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育心理学正文

当与人说话变的不再可怕——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在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中的应用

  • 投稿臆想
  • 更新时间2015-09-20
  • 阅读量1011次
  • 评分4
  • 91
  • 0

王新园

(辽宁师范大学)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临床心理干预与诊断过程。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通过在来访者的大脑中输入一组与人交往时不焦虑的程序性知识,并结合临床放松训练使其达到自动化运行,重新建立人际交往时的、新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彻底地解决了来访者人际交往障碍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人际交往障碍 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 元认知干预技术

大学是学生步入社会前的一个重要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大学生们逐渐将生活重心由学习,转移到社交活动上。但很多同学由于从小一直埋头于学习,缺乏人际交往经验,或者头脑中存在关于人际交往的错误信念,导致人际关系建立或维护时产生问题,长时间内无法进行自我调节,于是对自己、对他人产生消极评价,一旦对人际交往产生焦虑、恐惧情绪,便很易形成了人际交往障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表现为焦虑、紧张、交往恐惧、孤独感、冷漠、依赖心重、信任感缺乏、傲慢等方面的特点。其中尤以焦虑、紧张、孤独感、信任感缺乏等表现为多。下文是笔者运用元认知心理干预过程对一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案例进行干预的过程。

1.来访者基本情况与症状表现

1.1基本情况

小杰(化名),大连某高校国际商业学院大一学生,93年出生,河南农村人。父母在大连金州区务工,自小便跟随父母在外读书。小杰为家中长女,有一个弟弟有个妹妹,感情较好。

来访者性格独立,努力上进,甚至有些争强好胜。小学、初中在金州读书,学习成绩优异,班级名列前茅。一直担任班级班干部,培养了较强的管理能力,但与人交往时说话直白,有时甚至咄咄逼人。高中后,返回河南老家就读高中,与父母分开,同奶奶一起生活。由于转学等原因,成绩迅速下降,自己感到难以接受,对自己很不满意,却一直无法调整,浑浑噩噩的度过了高中三年。高考后被调剂到目前所学专业,该专业学费较高,来访者便开始自责给家里增添了经济负担,愧疚不已。学校规定,大一年级达到一定分数可以转专业,因此,大学期间一直努力学习,想要转到学费较低的同类型专业去,被同学戏称为“学霸”。

由于来访者所在专业学费高昂,多数学生家里条件较好,来访者感到和她们没有共同语言,价值观不同。开学二周后就与同寝室一位同学发生争执,室友批评她不讲个人卫生,身上有异味,不注意保护寝室卫生环境、自私自利、闹钟铃声等影响同寝室室友休息等。来访者辩解到,自己已经很注意卫生了,是室友强词夺理,并且自己早起,是不想军训迟到,自己睡的比较“死”,根本听不见闹铃震动,所以才设置了闹钟铃声,这样做也可以叫室友一起起床,自己每天催室友快一点,室友不但不领情,还埋怨她,告诉她如果怕迟到就自己先走,在这催催催,很烦人。对此,来访者感到很气愤,与室友大吵一架。自此感觉到很难与室友相处,回到寝室感到气氛冰冷,不愿意、也不敢跟室友说话。感觉到室友孤立自己,自己也看不惯室友,感到心烦,室友经常联络其他寝室的同学到自己寝室来打扑克,每次看到有外人在自己寝室都感到烦躁,觉得没有归属感。

1.2症状表现

第一、寝室恐惧:不愿意回寝室,每次都是早上出门,下了课便去自习室或图书馆,直到图书馆闭馆,不得回去时才返回到寝室,在寝室楼下徘徊很久后才敢进入寝室,随后便感到烦躁、心慌。

第二、不敢同室友说话:看到与自己吵架的室友,感到心烦、担心、焦虑。不敢与室友说话,怕自己说话太冲,又引起不必要的争端,但又觉得自己这样“忍着”,对自己很委屈,而且不公平。

第三、人际障碍:长期不敢同室友说话,逐渐不敢和班级同学说话,在路上遇到同学与自己打招呼,也匆忙躲开。无法融入到正常的人际交往当中,每天早上为了避免与同学打招呼,甚至提前一个小时去班级。

2.症状的成因

2.1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的形成

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是指一种在条件反射形成和发生过程中,本人未曾意识到或意识到却控制不了的情绪反应[1]。其中的“条件性”是指通过后天建立起来的反射[3],它以情绪为核心,以S-E-R为表征式,其中S为问题情境或刺激事件,E为自动实现的条件性情绪,R为条件性情绪推动下的思维及外显行为反应,人们通过自己的认知、经验、观念等对条件性情绪反射所引起的反应R进行评价、思考,又产生了新的评价性情绪E′,这种情绪增强了原来的条件性情绪反应,由此开始不断地积累,从而产生了循环。如果S所引起的是消极情绪,那么人们就容易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障碍。

据此原理,小杰的人际交往障碍,其本质就是一种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最初形成过程,即与室友吵架(s),产生烦躁、气愤、焦虑的情绪反应(E),最终形成的行为反应(R),即为不愿意回寝室,不愿意与室友说话。行为产生后,小杰会对自己产生一个消极的评价性情绪(E′),即我不会和同学、室友说话,我的语言沟通能力是有问题的,我的人际交往是存在问题的。这样的评价增强了小杰的焦虑情绪,于是形成了SER的增强循环。

随着上述刺激循环的形成,久而久之,回寝室、同室友讲话、和同学说话成为了小杰的刺激情景、刺激事件(S)。其对应的条件性情绪(E),即为焦虑,担心自己说错话,会令事情更糟糕,会让自己变得更加被动、成为被孤立的对象。这样产生的反应(R),即为不回寝室,不跟室友说话,逐渐的也不愿意、不敢和同学说话,甚至见到同学后立即躲开,绕路走。这样的行为持续一段时间,来访者会对自己产生一种消极的评价,即我是有问题的,我是不正常的,这使得情绪(E’)更加焦虑,增强了不良行为的产生。这也就形成了复杂系统的增强循环模型。

2.2程序性知识自动运行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办”的操作性知识,它能够在面临实际问题时自动实现并且表现为能力[1]。这种“怎么办”的反应在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中用C-A产生式来表示,即我一遇到这样的情景,就要去这么做的程序。程序性知识是自动运行的,对于小杰来讲,形成的是关于如何避免回到寝室,避免与室友说话、与同学说话的程序,然而这种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焦虑情绪的产生,久而就是便形成了障碍。

3.临床干预

3.1认知调整

首先,对小杰讲解条件性情绪反射原理,小杰之所以会愈加严重,一方面,小杰自身将对于人际交往的焦虑感、恐惧感不断放大,想要控制却无能为力,使得焦虑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小杰对于人际交往知识的缺乏。那么,首先就需要向其解释症状产生的整个心理机制。使她明白问题的关键因素在于焦虑、恐惧情绪下推动的潜意识行为。并且告诉她,这种条件性情绪是后天形成的,是易建立的,同时也是易消除的。同时,给小杰补充关于人际交往的知识,比如黄金法则、白金法则等交往规则,也就是要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

3.2放松训练

临床放松训练是一种高效的暗示学习技术,保加利亚罗扎诺夫博士研究发现,暗示作用下的学习效率是平时的5至50倍[2]。利用这种高效学习的状态,临床上为患者建立新的、积极的条件反射,以替代过去消极的条件反射。首先通过肌肉的渐进式绷紧放松,配合以舒缓的音乐,使来访者慢慢达到一个轻松平静的状态;接下来为患者输入风景想象,对美好愿望想象,促进来访者形成积极的情绪。最后利用冥想模拟刺激情境,输入合适的程序,建立积极的条件反射。例如,针对本来访者,可以带领来访者进行冥想:九点钟后,想象着自己就要回到寝室了,进行一个深呼吸,告诉自己我没有问题,轻轻的推开门,笑着对室友说:“我回来了!”无论室友的反应如何,你都在心里对自己说,看,你成功了,你战胜了自己的恐惧,就这样做下去,你的人际交往已经迈进了一大步!

此放松训练共做了四次,来访者能够很平静的回到寝室,不感到焦虑、紧张。第三次后,来访者很兴奋的跟我说,之前与自己吵架的同学,主动与自己说话了,来访者感到很开心。随后对放松进行了状态调整,让来访者能够主动的融入到寝室话题当中。第二阶段的放松共做了四次。

3.3防复发策略指导

来访者在咨询的过程中,由于连续做放松训练,其人际交往障碍得到了明显的改变。但是在放松结束以后,来访者独立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当中,一旦不可测因素产生,便会再次陷入障碍当中。为使来访者能够克服困难,坚持运行正确的新程序,我们需要教会来访者一套行之有效的愈后防复发策略。即用元认知指导和监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变化。

教给来访者深呼吸和小程序放松的方法,在交往过程当中,如果遇到令自己紧张、焦虑的状态,深呼吸10~20次,或者做简单的小程序放松,降低焦虑情绪。增强自身信念:我已经做到很好了。我是一个能够克服困难的人,这一点小小的困难,怎么能够难的到我!

3.4布置作业

要求来访者每天至少要做30个以上的深呼吸,每当焦虑情绪上来的时候立刻做深呼吸,告诉自己停止非理性的思维,给自己积极地暗示,暗示自己要做一个宽容的人,大度的人,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

要求来访者做运动,每天保持半小时以上的运动量,运动过程中想些积极的画面,比如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未来的憧憬等,并且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会实现。

经常记录进步笔记,每当自己取得进步时就记录下来,经常翻看自己进步的点点滴滴,哪怕是很小的进步也要记录下来,例如“同学说了不爱听的话,但是我没计较”。或者当自己取得进步的时候,让自己手舞足蹈一下,将这种情绪放大,体验到进步的快乐,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更加自信。

4.干预效果

经过十次的干预,来访者自述,能够心情平静的回到寝室,不再感到寝室气氛压抑。有时,遇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能够融入到寝室聊天当中。逐渐对自己的人际交往有了信心。

5.结论

在运用元认知技术进行临床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通过对来访者讲明技术原理,使来访者明确问题产生的心理机制。这样来访者就可以靠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咨询师的帮助形成正确的程序性知识,并自动运行。主动积极的调整自己的心理活动,建立起元认知系统,关注心理健康,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格特征。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真正的做到了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金洪源,王云峰,魏晓旭.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2]王立凡,金洪源.过度倾诉与倾诉癖的形成、危害与临床治疗[J].社会心理科学,2014,22:23-25.

[3]金洪源.元认知心理干预与学生人格的高效培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