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药学卫生医药学正文

内镜粘膜切除术渊EMR冤治疗结肠无蒂息肉的疗效观察

  • 投稿止水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202次
  • 评分4
  • 88
  • 0

李娜 黄莉 张永欢 王文娟 江永强 梁智斌

西安市兵器工业521医院消化内科,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粘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无蒂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60例180枚结肠息肉患者,分别行EMR和单纯电切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分为EMR组和电切组,每组80例。结果EMR组未能完整切除、术中出血、切口过深共13例,无术后出血、穿孔、息肉复发病例,均送病理检查,并发症总发生率16.25%。电切组未能完整切除、术中出血、术后出血、穿孔、息肉复发、无法送病理检查者共40例,并发症总发生率50.00%。EMR组总并发症明显低于电切组(P<0.05)。结论EMR术治疗有效、安全,操作简单,具有诊断及治疗双重意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电切术,结肠无蒂息肉

[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12(b)-0045-02

[作者简介]李娜(1978-),女,陕西咸阳人,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研究。

消化道息肉是泛指起源于胃肠道粘膜上皮而隆起于粘膜面,并向消化腔内突出的局限性病变。目前的发病率和检出率均越来越高,可视为癌前病变甚至恶变[1]。因此及时发现息肉并对其切除及做病理学检查,这对预防恶变,对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3]。随着内镜微创治疗技术的发展,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早已成为胃肠息肉的首选治疗措施,近年来为了诊断和治疗胃肠道的扁平隆起性病变,在内镜下高频电切基础上发展起来一种新的切除技术,即EMR。现总结该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分别经传统方法直接圈套治疗或行EMR治疗结肠无蒂息肉,对比两种方法临床疗效,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该院的160例180处结肠无蒂息肉的患者进行内镜下治疗。根据治疗方法分为EMR组和电切组。EMR组共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5.6±10.2)岁。电切组共80例,男44例,女36例,两组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43.6±8.3)岁。两组息肉共180处,EMR组共92枚,息肉大小:直径≤0.5cm40枚,0.5~1cm28枚,1~2cm20枚,2.5cm4枚。电切组88枚,息肉大小:直径≤0.5cm38枚,0.5~1cm30枚,1~2cm17枚,2.5cm3枚。两组在年龄、性别、息肉大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①术前准备:所有患者按常规肠道治疗术前准备,排除禁忌症,详细告知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能并发症,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字。②设备:使用OlympusGIF260型电子肠镜,OlympusPSD-30高频电发生器,FD-IU型圈套、NM-200U注射针、1:1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等。③方法:EMR组用内镜注射针于病灶边缘斜行刺入病灶中心,相当于粘膜下层注射1:1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约5~20mL),注射量以能使整个病灶明显隆起为标准,再用电圈套器完整切除病灶。电切组将圈套器套入整个息肉,套入部位以高出基底部粘膜0.2~0.4cm为宜,然后用高频电凝电切切下息肉。所有切除标本用圈套器或吸引器随内镜取出,经4%甲醛溶液固定,所有标本均送病理检查。④术后处理:手术后卧床休息,禁食24~48h(视术后情况),给予补液、预防出血等治疗,从流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观察时间为术后3~5d。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切除效果

EMR组1例未能完整切除,术中渗血7例,以注射肾上腺素或钛夹等止血成功,切口较深5例,均以钛夹夹闭,术后无出血、穿孔病例,术后1~6月复查原息肉基底部无息肉复发,切除息肉均全部送病理检查。电切组3例未能完整切除,术中渗血11例,术后迟发出血6例,以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或钛夹等止血成功,切口较深11例,均以钛夹夹闭,4例复查息肉复发再次行电切术,1例穿孔送外科手术治疗,病灶因凝固、碳化未能取材送病理检查者4例。

2.2结论

EMR组未能完整切除、术中出血、切口过深共13例,无术后出血、穿孔、息肉复发病例,均送病理检查,并发症总发生率16.25%。电切组未能完整切除、术中出血、术后出血、穿孔、息肉复发、无法送病理检查者共40例,并发症总发生率50.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EMR组未能完整切除、术中出血、切口过深共13例,无术后出血、穿孔、息肉复发病例,均送病理检查,并发症总发生率16.25%。电切组未能完整切除、术中出血、术后出血、穿孔、息肉复发、无法送病理检查者共40例,并发症总发生率50.00%。消化道息肉组织学分型以英国的Morson的组织学分型为基础,分为肿瘤性、错钩瘤性、炎症性和增生性类[4-5]。因部分息肉可发生恶变,被视为癌前病变。能早期发现病变并切除对降低消化道癌发病率有重要意义[6]。而内镜下息肉摘除方法很多,包括EMR、单纯高频电切除术等,各有优缺点[7]。而EMR是在息肉电切术和黏膜注射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手段,大量临床资料已证实这一技术安全高效,是目前治疗消化道息肉最安全的微创治疗方法[8]。

EMR适合扁平无蒂的大息肉或较大息肉的切除。其原理是通过向病灶基底部注射液体,使病灶与其下方组织距离增加,既可使病灶完整切除,又不损伤下方组织,减少穿孔[9-10],这样切除的组织包括黏膜下层及周边正常黏膜,增加了完全切除的可能性[11],提高了病检的阳性率及准确性。

Wood等报道经EMR切除消化道息肉,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1年余追踪无复发病例。该组资料显示EMR组有1例未能完整切除,术后无出血、穿孔并发症,复查无息肉复发,与Wood等报道一致[12]。而电切组有3例未能完整切除,术后出现出血、穿孔病例,复查4例复发,并发症明显高于EMR组。

因此,EMR术治疗有效、安全,操作简单,痛苦少,可早发现癌变息肉,具有诊断及治疗双重意义,所以已成为消化道无蒂息肉首选的治疗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志华,陈哉考,蒋美娟,等.内窥镜消化道息肉电切术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0):1565-1566.

[2]罗文雄,郑永平,吴智勇.EMR切除94个大肠息肉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4):91-92.

[3]欧锦溪,朱志华,谢玉丽.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分析[J].医药前沿,2013(25):43-44.

[4]PohlJ,PeehO,MayA,etal.Endoscopicresectionofearlyesophagoalandgastricneoplasias[J].DigDis,2008,26(4):285-290.

[5]王伟,李兆申.消化道早期癌肿内镜治疗现状与评价[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29(1):30-32.

[6]欧阳玉洁,龙泽民.483例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息肉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7):951-953.

[7]董玉峰.鼻窦内镜手术治疗III型鼻窦炎鼻息肉的方法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4,33(17):71-72.

[8]包飞飞,吴解清,杨凡.宫腔镜电切术在子宫内膜息肉手术中的85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5):598-600.

[9]王小莹,邓绢芬,谢春松.探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75例大肠息肉的配合及护理[J].中外医疗,2013,32(1):16-17.

[10]叶群群,张谢,王丹萍,等.内镜下治疗259例大肠息肉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3):117-119.

[11]蒋清阔.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42例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167-167.

[12]WoodJJ,LordAC,WheelerJM,etal.Laparo-endoscopicresectionforextensiveandinaccessiblecolorectalpolyps:afeasibleandsafeprocedure[J].AnnRCollSurgEngl,2011,93(3):241-245.

(收稿日期:2014-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