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药学卫生医药学正文

精神病性症状的稳定期双相障碍I型患者认知功能MoCA评估及相关因素分析

  • 投稿放学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659次
  • 评分4
  • 49
  • 0

李海涛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辽宁开原 112300

[摘要] 目的 探讨与分析精神病性症状的稳定期双相障碍I型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相关原因。 方法 将2010年7月—2013年7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30例稳定期双相障碍I型精神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认知功能受损原因。 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各项认知功能评价成绩均明显差于正常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1组、观察2组与对照组在数字符号、数字广度、连线测试与卡片分类评分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数字广度、连线测验-A、连线测验-B与病程均呈弱相关(r=-0.21、-0.19、0.20、0.22,P<0.05);而数字符号、数字广度、连线测验-A、连线测验-B与YMRS评分相关(r=-0.32、-0.21、-0.19、0.33、0.45,P<0.05);数字符号、数字广度、连线测验-A、连线测验-B与HAMD评分相关(r=-0.28、-0.26、-0.21、-0.26、0.35、0.26,P<0.05)。 结论 患者的抑郁评分、狂躁评分与其认知功能情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患者的病程长短同样与认知障碍存在较弱的相关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稳定期;精神病;双相障碍;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 R74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2(c)-0050-02

为分析精神病性症状的稳定期双相障碍I型患者的认知特点,探究其认知障碍产生的原因,以促使双相精神障碍患者早期回归社会,该研究对该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3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该院接受治疗的30例稳定期双相障碍I型精神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纳入研究的观察组对象均符合稳定期双相障碍I型患者的诊断标准[1]:稳定期超过3个月;杨氏躁狂量表[2]评分低于6分,抑郁量表[3]评分超过8分。排除有自杀、自伤倾向患者,排除严重心脑血管损伤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18~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4±8.6)岁;病程在6~350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114.3±46.7)月;稳定期在5~47个月之间,平均稳定期为(9.3±3.1)月;其中14例患者无精神病性症状,16例患者有精神病性症状,将其分为观察1组(有精神病性症状)与观察2组(无精神病性症状),且两组观察对象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选取3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为19~55岁,平均年龄为(35.2±7.2)岁。对照组健康人与观察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病情等方面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观察组治疗药物使用情况:服用1种药物者8例,2种药物者19例,3种药物者3例。药物主要为情感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物、抑郁剂等。其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喹硫平者26例,(344.3±121.9)mg/d,服用奥氮平者3例,(10.8±4.4)mg/d,服用利培酮1例,3~4 mg/d。服用抗抑郁药物艾司西酞普兰2例,10 mg/d,度洛西汀2例,30 mg/d。均持续服用药物1月以上。

1.3 疗效判断标准

选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定量表[4](MoCA)对所有观察组患者的认知状况进行评分。包括交替连线测试、数字符号、数字广度、卡片分类测试等,测试时间在1 h左右,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评分情况进行对比。

1.4 统计方法

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选用构成比(%)表示,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选用(x±s)表示,对比进行t检验,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对执行功能与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正常对照组认知功能评分对比

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认知功能评价成绩均明显差于正常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1组与观察2组认知功能评分对比

观察1组与观察2组与对照组在数字符号、数字广度、连线测试与卡片分类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将各项认知功能成绩和患者发病年龄、病程、HAMD,YMRS,稳定期时间等因素作Spearman相关分析。观察组数字广度、连线测验-A、连线测验-B与病程均呈弱相关(r=-0.21、-0.19、0.20、0.22,P<0.05);而数字符号、数字广度、连线测验-A、连线测验-B与YMRS评分相关(r=-0.32、-0.21、-0.19、0.33、0.45,P<0.05);数字符号、数字广度、连线测验-A、连线测验-B与HAMD评分相关(r=-0.28、-0.26、-0.21、-0.26、0.35、0.26,P<0.05)。发病年龄与稳定时间不与任何一个认知功能指标具有相关性(P>0.05)。

3 讨论

情感性精神障碍属于精神科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发病率较高,且反复发作。当前大部分观点认为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双相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记忆力、注意力及执行力等方面[6]。

该研究表明,稳定期双相障碍I型患者在数字广度、数字符号、连线测验-A、连线测验-B成绩等均比对照组要差,这说明患者在记忆力、注意力和执行功能等方面有损害现象。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数字广度、连线测验-A、连线测验-B与病程均呈弱相关(r=-0.21、-0.19、0.20、0.22,P<0.05),与YMRS评分和HAMD评分的相关r值分别为(r=-0.32、-0.21、-0.19、0.33、0.45,P<0.05)与(r=-0.28、-0.26、-0.21、-0.26、0.35、0.26,P<0.05),具有较大的相关性。这与大多数国内外学者[7]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但目前,各项指标与患者年龄的相关性并没有深入的研究,还需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综上所述,在该组研究中,纳入研究的观察组患者均服用了相关药物,未排除药物对认知功能的可能性,仅得出患者的抑郁评分、狂躁评分与其认知功能情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患者的病程长短与认知障碍有较弱的联系[8]。同时由于该组研究样本量比较小,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且并未排除药物因素,需进一步研究与观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沈辉,陈美娟,张毅,等.稳定期双相障碍Ⅰ型患者认知功能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3,26(4):253-256.

[2] 曹莉萍,林鄞,李煙,等.稳定期双相障碍Ⅰ型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10):713-717.

[3] 沈子童.稳定期双相障碍认知功能及相关因素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5):644-646.

[4] 王增旋,张程赪.舍曲林与万拉法辛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5):662-664.

[5] 程月红.双相情感障碍复发风险相关因素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2.

[6] 孙晓刚.奎硫平合并氟哌啶醇、丙戊酸钠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分裂症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3):1566-1567.

[7] 张桂华,赵祖安,朱美兰,等.利培酮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04,16(8):474-476.

[8] 莫亚丽.齐拉西酮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33例疗效观察[J].浙江实用医学,2010,15(1):43-45.

(收稿日期:201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