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国学教育正文

中小学国学教育研究的进展与问题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10-17
  • 阅读量120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随着国学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国学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国学教育有两次高潮。近十年来关于中小学国学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必要性、国学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国学教育的途径以及国学教育的文化向度、情感向度等问题上,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研究重复现象比较严重、研究内容缺乏深度、研究的系统性和专业性不强。国学教育研究应进一步深入认识国学教育的地位、明确国学在中小学教育中的课程地位、协调形式与精神、传统价值与现代精神的关系,还应提高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师资力量。


  关键词:国学教育;国学教育研究;进展与问题;


  一、国学与国学教育的发展


  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影响和浸润着每一个中华儿女。袁行霈教授曾指出:“国学作为固有文化传统的部分,已经渗进民众的心灵,直接间接地参与现实生活。”[1]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并适应着社会发展的需求,国学教育的兴起也有其相应的社会背景与时代要求。近代以来的国学与国学教育有两次大的高潮。


  1.国学教育的第一次高潮


  近代以来,国学的兴起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一般来讲,国学兴起于上世纪20年代左右,随之掀起了研究国学的第一次高潮。当时研究国学的学者之多,著作之丰都令后人难以企及。据当年统计,自清末到1935年,就有七千余篇,涉及五百余报章杂志。[2]然而,在这些著作中,并不完全是纯学术的论述,大部分混杂着与政治关系的讨论。基于这种状况,许多院校纷纷设立研究国学的机构。1922年北京大学筹设的研究所中开辟了国学门,1925年清华学校等国立大学创建研究院国学门或传统文化研究和教育的机构。紧接着,燕京大学、辅仁大学、金陵大学、齐鲁大学、岭南大学等教会大学,也相继设立了研究国学的专门机构。[3]这些国学研究机构的设立旨在从学术的角度来研究国学。


  在当时,学者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当属国学概念的界定。然而,在近代对于国学概念一直没有一个清晰准确的界定。有学者指出,“30年代的中国‘国学’鼓吹者们,依然茫然于‘国学’概念的产生由来,多是以章太炎于1902年流亡日本时,挂起‘国学讲习会’牌子,来作为‘国学’在中国产生的根据”。[4]国学这一概念在我国古代是教育机关的称谓,《礼记·学记》上记载:“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又如《周礼·春官》记载:“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国学在此是指称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近代以来的国学概念与古代已有所不同。在20世纪初期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社会背景下,学术界对于“国学”的近代概念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各家众说纷纭,而其中作为国粹派代表人物的邓实的说法获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同,他在1906年撰写的《国学讲习记》一文中指出:“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5]而现代学界对“国学”概念又有了进一步的阐释。一般认为“国学可以理解为是在参照西方学术的前提下,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6]从广义上来讲,国学是指胡适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文学艺术均包括其中;从狭义上来讲,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之所在。当前学术界对国学教育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仅仅在经验的、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使用,如有学者将国学教育界定为“以国学为核心内容的,旨在传承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和学术传统,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教育”。[5]


  2.国学教育的第二次高潮


  从“五四”运动爆发到上世纪80年代,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惰性对近代政治民主运动产生的消极作用,使国学在中国大陆一直处于被批判的地位。进入90年代后,国际文化环境的变化和国内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为“国学热”的兴起提供了一定的机缘。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一味地沿袭照搬西方的科学技术并不适应中国自身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辟思想在新的经济浪潮中闪出了被掩埋已久的光芒,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肯定,中国在世界多个国家都创办了孔子学院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国力的日益强盛和经济的腾飞促使全世界的人们站在新的高度重新审视中国国学的价值。经济高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国家日渐昌盛的同时,我国也出现了“道德沦丧”、“重利轻义”等问题,而国学经典中所颂扬的一些思想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方,国学再次为国人所重视和提倡,形成了国学发展的第二次高潮。可以说,国学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社会背景,而其自身所蕴涵的教育意义和社会功能也是其得以复兴的重要因素。国学教育热的兴起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适应了现代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我国当前的中小学国学教育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1995年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9位德高望重的委员以正式提案的形式,发出了《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表达了对传统文化面临断层的忧思。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各省市都开展了试点学校的国学教育活动,如济南市大明湖路小学国学教育实践、沈阳市皇姑区宁山路小学国学教育实践、重庆培新小学开展国学教育实践、石家庄市开展小学的国学教育等,这些为学者们的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和经验材料。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在该领域进行了许多探索性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二、近十年来国学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输入“国学教育”这一关键词,在全部期刊范围进行模糊匹配,从1999年至2011年,各种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等文献共计106篇,其中关于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文献共39篇。


  1.关于中小学国学教育必要性的研究


  1999年,有学者对1988年—1998年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所占的比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小学12册语文课本共含293课,其中古文一篇也没有,古诗共收了35首,只限于唐宋诗。这35首诗分布在18课中,占总课数的6%。中学12册语文课本共含321课,古诗文为92课,占总课数的29%。由此认为,“目前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所占的比例是相当低的,其总量不仅不能与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中、小学语文课本相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与日本语文教科书中所收的中国古诗文相比”。[7]这一研究引起了对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必要性的探讨。2003年,有学者从素质教育与国学教育的关系入手,认为国学教育不但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认为国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对素质教育的有益补充。因为素质教育是做人的教育,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正是对人进行教育。国学教育不能够脱离素质教育而单独存在,素质教育也不能够脱离国学教育而单独存在。[8]有学者认为应呼唤渐行渐远的“君子之风”,[9]认为这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加强中小学国学教育势在必行。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汉语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等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0]


  然而,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国学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职能部门没有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国学教育的内容零散,缺乏要点和系统性;形式主义风气流行等。观念和认识的问题、名利思想、教学手段的制约等因素,是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11]对于中小学国学教育应“少一些盲目性,多几分理性”,具体应注意“国学教育的目标方位应是非动力性的;在选择国学教育的内容时,应有比较以求异的文化心理;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国学的伦理、道义价值作现代性诠释;国学教育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应重在作强度继承”。[12]2008年,广州日报的一篇社论也呼吁国学教育不能成为“经典复读机”。有学者指出,对中小学国学教育必须作出理性探究,“以泰然之心和辩证的态度对待国学教育,没有必要对国学教育的出现诚惶诚恐,也没有必要对国学教育趋之若鹜,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国学教育”。[13]对于国学热的不同声音,警示和启迪着我们对于国学教育要有更为冷静和深入的思考才能为新时期的教育服务。


  2.关于国学教育与德育关系的研究


  随着国学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在实践中逐渐意识到国学教育与德育的内在联系。国学的功能除了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优良的文化传统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国学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这个任务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文字意思,而且要结合现代思想进行‘混搭’式的教育”。国学教育为中小学的德育提供了素材和方法,并贯穿于整个的德育过程之中。“国学作为补给学生成长的一种养分,辅助了德育,塑造了校园文化”。将国学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能增强学生的道德礼仪修养;能让学生了解国情国史,增强爱国情感,催其奋发;能让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国学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辅助手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14]何成银在其专著《我国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国学教育研究》中,对国学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3.关于解决国学教育实践问题的研究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小学阶段的国学教育在我国已经开展了近二十年,其覆盖面广,持续性强,积累了一系列有效的方法。但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着它的进一步发展。对此,人们试图研究解决。有学者认为,中小学国学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不正规不科学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不够重视,为此,应该“加强政策扶持、财力投入;加强小学语文教师的国学素质培训;加强图书馆国学教育资源建设;加强校园国学教育环境及氛围建设”。[15]只有做好以上几方面的工作,中小学的国学教育才能有一个外部保障,只有教育实践者和国学理论研究者通力合作,一线教师、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有效配合,才能确保我国中小学国学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也有学者认为我国现阶段的中小学国学教育中存在着对国学教育认识有偏颇、教学内容方式落后的问题,对此的解决方法是:应以科学态度研究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为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取舍,择善而从;应抛却社会盛行的功利思想,将国学教育看成拯救中国文化的工程来抓;应制定相应政策,使得中小学的国学教育规范、系统地进行;应结合现代教学媒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国学教育变得生动形象。[16]


  4.关于国学教育途径的研究


  自2010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研究视角投向了将国学教育与某一具体学科相结合。多数研究者还是在语文课程中探讨怎样将国学教育具体地进行融合,这是对以往国学教育形式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明确了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而以国学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也得到了应有的体现,不论是经典名著人物故事,还是建筑、绘画、谚语民俗,可以说小学语文中所遴选的优秀的国学内容,是小学生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17]有学者指出,要在中学语文课的教育中很好地贯穿国学教育,首先要做的最基本事情是让中学教师拥有相应的国学知识,提高教师的国学素养;在中学阶段有效地实行语文教育和国学教育结合的第二个重要步骤就是寻找到合适的教育方式。[18]也有学者对国学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进行了研究。相关文献如张淑云的《理服人,方无言——把国学教育融入英语教学》、尤玉秋的《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国学教育》等,开启了国学教育与具体学科结合研究的新思路。


  5.关于国学教育的文化向度、情感向度的研究


  国学教育之所以在与世隔绝近百年后能够重新进入国人视域,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学教育有其自身的文化向度和情感向度,不仅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能使学习者潜移默化成为情操高尚的人,因此应对国学教育本身的文化向度和情感向度进行挖掘,并注重其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有学者以《弟子规》中体现的情感与国学教育的关系为出发点,探讨了国学教育的情感向度对学生的积极作用。认为《弟子规》内容中的三个珍贵内核———“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构成的情感教育的主线,与感恩教育、尊重教育、关心教育相对应,“终极指向是提升受教育者的情感品质,这正是国学教育的宝贵特色”。[19]也有学者对国学教育的文化向度进行了探讨。科技部研究中心对国学教育改革的评估报告显示,73%的家长和87%的教师认为国学教育对孩子起到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近90%的家长和96.7%的教师认为对孩子的个人修养和人格发育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可见国学教育具有显著的文化向度,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的欢迎。开展国学教育对于确立中国文化主体性,增强民族自信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20]


  三、中小学国学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研究在重申了国学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的同时,总结和反思了以往实践中的经验教训,这对于指导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价值。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中小学国学教育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第一,研究成果重复现象比较严重。通过整理,我们发现近十几年来大多数文章仅为对中小学国学教育的一般理论探讨,存在研究的雷同现象,表现为研究角度很相似,研究内容和结果大同小异。第二,研究内容缺乏深度。研究内容从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必要性、现存问题、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可以说,这些研究内容仅仅停留于表层,对国学教育作为课程本身的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第三,研究的系统性和专业性不强。研究的内容大多是零散性的,研究的专业人员很少。笔者认为学界有必要对中小学国学教育开展专门的系统的研究,把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推进研究的深入开展。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深入认识国学教育的地位


  国学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代表,在国学热的浪潮中却渐渐忽视了国学教育的定位所在。当前,一些省市的中小学国学教育已逐渐作为教育实验开展,如石家庄市桥东区教育局举办的国学教育观摩研讨会,确定了37所国学教育实验学校,授牌了9所国学实验学校。与此同时,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民办国学教育机构如读经班、孔子学校、国学夏令营、汉服成人礼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地涌现,其中也有一些机构的收费高得离谱,其面向的人群正是那些想要提高自身修养的老板商人等。面对国学教育的不同处境,我们不禁要问,国学教育究竟有着一个怎样的地位,是精神教育,是大众教育还是贵族教育?抑或是其他什么教育,这些都还没有定论。


  2.明确国学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有的学校将国学课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也有的学校仅仅是利用班会或德育课等形式为学生讲授国学经典内容。根据这种情况来看,国学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是模糊的,课程目标不确定、教学目标不清晰,具体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也单一乏味,有的学校甚至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国学的内容。国学是否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它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教学模式与方法究竟如何都有待学者们进一步去探讨。


  3.国学教育形式与精神的统一问题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国学教育虽然如火如荼,但不乏形式主义。一方面是对国学以及传统礼仪的瞻仰和敬重,然而另一方面却大有形式主义的嫌疑。如此隆重的尊古活动背后,学生到底对他们所参加的活动有多少了解,对其所诵读的内容有多少参悟,都在热热闹闹的场面中被人所忽视。国学教育的精髓在于国学经典内容所蕴涵的文化和思想中,如何真正使国学精髓在当今时代浸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这正是国学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今后应重视的重要任务之一。


  4.国学教育中传统价值与现代精神的协调问题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国学经典蕴涵着先人几千年的人生智慧和文化精华,然而这些智慧和精华如何能符合当今的时代特点,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笔者曾看过这样一个课堂小插曲,教师在为学生讲授愚公移山一课,旨在让学生学习愚公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正在教师准备下课之时,一名学生举手提问:“愚公移山必然要毁坏山上的树木花草,山上的小动物也无家可归,他这样做不是在破坏大自然的环境吗?”如此提问让教师哑口无言,既不能说孩子说的不对,也一时想不出该如何向其解释个中缘由。这便是没有处理好国学经典所蕴涵的传统价值与现代精神之间的关系。正如王蒙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的论坛上所言:“弘扬传统文化,钻研‘国学’是好的,但是目的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不是古代化,不是回到明清、回到先秦。”[21]处理好国学传统价值与现代精神之间的关系,让国学精髓适应当今时代潮流,才能使国学经典代代相传,永不过时。


  5.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师资问题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国学教育活动中更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文言知识和文化底蕴,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对于我国现存的中小学国学教育实践情况而言,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自身对于国学经典内容就没有一个深入精辟的理解,更不用谈如何能向学生讲述清楚。也有一些教师自己对国学经典内容相当熟悉,却不知该如何向学生传授,这就涉及国学教育师资力量的问题。如何提高国学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问题之一。


  国学的光芒在今天已为人们所珍视推崇,然而无论在国学教育实践还是国学教育研究的进程中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相信在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的共同探索和努力下,国学能够真正的成为“国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