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学术研究正文

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食品行业区域竞争优势影响因素研究

  • 投稿少女
  • 更新时间2015-09-20
  • 阅读量402次
  • 评分4
  • 76
  • 0

张贞,胡非凡

(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210037)

摘要:我国食品行业面临如何持续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本文首先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基本框架,构造了我国食品行业区域竞争优势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然后依据2004—2010年全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综合实证结果,认为对我国食品行业总体以及三个子行业区域竞争优势的形成,都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有:农业资源因素、劳动力成本因素、产业集聚因素、企业规模因素;而产业开放度、全要素生产率和企业营销支出因素对行业的影响各异。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食品行业区域发展的具体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食品行业;竞争优势;钻石模型

中图分类号:F 71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390X(2015)01.0044.07

收稿日期:2014.08.26修回日期:2014.09.20网络出版时间:2015.01.0713:06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食品工业竞争力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2012SJB63003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面向粮食安全的粮食供应链整合研究”(14YJCZH053)。

作者简介:张贞(1972—),女,江苏南京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管理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50107.1306.010.html

Research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Regional Food Industry Based on Diamond Model

ZHANG Zhen,HU Feif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7,China)

Abstract:The problems which Chinese food industry facing are sustained growth and coordinatedregion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irstly constructs a theoretical model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regional food industry based on Diamond Model, then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31 provinces from 2004 to 2010. The results show that, such factors as agricultural resources, labor cost,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firm size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such factors as industrial opening, TFP and enterprise marketing expenditure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different industries.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pecific proposals to promot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food industry.

Keywords: food industry; competitive advantage; Diamond Model

食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工业部门,不仅因为近年来食品行业占工业总产值比例一直保持在8%以上,是重要的支柱产业;还因为作为农业的主要下游产业,发展食品业对于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食品工业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促进我国食品工业区域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到2015 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食品工业产值占全国比重提高到60%左右,形成食品工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因此研究我国区域食品行业竞争优势的动力因子对于推动食品行业持续增长以及区域协调发展都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国内学者围绕食品行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和影响因子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有:曾利彬利用编制的食品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了省域差异[1]。闫逢柱等通过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和国内市场占有率对我国食品制造业区域国际竞争力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食品制造业整体国际竞争力存在巨大差异,中西部地区明显强于东部地区且呈上升趋势[2]。贾杉同样利用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标得出了与闫逢柱类似的结论[3]。王图展研究了农业资源因子与食品工业发展的关系[4]。王汉斌提出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模型: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由食品加工业竞争资源、食品加工业生产过程和食品加工业消费需求创新三个因子驱动,其中三个因子用九个指标测量[5]。还有一些研究涉及具体的食品细分行业:例如张莉侠发现乳制品消费支出和技术效率对区域乳制品产业竞争优势有显著影响 [6];杨兴龙发现全要素生产率、企业规模和销售费用促进了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的竞争优势[7]。总的来看,目前的研究有两方面的缺陷:侧重评价体系的研究,缺乏影响因子与竞争力表现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研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涉及影响因子的实证研究对于因子选择比较分散,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有一定的随意性。

本文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分析框架,选择影响因子进行实证研究,能够比较全面地考察我国食品行业区域竞争优势驱动因子,将有助于更深入地掌握我国食品行业经济运行规律,帮助制定因地制宜的区域产业发展策略。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0世纪90年代初迈克尔·波特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竞争优势概念。波特认为自然资源禀赋差异是潜在的比较优势,而竞争优势才是各国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现实态势。波特指出一个国家在某一个行业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的战略与行业结构等四个关键要素,以及机遇和政府两个重要变量,这就是著名的“钻石模型”。本文主要依据“钻石模型”,具体设置四个方面动力因子:资源类因子(包括生产要素和相关支持产业)、市场需求因子、产业结构因子、企业策略因子。在此不考虑政府与机会两个外生变量,原因在于这两个因子都是通过前面四个因子发挥作用,而且比较难以获得量化数据,特别是机遇因子不但不能操作化,甚至验证的过程常常是从结果去推论其原因[8]。

(一)资源类因子

资源类因子考察两个因素:劳动力资源和农业资源。在钻石模型中,生产要素可以进一步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我国农副食品业、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2011年规模以上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强度分别是0.21%、0.45%、0.60%,远低于制造业0.78%的平均水平,又由于食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本文只考虑初级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源。一个地区劳动力资源越丰富,获取劳动力成本应该越低。张霞验证了当地职工工资水平与农产品加工业区域优势是负相关关系[9],贺灿飞也验证了当地名义工资与制造业区域比较优势为负相关关系[10]。因此本文假设区域劳动力获取成本与食品行业区域竞争优势形成为负相关关系。

农业部门是食品行业重要的相关支持产业。根据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产地要素禀赋越丰裕,越有利于降低投入品成本和原材料运输成本,因此也越有利于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由于我国农业资源禀赋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性,区域农业资源禀赋在品质和数量两个方面都相差很大,进而会影响到食品业空间布局的差异性。从实证研究结果看,王图展和贺灿飞验证了农业资源禀赋对农产品加工类产业区域优势有显著影响,但张霞认为工业品布局还受到制成品运输费用影响。笔者认为作为食品原料的农产品有不易保存和运输费用比较贵的特点,因此假设区域农业资源丰裕会对区域食品行业竞争优势形成产生正面影响。

(二)市场需求因子

波特认为内需市场一方面通过规模经济提高产业内厂商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若内需市场对质量有较高的要求,产业内厂商将可以掌握市场的脉动,也会有更多创新与发展的动机。也有学者认为运输成本下降和现代物流的发展使得区域性贸易得到广泛发展,地方市场规模未必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地方市场需求可以通过区外市场获得充分满足 [11]。笔者认为,所谓市场效应要联系具体的区域层级,相对于国与国之间的市场需求差异,国内区域市场的“本土市场效应”可能会不显著,市场需求对于食品行业区域竞争优势形成影响不确定。

(三)产业结构因子

产业结构因子本文考察产业集聚、产业开放度两个因素。产业集聚会带来外部经济效应。其机理在于同行业企业在一个地区的集聚,企业为取得各种投入品所耗费的成本大大降低,企业能够很容易地从当地获取行业的最新市场动态,搜索成本大为降低[12]。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减少生产或交易成本而大量汇集过来形成“集聚效应”,从而使得该区域该产业的竞争优势上升。因此本文假设产业集聚与食品行业区域竞争优势形成为正相关关系。

主流观点认为,外商投资通过带动出口、促进资本形成、降低技术创新成本以及技术外溢效应等多种途径推动了投资地经济的发展 [13]。但是不少实证研究得出相反结论,学者们对此的解释是当本地企业吸收国际技术能力较低,以及外商投资出发点是占领国内市场和利用廉价劳动力资源时,外商投资对行业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并没有促进作用 [14]。因此,本文假设产业开放度对食品行业区域竞争优势形成存在不确定性。

(四)企业策略因子

企业策略因子本文考察生产率、企业规模和企业营销支出差异三个因素。生产率反映了企业投入产出的效率。生产率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两个部分,技术效率高说明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高,能够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技术进步说明企业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设备。因此本文假设生产率与食品行业区域竞争优势形成是正相关关系。

一般经济理论认为随着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会产生内部规模经济性;同时根据“熊彼特假设”,大企业的资源优势和垄断地位保证了大规模的研发投入,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这两个方面的原因都有助于解释企业规模对于竞争优势形成有正面作用。但是理论界一直有竞争性假说,认为大企业会患上“大公司病”,以及中小企业更加具有“企业家精神”,更加有利于技术创新[15]。高良谋等认为实证结果的差异主要源于存在行业差异,不同行业的规模阀值和临界规模点不一样[16]。我国食品行业突出的现象依然是行业集中度不高,小型企业过多。因此笔者认为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规模经济性会比较显著,企业也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新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因此假设企业规模与区域竞争优势形成为正相关关系。

企业营销支出差异会导致消费者对于企业产品形成差异化印象。企业的营销投入体现为销售付出的成本,会增加产品的销售价格,只有当消费者对这种价格差异认可时,营销努力才会拓展市场份额;否则,当消费者不认可这种价格差异时,随着产品销售价格提高,反而会使市场份额缩小。所以企业营销差异是否会促进食品行业区域竞争优势提高需要实证检验。

二、计量模型设计与数据

(一)计量模型与变量说明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设置食品行业区域竞争优势影响因素计量模型如下:

模型变量说明如下。

1.被解释变量

因变量选取区位熵表示食品行业区域竞争优势。由于我国省际区域规模有很大差异,通过区位熵指标可以排除区域规模差异影响,有利于显示真正的区域优势产业,真实地反映生产要素地理空间分布、主导经济部门的作用及其变化特点,被多个学者应用于区域产业优势实证研究 [17]。具体计算公式为:一个地区食品业(或者三个子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食品业(或者三个子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区位熵大于1,可以认为该产业是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区位熵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

2.资源类因子

农业资源指标选择当地实际农林牧渔总产值占全国总产值比例,以NMSjt(t时期j省农业市场份额)表示。该指标越高,表示当地农业资源越丰裕。劳动力成本指标选择当地制造业人均工资与全国制造业人均工资的比值,具体设置指标REWjt(t时期j省的制造业人均工资与全国制造业人均工资的比值),当地制造业人均工资水平越高,表现为REW值越大;反之,当地制造业人均工资水平越低,表现为REW值越小。

3.市场需求因子

当地市场食品消费规模指标为当地居民食品消费总额占全国食品消费的比例,具体设置指标为CONjt(t时期j省的居民食品消费占全国食品消费比例)。其中当地居民食品消费总额指标为计算所得,具体计算公式为:各地区当年居民食品支出规模=各地区年末人口数×城镇化率×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中的食品部分+各地区年末人口数×(1.城镇化率)×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现金支出的食品部分。

4.产业结构因子

产业集聚指标用SUMjt表示,选择当地食品业(或者三个子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目占全行业比例,此比例越高,说明食品企业在该地区的相对集聚程度越高。产业对外开放程度选择出口依存度和外商投资比例两个指标。具体设置EXPjt(t时期j省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出口交货值占当地食品业总产值比例),FDIjt(t时期j省三资企业实收资本占当年食品业实收资本比例)。

5.企业策略因子

生产效率选择全要素生产率环比增速指标,以TFPjt表示(t时期j省规模以上食品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环比增速)。其中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使用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法的TFP指数计算方法。产出指标为食品行业总产值,劳动力投入指标为全部从业人员年均人数,资本投入指标为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中间投入指标使用主营业务成本减去人工费用和固定资产当年折旧所得。

企业规模指标选择当地食品业企业平均产值规模与全国行业平均产值规模的比值来表示,具体设置为SCAjt(t时期j省规模以上食品业企业平均产值规模与全行业平均产值规模的比值)。企业营销支出差异选择当地食品业营业费用占产值比例指标,具体设置为MKTjt(t时期j省食品业规模以上企业营销费用占产值比例)。

(二)数据来源与估计方法

以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样本期间为2004—2010年,面板数据由217组观测值组成。原始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宏产业集群数据库数据,两次经济普查数据,全部数据以2002年为基年进行价格平减。本文使用EVIEWS7.0软件对上述计量模型进行了估计。使用Hausman检验确定随机效应模型是否优于固定效应模型,结果发现全部可以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于固定效应模型,由于时间序列比较短,本文不进行协整检验,而是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在面板数据存在异方差和时间序列相关性时,可以提供可靠的估计。

三、结果与讨论

(一)我国食品行业区域竞争优势变化分析

本文利用区位熵指标测算了2003—2010年我国31各省份食品业及三个子行业的区域竞争优势。

从食品业整体考察,2010年食品业区位熵排名前5位依次是:西藏(2.71)、黑龙江(2.39)、吉林(2.01)、四川(1.97)、广西(1.9);排名后5位的依次是:山西(0.37)、上海(0.37)、浙江(0.39)、江苏(0.45)、青海(0.49)。区位熵上升幅度较大的地区为:西藏(+1.286)、黑龙江(+0.892)、吉林(+0.875)、辽宁(+0.477)、湖北(+0.294)。

2010年农副食品区位熵排名前5位依次是:黑龙江(2.52)、吉林(2.44)、广西(2.33)、山东(1.78)、河南(1.59);排名后5位依次是:上海(0.17)、浙江(0.3)、山西(0.31)、青海(0.31)、贵州(0.40)。区位熵上升幅度较大的地区为:黑龙江(+1.258)、吉林(+1.003)、辽宁(+0.574)、西藏(+0.465)、湖北(+0.302)。

2010年食品制造区位熵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内蒙古(2.97)、黑龙江(2.66)、河南(2.11)、海南(1.77)、福建(1.56);排名后5位的依次是:江苏(0.28)、山西(0.4)、浙江(0.47)、甘肃(0.58)、云南(0.64)。区位熵上升幅度较大的地区为:吉林(+0.605)、青海(+0.56)、黑龙江(+ 0.5)、辽宁(+0.34)、福建(+0.316)。

2010年饮料制造区位熵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西藏(12.62)、四川(4.42)、贵州(4.12)、湖北(2.0)、吉林(1.65);排名后5位的依次是:上海(0.43)、天津(0.49)、江苏(0.50)、山西(0.55)、广东(0.58)。区位熵上升幅度较大的地区为:西藏(+7.12)、贵州(+1.41)、广西(+0.586)、吉林(+0.567)、湖北(+0.56)。

总体来看,2003—2010年间我国省际间食品行业的竞争优势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东部地区食品行业竞争优势在不断下降,东北部地区竞争优势上升最快,中部和西部有小幅上升。

(二)影响因子实证结果

本文对食品业及其三个子行业的区域竞争优势影响因素模型进行了回归,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多个指标对我国食品行业区域竞争优势形成都有较好的解释能力,这说明我国食品行业区域竞争优势形成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

关于资源类因子:农业资源对我国食品业以及农副食品和食品制造业两个细分行业区域优势形成有正面影响。饮料制造业系数为正,但是不显著,可能的原因在于饮料制造的农产品原料主要来源于粮食、水果和水源,对农林牧渔总产值指标就不太敏感。劳动力成本显著制约我国食品业以及三个细分行业区域优势形成,符合预期。这说明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食品行业在劳动力资源丰裕区域容易成为优势产业。

关于市场需求因子:实证研究表明当地食品市场需求大小对我国食品业竞争优势形成没有产生显著作用,所谓“本土市场需求效应”不适应于一国内部区域层次。由于国内现代物流和贸易迅速发展,食品业的产地和销售地可以分离,市场需求大但是资源禀赋不具有相对优势的区域完全可以从其他区域获得食品来消费。

关于产业结构因子:产业集聚对食品业以及三个子行业竞争优势形成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检验结果验证了“产业集聚效应”的存在。产业出口依存度增加对饮料制造比较优势提升有正面作用,对其他产业没有显著作用,从食品业整体情况来看也没有发现出口导向倾向会影响区域竞争优势形成。可能的原因是对于农副食品和食品制造业而言,生产出口食品和国内消费食品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外商投资对于农副食品和饮料制造业没有显著影响,对于食品制造业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从食品业整体情况来看外商投资也是负面影响。从本文实证结果来看,外资进入我国食品业,特别是食品制造业的主要目的是将中国市场作为产品销售地,抢占国内市场份额并依此获得国际贸易环节的利润,并不能促进区域产业竞争优势提升。

关于企业策略因子:总体来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对于我国食品业区域竞争优势形成有正面作用,这种效应也存在于农副食品业中,但是食品制造业与饮料制造业不够显著。这说明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区域竞争优势形成过程中,有粗放式发展的倾向,依靠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进步的内涵式发展不足。企业规模效应对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正面提升作用在我国食品行业中广泛存在,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依然是提升产业区域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企业营销支出差异对提升食品业整体竞争优势有正面作用,这种作用也存在于农副食品业中,但是在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中这种效应并不显著。这说明企业追求产品差异化策略能否提升竞争优势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首先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基本框架,构造了我国食品行业区域竞争优势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然后依据2004—2010年全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综合实证结果,对我国食品业总体以及各子行业区域竞争优势形成都产生了影响的因素有:农业资源因素、劳动力成本因素、产业集聚因素、企业规模因素;而产业开放度、全要素生产率和企业营销支出差异对行业的影响各异。根据以上实证结果,本文对于促进我国食品业区域竞争优势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农业资源丰裕地区要发挥上游产业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下游食品加工业。丰富的农业资源有助于当地食品业竞争优势形成,同时农业资源丰富的省份通过发展农业产业链下游产业,还可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从时间动态变化来看,2003—2010年期间,我国东部地区总体农业资源份额在下降,其余区域都处于增长态势,这种变化趋势有助于增进中部、西部和东北部食品业竞争优势。但是也有些农业资源丰裕省份食品业竞争优势并不能与其资源匹配。以2010年农业生产总值占全国百分比指标来衡量,如果把位于前10名的省份定义为农业资源丰裕省份,中部的河南省和安徽省,东部的河北省农业资源排名与食品业竞争优势排名落差都达到或者大于5个位次,这些省份需要加强对食品行业的政策引导,促进当地农业资源优势转变为食品业竞争优势。

第二,劳动力成本优势地区不仅要把食品业作为主导产业发展,还要重视产品结构升级。从静态横向比较来看,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最高,东北部和西部其次,中部地区最低。我国正处于区域产业空间变迁时期,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从东部沿海地区向内地迁移。根据本文的实证研究,内地省份承接发展劳动力密集产业具有经济逻辑上的合理性。但是从2003—2010年时间变化趋势看,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相对值在下降,而最具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中部也是上升最快的地区,东北部地区和西部的劳动力成本相对值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预示着我国劳动力成本地区差异有缩小的趋势,区域劳动力资源禀赋优势对食品行业竞争力的影响力会减弱。因此劳动力成本优势地区不仅要利用成本优势扩大食品业生产规模,还应该注重提高行业的科技研发投入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产品结构升级。

第三,重视大型食品企业发展。大型企业对食品业整体和食品产业链发展的龙头作用、辐射作用是中小企业无法替代的。“十二五”规划指出,我国食品业近年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是大中型企业偏少,“小、散、低”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从区域数据比较来看,我国地区之间食品企业规模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根据2010年数据,东北部地区的农副食品和食品制造业企业平均规模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持平,而中部和西部地区低于平均值水平较多。饮料制造业东部地方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余地区都低于平均水平。由此可见,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需要更加重视当地大型食品企业发展。当地政府可以通过鼓励企业之间的兼并,提供融资优惠等政策等措施来促进当地食品企业做大做强。

第四,依托区域优势农产品资源,积极培育特色化食品业产业集群。自《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实施以来,农业部又出台了《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我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生产格局已经初步形成。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集群发展可以有效促进食品业竞争力提升。由于食品业主要以农产品为加工对象,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因此,在培育食品业集群过程中,应该依托特色化的农业资源禀赋,准确选择特色产品。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曾利彬,严奉宪,周斌,等.我国省域食品制造业竞争力评价[J].中大管理研究,2008(4):103.126.

[2]闫逢柱,乔娟.中国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差异的实证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4.51.

[3]贾杉.我国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0):198.200.

[4]王图展,周应恒.我国食品工业和农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29(3):127.131.

[5]王汉斌,齐中英.中国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的九力分析与评价[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117.120.

[6]张莉侠,杨国涛.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基于我国乳制品业的实证分析[J].南方经济,2007(3):15.26.

[7]杨兴龙.基于效率视角的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竞争力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

[8]芮明杰,富立友,陈晓静.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9]张霞.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

[10]贺灿飞,谢秀珍,潘峰华.中国制造业省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08,27(3):623.635.

[11]李延云.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及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12]范剑勇,石灵云.产业外部性、企业竞争环境与劳动生产率[J].管理世界,2009(8):65.72.

[13]曾先峰.中国区域工业的不均衡增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978—2006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6):84.98.

[14]赵伟,张萃.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6(5):52.56, 64.

[15]张元智,马鸣萧.企业规模、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J].中国工业经济,2004(6):29.35.

[16]高良谋,李宇.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倒U关系的形成机制与动态拓展[J].管理世界,2009(8):113.123.

[17]杨兴龙,王凯.我国玉米加工产业优势地区选择的实证分析——以4个玉米主产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8(4):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