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育心理学正文

论荣格分析心理学中人的自性化发展

  • 投稿阿杰
  • 更新时间2015-09-20
  • 阅读量1203次
  • 评分4
  • 99
  • 0

黄娟娟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411201)

摘 要:自性化或自性化过程,是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特别术语,也是其核心性的概念。荣格用自性化来说明心灵的发展。他用自性化表达这样一种过程:一个人最终成为他自己,成为一种整合性的,不可分割的,但又不同于他人的发展过程。人的自性化发展对于现代教育及个人人格的自我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荣格;分析心理学;自性;自性化

荣格认为,人看起来只有“ 一个”个性, 但事实上是由一群带有各自能量的次级人格共同组成的。为了实现人格的整体性,荣格提出了自性化的概念,他用自性化来说明心灵的发展。他对心灵发展的定义是, 成为一个通过整合而颇具特色的个人, 一个不可分割的整合的人[1]。换句话说, 成为那个原本就潜存着的完整的、和谐的人。由此可见,理解自性与自性化以及如何实现人的自性化发展,对于我们而言意义十分重大。

一、自性与自性化

自性属于一个人个体内在的、从一开始就有的潜在因素, 是产生控制作用的组织中心, 致使个性不断地发展和成熟。荣格用自性来指称埋藏在自我意识之下的原型。它是所有原型意象的源头与中心, 也是与生俱来的心灵倾向性的源头和中心, 这种倾向性指向心灵的建构化、秩序化和整体性等。自性在不同的资料中被描述为“原型的意象”、“生命目的”、“心灵的本质”、“意识与无意识”、“上帝意象”,以及“超越存在”[2]。荣格提出“自性”这一概念与中国的道家思想具有很深的关系,在整合发展的过程中,道家与荣格心理学的任务之一,都是超越意识自我,摒除虚假自我,使真正自性得以出现。由此,我们也更容易理解自性化概念。

而自性化是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特别术语,也是其核心性的概念。荣格称自性在心灵结构与意识中的浮现为自性化[3]。他用自性化这一概念,所要表达的是这样一种过程:一个人最终成为他自己,成为一种整合性的,不可分割的,但又不同于他人的发展过程。具体说来,自性化过程是围绕以自性为人格核心的一种整合过程。换句话说,就是使一个人能够意识到他或她在哪些方面具有独特性,同时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女[4]。

二、自性化发展的目的

荣格分析心理学中所指的“人”, 比起我们通常所说的“ 人”要复杂得多。用荣格常用的术语来表达, 他所指的“人”是更趋于“完整”的人。荣格自己曾经说过,自我是地球,自性是太阳,自性化就等于是日心说[5]。要获得成长,进而发展为一个真实的、和谐、不可分割的整体的人,这就体现了自性化过程。

自性化的基本特征是是:1.自性化过程的目的,是人格的完善与发展;2.自性化接受和包含着与集体的关系,也即它不是在一种孤立状态发生的;3.自性化包含着社会规范的某种程度的对立,社会规范并不具有绝对的有效性[6]。自性化的思想强调和突出的是人的某种独特性,而不是强调集体性的考虑和责任,所以,在自性化过程中,人们容易将自性与自我的概念混淆。但是自性化确实意味着更好并且更加全面地实现集体特性,它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为自性剥去人格面具虚伪的外表;另一方面,消除原始意象的消极影响[]。这样,人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真实的、积极面对生活的人。

三、如何实现人的自性化发展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认为, 自性化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和谐的人,而这样一个回归原始的那种和谐状态的人, 一生所经历的自性化过程是从自我意识的表层进入到心灵内部, 首先相遇的是情结, 其次是面具和阴影, 再深入便是与阿妮玛与阿妮姆斯的相逢, 最后才是整合情结、面具、阴影、阿妮玛、阿妮姆斯, 直至自性涌现这样一个由上至下的一个过程。

1、自性化与情结

情结在一般意义上用来指一个个体对某一个地方、某一个人或某件事情所具有的特殊的感觉, 是其个人心理的一个部分。而在荣格分析心理学中, 这个概念主要指的是: 个人无意识中, 对造成意识干扰负责任的那部分无意识内容

[7]。或者换句话说, 指带有个人无意识色彩的自发内容, 通常是因为心灵伤害或巨痛造成。情结基本上是属于一种“自主性”或“自治性”的存在,它可以与我们的整体心理系统保持联系,但也会分裂,脱离甚至是独立。它隐于无意识中,其出现与消失,有着它自身的规律,往往不受我们意识的支配,甚至能够支配我们的意识自我[8]。情结在无意识中积聚能量, 一旦能量足够大、条件成熟, 便冲击自我。

人格本身也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为完整,自性化就是实现人格整体性的一个重要发展过程。然而情结, 事实上是“人格碎片” 。 因为, 它从完整、和谐的人格内部分离了出来, 失去了与人格整体活动的一致性。

人一生的自性化历程,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情结。情结的内部活动过程是不受意识控制的,并且不能被意识自我察觉,正如有时我们看到某一事物会突然地伤心或者愤怒,却无法解释原因;在某种场合下,我们会情绪失控但无法有意识地进行控制等。情结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情结存在的原因与意义,而任其在无意识中积聚能量,那么在某种情境下它便可以削弱或吞噬意识自我的力量而成为主宰人格的主导力量。这也是一些心理病症形成的原因。

情结通常是由与个人经历的创伤相关的意象和记忆所组成的[9],与人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人要实现自性化,必须有效地减少情结对人格整体发展的影响,心理分析家认为,如果我们不能觉察和认识自己的情结, 就会在不同程度上受情结的摆布。而一旦我们能认识和理解了情结的存在和意义, 它也就失去了控制我们的能量。真正地理解情结,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对无意识进行“吸收”, 这里的吸收指的是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一种相互渗透、积极交流。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和推进, 原来完全处于无意识状态下的情结就可以被意识自我所涵纳[10]。这样才能回归人的完整性与和谐性,从而实现自性化。荣格的一生中就曾无数次地与其无意识中的原型意象——智慧老人“斐乐蒙”对话,在不断地领悟与融合中逐渐实现其自性化。

2、自性化与面具和阴影

人格面具和阴影是荣格分析心理学中两个重要的原型意象。其中,阴影是荣格用来描述我们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的或无意识的心理层面;人格面具在分析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说,实际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我”,我们所表现个别人看的我们自己。人格面具与阴影是相互对应的原型意象,在心理分析的意义上来说,当我们把自己认同于某种美好的人格面具的时候,我们的阴影也就愈加阴暗[11]。例如,一个表面过分乖巧甜蜜、天使般的女人可能具有尖酸、残忍的阴影。当人格面具和阴影无法协调而出现冲突时,往往会产生心理上的许多问题与障碍。这也就破坏了人格的整体性,进而成为人在自性化过程中的另一大障碍。

个体的阴影是那些与个体有关的被压抑的、未知的、邪恶的经验等[12]。由于其往往是令我们感到羞愧、不满的内容,而通常被我们明显地投身到他人身上。但是阴影不仅有消极的一面,也对人们有着积极的意义。觉察自己的阴影,乃至达到某种心灵的整合,对于意义深远的成长与发展,亦可以说自性化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那么现实中我们如何使它朝有利于个体的方向发展呢? 需要做的就是认识、接受并整合阴影及其与自我的关系。

首先认识阴影,认识了它,我们就已经成功了一半。阴影是无意识的,但是我们可以透过梦的分析、紧急情况和意外事件去窥探它们,用无意识投射原理去认识它们[13]。其次是接受阴影,改变对它的态度,即承认自己包含一个阴暗面,这实际上是出自对人类无敌的特性的一种深刻和谦卑的认识,是人类的创造目的的一部分。最后在整合阴影部分,我们要做的就是接受本我最真实的呈现,改变曾经的一贯态度,不过分压制它,在合理的界限内给它一定的出口去释放,它使我们的人格具有整体性和丰满性。而整合人格面具和阴影,则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并接受自己的正面与负面,并在他们互相越界时对其给予适当的调整让其归位。心灵中的各个部分恢复自然秩序并和谐相处,这就是荣格说的人的发展目标———自性, 这个过程就是“自性化” 的过程。

3、原型整合——自性涌现

荣格认为,在心灵的各个意识层面存在许多功能各异并相互联系的单位,包括情结、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等[14]。正是这些功能单位构成了完整的人格。人要实现自性化发展,从而成为一个独特、和谐的人,就必须实现心灵内部世界的全面整合,直至展现出真实的自我,即自性。

其中,对情结的理解体现的是意识层面与无意识层面的整合与平衡,让原来完全处于无意识状态下的情结能够被意识自我所涵纳;而对人格面具和阴影的整合,则表现为接受自己本性中的正面和负面,接受心灵本然的呈现,不过分压抑阴影,给予其一定的释放。这些过程在本文的前面部分已有详细阐述,下面主要谈谈阿尼玛与阿尼姆斯的整合。

阿尼玛是荣格用来形容男人内在的女性存在的原型意象。她既是男人内在的一种女性原型形象,也是男人对于女人的一种个人情结。而阿尼姆斯是与阿尼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象征着女性内在的男性成分。同阿尼玛一样,他既是原型的,也是女人的情结。从生理上说,男女两性都有雌雄两种荷尔蒙,只是在量的比例上有所差异;从心理上讲,男人能表现女性化的特征,女人也能表现出男性化特征[15]。我们各自所具有的部分男性或女性特征使男性和女性能因爱而融合在一起,但一个人若是过分认同自己心灵中的某一个性别,就会出现适应问题。实现人心灵内部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整合,就在于接受自己心中的另一个性别,以致人能够更加平衡、和谐地生活与发展。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这个过程往往在人到中年时表现得更为明显,这时人的性别角色日趋整合,中年男性在原先男性人格的基础上逐渐表现出温柔、敏感、体贴等女性特点,而中年女性则逐渐表现出果断、大度、主动等男性特点[16]。

只有完成以上所有功能的整合与平衡之后,自性才会自然涌现。它是人格进入成熟状态时的产物,是完全真实的“自我”。它超脱于自我,并远远超越自我。它的出现意味着人格变得更加和谐统一,亦即达到了自性化。当然,自性化是人所能达到的最完美的状态,有人认为它只能无限接近,永远无法达到。

四、研究自性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荣格把生命周期分为两大阶段,包含童年、青年、中年、老年四个年龄段。生命的前半段,主要是形成人格面具和发展自我的阶段。在生命的后半段,由于从前过多地倾向于处理外界事物,忽视了内在精神的发展,这时就应用调整心理值从外部转向内部,以期达到心灵的整合。这也就是一个人逐渐向自性化发展的过程。一个在自性化的道路上走得越远的人,内心就越和谐,从而就越能带给这个世界和谐和幸福,因此,一个自性化的人虽然在分析中不是以道德和伦理作为目标的,他是来解决自己的心理和存在问题的,但是等这个问题解决得较好之后,他就会自然而然地给人们和万物带来益处,也就是自性化的心路就是道德的旅程[17]。

研究荣格心理学中人的自性化发展的现实意义在于其对我们在教育与人格发展两个方面的启示。

(一)、自性化过程对教育的启示,这里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

每一个人原本都具有一种和谐的潜在倾向性, 只是后来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干扰, 如在荣格的人格类型理论中所指出的, 一个天性“内倾”的儿童偏偏出生在一个以父亲或母亲的“外倾”占主导的家庭环境中时, 这种潜在的和谐的倾向性便被破坏或者受到了干扰[18]。而教育的作用正是要恢复这种倾向性, 使分离的各个部分重新获得整合, 使潜在的和谐呈现出来。

1、自性化要求达到意识与无意识的统一,我们不能过多限制学生的自我发展,使其阴影等原型不至于受到桎梏。因此,我们的教育要尊重个体意愿、渴望和自我奋斗,激发潜在需要,而不是确定具体的发展道路。

2、影响人的自性化的因素之一是个体与环境不同时期的交互作用。所以我们要充分尊重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和谐的人”不同层次的内涵, 研究、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和具体的实施措施。

3、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人性”,使学生实现其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整合。

(二)、自性化过程对人格发展的启示。

分析心理学的完整人格思想认为:生来,人格就本是一个整体,在后天的教育和发展中,我们在不同时期展现某种占优势的人格类型,而一生的发展就是人格各个层面逐步发展和成熟,最终达到各种功能完整的过程,我们最终的人生目标是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顺应占优势的人格功能,发展次级的人格功能[19]。这个整合统一的过程便是自性化过程。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而自性化的人可以说是一个完全回归本性,甚至是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人,所以无法达到,只能无限接近。这就给了人对于自身的完美人格发展足够的动力,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思想与中国的道家思想不谋而合。人格作为对立而又统一的整体, 通过其对立面的相互转化而不断发展、升华, 最终又归于自然和谐的原初整体, 实现“自性”的复归。这种思想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已几近被世人所摒弃,但却是不少人所神往的境界,我想它带给我们的思考无疑是深远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8]范红霞.荣格分析心理学中情结的结构、功能及意义[A].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9:20-22.

[2][6]荣格.荣格作品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9卷.

[3][10]范红霞.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人”及其发展[J].教育研究,2006,6.

[4]申荷永.心理分析:理解与体验[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5][11]荣格著,成穷等译.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M].现代西方学术文库,1997.

[7]申荷永.荣格与分析心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戴维·罗森(美). 荣格之道[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0][13]荣格.回忆·梦·思考[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11]郭燕燕.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阴影及其对人格发展的意义[A].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3:28.

[12]宋宝萍.荣格的人格心理学思想与现代心理健康教育[A].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14]李曙光.荣格自性化理论视角的人格双性化现象阐释[A].教育研究,2006,4.

[15]郭永玉.人格心理学导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6]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17]皮华英.荣格分析心理学人格理论中“道”的思想蕴涵[A].求索,2008,8.

[18]黎奕林.荣格的人格发展心理学及其对继续教育的启示[A].中国教育报,2007,4.

[19]申荷永.身边的分析心理学[J].中国教育报,200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