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学正文

一堂好课的“三环节”

  • 投稿李小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1057次
  • 评分4
  • 62
  • 0

文/程廷仁

摘 要:本文通过论述得出结论:一堂课中,有个好的开头可以说是这堂课成功的一半,开头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却能影响一堂课的成败,好的开头能为上好一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好的开头固然重要,中间过程也要跌宕起伏、丰富多彩。一堂课是一个有机整体,除了有好的开头和过程之外,还要有耐人寻味的结尾,恰到好处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巩固当堂课所学知识的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教学效果 课程开头 中间过程 课程结尾

教育学指出:“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课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在班级授课仍为主要形式的今天,讲究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授课艺术是每位教师毕生追求的目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课不外乎开头、中间和结尾,教师如能艺术地驾驭整个过程,就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好像一部剧的序幕、一首歌的前奏曲,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它确能影响一堂课的成败。

好的开头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感情,为上好一堂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相反,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开头,教师“例行公事”式的开头,千篇一律地导入新教学内容,会使得课堂开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高,若教师在课堂过程中再想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就十分困难了。好的开头确实需要教师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难虽难,但也要去做。

1.故事寓言导入法

教师可以用一个故事、寓言、趣闻等作为导语,引人入胜的情节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步入知识的殿堂。如笔者在讲道德常识中“加强道德修养”一课时,用了故事导入法,讲述了《梨树无主,我心有主》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在宋末元初,有位注重道德修养的理学家许衡,一次去河阳,时值酷暑,他和同行的人走了大半天又累又渴。由于屡经战乱,不要说喝口茶,连口井也找不到。突然有人发现前面路边有棵梨树,结满了金黄色的梨子,梨子长得又大又甜,同行人都上去采摘,可许衡却席地而坐读起书来。同行人很觉诧异,便问他为什么不吃个梨解解渴,许衡说:“这梨树主人不在,想吃梨又没法去买,怎么能私自动人家东西。”有人听了笑道,久经战乱连个人影都不见,这梨树的主人恐怕都不在人世了,几个梨子吃了又何妨?许衡说:“古人早有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的训诲,教人慎独避嫌,如今梨树无主,但我心有主,岂可妄行!”

这样的开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一堂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打下了基础。

2.警句名言导入法

警句和名言是语言新颖、言简意深警策动人的句子,有着深刻的哲理催人深思,对人的思想的净化和升华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诗歌诗词导入法

用诗歌诗词导入教学,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基本观点的理解,又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4.悬念导入法

讲课前设置悬念,就是教师抓住事物的关键,提出学生感兴趣而又一下子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拨动他们求知的心弦。

5.反向导入法

这是一种先不从正面阐明观点,而是先从反面列举实例,用反面实例衬托正面观点,然后导入新课的方法。通过反面实例因势利导,导入课文内容,既能提高学习兴趣,又能为后面讲解课文内容创造条件。

如在讲“职业道德”一课时,笔者列举了《北京晚报》曾载的一篇文章:一位老人购买了一套沙发,拉回家后发现沙发有严重的质量问题,结果去找卖主退换,但卖者逃之夭夭。笔者用这个实例来导入新课,引出人要讲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二、中间过程跌宕起伏,丰富多彩

好的开头固然重要,中间过程也要内容丰富、前后关联、纵横交织、跌宕起伏、丰富多彩。

1.前后关联,纵横交织,详略得当

前后关联就是指新授课前的复习,又指课中照应相关的已学知识,用以巩固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纵横交织即揭示出新知识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便于整体把握。详略得当的“详”是指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略”就是留隙,给学生自读、自己思考的空间。

2.设疑提问,训练思维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新的课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实践证明,巧设疑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在授课中有意识地设置疑问就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相反,如果教师整堂课平铺直叙从头到尾不设置疑问,即使是口若悬河,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仍可能无动于衷,有的学生甚至会困意绵绵,这样就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有疑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的提问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巧设疑问。既不能给学生提一问就明的问题,也不能给学生提一无所知的问题,问题的难度要恰到好处。

3.创设情境,以情激趣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认为,情境教学注重的是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这样就能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于乐观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乐观的环境使人心情愉快,兴趣也就会油然而生。可见,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启迪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乐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提供好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场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把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恰当地运用挂图、表格、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创设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环境,可以通过感官充分促进学生的大脑认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学情境的创设有多种方式,教师灵活运用这些方式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4.语言精彩,兴趣盎然

教学可以说是一门语言的艺术,知识的传授、师生的情感交流主要是依据语言来进行的,特别是政治课对教师的语言有着更高的要求,它的说服力、感召力要来自教师的语言力度和魅力。

政治课用语的特点是严密、准确,但有的内容抽象难懂,对于技校学生来说如果一堂课书面语言用多了,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就会打不起精神学习,师生间好像就存在着一种语言上的隔阂。这时,如果教师能变换一下方式,用通俗语来代替书面语就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甚至能让学生翘首以待,等着老师往下说,这时老师若再能即兴发挥,就更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由“要他听”变为“他要听”。

教师在教学中讲究语言特色极为重要。教师既要注意教学语言的准确严密,又要注意采用多种语言形式。恰当地运用些经典名言、诗词锦句、歇后语、顺口溜以及内容深刻耐人回味、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兴趣盎然。

在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中,幽默的语言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师的幽默可以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融洽师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笑声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正如看喜剧演员演小品时,观众不断被演员们诙谐幽默的语言逗得捧腹大笑,观众在笑声中欣赏小品艺术,领略其中的趣味,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

比如在劝学生不要吸烟时可以来个正话反说,诙谐地道出吸烟的危害。可以向学生说:“吸烟是否有两种好处,一是吸烟能引起咳嗽夜间尤剧,咳嗽声能吓跑盗贼。二是长期吸烟可以形成驼背,做衣服能节省布料,你们说是吗?”学生听后会心一笑,在笑声中自然明白了吸烟的危害。这样既渗透了德育,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幽默只是手段,教师要根据教材恰到好处地运用幽默。

三、既要有“龙头”,还要有“凤尾”

一堂课是一个有机整体,仅有好的开头和过程还不够,还要有耐人寻味的结尾。恰到好处的结尾可以对所学知识能起到画龙点睛、巩固所学的作用。

1.归纳总结,提纲挈领

这是课堂最常用的结尾模式。这种形式既能帮助消化学生授课内容,又能强化学生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一般可采用师生问答、绘制图表、作业联系等形式进行。

2.悬念架桥,发人深省

章回小说有这样的特点,当情节发展到关键处戛然而止造成悬念。政治课针对教学内容,可借用其手法设置悬念、造成疑惑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次课埋下伏笔架好桥、铺好路。

如笔者在讲完“事物的发展状态”后对学生说: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事物才发生质变。根据这个原理,大家想一想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道路是一帆风顺还是曲折的?为什么?要知此事如何且听下节课分解。一堂课虽然已经上完,但是学生企求新知识的欲望远未平静。

3.情境感召,导之以行

思想政治课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一堂课结束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一种情境来感召学生,使学生动情,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

4.名言续尾,典故结尾

开头可选名言、警句、典故等形式开头,结尾仍可采用名言、警句、典故等形式结尾。一堂课结尾如果语言乏味、空洞死板,往往会使整堂课失色、功亏一篑。相反,运用幽默机智的名言、警句会使结尾充满韵味。另外,若能以学生熟知的典故加以引申,可强化所学知识,使尾声再现高潮。

5.实例分析,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政治课任务之一,实例分析式结尾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有效形式,也可帮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使复习内容在被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同时德育教育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总而言之,一堂好课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是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三者之间又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教师只要充分地了解其内在的教学规律,熟练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就会使学生乐学、爱学,课堂也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作者单位: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