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学正文

需要层次理论在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临床适应能力方面的应用

  • 投稿吴域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298次
  • 评分4
  • 16
  • 0

学生临床适应能力方面的应用

文/曹怡云

摘要:随着护士角色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社会对护士的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刚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本文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了护理专业学生在刚进入临床实习时的需要,针对这些需要,社会、医院、学校、家庭应给予适当支持,提高学生的临床适应能力,以便他们更好地向职业护士的方向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护理专业学生 需要层次理论 临床适应能力

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建立临床思维模式,培养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正确处理护患关系方法的重要环节,是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迈向职业生涯的关键一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中,护理质量的好坏往往成为评价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准。作为护理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护生也正在努力地实现社会角色的转换,希望自己能尽快适应医院的工作。有文献报道,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适应,而适应状况与实习效果显著相关,适应状况越好,实习效果越佳。在调查中也发现,许多护生确实存在不适应的问题,甚至已对学生造成了心理压力,阻碍了他们在实习过程中能力的培养,降低他们对职业的期望。因此,提高护生的临床适应能力,帮助其尽快实现角色的转变,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适应性问题

1.工作强度大,身心受到挑战

护理工作需要护士在工作中保持高集中、高责任的应激状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三班倒”对护士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刚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在学校一直都保持着正常的作息,而且都以脑力劳动为主,体力劳动的机会少之又少。在护理工作中,要求护士不断来回奔走于病房,帮助整理床位,搬运病人,有时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这些都是对护生体力的挑战。许多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面临的压力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导致机体平衡失调,影响了他们在临床的工作能力。

2.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操作中受伤较多

许多护生在刚进入临床实习时,工作热情高,希望多动手、多参与,但由于经验不足、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往往在操作中被医疗器械伤到。以针刺伤为例,在护士、医生、医疗技术人员及后勤人员中,护士接触医疗锐器,如注射器、输液器等的机会较多,被针刺伤的人数是最高的。护生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操作时容易紧张,被针刺伤的几率比正式护士更高。调查显示,护生针刺伤发生率为88%。许多护生被针刺伤后不知道如何处理,有时甚至害怕被带教老师责骂而自行处理,隐瞒不报,事后又惶恐不安。这些都会对护生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

3.人际关系复杂化,沟通遇到困难

护生离开人际关系相对简单的学校,初入陌生的实习环境,每天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面对不同的社会背景、经济情况、文化层次的人,有时很难进行有效的交流,从而造成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困难,引发不必要的矛盾。护生经常要更换科室实习,刚适应一个科室的工作,就要进入下一科室,这种频繁的更替,也会导致护生环境适应困难。而且每个科室带教的方式不同,带教老师的风格也不一样,护生会拿一个科室与另一个科室做比较,或者拿一个带教老师与另一个带教老师做比较,然后做出主观判断。可见,护生在实习过程中确实存在人际沟通方面的问题,护生如果不能适应,无法在工作中被认同和接受,就将影响他们今后的职业选择。

4.从底层做起,心理落差明显

目前,护生以“90后”居多,这些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家长对他们抱以很高的期望,学生自己也有较强的自尊心,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薄弱。在校期间,护生主要是学习理论知识,接触病人的机会较少,而且学生普遍对白衣天使的工作抱有憧憬与幻想。但进入临床之后,学生发现病人情况复杂,有时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无法灵活运用,自身的操作技能也有待提高,而且许多医院已经开展基础护理工作,更加要求护生具备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有研究表明,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基本定义认识不清,对床上擦浴、铺床、口腔护理等生活护理不感兴趣。许多护生在实习期间,经常有失落感,认为得不到尊重和认可。

5.工作平凡,为未来发展堪忧

在医院,护士工作与医生工作是截然不同的,护理与医疗也是两个不同的专业领域。许多护生觉得护理工作技术性相对较低,机械性的重复工作太多,社会地位不如医生,在医院,护士还必须遵医嘱办事,只起到协助作用,个人成就感比较低。工作的平凡让许多护生都认为护理工作仅是打针、发药而已,不需要深入提高专业水平,把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学会就可以了。这样的想法将阻碍整个护理学专业的进步。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简介

马斯洛是美国的比较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于1954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和研究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他把人的需要分成五类。

一是生理需要。这是维持人的自身生存的最基本、最强烈需求。

二是安全需要。安全需要的含义是广泛的,从世界和平到个人安全,诸如免受痛苦、折磨都属于安全需要的范畴。

三是爱和归属的需要。处于这个需要层次的人,能体会友情的可贵、家庭的美满,也渴望得到一定的社会和团体的认同、接受。

四是尊重的需要。如果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人就会饱含激情,若这一需要受挫,人就会感到自卑、软弱、无能。

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较高层次的需要,是指人们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三、需要层次理论在提高护生临床适应能力方面的应用

1.逐步调整作息,满足护生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人类生存必需的一种基本需要。调查表明,有65.72%的护士睡眠质量较差。许多医院都实行“一对一”的带教方式,护生必须跟着带教老师上班。由于刚进入临床,护生还很难适应“三班倒”的作息时间,出现了该休息的时候失眠,上班时又出现疲劳、倦怠、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再加上工作强度大,护生们普遍感到身心疲惫。

因此,医院可以采取逐步调整护生作息时间的方式,在实习的最初阶段让护生按照正常的作息时间上下班,实习中期可以适当安排护生上夜班,实习后期可以按照科室护士上班制度安排护生的实习时间。平时还可以安排护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适当提供营养补贴,学校在学生实习前后安排体检。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提高护生的身体素质,使其尽快适应临床工作。

2.加强自我保护,满足护生安全需要

安全需要是人们最重要的需要。为了避免护生在工作中出现伤害事故,医院首先应向护生强调自我保护意识,每到一个科室,就应该请带教老师向护生细心讲解安全防护措施和事故处理流程,举一些常见的案例,告诉护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让护生多与带教老师沟通,如果护生能力有限,就应该请带教老师帮忙,不要逞强。其次,带教老师应该经常关注自己的学生,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能力合理地安排他们进行操作,多与学生交流,多给予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这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

3.增强人际交往,满足护生爱与归属感的需要

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都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如家庭、工作单位,希望加入某个协会或者团体,这样可以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爱,从而获得安全感。为了帮助护生更好地适应陌生的环境,首先,在校期间,就应该锻炼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经常开展情景模拟活动,鼓励学生与不同的人交流。其次,进入医院后,带教老师应积极引导,创造机会让学生与病人及家属沟通交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再次,科室内部应主动接纳实习生,让护生感受到科室的团结及同事之间的友谊。最后,医院可以组织一些文艺活动,让护生展示风采,有利于护生尽快融入医院这个大家庭。

4.给予独立操作的机会,满足护生被尊重的需要

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独立自主。马斯洛认为,被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会到自己的用处和价值。当实习进入后半段,或带教老师发现护生已有能力独立进行某项操作,或管理病人时,应该放手让学生独立工作,并在工作结束后给予鼓励并进行总结。这既能让学生感到自己学有所获,又能使学生得到病人及家属的信任,使护生体会到成就感,增强自信。

5.规划职业目标,使护生努力达到自我实现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将个人能力发挥到最大限度,完成与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感到最大的快乐。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力,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护生在实习期间,医院可以加强对护生的职业教育,牢固树立护生的职业信心,边工作边体会护理事业的魅力所在。科室可以安排优秀的护士传授经验,让护生向前辈学习。护生定期写实习感想,有助于带教老师了解护生的心理变化,当护生情绪低落、对未来感到迷茫的时候,带教老师应积极开导,及时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树立对未来的信心。在实习结束时,可以让护生制订未来五年的工作计划,并积极努力,朝着目标迈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井坤娟.不同层次护生毕业实习期适应状况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

[2]于淑梅,安秋月,邓卫红等.临床实习护生适应状况与实习效果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5(20).

[3]梁晓芬,杨桂勇,陈何坤等.在临床实习带教中加强职业暴露防护教育[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

[4]张俊红.实习护生基础护理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08(15).

[5]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6]赵晓秋.影响护士睡眠质量因素的调查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9(23).

(作者单位:桐乡市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