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晔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科技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利益需要和话语解读影响着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程度。增强高校马克思主大众化的实效性,应切实关注学生的利益需要和利益表达,激发其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利益驱动力;应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营造大学生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利益驱动环境;还要用科学的表达内容、通俗的表达形式、平等的表达态度、多样的表达渠道建构一套富有时代性、通俗性、规律性的化话语体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利益;话语;价值认同
中图分类号:G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3-0030-04
收稿日期:2015-01-10
基金项目:2013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立项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衔接研究(2013SZ047);2014年广西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项目:党员学习培训机制与平台建设(桂党高工组[2014]10号)
作者简介:金晔(1981-),江苏南通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政治传播学研究。
一、引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基本特征。诚如哲学家艾思奇指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能担负起改革世界的任务,就必须与革命的实际行动结合,成为指导革命行动的观点,把握大众,成为物质力量”。[1]高等学校作为教育青年才俊、培养现代公民的社会机构,一直是各种社会思潮角逐较量的重要阵地,大学生也由此成为各种力量影响和争夺的对象。毫无疑问,这一群体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今后的政治态度和政治选择,进而影响着国家改革的方向和前途。因此,如何有效地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多数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并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一个亟需解决的现实课题。
二、利益驱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因——“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2]这里所指的利益,不是机械唯物主义所理解的那种产生于人的自私本性的需求,而是指客体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既包括物质需求,又包括精神需求,学界通常将其解释为“人们活动目的、动机、过程、结果的一个发展过程”。[3]那么,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思想理论要想获得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利益就成为首先需要考察的一个维度。
(一)理论演绎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从抽象转为具体、从深奥转为通俗,使广大学生能够顺利地理解和掌握,并内化为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进而成为其自觉的行为方式。这一过程表明,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需要经历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多个阶段。
大学生具有求知、求新的精神利益需求,这种需求会驱动他们去认识外部世界并掌握相关规律,而马克思主义主要就是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门科学,因此,大学生去接触、认识马克思主义便首先有了“利益驱动”这个落脚点,如同马克思本人指出的那样,“´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4]当然,接触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就会自然而然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只有当其成为指导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效工具时(即利益得到满足),才能让学生产生满意、喜爱、肯定等主观情感,形成思想共鸣。一旦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观点具有了情感,就会在实践中自觉地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价值认同得到实现)。与之相反的是,如果大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去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利益没有得到满足),就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他们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利益驱动性,也就不可能对其产生真正的价值认同。
(二)现实困境
当代大学生的年龄主要集中于18-25岁,且多为“90后”,他们成长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成果显著的开放时代,具有思维活跃、个性张扬、求知欲旺盛等特点,面对复杂多变的时代环境,他们的价值取向也从单一性趋向于多样性。然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过分强调受众去关注客观世界、思考客观世界,没有积极引导受众关注自身的发展;过于看重受众在政治态度、道德意识等思想方面的能力培养,而忽略了对于个人情感、兴趣爱好等个性素质的培养”,[5]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西方社会思潮正不断地挤占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空间。
同时,作为一个高智商的社会群体,大学生一方面有能力迅速捕捉各种社会信息,另一方面会对这些社会信息(尤其是消极、负面信息)作出敏感而激烈的反应。例如,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这种现象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他们的思想稳定,如果不能引导学生正确地解读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甚至刻意回避这些问题,必然会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采取消极冷漠的态度。又如,社会上及高校里客观存在的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现象不但严重削弱着执政党的权威,也消解着学生对于执政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非常容易将目光投向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寻求答案。
(三)路径选择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即制约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实现的症结在于:大学生受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效能产生疑虑,进而减弱了其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利益驱动性。基于此,我们认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应从以下方面考虑。
1.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需要,激发其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利益驱动力。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中:第一,既要体现大学生历来关心的恋爱、就业等个人议题,又要体现他们普遍关注的公平正义、贫富分化等社会议题;第二,既要引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法和矛盾分析法对这些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解答,又要对各项体制改革在中国的特殊性做出科学的阐析,消除他们的思想疑惑;第三,既要客观评价社会变革带来的意义及结果,又要理性预测国家发展的前景和未来。唯有此,才能使他们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实用价值,进而有效激发其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动力。
2.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利益表达,巩固其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利益驱动基础。第一,建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使学生的利益诉求得到合理、有序的制度保障。从当前我国高校实际状况来看,学生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学代会”)制度、学校政务公开制度、校领导走访学生制度等是几个重要的选择。以学代会制度为例,通过定期召开的学代会,既要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了解他人的利益所在,还要让他们参与讨论、制定、修改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条例和制度,如学生处罚条例、学籍管理制度等,以此达到协调利益矛盾、实现利益认同的目的。第二,拓展利益表达方式,使学生的利益诉求得到多样化的呈现。作为利益主体,大学生的利益需求是多样化的,而学代会等制度化的表达方式由于具有一定的效果滞后性,并不能迅速、及时地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为此,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要充分运用学校公共QQ群、校园网络论坛、校园微博等渠道来拓展大学生的利益表达方式,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诉求。
三、话语变革: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要求
如果说利益驱动是大学生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那么,使用什么样的“话语”进行表达,使得学生能够顺利、准确地解读马克思主义,则应该是另一个重要的考察维度。
(一)理论演绎
“话语”(discourse)作为一个复杂的概念,如何对它进行定义至今仍有很多争议,有学者根据法国思想家福柯(MichelFoucault)和英国语言学家费尔克拉夫(NormanFairclough)的研究,将“话语”看作是“通过一系列的语言规则、规律、约束等条件,在特定的语境中所表达出来的,能够描述、沟通和建构社会实体和社会关系,且使人处于主体位置的符号系统”。[6]根据这个解释,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可以被理解为高校教师(或宣传机构)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以符合语言规律、富有时代气息、适应受众需求的方法和技巧,向学生有效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符号系统。
显然,上述分析意味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表达既不是对零碎的思想、观点进行机械拼凑的行为,也不是对某种认知信息进行简单传递的过程,而是一种以实现价值认同为根本目标的精神交往行为。因此,我们认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表达应包括三个维度:(1)话语表达的修辞方式;(2)话语内容的社会契合程度;(3)话语形式的学生接受程度。
(二)现实困境
在当代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往往伴随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而进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文化语境的日益多元既丰富了其话语内容,又延伸了其话语边界,同时,也使其话语表达面临着多重困境。
1.生存困境:多元话语冲击,马克思主义话语的生存空间被挤压。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中国社会出现了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在调整利益关系和利益结构的同时,促进了消费主义、娱乐主义等大众文化的流行,还以不同形式诱发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另一方面,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兴媒介的迅猛发展,使“历史终结论”、“普世价值”等西方社会思潮在大学校园的广泛传播成为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在各社会思潮和马克思主义进行激烈较量的环境下,作为对新思想最敏感的一个社会群体,大学生不再是意识形态宣传的被动接受者,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正逐渐走向多元化。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话语权正面临着强劲地挑战。
2.内容困境:话语内容脱离现实语境,难以真正满足学生需求。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存在于特定的时空环境下,应该反映出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如同列宁指出的那样,“正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教条,不是什么一成不变的学说,而是活的行动的指南,所以它就不能不反映社会生活条件的异常剧烈的变化”。[7]但从实际表达过程来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内容并没有和现实语境紧密结合,具体表现为:概念原理式的话语较多,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较少;宏大叙事的话语较多,细致微观的话语较少;具体的政策话语较多,应有的实例话语较少。显然,这些话语内容不能积极地引导学生去关注自我、关注社会,既脱离了社会现实语境,又疏离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之外,因而很难被其真正接受。
3.形式困境:话语修辞晦涩难懂,学生难以对其进行有效解读。作为对社会生活高度概括和凝练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较强的学理性,想要对其进行准确地解读当然会有一定的困难。就当前阶段而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表达存在着曲折晦涩、抽象难懂等特点,具体表现为: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一些学者以所谓“从源头上准确解读马克思主义”为理由,故意卖弄西方学术话语,炫耀新奇研究视角,将马克思主义经院化、玄妙化;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话语表达的说教色彩过浓,习惯于用“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方法进行教学,将马克思主义空洞化、说教化。对于这些现象,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石云霞曾一针见血地评价道:“字眼越来越生僻,概念越来越抽象,语言越来越晦涩,文章越来越难懂。一言以蔽之,不好好说话。”[8]毫无疑问,这种晦涩难懂的话语修辞必然会使大多数学生既听不懂、也看不懂马克思主义,更遑论对其产生真正的价值认同,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在高校里只能实现“小众化”而不能达到“大众化”。
(三)路径选择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表达遇到的多重困境要求进行相应的话语变革,而建构一套体现马克思主义立场且富有科学性、时代性、通俗性的话语体系,就成为一种逻辑必然。
1.科学地优化话语内容,力求贴近社会实际、学生实际。首先,要善于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选择和提炼话语内容,将他们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置于话语选择的视野。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为例,在讲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这一专题时,要将大学生普遍关注的“贫富分化”、“住房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系”等话题作为主要的话语内容。其次,要运用这些话语内容引导大学生认真思考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如问题的产生原因、制约因素、解决途径等,从而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价值认同提供情感动力。在话语内容优化的过程中,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其一,话语内容的优化并不意味着对所有传统话语的抛弃,反而要继承传统文化和革命建设中所形成的有生命力的话语,如反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话语,反映革命经验的“三大法宝”、“长征精神”等话语;其二,话语内容优化必须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决不能刻意标新立异而降低话语内容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2.通俗地表达话语内容,将“理论语言”转变为“大众语言”。列宁曾经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9]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的过程中,为了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些抽象的理论,要用通俗易懂、清新朴实的形式进行表达,将理论话语变革为生活话语、将文件话语变革为大众话语,从而破除过度学术化、经院化的不良倾向。事实上,当前已有大量的通俗性话语可以使用了,例如,用毛泽东的“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话语表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用的“鞋子合不合脚”的话语喻指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用“´老虎´、´苍蝇´一起打”的话语表示反腐的决心。同样需要强调的是,通俗化地话语表达并不是指将话语内容庸俗化,那种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观点表达为“追求极端个人利益”话语的方式,不仅不能使大学生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反而还会消解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
3.平等地进行话语表达,注重人文关怀。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传授双方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因此,首先要营造平等、自由的话语表达场景,既要向学生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观点,又要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允许他们表达不同的思想并听取他们的建议。其次,要把人文关怀融进话语表达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真诚的关爱与帮助,为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提供积极的情感推动力。唯有通过这些开放式的真诚交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才能真正成为传授双方之间的桥梁。
4.多样化地拓展话语渠道,建立系统的话语传播机制。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在坚持课堂教育为主阵地的同时,应力求多样化地拓展渠道以实现传播效果。既要充分利用学生爱好使用互联网的特点,将特定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主题融入到网络情境中;又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营造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情境和氛围;还要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了解国情、民情,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艾思奇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3]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75.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
[5]金晔.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优化研究——基于传播学的考察视角[J].高等农业教育,2014,(12):39-43.
[6]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上海大学,2009.29.
[7]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1.
[8]石云霞,陈曙光.端正学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4):101-105.
[9]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