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左建桥(1969-),男,湖北广水人,湖北工程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大学发展与改革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2015年11月,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标志着主要以新建本科高校为主体的我国高校转型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行动。在2016年10月30日于成都召开的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十六次工作研讨会上,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强调,要把新建本科院校办成新型本科院校;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吴岩则强调,要从新建大学走向新型大学。自此,“新型大学”到底如何理解、怎么建设显然成为转型问题的关键。从学术渊源来探究,新型大学的提出并不算早。2007年,任玉珊在《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上发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与‘新大学’的形成”一文,开始了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新型大学”的研究[1]。2014年,陈小虎开始使用“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概念,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2](P13)。成都会议,标志着官方正式抛出“新型大学”概念,且明确了具体建设内容,其为本科高校转型导航的意图十分明显。
从上述源流梳理可见,新型大学建设与部分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密切相关,甚至可以相互替代。此前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我国部分高校的转型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并一致认同其本质并非外在体系的转型,即不是将部分本科高校转入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将其办成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而是内在的教学转型、是人才培养方式上的改革。在他们看来,根据高等教育国际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更宜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3](P34),“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转型发展的核心任务”[4](P6)。现阶段,一些学者和管理者呼吁,高校转型点应该从宏观层面转向微观教学层面,落实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上。这也为新型大学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值得注意的是,自1980年代以来,美国高校也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ness,SC)的本科生教育改革,影响深远,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各国本科教育改革的榜样[5](P35)。我国一些大学此前也多从教师教学发展乃至综合改革的角度切入,推动着类似的本科教学模式、乃至教学范式的变革。可见,全球化、信息化浪潮使东西方高等教育改革多少有点殊途同归的意味。
本文试图从新型大学或者说转型发展中应用型高校的目标定位与使命要求入手,探讨新型大学建设发展中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并借鉴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范式变革的实践经验,提出我国新型大学建设与发展所应采取的相应策略。
一、新型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多重使命与特殊使命
2017年《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17〕3号文件)印发。从文件内容来看,应该说“应用型高校”成为“新型大学”建设的类型定位,是特指相对于研究型、职业技能型高校而言“主要从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以上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并从事社会发展与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的一类高校[6]。
这里有必要明确一下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及其分类。有学者指出,“所谓应用型人才,一般是指掌握社会生产或活动一线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或管理的技术或专业人才”[7](p30)。当人们谈到应用型人才时,往往忽略一线社会管理人才,故应用型人才也常被统称为技术型人才。H·W·French 提出的职业带理论(见图1),依据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需求比例将应用型人才划分为工程师、技术员和技术工人三个系列,依次对应工程型、高技能、技能型三个人才类型。但是,他划定的人才类型的边际并非十分清晰。如技术员系列,由于理论知识或智力技能多一点或者操作技能多一点,又可分化为工程技术型人才或技术技能型人才。从发展趋势看,此类复合型人才反而更会受到社会欢迎[8](P12)。
新型大学或者说应用型本科院校,很显然,其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应用型本科人才,涵盖上述各个系列本科层次以上的应用型人才,包括工程师、技术员乃至高层次的技术工人,以及复合型的工程技术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从此角度出发,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兼具多重使命。换句话说,在我国,除学术型高校外,其他大量高校包括许多老牌本科院校,均应依据自身实际和发展阶段,以培养各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为自身的主要任务,有能力的高校还应当肩负培养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等更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在教发〔2017〕3号文件中被明确为职业技能型高校,主要承担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使命。从广义上讲,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在类型上也可以看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院校,只不过其办学层次为专科。
从国家教育政策导向看,《意见》在指导思想中强调,“要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可见,作为国家引导的部分本科院校,应历史地承担起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特殊使命。
对于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否可以有这样几种理解:广义的,指全部应用型人才,但侧重于技术技能型人才;次广义,指应用型人才体系中除工程型以外的人才,因为工程型人才通常被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普通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狭义的,特指应用型人才中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不难看出,无论作怎样的理解,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国家希望新型大学应当承担的特殊使命。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技术技能型人才主要是指技师和高级技师,也可作为技术型和技能型之间的复合型人才来看待。而如前所述,高技能人才类型对应技术员系列,根据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的界定,其内涵主要是指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可见,技术技能型人才涵盖面略窄,高技能人才中除开高级技工,二者内涵基本一致[6](P13)。
根据人力资源与劳动社会保障部劳动力供求关系分析,我国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数量不足,二是层次不高,三是结构不适应(见表1)[8](P14)。这恰好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或者说新型大学划出了“新跑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意见》实际上是要求转型发展的本科院校更加关注应用型人才中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或者说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实际工作中,由于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有了学术上的一定积淀,且多为地方少有、或者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他们通过“卓越计划”承担了工程师、农林人才、法学人才、医学人才等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任务,同时也承担了专业硕士人才、技术技能型或高技能型本科人才的任务,还通过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承担各种技术技能培训任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如钟秉林所言,应用型大学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层次,同时也是普通本科高教体系中的一种类型[9](P12)。事实上,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已发展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三合一”的一种新型(应用型)大学,“不宜随意贴上‘本科高职教育’的标签”[4](P8)。这类新型大学实际上承担着培养以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多重使命,以及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特殊使命。
二、新型大学建设需要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
新型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多重使命与特殊使命,决定了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采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一般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进行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10](p25)。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紧密相关。教学模式的概念在我国有多种表述,诸如教学结构说、教学过程说、教学方法说等。这些说法各有其侧重,但都忽视了对教学模式的整体把握。总的来讲,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实践状态下,系统而综合地运用教学过程诸因素,整体地运作教学活动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形式。可见,二者均是在一定思想理念指导之下进行的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运作过程,而人才培养模式涵盖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又涵盖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涉及到的人员、环节较少,层次扁平化,在为实现某种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阶段性调整教学模式,或者将多种教学模式综合运用。
据赵炬明考察分析,人类历史上大致出现过五类高等教育,并有着各自相应的教学模式。其一是经学高等教育,基本教学法是教师讲经与释经,学生抄经与背经。目前我们最为广泛使用的传授式教学模式当属此种模式。其二是技术技能教育,适用于各类以技术技能训练为主要目的的人才培养,也包括临床医生、护理、音乐、美术等特别的专业领域。其三是科学高等教育,强调实证和逻辑,基本方法是讲座、研究与实验,也包括系统的实地考察和调查。其四是通识教育,强调广泛阅读、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写作。其五是高等工程教育,系科学方法与技术教育结合而产生,显著特征是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由于此类教育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包括人文科学都为其发展做出了贡献[5](P38)。
二战后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迅速,有力地支撑了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因而被得到广泛认同,同时也创造了许多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成为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改革成果和最佳范例。此外,技术技能教育也得到重新认识和发展,如从传统学徒制发展到认知学徒制即是明显标志[5](P37-38)。工程教育与技术技能教育的卓越表现,恰好成为以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中国新型大学建设借鉴的源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新型大学或应用型大学以应用型本科以上人才为培养目标是得到广泛共识的。但在此大前提下,由于各自发展水平不同,即使是同一高校各专业、同一专业招生对象不同,其具体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又各不相同,进而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会差别很大。如某一工程学院本科层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同时招收普通高考学生和技能型高考学生,其所属的独立学院还招收原属三本线的学生,其成人职业教育学院还在招收成人教育学生,实践证明,采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他们是不合适的。总之,新型大学的多重使命决定了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或产学研合作的旗帜下,其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教学模式,更包括教学方法)必然呈现多样化。当然,仅从教学模式上讲也并非无规律可寻:由于此类高校以工程型人才、特别是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则工程教育、技术技能教育的教学模式应成为其主导的教学模式;由于此两类教学模式与科学教育和通识教育又密切相关,科学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教学模式自然成为其有益的补充。在物质与技术等条件尚不成熟、新型大学还保留相当的人文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的情况下,经学或者传授式教学模式还会存在很长时间。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此现实情况下,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办学理念,以及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从世界教学改革趋势及成果来看,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范式的变革可以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
三、新型大学建设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即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范式的变革。何谓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范式变革?我们可以分别从“以学生为中心”、“范式”两个概念来进行理解。
刘献君认为,“以学生为中心”,最根本的是要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即从“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知识”转变,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转变。因此,学校要从“课堂、教师、教材”的“老三中心”,向“学生、学习、学习过程”的“新三中心”转变,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3]。赵炬明则对“新三中心”作了进一步理解,相对于传授模式的“教师、教材、教室”“老三中心”,他归纳出“学生发展、学生学习、学习效果”的“新三中心”,强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把学生学习作为教育和学生所有活动的中心,并强调关注学习效果及其评价机制的建立[5](P40-41)。
“范式”概念是由库恩提出来的,原指“典型科学活动的结构”。他将“被绝大多数科学家共享的观点称为范式”[5](P19)。1995年,巴尔和塔格在美国主要大学教学杂志《变革》上首次使用“范式”概念来阐释SC。他们认为,“特定教学模式及其支持系统,形成一个生态系统,这就是教学范式”(见图2)。赵炬明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大量SC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改革者们没有认识到SC改革是一场范式变革,而把它看成是仅限于教学活动的局部改革。”[5](P41)
那么,新型大学在建设过程中如何从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上取得突破?
首先,新型大学必须坚持全面发展的质量观。要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要充分认识到坚持能力为本位不等于坚持技能为本位。这也是关系到我们如何把握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的大问题。目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过分强调以社会为本,教育的功利主义思想和工具理性重又抬头,一些人以强化学生能力培养为名,将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狭隘地理解为办成职教本科,甚至将“转型”理解为仅仅是借鉴技术技能教学模式,这确应引起我们的警惕。
其次,新型大学需要放下普教职教之争的包袱。当前“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逐渐走向融合”[3](P34),坚持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优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之路已逐渐成为共识。不同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宏观路径大致是相同的,以学生为中心特别强调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高校只有放下包袱,大胆探索适应本校校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包括技术技能型人才特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关键的一点,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切实为学生着想,坚持《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本科层次人才培养要求与学业标准,切实让学生受益,就不会有问题。
再次,新型大学还必须牢固确立范式思维。“从整体角度看待SC改革,即为范式思维。”[5](P41)从学校来讲,在坚持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要进一步变革学校行政管理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内发展环境。而作为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尤其要为新型大学的发展、为SC改革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所谓宏观上的转型,专业(群)与产业、与企业的对接,也是SC改革的外部条件,更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从法律上确定各利益主体特别是企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权利和义务,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融合,形成产学研合作育人机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必须打破旧的分类体系和投资体制,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的公平发展,保障每一位学生被公平对待;要引导学术型、应用型大学均衡发展,允许应用型大学通过不断提高应用研究水平,通过创业型大学等路径,向应用研究型发展,逐步走向卓越,而不应再次把新型的应用型大学视为中国宝塔式高等教育格局中的一个层级。
《意见》也特别强调,“以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12]这里实际上已经给我们明确指出了新型大学建设的方向——即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各地、各校实际乃至学生个体实际出发,构建特定教学模式及其支持系统,形成一个系统的、新的教学范式。从此角度看,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也是基于各校具体实际、基于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基础上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范式的变革。
总之,我们只有顺应高教全球化、普及化、多样化、个性化、大融合发展的大势,以我为主,同时充分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办学经验,特别是当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范式变革的经验,才能成功突围,走出一条中国新型大学发展的正确道路,也才能加快中国大学整体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柳友荣,廖文秋.新型大学:“型”在何处[J].重庆高教研究,2017(4):20.
[2]陈小虎.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发展中的十个困惑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4(7):13.
[3]谌晓芹,张放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本质、原则与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2016(2):34.
[4]钟秉林,王新凤.我国普通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若干热点问题辨析[J].教育研究,2016(4):6-8.
[5]赵炬明.论新三中心:概念与历史——美国SC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一[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3).
[6]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17]3号)[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s181/201702/t20170217_296529.html
[7]何树华.树立特色品牌 推进茂名学院发展[J].南方论刊,2005(3):30.
[8]王玲.高技能人才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区别及培养定位[J].职业技术教育,2013(8):12-14.
[9]李玉静,朱颖.应用技术型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实践特征——中国-爱尔兰应用技术型教育创新发展高层对话会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6(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