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国学教育正文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哲理赏析——以王国维《人间词话》和儒家思想为切入点

  • 投稿暗灭
  • 更新时间2017-08-21
  • 阅读量1347次
  • 评分4
  • 93
  • 0
摘要:爱国派、曾有过军事经验的英雄词人辛弃疾,其词大都豪放雄伟,而其传世名作《青玉案?元夕》却存柔言密语,最后一句更是空灵委婉,耐人寻味,给后世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因此,笔者将在本文中从王国维《人间词话》与儒家思想为切入点,剖析这首词作更多的哲理意味,以期挖掘出一些新的东西。

关键词: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人间词话儒家思想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程人,自小生活在金人占领区,但却时时心系大宋朝廷,期盼收复中原失地。胡适曾说:“他(辛弃疾)和南宋的大文人大诗人都往来很密切的。他的天分最高,才气很发扬,读书也很多,故他的词无论长调小令,都能放恣自由,淋漓痛快,确然可算是南宋的第一大家”1,胡适高度赞扬辛弃疾高超的文学才能与艺术天分,不无道理。但是,从辛弃疾曾经上奏过的《美芹十论》和《九议》来看,其政治与军事上的智勇超群和深谋远虑似乎更值得人称赞。正如邓广铭先生所言“我一向认为,辛稼轩是一个兼具文才武略的英雄豪杰人物,如果只把他当做一个杰出的爱国词人看待,那是不够全面的”2。

一、《青玉案?元夕》鉴赏

《青玉案?元夕》作于宋孝宗乾道七年(1172),辛弃疾时年三十二,这是一首节序词,描写的是元宵佳节灯会的盛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上元节夜晚的天空中,灯火璀璨,火树银花,烟火消散后,又纷纷垂落,恰似雨点般的星火。而在地上看夜景的人如何呢?“宝马雕车香满路”,装饰华丽的马匹和车辆拥塞在街道上,热闹非凡。“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箫声迭起,天上的月亮与地上的花灯交相辉映,整个夜晚都是华丽的彩灯在街上流动。上阕从时空纵横的角度描写了灯会的盛况,绚烂非凡,热闹不已。

到了下阕,则开始写众人之集,“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各阶层的妇女纷纷佩戴着元宵节的首饰,在大街上观赏花灯,音容欣愉,好不热闹。但是,在最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笔锋一转,从刚刚的热闹喧哗的氛围突然转到一种凄清与冷静。喧哗与热闹不属于我,我不断寻找着我心中的伊人,突然回首,才发现,你在淡泊宁静、人烟稀少的地方默默站立着,可谓神来之笔,有深刻的意蕴在其中。此诗也于此戛然即止,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令人遐想连篇。

二、《人间词话》的活用

近代以来,对此词的解读向来不一,“或以为这是说不与世俗合流、独来独往之品格问题,或以为这是说艳情,实在是一首地地道道的艳词”3。而王国维先生对此词却另有看法,他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默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4。王国维认为此词最后一句是古往今来成就一番大事的人的最后一个境界。在历经重重磨难,“独上高楼”,“为伊憔悴”后,豁然开朗,终有所得。王国维对此句话剖析深刻,也活用得十分灵活。虽然这样的解释有生搬硬套之嫌,较为牵强,连王国维自己在后面也说“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5,但王国维这番阐释对于此词意境的开拓无疑是有很大贡献的。

王国维又曾说:“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6诚然,就此句而言,一个人脱离纷纷闹闹,去找清净的地方,不断地追寻寻求,最后突然回首,在一个凄清幽暗的地方找到了“他”,显得多么势单力薄,形单影只。就此句传统的“香草美人”比兴手法等寄托而言,单单只是把它看作是一首儿女情长的小词,未免有失偏颇。其中蕴含的深远寄托、英雄性情和豁然开朗的境界,需要细细品味方可得之。

三、儒家思想的解读

《论语》载孔子“(吾)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下注有北宋学者胡安国的看法:“至于一疵不存、万理明尽之后,则其日用之间,本心莹然,随所意欲,莫非圣理。”7意思是:孔子把人世间种种道理明白通晓后,其在生活中,便可随心所欲,但又不离规矩,率性而为,却又总是合乎于社会的尺度。这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样有相同之意蕴。孔子也是到了七十岁,历经了世间的种种磨难后,突然“见道”,突然发现“那人”,自此不再离道。《论语》云“朝闻道,夕死可矣”8也是这个道理。南宋理学家朱熹注解说:“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9这个“道”就可以理解为辛弃疾眼中的“那人”,为什么要寻他千百度呢?因为如若发现了这个“道”,那么我活着舒顺,死亦安泰,也不会有悔恨之事遗留。可见“道”、“那人”是一个人生命的终极关怀与永恒归宿。难怪孔子十五岁就志于“学”,不断求索,而辛弃疾也寻他千遍万遍了。所以,“那人”其隐含的意味是非常深厚的。

再者,朱熹曾详细论述过“物格”和“知致”的生发过程:“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致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10此句的意思是:《大学》教人于事事物物中穷尽其中道理,而一旦下足功夫,做了无数次的努力与突破,豁然贯通后,则一个事物方方面面的道理都被我通晓了,而我内心深处的知觉也明朗了。这就是“格物”和“致知”的真谛。所以,剖析朱熹之蕴意,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是十分相似的。即不断地寻找,终有一天必能找到“那人”,必能找到“真理”,必能有所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