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国学教育正文

长垣县落腔发展状况分析

  • 投稿老猪
  • 更新时间2015-09-21
  • 阅读量532次
  • 评分4
  • 42
  • 0

韩淑帆[河南大学, 河南开封475000]

摘要:作为极具地方特色的小戏,落腔是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其在200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被发现并于2007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该剧种长期处于衰微状态,但是,凭借着一批艺人的努力坚守,使这种稀有剧种保存了下来,在县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剧今天的生存已经得到了一定保障,在当地已经拥有了较高的影响力,并且在各类戏剧比赛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对该剧的保存应该采用何种方式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根据需求将其改变?还是原封不动?还是在给予一定支持的情况下任其在市场中自由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地方小戏 程式化 大戏 民间特色

一、长垣落腔简介

落腔产生于民间曲艺“莲花落”,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共有“东”“南”“西”“北”四大流派。长垣是落腔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据长垣县文化馆的相关介绍,早在1786年长垣县便有了第一个落腔剧团,长垣落腔是南路落腔的代表。其主要特色在于“唱腔保持了‘大本落子’(哭腔),以大口哈出来的大本腔的哭腔为主,尾音下滑,音腔洪亮、低沉,自然发出,音质柔滑纯厚、朴实耐听,没有‘假、花、炸’的嗓音,以‘七字韵’唱词为主,地方色彩浓郁,表演以‘眼、面、手’演技为主,细腻真切,活泼生动,很少出现武打动作;同时以生、旦两大行当为主,丑、末两大行当为次,净行极少出现。以无修饰音的大本腔、二本腔为主,唱词稳重清晰,哭腔为一特色”。

二、长垣落腔发展现状及问题

首先在看待落腔这种地方小戏时,我们必须理清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从哪种角度看待这种已经濒临灭绝的地方小戏,是从一门艺术的发展角度?还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角度?或是从市场的需求角度?

问这个问题是有原因的,在此次长垣之行中,我们了解到作为一个地方小戏,落腔在长垣本地的生存状况还是相对不错的,这里的“不错”指的是:第一,落腔在长垣有自己的专业剧团,且并非像《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中所说,仅有内黄一个专业剧团。此剧团演员数量充足,专业程度高,且近年来获得过较多省市级荣誉。第二,从市场角度看,根据我们从县文化馆及当地落腔剧团了解到的状况,落腔剧团经常可以接到各类商业演出,虽然每场演出报酬不高,但维持生存无忧。第三,从政策角度来看,当地政府机关给予落腔以极大帮助,帮助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各种比赛,增加对外宣传,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其作品《三告李彦明》于2010年获得河南省民营艺术团体表演汇演的二等奖,《卖苗郎》获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的“优秀奖”,另外政府相关部门还于去年拨两万元资金为其更换了舞台道具。第四,落腔的传承暂时无忧,虽“目前剧团演员最大年龄70岁,最年轻的演员也将近30岁”,但相比于怀梆剧团高达六十余岁的平均年龄,在长垣县落腔剧团中暂时不存在怀梆等地方戏的传承断裂问题,当然,这是暂时的。第五,剧本创作未曾停止,新的作品层出不穷,一批落腔爱好者不断为落腔创造新的剧本,且许多剧本在创作完成后经过排练直接搬上舞台,此次长垣之行,其剧团新剧《孟母三迁》正在紧张排练当中。有着这种种有利条件,其生存状况还是相对较好的。

之所以说相对,是因为其生存状况较好是相对于其他濒危小戏,但是作为一个民间剧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力、影响力都十分薄弱,与豫剧、曲剧这些较大的地方戏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即使相比于越调、坠子,显然也是不足的。为此,剧团也对落腔做了一些变革,比如,落腔本来主要是以突出唱的艺术为主,但是为了增加其戏剧性,剧团在许多剧目中增加了念白、动作,吸收了其他剧种的艺术成分。

现在的落腔在很多方面是符合地域特色的,但在某些剧目里,如《卖苗郎》,其宾白借用了京白,这便与落腔本身以河南话为基础的唱腔有较大差异,落腔使用京白的优势在于更有利于将落腔推广出去,使其为更多人所知。但是,就一个地方戏来讲,京白的加入显然不是根据其自身特色,而是一种嫁接行为,略显突兀,不符合其自身发展规律。

在技艺水平方面,依靠唱功起家的落腔在唱的技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演员的技艺非常纯熟。在欣赏落腔表演时,闭眼聆听演员的唱功,虽声音朴素,却底蕴十足,音质浑厚,显然落腔没有几百年的发展,演员没有几十年长期扎实的训练,这种唱的艺术是无法达到这种高度的。可是,作为一种唱、念、做、打、舞几种不同技艺结合的综合艺术,在戏曲特有的程式化方面,落腔在其他几种技艺上显然并不成熟,但市场有着大戏的需求,就必须要有戏曲的程式、规定的动作。在这方面,我们看到像《卖苗郎》《三告李彦明》这样的戏中,演员已经有了相对程式化的身段、步法,但显然不够成熟,除了有些念白用京腔且水平不足显得不大协调外,一些动作、步法比较僵硬,也未能很好地配合其唱功。

这虽然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原因,但是,由于许多普通观众尤其是农村观众对戏的审美方式是“听戏”,注重的是对演员“唱功”的欣赏,再加上落腔作为一种地方小戏,近年来的发展刚有起色,剧团少,演员少,且因风俗习惯及观众的审美需要,中原地区许多乡镇对戏曲需求量较大,因此本地市场尚未饱和。所以技艺水平不足的问题还暂未影响其生存,只是落腔若需要发展,则此问题将是其最大的制约。在参加的各类省级比赛中,落腔虽得到了较多荣誉,但多为二等奖、优秀奖,却未能获得过最高级奖项。相比其他兄弟剧种,显然是艺术水平有所欠缺。但是,落腔真的必须要做大做强之后成为一种四功五法多种技艺成熟、可以与豫剧相竞争的地方戏吗?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尚不说企业经营这种与金钱直接挂钩的东西,任何一种艺术、一门技艺、一类风俗,似乎只要存在下来,就必须做大做强,就必须不断地吸收先进的事物,改进自己的缺陷,补充自己没有的东西。但笔者认为很多时候,缺陷与特点就在一线之隔。虽然落腔几百年来也在不断发展,但是自然发展与做大做强是两种概念。做大做强强调的是人为的因素,而且在艺术领域中是比市场更加功利的因素,除了经济因素外还涉及到业绩、政策。必须承认,自然发展导致的结果就是优胜劣汰,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有些艺术虽然在许多方面有着自己的特色,有着很高的水平,但因为不符合这一时期观众的需要,因此被市场所淘汰。这是不利于艺术发展,也不利于稀有剧种的保护的,许多优秀的艺术因此而消失。而政策的干预使得这些稀有剧种得以保存,在艺术文化保护上“做”是有必要的,但是“做大做强”是否有必要就值得商榷了。

倘若为了“做大做强”而使这种艺术失去了自身特色,则政府相关部门除了资金支持外也未像豫剧、黄梅戏一样对其做过多干预,此种艺术“发展”下来还是这种艺术吗?幸运的是,落腔目前还保留有自己的特色,虽然在其他方面吸收了兄弟剧种,但在唱的方面,仍然是按照自己的特点来进行。不过,从语义上来看,“落腔”名为“腔”而非“剧”,可见突出的便是唱腔,而它的来源莲花落也是一种曲艺而非剧种,“落腔于‘嘉庆’末年到‘光绪’年间完成了从单纯唱腔向戏的过渡。”但整体来看,其特色仍然是一种“三小”的小戏,而相较大型戏曲表演则如《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中所说:“今吸收京剧、豫剧艺术,生、旦、净、末、丑行当全。大戏小戏皆能演。”与“三小”戏相比,大戏参与人数多,规模大,场面更加生动热闹,能吸引更多人参与,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上自然是高于这种小戏的,我相信,这也是落腔朝着大戏而非保持原有风貌发展的重要原因。长垣落腔目前虽然存在着种种不成熟,但是至少其唱腔特色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这便是其最值得称赞的一点。在此基础上,无论是想从小戏发展成脚色行当齐全的较大剧种,还是按照小戏的方式存留下去,对于文化遗产保护来说,都只是道路选择的问题,但是在程式化问题上,落腔作为地方小戏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程式化不明显。虽然目前落腔戏表演中的程式化尚不成熟,但已可见端倪,倘若进一步发展下去,则必将如同其他剧种,形成程式化。虽然程式化的成熟代表着中国戏曲在整体上达到了较高水平,可是尚且不说程式化带来的是否使得中国戏曲进入僵化阶段的争论,作为地方小戏,其特点就是灵活,程式化的表演方式必然会使其丧失一定的民间特色,在发展与保留之间的抉择也值得深思。

三、长垣落腔未必需要抉择的未来

当然,另外一种选择也存在,我认为,与其抉择不如两种道路同时选择,一方面落腔可以吸收其他兄弟剧种的特点,但是这种吸收并非拼合,例如在念白上,吸收京剧的念白就不如使用本地方言,中原语音本就与普通话差别较小,外地观众理解并非难事,使用本地方言比京白更有特色且更能与唱腔融合;在步法动作等程式上不必苛求像豫剧、京剧那样严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吸收花灯戏、秧歌这类动作体系较为完整的民间剧种的步法、动作,更能体现出民间色彩。而另一方面,落腔也不一定非要演变为成熟戏曲的形式,反之较为纯粹的落腔也可以作为地方小戏的一种得到保护,像二人转这种小戏一样继续发展其独有的民间特色,依托当地观众特有的审美而保存下去。

作 者:韩淑帆,河南大学文学院2013级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戏曲学。

编 辑:杜碧媛E-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