL)发病机制。崔建华[9]等人研究发现淋巴瘤患者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及其他恶性肿瘤患者,P <0.05。另外HBsAg阳性淋巴瘤患者肝功能异常发生率(33.33%)高于HBsAg阴性患者(26.83%),但无显著差异,P >0.05。表明淋巴瘤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概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且可能加重淋巴瘤患者肝功能损害。林雯[10]等人研究发现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HBsAg阳性率受年龄、淋巴瘤分期影响,18至39岁、Ⅲ至Ⅳ期患者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Ⅰ至Ⅱ期患者,P <0.05。同时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大三阳、小三阳发生率明显高于大肠癌患者,P <0.05。表明HBV感染可能在B细胞型NHL病原学中起作用。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重点将B细胞性NHL患者(研究组)与大肠癌患者(对照组)乙型肝炎标志物共同表达情况进行对照,表明研究组患者大三阳、小三阳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可见B细胞性NHL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肿瘤患者(如大肠癌),提示HBV与B细胞性淋巴瘤存在相关性,HBV感染可能参与B细胞性淋巴瘤发生发展过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彭芳.非霍奇金淋巴瘤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白血病·淋巴瘤,2012,21(9):102-105.
[2] 张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关系的探讨[D].浙江大学,2012.
[3] 张文军,李启英,项颖.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的预后影响[A].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4:1.
[4] 刘会彩,陈国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与临床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4,10(12):90-91.
[5] 任苑蓉,熊竹娟,敬小梅.非霍奇金淋巴瘤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关系的临床研究[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3,26(2):46-51.
[6] 季冬梅,曹军宁,洪小南,等.类R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后乙型肝炎病毒的激活情况: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J].肿瘤,2010,30(7):56-59.
[7] Park sc,Jeong SH,Kim J,et a1.High prevalence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B-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 inKorea[J].J Med Virol,2008,80(6):960-966.
[8] 罗吕宏,范云,黄志熠,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相关性的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17(18):1414-1417.
[9] 崔建华,张喜梅,张石峰等.恶性淋巴瘤与HBV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6):35-36,50.
[10] 林雯,林英城,王鸿彪,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关系[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2,24(1):28-30.
(收稿日期:201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