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育心理学正文

教育心理学改革创新的价值论文(共3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12-16
  • 阅读量341次
  • 评分0
  • 0
  • 0

  最近几年,网络上总是会因为一些心理原因,跟自己过不去,所以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就成为当下非常热门的学科,教育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在现实中能够解决很多困难和问题,本文就这对教育心理学来和大家探讨一下。


  第1篇:茶文化思想与教育心理学的融合创新研究


  刘畅(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9)


  摘要:随着当前整个教学活动不断成熟,如今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我们不仅充分注重教学元素的丰富与完善,更重要的是将学生参与教学、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纳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结合茶文化思想的价值内涵及传承作用,我们应该看到茶文化理念不仅对学生成长有着成熟的思想引导,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全面完善的价值理念。本文拟从教育心理学应用的新要求分析入手,结合茶文化思想的具体内涵认知,从而探究茶文化思想与教育心理学的融合创新机制。


  关键词:茶文化思想;教育心理学;融合创新;教学方法;教学体系


  结合当前教育活动开展的具体需要,不难看出由于整个教学活动中缺乏清晰的心理教育定位,无论是具体的价值理念,还是该教学活动中所应用的价值元素都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极大差距,因此如何发挥茶文化思想的价值作用就极为必要。


  1教育心理学应用的新要求分析


  对于教育心理学应用活动开展来说,其不仅需要关注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同时也需要对整个教育活动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全面认知,结合当前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从而实现教育心理学应用的最佳效果。教育心理学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对教学规律,以及整个教学活动应用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状况,形成全面准确认知,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不难看出教育心理学的成熟应用是当前教学活动成熟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客观要求。但是从当前整个教育活动开展状况进行分析,不难看出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的教学要求,因此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涵,完善教学元素,就成为当前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全新内涵。


  教育心理学作为整个心理学体系中的重要分支,在该学科应用过程中,其更关注的是教学活动开展时,所存在的各种心理现象和客观变化,通过对整个教学活动影响下,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内容、应用技能、发展自身个性等一系列心理发展规律特点的有效分析和诠释,从而形成对学生心理素质和教育活动的有效融入。虽然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体系中的重要板块,但是教育心理学则是受教育活动影响下的心理活动,因此在探究教育心理学具体内涵的过程,应该将教学活动的具体特点和规律与学生的心理变化现象相结合,从而形成学生教育、培养的最佳效果。


  教育心理学反映的是教学理念与教学活动的结合,完善的教学理念应用,从客观上反映的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成熟度,更是当前创新教学机制,应用教学理念过程中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应用状况进行具体分析,不难看出由于缺乏对教育心理学价值作用的准确认知,从而限制和影响了这个教学活动开展的理想效果。从当前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应用活动来看,其需要在创新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内涵,完善教学特征,从而提升整个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实效。


  传统茶文化体系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承,更是对我国各种优秀文化理念的积累及沉淀,因此在对传统茶文化进行认知和传承过程中,要从该文化体系的价值作用入手,通过深入分析和系统化理解,从而实现该文化体系传承发展的理想效果。将茶文化思想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时,必须选择合适的传承机制,通过有效嫁接,从而满足学生培养的理想效果。


  2茶文化思想的具体内涵认知


  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茶文化理念。而整个茶文化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物质元素和极具影响力的精神理念。茶文化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关键,更重要的是其中所具有的思想内涵,是当前弥补和解决社会各项问题的重要理念。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有关于茶的饮用历史,尤其是在唐朝之后,随着社会大众饮茶风气不断成熟,茶作为社会大众的生活习惯与整个社会文化理念之间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立文化内涵的茶文化体系。通过对我国茶文化体系的具体思想内涵进行分析,不难看出茶文化思想体系所具有的具体理念,以及其传承的价值作用。


  当然,茶文化思想传承发展应用过程中,其也融入了新的时代元素,尤其是茶文化思想在新阶段,也呈现出新现象。想要将茶文化思想有效应用到整个传承过程中,其需要对茶文化思想的价值理念进行全面探究,认知该思想理念的价值作用,通过系统化诠释和有效表达,从而实现对茶文化思想应用的最佳效果。茶文化思想应用过程中,完善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直接关系到整个茶文化思想的应用实效。在传统茶文化传承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深化茶文化理念内涵认知,应用好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应用与融入,其必然能够实现整个茶文化思想传承发展的理想效果。


  茶文化理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从根本上看,该理念体系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融入了一系列复杂的精神元素和价值内涵,特别是其通过与社会大众习惯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我国文化特色的价值内涵。在整个茶文化理念体系中,其中所具备的思想内涵,不仅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关键,更重要的是茶文化思想能够对人们的成长产生全面、完善、系统化影响。茶文化思想的基础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将茶文化思想理念内涵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够丰富教学体系中的思想内涵应用,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全面完善的思维观念,对于教育心理学活动开展来说,想要实现整个教育活动的最佳效果,需要在对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进行全面认知,通过传统茶文化思想内涵的准确认知,从而实现教育心理学应用的最佳效果。


  茶文化理念的价值影响超越了任何单一元素,无论是整个茶文化体系自身的价值内涵,还是整个茶文化理念的价值影响,都是当前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因此,认知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容和思想理念,能够帮助我们在全面认知、应用茶文化理念基础上,实现对该文化体系的有效应用。茶文化的核心在于其中有着丰富完善的思想理念内涵,更重要的是该茶文化体系中所包含的积极理念内容,能够被应用于学生教学、培养的全过程。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培养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不能盲目的将茶文化思想内涵融入其中,必须选择合适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通过有效融合,结合恰当的渠道释放,从而实现对茶文化思想理念的有效应用,因此,如何将茶文化思想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就极为必要。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实现了整个教学活动的最佳效果。


  3茶文化思想与教育心理学的融合创新机制


  将茶文化思想与教育心理学相融合的过程中,其不仅能够丰富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应用元素,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实现了整个教学活动的成熟与完善。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要求和客观背景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当前教育心理学应用过程中,也提出了全新要求,因此应用茶文化思想的价值内涵,并将该思想内涵融入到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其必然能够实现整个教学活动的创新完善。


  探究当前教育心理学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细化教学问题,深化教学要求,完善当前整个教学活动出现的新情况认知,从而实现教育心理学应用的最佳效果。茶文化思想是我国极具传播价值的文化体系,结合该思想体系的具体内涵,不难看出其能够对整个文化机制传播带来全面完善的影响力,尤其是茶文化思想中所具备的价值理念,能够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全面完善的思维观念,进而提升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当然,教育心理学中对茶文化思想的具体应用过程,实际上也是教育心理学完善发展的具体过程。


  不仅如此,要对茶文化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进行融入,特别是要添加能够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各项元素内容,通过剖析教育心理学活动的具体要求,从而实现整个茶文化思想理念的理想应用效果。茶文化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内容复杂多样,想要实现该文化思想传承的理想效果,就必须将茶文化思想内涵进行改造融入,从而确保该思想理念应用的最佳效果。但是不难看出当前在教育心理学应用过程中,缺乏成熟的教育理念,无论是对学生自身的心态理念认知,还是学生自身的学习思想,均存在相应问题和不足。


  客观上看,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应用,从客观上反映的是教学活动的成熟与完善,尤其是将具体的教学规律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是随着教学价值作用的具体认知不断成熟,必须融入其中。客观上讲,在当前教学理念不断成熟背景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方法,亟待调整和完善,尤其是要将新的教学元素融入其中,从而提升整个教学活动的应用效果。茶文化思想中有着丰富完善的思想理念,尤其是其能够实现整个思想理念与教学活动的实质性融入。在当前教育活动不断成熟背景下,基于教学特点,研究学生心态及学生心理变化状况至关重要,从传统教学理念上看,完善的教学元素,系统化的教学理念能够在创新教学机制的同时,优化教学生态,提升教学品质,实现茶文化思想与教育心理学融合创新的理想效果。


  4结语


  从当前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和全新要求来看,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整个时代的新趋势和新要求,而想要实现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理想效果,就需要在对教育活动状况进行深入剖析,同时也要对整个教育活动中所具备的教学规律进行全面认知。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茶文化思想内涵,通过对茶文化思想理念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其中有着丰富完善的价值观,尤其是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和关键,应用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将茶文化思想与教育心理心理学相融合,其必然能够优化教育效果,实现整个教学活动的创新发展。


  第2篇: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与价值


  雷鸣李超陈华


  [摘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已经成为了未来的必然趋势。文章结合近年来教育部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需求、心理健康知识的特殊性、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向、从业教师的岗位要求四个方面阐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并提出该学科的建立有助于从“学”和“教”的视角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发展完善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实践,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


  伴随着国内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课程教学已经成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并日渐受到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视课堂教学的初衷自然也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为此,应在把握“学”与“教”规律的基础上,发挥教育教学的最大功能和主渠道作用。尤其是最近几年实践表明,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风格、符合中国文化、适应中国学生特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中,更应该凸显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发挥教学的最大影响力。


  与其他学科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具体体现在健全、提升和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就要清楚地认识到心理素质的特性。心理素质的最大特性就是内隐性和间接性,无法直接塑造和培养,需要在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的基础上经个体内化而自我生成。同时,心理健康知识也有其特殊性,不是其他学科所能比拟的。有必要从教育心理学视野下探讨心理健康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现象及规律,提高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学生的“收益”和教学的“效益”,达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初衷。鉴于此,雷鸣率先提出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这一学科,探究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与教师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效和学生的学习质量。本文初步探讨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及价值,以期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建立与发展。


  一、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


  第一,探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是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发展的必然。从20世纪80年代高校率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心理学体系中颇具中国特色的研究领域。党和国家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早在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党团工作和学生会工作等方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2001年,教育部明确提出,高校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第一次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2002年,教育部首次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基础知识和健康知识,强化心理调适技能的培训,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方法,认识和识别心理异常现象等。同年,教育部颁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中小学校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并提出了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共同提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2011年,教育部不仅明确提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而且要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建立或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同年,专门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其教学工作做出了说明和要求,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管理与条件支持等方面细化了课程的教学管理工作。2012年,教育部提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对课程的教学形式、课时、专职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等提出要求。


  从一系列的文件内容可以看到以下几点共识: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已经被视为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主渠道和主要途径;开展课程教学是大、中、小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和中心环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工作不断地被强化和细化,成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同时,从实践效果的反馈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及教学已经被普遍认为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形成和铸就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我们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每一个方面,特别是要抓住教育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关注每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益,关注课堂的“学”与“教”。


  第二,重视和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与“教”,是由心理健康知识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心理健康知识、技能与心理素质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是“本”与“标”的关系,心理素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内源性因素,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素质健全的重要外显标志之一。健全、提升、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途径,这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教育本身的使命使然。但是,我们无法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直接作用于心理素质,因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为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形成具有基础性、衍生性、发展性和自组织功能的,并与自身精神、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体现在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性三个方面。


  心理素质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不能直接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获得提升、优化和健全,而需要通过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进行转化。从目前的研究共识来看,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是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良好心理素质的构建要素。反过来,良好的心理素质又会促进个体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由此可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维护和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


  知识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就内容而言,知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映像;二是就性质来说,知识表现为一种主观的认知成果,以观点、理论等展现出来。心理健康知识源自人类对自身心理健康现象以及维护心理健康规律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理解、掌握和应用过程中除了遵守一般知识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以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心理健康知识是对人类心理健康现象及其心理健康活动规律的认识成果,但由于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心理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只能间接地了解、推测人类的心理活动),只能获得逼近人类心理真实现象的认识,而不能获得与客观心理现象完全一致的映像。这使得心理健康知识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准确性。二是心理健康知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预测效度具有相对性。这是因为人类的心理现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无关因素、人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社会文化因素、人类的发展性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人类心理现象的发生和表现呈现多种可能性。三是心理健康知识容易受到“学”与“教”主体不自觉的防御,甚至是抵抗。因为心理健康知识揭示的是人类自身的内部心理过程,当这部分知识被应用到自己身上,或者自己正好遇到不愿意面对的心理健康现象时,知识的传授就容易受到学习主体、教学主体的影响,回避、歪曲、抵抗等心理防御机制就会出现。四是心理健康知识的生成与建构离不开“学”与“教”主体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学生、老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观、教学观影响着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正是由于心理健康知识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不同于学科教学、规则教学,需要在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特点的基础上,把握课程教学中“学”与“教”的规律。


  第三,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规律,是当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需求决定的。从近年来学校教育的教学改革趋势来看,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在课程,而课程改革的关键在课堂教学,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教学的实效,关注教学的有效性和学习的效益、质量。这都决定着我们应该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


  现在各类、各级学校都普遍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了很多教学活动和改革尝试。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不仅成为教育一线教师面对的问题,也是学者们思考的问题。同时,自2001年全球掀起知识共享热潮的开放式课程运动后,以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s)为代表的开放式课程开始成为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同时,以网络课程形式呈现的“微课程(Micro-lecture)”也成为当前教学的新模式。这一发展趋势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让我们的教学吸引学生。


  尽管我们关注到教学有效性问题,但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益和质量却不尽如人意,表现较为突出的就是在教学方面。为了改进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少学者尝试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调查。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研究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课(主要途径)和学科渗透(基本途径)的“教”是研究的焦点,具体体现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的策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评价几个方面;在大学阶段的教学研究方面,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设计的提升策略、教学效果的评估是教学研究的热点。当然,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是研究者们探讨的重点问题。


  目前,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教”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没有建立在学生需求、符合学生学习心理规律的教学改革,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需求非常强烈。比如,有调查表明,近75%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且随着年级升高,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为必修课的人数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这表明,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两个方面的研究,归纳出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规律。


  就研究现状而言,“教”的研究落脚在教学方法本身的有效性,而不是关注教学质量、效益的有效性;“学”的研究聚焦于学生的需求,而不是学生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过程中的基本规律。这离我们“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初衷还有不小的距离。因此,需要关注在实施心理健康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将目光聚焦到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并探究这些心理现象及规律。


  第四,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规律,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的基本要求。教育部印发系列指导文件,明确提出在大、中、小学校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职岗位,建立专业化的队伍。这既是当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风格、符合中国文化、适应中国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地建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的考核指标。然而,从现实结果的反馈来看,我国大、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学技能还有待提高,不少专兼职教师还不能适应目前教学的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不仅要能开展心理咨询、辅导、活动等,还要“站稳”课堂,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这就要求专兼职教师在具备基本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能够根据心理健康知识的特殊性及学情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并自觉地从现实需求出发进行教学改革。避免将心理健康教育课沦为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论教育,变成空洞的课堂。这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加强心理健康课的“学”与“教”研究,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发挥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最大效益。


  提高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效益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能力,尤其是教师的教学技能。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种源自生活、重视体验和学生自我生成性的课程,在客观上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较高要求,不能将课堂演变成空洞、乏味的理论宣讲。雷鸣曾经在总结当前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与“教”研究现状的文献后指出,当前的研究忽视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教学胜任能力(心理健康课教师的教学胜任能力和学科教师实施心理健康学科渗透的教学胜任能力)的研究。因此,从提升专兼职教师专业水平的角度,应该加强对课程教育教学的研究,需要在摸清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把握教学的基本规律。


  二、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价值


  第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研究,从教学的视角回答了“如何健全、提升和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和最终目标是为了健全、提升和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但是这并非易事,需要我们从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手段和技术,全方位地进行积极影响。课堂教学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聚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探索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学习、教学规律,揭示了在课堂教学情境下学生理解、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基本心理规律,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从教学的角度初步回答了心理健康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问题,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丰富和完善相关教学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建立,有助于深入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更深层次的基本理论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之一,其使命就是健全、提升和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众所周知,心理素质具有内隐性,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师生直接接触到的是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能力。那么,心理健康知识、能力与心理素质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心理健康知识与其他类别的知识有什么区别?心理健康教育倡导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全人格与心理素质又是什么关系?这些既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需要解答的问题,也是当前需要解答的深层次理论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在反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学科化倾向的同时,应该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才能更好地解决在理论和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有助于完善和发展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学”与“教”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中,理所当然地应该使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来审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与“教”现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将这个核心问题延伸到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丰富和发展了教育心理学在具体教育教学情境中的特殊规律和心理现象,成为继德育心理学、美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等分支学科之后的又一个分支学科,以专门探讨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学生、教师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作为使命,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积极作用的应用性学科。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将教育学取向和心理学取向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整合起来,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既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原则、理论、课程、教育模式、途径与方法等基本原理,又强调依据个体的心理规律,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这一学科的建立凸显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课程教学中展现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文化,增强了课堂教学主渠道的有效性和质量。这是实现构建具有“世界情怀、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实践尝试和有力保障。


  第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服务于一线的教师,提升教学效果。由于心理素质的内隐性和间接性特点,使得心理素质的培养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技能培养。到目前为止,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不少教师在“学”与“教”两个方面都在积极探索。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范畴的规定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至少包括三个板块: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与教师心理。这些基本研究主题不仅能够指导一线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还能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充分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第3篇:高职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探讨


  文/房容宇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传统高职教育心理学中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教学内容刻板以及教学资源拓展不足等问题,影响着当前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展开教学的改革工作,从更新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调动学生主动性等多个方面,全面推进高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心理学;职业化


  高职院校教学以培养社会生产需要的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着适度、有用的原则。心理学是近年来一门较为热门的学科,在社会中的需求已经被广泛关注到,然而反观我国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及就业情况,会发现大部分学生毕业之后只能进入到辅导机构等做管理或者是其它学科的代课老师,校园的教育与日后的就业工作等仍有一定偏差。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心理学教学工作展开讨论,探索教学改革策略。


  一、高职教育心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高职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些已经积累很久,有些是随着时间推进逐渐暴露出来的,笔者对其进行概括整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教学内容陈旧,尽管心理学课在很多时候并未表现出来,却在近年来的社会认可度逐渐提高,教育心理学是与教育紧密结合的心理学课程,是当前教师必修科目,影响到教学工作的发展。在国外的很多学校,开设了丰富的课程如《进化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网络心理学》等,这些与当前社会发展情况紧密结合,反观我国教育心理学内容,教材更新慢、内容陈旧等问题严重影响着高职教育心理学发展。其二,教学过程与职业发展相脱节。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可以发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远远跟不上社会需求变化。加之学校的心理学课程往往更注重其学术意义,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不是工作时的实际需求,冗杂的知识点多,专业的知识点少。


  二、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策略思考


  (一)更新教学目标


  在当前高职教学过程中,对教育心理学的改革必然要从目标开始,以职业为导向重新更新职业院校教育心理学教学目标,进一步推进教学目标的更新与发展。就专业性而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要尊重职业特点,紧扣职业需求,这也是对职业院校定位之下的必然选择。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在知识上给予学生一定的知识,也要制定合适的知识目标,关注到学生的成长,也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成长。在教学目标的更新过程中,也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寻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体系。


  (二)更新当前的教学内容


  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是教育心理学进一步发展并且紧扣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在当前教学过程中,会发现选用的教材更新速度慢,很多已经与当今社会脱节,许多新的现象的出现,在教材中也并未体现。除此之外,心理学与社会现象结合十分紧密,需要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整体而言,针对当前的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需要教师关注到知识的更新。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总结与整理,自主完成教学内容的更新。因为我国教材更新缓慢。尤其是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往往缺少固定的教材,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教师要自觉的对自己所授课程有所关注[1]。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当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日后成长过程中,学生需要将教育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这与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学生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调动学生主动性学习的能力,是当前高职院校组织教学工作的必然。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为学生留白,教师可以尝试在每次课程之后为学生留有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自主的探究;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尝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寻找到学生兴趣的切点,尝试借助于多媒体设备,将日常的一些教学内容录制成视频,再通过社交平台上传给学生,使学生随时可以在课下进行观摩学习。将一些心理学相关内容推荐给学生,引发学生的自主阅读与思考。整体而言,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是推进教学工作发展的关键所在[2]。


  (四)适宜的课堂评价环节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相应的推进课堂的评价环节的改革。在对学生的评价应当划分为课堂表现+实践环节+期末考核+论文写作等几个方面。在课堂评价环节的评定中,甚至可以进一步多元化的划分为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参与程度进行整体的把握,全面推进教学工作的发展及完善。在实践环节,应当成为学生每个学期的必然项目,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期末考核针对于最后的成绩,对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而论文写作,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也应当是学生对学术发挥赞的一部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关注到学生课堂发展的评价,全面推进教学工作的发展及完善[3]。


  在当前高职院校发展之下,各学科教学工作的改革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对于教育心理学而言,沿着职业化发展方向不断前进,寻找到教学工作突破的方向所在,才能更进一步的推动教学的发展,打破当前的教学禁锢,为学生未来成长奠定基础。本文针对教学工作的发展,寻找到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及完善,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