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学正文

关于高职院校模具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投稿南木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395次
  • 评分4
  • 74
  • 0

文/宫敏利刘红燕

摘要: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如何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实用型人才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模具专业的调研与实践,改革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对模具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模具专业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实践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模具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对模具的精度、技术含量的要求也在提高,这必然对从事模具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分析,企业现有模具技术人才中,44.4%为高职或大专学历,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模具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然而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差,很难完全满足企业的需要,因此,要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养。

但是传统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加上职校学生普遍文化知识水平比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为能改变这种现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对此,学院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确定课程体系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选必须改变现有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根据对多家企业的实地调研,按照“教、学、做合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分析职业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以服务衡阳市和湖南省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行业技术标准和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确定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在行业专家和企业的参与指导下,确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职业岗位群,通过岗位任务描述,总结出适合学校学生就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然后由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把行动领域转化为可以进行教学实施的学习领域,从而构建完整的合适的专业课程体系。

经过探索讨论,该专业课程体系由素质提升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定向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素质拓展课程五部分构成,专业平台课程、专业定向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主要体现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

二、完善教学内容

新生入学不重视基础课的学习,导致学习专业课时感觉枯燥乏味,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为改变这种现象,学生刚进入学校,就安排专业老师给他们讲解模具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对模具这个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告诉学生模具专业将要学习的内容,需要掌握的知识,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系统的安排;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毕业后能做什么工作等等,使学生对自己以后的职业有一定的期望。然后老师带着学生到企业参观,让学生现场了解模具,对模具有宏观上的认知;通过相关技术人员的讲解,知道模具设计、制造、生产和装配的整个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确立学习目标。

该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模具制造加工、模具制造工艺编制、模具质检员、模具绘图员、模具装配调试与维修和模具项目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工作。要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这些方面的工作,我们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应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经过学院专家和专业教师的讨论,在原有教学基础上对专业课程进行重新审核和制定,专业基础课程有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公差配合与测量、工程力学等;专业技术课程和实训主要有模具制造工艺学、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制造技术、模具 CAD/CAM(理实一体)、模具拆装与测绘、模具制造实训、模具安装调试与维修等。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求任课老师不能按照以前的内容进行教学,每门课要突出模具知识,拿笔者讲授的公差配合与测量教学为例,以前在讲授配合的时候,讲得最多的例子是轴与轴套的配合,而现在讲述时结合模具主要零件的配合以及装配方面的知识,比如冲压过程中凸模、凸凹模与凹模的配合,导柱导套的配合公差;在讲授尺寸、形位公差时也是采用简单的模具来授课,让学生知道这门课程和模具之间的联系,以后在从事专业方面的工作会用得上,这样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确课程的学习目的。

三、改变教学方法

笔者在参加了省里组织的模具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后,结合教学经验,在教学设计中,教学情境的设置按照工作过程中的行动导向与知识的关系来选择、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始终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进行整合,突出工作过程在学习领域中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背景和职业氛围中获得职业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使理论和实践最大程度地融合,专业课基本上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或在模具实训中心、实验室等实习实训场地进行教学,可以边讲边练,以实践巩固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专业基础课在讲授时按照工作过程驱动、实训实施原则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专业核心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安排教学,以项目驱动促进教学。学校有校办工厂,为强化实训与生产的结合,学生的相关实训是安排在校办工厂进行的,使学生在实训学习的过程中同时感受到工作的气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要点和技能的掌握。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各课程的教学评价方法也相应的有所改变,主要采用的评价方法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结、综合评价;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形式设计、决策、实施和评价,促进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和创造性学习,强调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

实践证明,学院的模具专业改革,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确定课程体系,完善工作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并且采用项目驱动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所教授课程的特点,采用情境教学,将学生分成小组,教师简单地教授理论知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最后解决问题。采用该种教学模式,学生能自觉实践、主动探索、勇于创新,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使学生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除了上述课程的学习之外,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训练,使学生在前期学习过程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得以应用,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经过考核考试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可以为就业增添一份把握。

四、小结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作为一个制造类专业,如何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实用型人才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高等职业教育模具专业的建设与改革既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对专门人才的动态需求,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们将继续努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有用人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肖日增.高等职业教育模具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思考[J].模具工业,2010(8).

[2]周兰菊.复合型模具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8).

[3]王仁志,温够萍,蒋景春.模具专业对接职业岗位就业的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1).

[4]孟洪武,李广平.基于职教集团的高职高专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4(30).

(作者单位: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