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音乐剧的整合教育观早就深入美国的整个艺术教育体系,其通识性艺术教育已形成优良的传统,颇值我们借鉴。音乐剧这种整合教育观将艺术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多元素的训练模式打开和搭建起学生多维的艺术空间感,培养他们的整合组织融通能力。受到国际学科整合速率不断加快的影响,当前中国的许多学校大都开设了音乐剧专业和音乐剧类课程,也在积极排演音乐剧,这是时代对中国艺术教育的新要求。作者站在音乐剧跨学科整合教育的多维视角,提出“融合创新”的音乐剧教育理念。以整合艺术教育观为出发点,对整合训练的意义、作用、未来进行分析,以期通过音乐剧的整合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整合性思维。
【关键词】音乐剧 整合 融通 教育
音乐剧是以文本为原点,在戏剧统领下艺术元素的多元整合和创新融通,元素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而搭建起了高维度的戏剧空间。这种整合艺术训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整合创意思维中得到启示,在训练中真正理解艺术元素的融通特性,懂得如何自如地表达和创新性地发挥,并通过自身的生活积淀与独特的视角寻求对艺术更深层次的理解。音乐剧表演要求能歌善舞、会演、勤于思考、善于整合的全方位的演员。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音乐剧教育的意义。音乐剧有着浓厚的文化属性,实现艺术间的跨越,超越艺术的单纯涵义,上升到人文、历史、民族等文化和精神高度,培养真正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才是音乐剧普世教育的重点,也应该成为中国艺术教育体系较为核心的价值理念。该体系训练的目的是为培养具有宽阔审美视野、整合性思维,同时具备创新性能力的人才。有了这个金字塔的底座,才会不断培养杰出的艺术人才。
音乐剧是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类型融合一体的现代艺术,在“剧”的统领下,众多艺术整合融通,成为最适合当代社会复合性、多元化审美需求的艺术形式。本文所指的整合(Integrated)是广义上音乐剧艺术元素的和谐一体,概括了音乐剧的核心精神。音乐剧整合教育正在不断地创新吸纳,激励人们敢于突破自己的理念。正如美国音乐剧作家奥斯卡·哈默斯坦所说:“音乐剧是你所能想到的任何元素。”历史证明,永远超出想象的形式变化和充满戏剧性的元素融通,是音乐剧不拘一格的魅力所在,音乐剧求新求变的创新精神和紧跟时代步伐的艺术追求是其长盛不衰的原因。在当下这个多元化时代,具备整合性思维是时代的需要,一个艺术家必须有敏感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艺术滋养,才有可能触类旁通。因此,将这种整合的教育观运用到学科分化较为严重、侧重专业教育忽略广博人文视野的中国当代艺术教育体系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音乐剧的整合观
艺术间本就具有复合性,如西方音乐极强的舞蹈功能、舞蹈对音乐绝对的依附性、美术凝固的音乐色彩感等,其千丝万缕的关联和相互渗融时达到了意象互通。每一种元素在音乐剧中都不存在单纯的意味,艺术元素通过相互碰撞、联姻后就会产生奇妙的艺术叠加效应,加上其善于吸纳新艺术成为自己的新鲜血液,形成了音乐剧不断创新融通的整合观理念。纵观音乐剧百余年的历史,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整合意义。如早期美国音乐剧有着明显的捏合感与拼凑感,那是停留在社会强力劳动和感官刺激需求下的整合;到20世纪20年代,才出现稍显艺术性整合的音乐剧作品;1927年音乐剧《演艺船》的出现,扭转了音乐剧的审美观,达到了这个时代艺术整合美感的极致,成为具有深刻转折性的标志剧目。而后,音乐剧逐渐进入近40年的黄金发展期,留下了如《奥克拉荷马》《南太平洋》《西区故事》等体现各时期不同整合观的音乐剧作品。之后,世界经济的下滑虽带来音乐剧的萧条,但一系列有着人文思想的作品体现了人们思想上的反思,也出现了更为多元的整合特点,如《歌舞线上》《租》等反映当时社会问题且充满精神追求的音乐剧。音乐剧随后慢慢复苏,进入稳定的发展期。当前,随着观众口味和鉴赏力的增高,音乐剧越发体现追求艺术与科技、艺术与观众无缝隙的完美融合,成为提供给观众极强审美享受的融合艺术。
自喜剧人爱德华·S·哈克尼斯于耶鲁大学开创综合性大学戏剧教育的近百年来,美国综合性大学已形成了音乐剧教育的传统,以独特于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奠定了美国的艺术发展模式,许多美国导演、编剧、明星在这种教育模式中诞生。这种整合教育观已普及到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形成扎实的根基。美国许多中小学都有音乐剧社,完全能满足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并频繁排演,此外,还有鼓励学校推广音乐剧教育的少儿戏剧节等一系列相关奖项。这几年,多所美国综合大学的音乐剧团来到中国演出,演出的专业程度令人震惊。
中国音乐剧教育近20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培养了不少音乐剧优秀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当下我国已有近30所高等院校,创办了音乐剧系或设置了音乐剧培养方向,许多普通大学开设了音乐剧赏析类课程,中小学,甚至幼儿园也有类似音乐剧的整合性艺术课程。音乐剧整合教育学科建设具有极大的实施可行性,是在已有的音乐、舞蹈、美术、创意、体育等相关艺术课程基础上的主题整合,调动各艺术学科教师为共同的教学目的进行有机的统一设置,合作完成。近年来,北京舞蹈学院的毕业生也受到许多中小学的青睐,如人大附中等北京知名中小学陆续来北京舞蹈学院招聘,已有数位毕业生前往任教,并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小学生的音乐剧整合素质教学。近几年对音乐剧师资需求的大幅增加,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音乐剧整合训练的魅力以及对人的综合思维发展、艺术素质有利所致。这种训练方式使儿童的大脑受到较为开阔的影响和较强的冲击,突破父母和教师所设定的单一兴趣空间。儿童从中发掘自己的兴趣点,搭建其多维的开阔的思维空间感,易于培养儿童的整合组织能力和完整的艺术审美感。
二、音乐剧整合教育观的效用及意义
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整合艺术教育是美国艺术繁荣发展的坚强后盾,事实证明,音乐剧不仅滋养和肥沃了美国的艺术土壤,为美国演出市场培养了大批杰出的戏剧人才,也提升了美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可见其强悍的效应和深刻的意义,不仅能拓宽和丰富美育的内涵,还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培养其创造美的能力。 首先,需要组织编写能力的提高,音乐剧浓厚的文化价值发挥了作用,学生需要寻找题材,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积累、感受,编写成充满戏剧性的剧本,并尝试将各元素合理运用贯通起来进行表演。同时,开展音乐剧作品文化背景的调查、允许学生合理的改编等。这些形式灵活的歌舞加上有趣故事的形式很容易吸引学生,成为一种充满魅力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其次,需要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强化表演者的审美意识,学生在艺术训练中找到自己的关注点和视角,整合的意义也就出现了。在文学魅力美、身体协调美、音乐诗意美的过程综合地搭建起学生的审美感知,也是一种独特的人生体验,就像自己经历一次那样的人生,引领学生走向成熟。过程中超强的体验感和参与感易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创作冲动。此外,在音乐剧中必须发挥集体的智慧,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将在集体中学会相互学习和欣赏。
当前中国艺术教育中存在学生的艺术需求与教育供给之间无法平衡的矛盾,多所艺术院校音乐剧专业的开展虽然为中国音乐剧艺术输送了人才,但数量有限,且仅局限于专业化建设,远远没有打开更大的社会公众辐射面。单向的艺术教育观发展了技能的深度,但不利于综合艺术思维能力的开发。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正是整合艺术教育的触类旁通,才能感物而心悟,产生思维联想,学会藉以其他艺术丰富和完善自己,形成一种艺术的宏观思维。
音乐剧整合教育观的开展一定程度上将影响中国当前艺术教学的单向模式,提高艺术教学效益。教无定法,音乐剧艺术整合的关键在于创造,学生从中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和兴趣点,就能以情感为支撑,主动求知,进行艺术的自主感知和体验,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投入到自我的审美创造中。虽然音乐剧对于中国普通学校的学生来说还是一种较为新颖的艺术门类,但长期开展下去将对中国艺术教学产生可资借鉴的经验模式。
三、整合中的融合创新思维
音乐剧最大的特点就是永远跟随时代的步伐,这就是音乐剧不断变革、不甘落伍的创新精神。
首先,培养创意性思维需要以音乐剧的基本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出发,进而从整合作品的多个能力层面训练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意性、戏剧性思维。创造性始于好奇心,有了自主探索的兴趣,才能够进行自我表达以及自我反思。同时,成功感非常重要,鼓励和肯定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究和尝试,从而体验到能够表达自己对认识的成功感。多元素主题艺术活动的有机整合能自然地引导和丰富学生的创作力,学生正是通过此过程全方位地接触各艺术类型,掌握和善于运用艺术的规律和特性。在排练中将学会的各项技能有机地整合进已有经验,进而能够真正地表达自己,形成艺术素质的系统训练模式。
音乐剧创新思维的训练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观察社会艺术市场发展的动向。为帮助学生把握当下艺术所需,把握艺术发展动向,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一切可能之条件。由于这种整合的创新性和不可预测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创造出许多类型的整合方式,才能发挥学生的智慧,达到的艺术至高点。不应多强调技术训练,而以美的形象去润化学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在充满情感的学习中能充分享受着艺术之美的熏陶。音乐剧的整合教育是通过音乐、舞蹈、舞美等艺术的整合,最终引入对人类精神的探讨和情感的本真表达,在愉悦的创造性学习中,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艺术精神的互融,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音乐剧的整合观就是音乐剧艺术所呈现的“象”与所表的“意”之间,所生成这门现代艺术的美学命题,也是艺术地整合升腾成的意象世界,是内在情感戏剧运动带来的真实的审美体验。这种真实的体验使观众与角色产生了戏剧性的情感搭建,形成了主客一致、寓意于象的情感世界。这个审美享受的戏剧性过程,激发了观众的审美追求和对生命的启迪。音乐剧教学本身就是充满美感的过程,主体产生的愉快感使表演者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学生进入一个美的意象世界,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构建学生的审美判断力。感悟音乐剧的艺术魅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各类艺术中的融通力,将他们引向美的天地。
四、音乐剧整合教育观的运用
发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更有效的实施艺术素质教育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音乐剧整合教育观是一个大的艺术系统的培养观,宗旨在于服务最广大的人民。但目前这类整合艺术素质教育数量还远远不够,受益的人群很少。为了将这种教育实施下去,首先,应植根于中国广袤的艺术土壤中,研究艺术学科的交叉结合,为中国艺术教育提供新视角与战略方法。
其次,培养一批有艺术特长的教师骨干,教师应担当学生的伙伴和引路人,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改变目前艺术教学中的教学模式。教师应积极接受艺术新观念,将学科特点整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综合效益。加强各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讲求教学方法的审美化、个性化,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个性化体验和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对每个学生的个性予以充分的尊重。
最后,积极开设课外艺术创意性实践活动。实践不是一句空话,由于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经历,笔者深深体会美国艺术平民化的路径,其实践开展得益于美国实行的义工制度。义工制度给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锻炼了他们的舞台实践能力,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能够使其较早并地接触社会,也能更早地规划自己的人生。毕竟一个优秀的表演者必须通过自身的生活积淀与艺术积累,以独特的视角寻求对艺术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艺术创造。同时,对学生奉献观念的培养将帮助其形成一生受用的人生观,也将带动整个社会风气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中,达到“双赢”。
许多美国学校都有很长的音乐剧社团历史,甚至有的学校每年都创作自己的音乐剧。北京舞蹈学院包括上海音乐学院等高校都邀请过这样的普通大学社团交流演出,水平已相当专业。美国音乐剧建立在大众的消费兴趣点上,人们喜爱音乐剧是因为观看时身临其境的体验和参与感。因此,美国学校音乐剧整合教育重在结合现实。我们需要学习美国音乐剧有机汲取各种大众娱乐养料的方式,但必须坚持以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为核心,将优秀的民族文化根植于学生的心田。例如,将中国广袤的地域特点和被大众广为喜爱的民间作品等融于音乐剧的创作中,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论音乐剧的整合教育观
- 投稿杨纳
- 更新时间2016-03-08
- 阅读量449次
- 评分4
- 赞87
- 踩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