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敏
抓基层打基础要明确两个“点”:外延体现在“覆盖面”,内涵则体现在“凝聚力”。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要让工会组织建起来、转起来,作用发挥起来,重在有效性,而不是徒有虚名,只见数据。工会组织的凝聚力,主要体现为职工的满意度与美誉度,而不仅仅是上级工会名目繁多的迭标考核、考评以及琳琅满目的“优秀”、“先进”等奖杯、奖牌与奖章。
基层工会离职工最近、联系职工最直接、服务职工最具体,其活力、动力,攸关工会组织的战斗力与凝聚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各级工会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最为紧迫的实践课题和最为突出的战略任务,始终不渝、坚定不移地把工会工作的重点、重心、重力放在基层,放在一线,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用三至五年时间,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基层工会“软弱”、“无力”与“涣散”的问题,为巩固党的群众基础、阶级基础提供最坚实最可靠的保障。
抓基层打基础究竟抓什么
抓什么,关键是要把握好工作推进的方向、标准与重点。
首先要抓住方向。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更是工会的生命线,而群众路线的核心就是服务。工会作为群众性组织,必须从根本上、整体上实现向服务型方向的转变,把服务确定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与落脚点,在工作理念上突出服务,工作重心上转向服务,政策措施上聚焦服务,检验评比上彰显服务,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创新服务载体、建立服务机制、构建服务格局、落实服务责任,以凝心、暖心、贴心、尽心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真正赢取生活在最基层职工的信任与欢迎,实现工会职能向本色回归。
其次要校正标准。“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既是工会工作的指导方针,也是工会工作是否向基层倾斜的考核标准。抓基层打基础要明确两个“点”:外延体现在“覆盖面”,内涵则体现在“凝聚力”。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要让工会组织建起来、转起来,作用发挥起来,重在有效性,而不是徒有虚名,只见数据。工会组织的凝聚力,主要体现为职工的满意度与美誉度,而不仅仅是上级工会名目繁多的达标考核、考评以及琳琅满目的“优秀”、“先进”等奖杯、奖牌与奖章。靶心准了,射击才能有的放矢;标准实了,努力才会直达中心。
第三要盯牢重点。重点就是焦点、难点,就是薄弱点、脆弱点。难点在哪里,重点就在哪里。脱离职工、脱离实际是工会系统最大的问题,那么,我们就要通过向服务型转变,尽快扭转这一现状;基层工会覆盖不到位、作用不明显现象十分严重,那么,我们就要盯牢这一“短板”,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解决、一个困难一个困难地去克服、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去落实。“上面热热闹闹,下面冷冷清清”,地方工会与企业事业单位“分裂与隔离”是现实的窘境,那么,我们就要下决心、花气力打通关节,促进循环,增加融合。只有我们抓基层打基础的过程中不间断地发现问题、梳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积小胜为大胜”。
抓基层打基础究竟怎么抓
怎么抓就是从程序与方法上解决人往哪里走、心往哪里想、力往哪里使的问题。指导思想明确以后,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在“合力”上下功夫。现在工会各个职能部门各有各的任务,各有各的重点,工作有点像打散枪,子弹够多,但冲击力有限,声音够响,但却让人无所适从。基层点多线长面广,特别需要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统一力量、统一资源,要将工会横向和纵向的力量整合起来,而不是一两个部门单打独斗。要从“我要基层做什么”的思维定式中走出来,切实做到把基层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基层问题作为第一动力,把基层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使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能在基层中找到依据,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能在职工中得到呼应,实现机关部署与基层需求的无缝对接。
要在“务实”上下功夫。坚持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力量往“下”使。在实践中要少一点“发号施令”、多一点协调沟通,少一点“检查评比”、多一点服务指导;少一点“自拉自唱”、多一点互动互促。要因地制宜、因厂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不瞎指挥,不穷折腾;要做到质量并举,质量并重,既防止片面追求数量弄虚作假,又要防止因“挤水分”把建会目标变得可有可无,做到要指标但不唯指标,要数字但不唯数字,确保工会工作有根有基、有力有效;要从过去比较粗放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指导方式转变为精心组织、精准发力、精细耕耘,比如县总工会就应当做到窗口前移,把人员都集中到服务中心,直接面对职工,而不是坐在办公室开开会发发文件,上传下达,要以实取效,以诚制胜。
要在“坚持”上下功夫。现实中我们常常发现这一现象:口号叫得很响,活动做得很大,但结果总是得不到基层的呼应和职工的响应。究其原因,就是好高骛远、好大喜功,工作不落地、不落实、不落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小处着手,盯住小事,才能办成大事。创品牌、做规划、定方案都要坚守核心,都要遵循规律,都要顺应趋势,不求快马加鞭、立竿见影,但求锲而不舍,水滴石穿。
抓基层打基础究竟靠谁抓
弄清了抓什么、怎么抓,最终决定因素还在于人,在于工会干部。能否做到“身入、身入、再身入”、“心入、心入、再心入”,心中有热情,做事有担当,服务有魄力,这不仅是态度问题,也是感情问题,更是立场问题。当然,用情,用力、用心去办事是基础,但办成事还需要实力、能力与毅力。
强化工会干部服务基层的动力。基础工作最复杂,基层工作最艰辛。工会干部要在思想上保持清醒、在行动上恪守本分,甘于清苦、甘于寂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平和之心对待位、以进取之心对待事,追求更多为职工群众认可的名,争取更多对职工群众有益的利。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包罗万象,是工会干部了解实际、熟悉社会的好课堂,是磨炼作风、提高素质的大考场,工会干部要真诚地向基层学习、真心地向职工讨教,在基层一线中锻炼成长。失去了服务对象,工会也就失去了生存理由,每位干部都要始终带着感情上岗、带着责任担当,真心而不虚情,热忱而不冷漠,尽力尽意做好“娘家人”,办好“分内事”。
强化工会干部解决矛盾的能力。能否解决现实问题,能否处理复杂矛盾,是我们锻炼干部、培养干部的试金石。绝大多数职工生活、工作在基层,工会服务的主战场自然在企业、在一线。现实中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而工会又是劳资矛盾的产物,因此,工会干部必须具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心理准备,时时对服务对象怀有忧患之情,对服务效力怀有危机之感,直面问题、直面难点、直面骂声,言必责实、行必责实、功必责实,脸朝下,不媚上,办好事,做实事,努力推动解决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职工群众面临的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
强化工会干部创新思维的功力。基层变化层出不穷,创新也永无止境、永在路上,工会干部要根据基层变化了的实际,审视工会的体制与机制,调整工作的方法与方式,不间断地破除几十年“念的是同一本经,干的是同一样活”的自我封闭、自我循环的思维定式,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大胆改革创新。提思路方案要敢于突破禁锢,做思想工作要善于另辟蹊径,写调研文章要避免千人一面,下文件任务要防止照传照抄。否则,以不变应万变,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工会干部永远走不进职工心中,也得不到职工的呼应、参与和支持。
工会工作的基础在群众,工会组织的前途在基层,只要猛药治疴,沉身定心,坚持坚守,善做善成,工会才能不断增强代表性、吸引力和凝聚力,团结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坚定不移地跟党走,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