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学正文

项目教学法在电控发动机教学中的应用

  • 投稿毒辩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815次
  • 评分4
  • 85
  • 0

文/张北京

摘 要:项目教学法,是指把学习内容转化为实际工作项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工作项目,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是一体化教学法的最新形式。本文从电控发动机教学效果现状入手,论述项目教学法在教学实际中的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电控发动机 教学改革

技工院校的任务是培养适应一线工作岗位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汽修专业电控发动机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电控发动机故障维修的基本技能。而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研却发现,学生普遍难以胜任电控发动机的维修工作,突出表现为缺乏电控发动机维修的思路。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求改进教学方法,进而提高培养质量。

在近年来的教学探索中,项目教学法有效解决了学生在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中缺乏思路的问题,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和排除实际故障的能力。

一、以往传统教法在电控发动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脱节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以系统讲授课程的全部“知识点”为目标,而不以实际工作需要为目标,致使学习内容多而不精,在学校学习的很多知识实际工作中用不上,而工作岗位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又不扎实。

2.灌输式教学思维长期存在

在教学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以“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为主。学生是“知识点”的被灌输者,而不是主动自发学习者,从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学设备与工作情景不符

在实习环节,虽然采用一体化教学,但大部分都是通过在发动机台架上实习相关“知识点”。而实际工作中,是在整车上系统地诊断排除故障,学生很难把在台架上学会的零散的“知识点”融合进系统的工作过程。

二、项目教学法在电控发动机教学中的设计原则

所谓项目教学法,是指把整个学习内容转化为若干个实际工作项目,教师把项目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资料查阅、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的教学方法。

1.以项目为主线

根据企业调研,确定具体的工作项目,围绕项目的完成,确定学习领域并进行学习情景设计。根据电控发动机实际维修中的常见故障,确定发动机不能启动、发动机启动困难、发动机发抖、发动机怠速偏高、发动机不能加速、发动机排放超标等若干项目。

2.以学生为主体

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按照项目要求,通过小组讨论、资料查询,制订出维修方案;通过现场实际操作,完成具体项目;通过小组互评、教师点评,深化诊断思路,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以教师为主导

在项目教学法中,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不能脱离教师的引导、帮助和管理。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职业行为的规范,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真实的,教学中不可预测的因素增加。因此,教师备课应该是备项目、备学生、备过程、备问题、备学法指导的系统备课形式。

三、项目教学法在电控发动机教学中的实施

以“桑塔纳2000发动机怠速过高”为例,说明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1.确定项目

教师设计桑塔纳2000发动机怠速过高的故障情境,提出本次项目任务:排除发动机怠速过高的故障。

2.制订计划

学生讨论故障的原因,制订维修计划,明确工作程序,确定各组分工。

3.组织实施

根据工作程序和各组分工,查阅维修手册,准备检测工具,协作完成项目。期间,教师巡视指导,确保操作规范、安全。

4.项目结果汇报

各组汇报项目完成情况,阐述维修思路、实施过程、完成效果及存在问题。

5.评价总结

项目完成后,各组相互点评在项目完成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做总结性点评,最后完成本次项目的实习报告。

四、项目教学法在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1.教材方面

现行教材大多内容陈旧,不能适应目前实际工作需要。项目教学法采用的项目是实际工作中的维修案例,建议深化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共同确定教学内容。

2.师资队伍方面

实施项目教学法,要求指导教师不但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维修经验。建议通过教师去企业顶岗培训、企业专家进校园双向交流的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实习平台方面

电控发动机实习完全依靠发动机台架不能全面反映故障现象,排除故障方法也不能适应整车操作要求,建议加强实习平台建设,在整车上完成真实的故障维修项目。

五、小结

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是电控发动机乃至整个汽车维修专业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极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作者单位:济南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