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育心理学正文

浅析阿德勒个人心理学及其对学校早期教育的启示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4-11
  • 阅读量182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阿德勒个人心理学对现代学校教育有重大的影响意义。本文就阿德勒个人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就其理论中对学校教育,尤其是学校早期教育的启示进行阐述,希望对现代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阿德勒个人心理学学校早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1)10-0231-02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新精神分析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人本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曾师从于弗洛伊德,但后来两人在学术上的分歧最终导致了两人合作的终结。阿德勒并不赞同弗洛伊德泛性论的思想,从而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心理学转向了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创立个人心理学。他所说的个人是一个整体的人,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


  1阿德勒个人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1自卑感与补偿理论


  阿德勒反对弗洛伊德把性本能作为人格动力的说法。他认为,自卑感才是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最初,他将这种自卑感与身体的缺陷联系起来。后来,阿德勒扩大了这个概念的范围,包括任何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障碍,不管是真实的或想象的障碍。自卑感是个体成长发展的动力。一旦有了自卑感,人就会产生补偿的需要,就会向着优越努力。补偿分为两种:一种是成功的补偿;另一种是失败的补偿,个体放弃了改变环境的希望,在困难面前彷徨、退缩,通过自我幻想和自我麻醉的方式来超越自卑感,但由于引起自卑感的环境并未改变,因而真正的自卑感仍旧原封不动,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自卑情结”,严重的自卑情结可能会导致精神病和自杀。


  阿德勒甚至认为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自卑和补偿时人格发展的动力,是人类进步的推动力量。


  1.2追求优越理论


  阿德勒认为,人们对自卑感的补偿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对优越感的追求。追求优越,是人的本性,是先天遗传的。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本性使所有人不断的追求优越和完美。不过,追求优越感的结果却有二重性。它既可以激励人去追求更大的成就,使人的心理得到积极的成长;也会由于追求个人优越而忽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变本加厉的自我表现,自以为是、专横跋扈、贬低他人,这是自卑情结的变形称为“优越情结”。他还认为,整个人类都永远在追求优越。


  1.3生活风格理论


  每个人追求优越,克服自卑感的方式各不相同,人们追求优越的独特方式,称为生活风格。它决定了个人重视和忽视生活的哪些方面以及如何重视和忽视,还有个人的未来目标和以何种手段和方式去追求目标。生活风格表现了一个人人格的整体性和独特性。


  阿德勒把生活风格分为健康和错误两种类型,两者的区别在于超越自卑、寻求补偿时是否兼顾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1.4社会兴趣理论


  1918年,阿德勒引进了“社会兴趣”这一概念。社会兴趣,同克服自卑感一起,成为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阿德勒的早期理论因把人描绘成是被自私所推动、为个人优越而奋斗的个体而受到批评。后来由于他使用社会兴趣这个概念才平息了这场批评。社会兴趣是指一种为他人、为社会,渴望建立美好社会的天生需求,是先天思想准备和自然倾向。如果一个人的社会兴趣没有的得到充分的发展,他会过着不幸的生活。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其一生都必须处理三个重大问题,它们分别是:


  (1)职业任务,通过建设性劳动,个人促进了社会的发展。(2)社会任务,这需要与同伴的合作。正是因为人类学会了合作才做出了劳动分工这一伟大发现。(3)爱情和婚姻任务,这个任务和社会延续之间的关系是明确的。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充分发展的社会兴趣。


  阿德勒还根据人们所具有的社会兴趣的程度,把人分为四种类型:统治支配型、索取依赖型、躲避型、社会有益型。其中前三种为错误的生活风格,只有社会有益型者才有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他们是为人类谋取更多福利的人。


  1.5创造性自我理论


  阿德勒晚年提出的“创造性自我”的概念是其理论的顶点。所谓“创造性自我”是一种塑造人格的有意识的主动力量,它使个体能在可供选择的生活风格和追求目标之间进行选择。他认为,人类不是环境或遗传影响的简单的被动的接受者。相反每个人都自由的作用于这些影响,创造自己独特的生活风格。这一观点使他从根本上脱离了弗洛伊德与荣格的理论。


  创造性自我同时表明了人生的有效原则。每个人完全可以选择对自己最有效用、最合适的一种,生物遗传因素和环境影响为个体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形成什么样的生活风格或者追求目标,每个人的选择不同,也就是创造性自我的不同。阿德勒的这种观点被后来的存在主义人格论所继承。


  2阿德勒个人心理学对学校早期教育的启示


  在儿童教育方面,我们普遍注重这两个方面的教育质量:一方面,家庭教育;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对于刚刚离开家长,进入幼儿园或小学阶段的儿童来说,学校早期教育会对其产生深刻的影响。儿童进入学校以后,由与父母互动变为与同伴的交往,开始与同伴共同参与一些活动,这就扩大了他们生活的圈子,有助于他们了解同伴和自己。阿德勒的个人发展理论中关于儿童的人格发展的诸多观点,对现代学校教育具有指导性意义,尤其是学校早期教育。


  2.1加强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知识素养,掌握各个阶段儿童的心智发展规律,注重儿童早期经验对其未来影响


  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认为,人的自卑感起源于婴幼时期的无能、无力和无知,婴幼儿要完全依赖成人才能生存,所以生命之初就有自卑感。因此儿童的自卑感是存在的,如果我们没能意识到这些,对孩子们的好奇需求不能正视对待,对他们的疑惑不能耐心的帮助,久而久之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做,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这样就会加重自己的自卑感,更有甚者会形成自卑情结。尤其是在现在家庭,父母每天都会在外面忙碌,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这更需要学校教育者给予儿童足够的关注和帮助。


  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发现有生理缺陷的儿童要及时给予自卑补偿。耐心的鼓励他们,支持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对自己的不足进行补偿,克服自卑感。对被父母溺爱娇惯的儿童,要积极的培养独立的能力,陪养其与同伴合作的精神。改变其被家长过分溺爱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为以后独立生活做准备,增强其坚毅品质的培养。要多关注对忽视的儿童,这样的儿童会回避和同伴的交往,不利于其发展,要积极关注他们,鼓励他们勇敢的和他人交流。在教育中我们还要敢于严格要求儿童,教育者对儿童的教育是要严肃认真的,不被其他因素所影响。


  2.2教育者要与儿童建立起相互信任与尊重的关系,避免他们用怀疑和不信任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环境,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


  儿童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引导儿童学会与他人合作。阿德勒十分强调培养人的合作精神。他认为,人类比我们在世界上所能发现的任何其他动物需要更多及更深刻的合作,这是因为在某些方面,人类确实是所有动物中最弱小的。建立相互信任与尊重的关系是儿童主动与人合作的必要条件。同时,对家长、老师的信任可以促进儿童对社会的信任,会顾及到他们和社会的需求,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生活风格。


  2.3注重儿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培养,注重自我独特性的发展,形成健康的生活风格


  追求优越是一种对理想目标的追求,是创造性自我实现的体现。个体只有自主地、创造性地确定与其所处环境相适宜的优越感目标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环境的作用和自身的潜能,才能形成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生活风格。儿童教育,其核心是要培养健全的人,但在追求优越的过程中,如果一个人一味追求个人优越而不顾及社会和谐与发展的情况,即出现“优越情结”,这样的教育也是失败的。我们因此还要注重儿童社会兴趣的培养,要立足于人类社会的长足发展。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是人类本性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并且每个个体都具有这方面潜能,儿童教育即是对这种潜能的开发。


  2.4多耐心鼓励和肯定儿童,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有利于其创造性自我的发展


  每个人都是存在不足的,自卑可能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鼓励和肯定儿童,可以帮助他们克服自卑的消极影响,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勇气不断向前发展。能够在理解自身不足的情况下,努力发展自己的优势,构建健康的生活风格,创造性自我完善发展,有助于完善人格。


  综上所述,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理论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现在生活压力的增加,父母与儿童相处时间越来越少。学校早期教育就尤其显得重要。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理论为学校早期教育指明了一条别具特色的道路。但是,阿德勒个人心理学的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尚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且与当今的学校实际教育或者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偏差。并且,针对儿童教育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阿德勒提出的解决之道也比较笼统。因此学校早期教育如何达到更优,还有待于心理学与教育学工作者们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76. 

  [2]阿德勒,周郎译.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7. 

  [3]阿德勒,陈太胜,陈文颖译.理解人性[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7. 

  [4]庞丽娟等.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J].幼儿教育,1999(9). 

  [5]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10. 

  [6]阿德勒著.黄国光译.超越自卑[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 

  [7]BR.赫根汉.人格心理学[M].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 

  [8]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张军,女,汉族,1985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09级研究生,祖籍山东省莱芜市。主要研究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人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