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甘芬芳
◆重庆市黔江中学 于 婷
【摘 要】基于当今社会灾害频发的背景和高中地理新课改的要求,培养高中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为了了解高中生灾害素养水平,文章选择重庆市黔江区的高中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运用excel2007和SPSS19.0软件,通过交叉列表分析、卡方独立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高中生灾害素养及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灾害素养;灾害态度;灾害知识;灾害技能;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5-0051-02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开始探讨21世纪人类面临着的资源、环境、人口等一系列问题,灾害问题也随之成为国际普遍关心的话题。加强我国公民的灾害教育,提高灾害素养是实现减轻灾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措施。然而,灾害教育在我国长期以来得不到重视,其研究大部分还只停留在官方制定方案和理论研究层面,若要实现全民素质的提高,还需从基础教育开始。“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计划”指出:“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由此可见,自然灾害教育始于学校,学校是开展灾害教育的理想场所。
地理学本身就是一门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其学科知识和学科性质决定了它成为灾害教育的主渠道。2003年,我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把自然灾害的内容不仅整合到了必修一和必修二各章节中,还为提高中学生灾害素养专门设立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课程。加强中学生对灾害的正确认识、强化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环境观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等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的重要体现。
目前,我国中学基础教育中对灾害教育还没有足够的重视。进行高中生灾害素养调查,了解高中生灾害认知、态度、技能等现状,发现灾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灾害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培养高中生防灾减灾意识是中学教育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因此,基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灾害教育调查研究,对中学灾害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资料和方法
本次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以重庆市黔江区高一和高二学生为对象,于2015年3月完成问卷调查。针对调查结果,运用excel2007和spss19.0软件从多个角度分析高中生灾害教育的现状和不足。
由于受研究时间和经费的条件限制,本次调查对象由高一和高二两部分学生组成,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4份,有效问卷171份,回收率92%,有效问卷率92.9%。根据DeVellis提出的信度α系数值介于0.65~0.70,表示此量表可以达到一定的分析信度。经过信度分析,调查问卷α系数值为0.687。因此,本次调查问卷的回收率、有效率、信度都能达到社会统计分析与研究的要求,黔江区高中生的灾害素养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重庆市高中生灾害素养水平。
三、结果与分析
1.高中生灾害素养现状分析。灾害素养指公民具备一定的防灾减灾知识、能力与态度。具体包括灾害态度、灾害知识与灾害技能三个层次。结合前人的研究方法,假设灾害态度、灾害知识与灾害技能同等重要并对其进行相同赋分,共同构成灾害素养。即灾害素养 = 灾害态度 + 灾害知识 + 灾害技能。
调查显示,高中生灾害态度、灾害知识、灾害技能及灾害素养总得分均满足正态分布,但其标准差大于0.5,反映出高中生灾害素养各维度得分比较离散,个体差异较大。在灾害素养总得分中,高中生所得平均分为75.55,优秀率达到50.9%,表明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防灾减灾素养。在各维度总分相等(10分)的情况下,对灾害态度、灾害知识、灾害技能得分进行均值比较,灾害态度得分最高,为8.94;灾害技能和灾害知识得分较低,为7.09和6.93。因此高中生防灾减灾态度积极,已具有一定的灾害知识和技能,但灾害知识和灾害技能的了解还不足。
2.高中生基本情况分析。本调查从学生的年级、性别、是否选修了高中《自然灾害与防治》这门课程以及学校和教师是否进行灾害安全教育和灾害演练几方面全面关注学生的基本特征。
(1)调查对象年级分布。调查对象为高一和高二学生,其调查年级比例相当,分别占51.5%和48.5%。利用spss19.0对样本数据做交叉列表分析和方差分析,并进行卡方检验。结合表3和表4,研究表明高中生灾害态度、灾害知识、灾害技能及灾害素养得分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提升;年级分布与灾害知识、灾害技能和灾害素养总得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与灾害态度维度得分之间没有相关性。
(2)调查对象性别分布。高中生灾害素养调查女生居多,占有效样本比例62.6%,男生仅37.4%。研究表明,高中生性别差异与灾害态度和灾害知识维度得分之间具有相关关系。女生在灾害态度、灾害知识、灾害技能及灾害素养总得分均高于男生,该结果基本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
(3)调查对象所在学校教师在课堂上是否讲解灾害教育知识。课堂上教师是否讲解关于防灾减灾、逃生等方面的安全教育调查中,只有33.9%的高中生选择经常讲解,58.5%的学生选择偶尔讲解,7.6%的学生选择从不讲解。卡方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教师在课堂上是否讲解灾害教育知识与学生灾害态度、灾害知识和灾害素养得分之间都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与灾害技能维度得分相关性不大。在高中灾害教育中教师多是偶尔讲解,这值得深思。
(4)调查对象所在学校是否举行防灾演练训练。所在的学校是否举办专门的防灾减灾训练的灾害教育调查中,有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从来没有过,比例占48.0%,偶尔进行防灾演练的占42.6%,只有9.4%的学生选择经常进行防灾演练。通过卡方检验显示出学校是否参加防灾演练与学生灾害技能得分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说明举行防灾减灾演练对学生灾害技能的提高至关重要。
(5)调查对象是否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这门课程。调查学生是否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课程,其中选修的占47.1%,没有选修的占52.9%。利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选修过《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学生在灾害知识和灾害技能维度得分都优于没有选修的学生,其得分差异明显,在灾害态度维度方面得分相差不明显;高中生是否选修灾害课程与灾害知识、灾害技能和灾害素养得分之间都存在相关关系,其中学生是否选修灾害教育课程与灾害知识维度得分显著相关。
3.高中生灾害态度、知识、技能及灾害素养的相关性分析。根据pearson相关系数及其检验结果,高中生灾害态度、灾害知识、灾害技能及灾害素养之间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正相关关系明显。结合表4,灾害态度、灾害知识、灾害技能三者之间相关系数位于0.4附近,呈中度相关;灾害素养与这三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6,呈现高度相关。可见高中生灾害态度、灾害知识与灾害技能之间都有一定的相关性,三者相互促进,共同制约着高中生灾害素养的提高。
四、结论
1.高中生减灾防灾态度比较积极,具有一定的灾害素养,但灾害知识和技能了解还不足。
2.学生的年级、性别、学校灾害教育质量等对高中生灾害素养水平有着重要影响。总体上满足灾害素养水平随着着年级的升高而提升;女生的灾害素养水平普遍高于男生;学校灾害教育质量与高中生灾害态度维度得分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与灾害知识和灾害技能维度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3.高中生灾害态度、灾害知识与灾害技能之间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共同制约着高中生灾害素养的提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淑艳.高中地理灾害教育的目标建构和教学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1-20.
[2]于秀丽.地理教学与防灾减灾教育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7,(35):399.
[3]王立华.对高中地理开设选修课《自然灾害与防治》的设想[J].福建地理,2003,18(6):48-51.
[4]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务实-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
[5]王民,蔚东英,朱小丽等.我国部分省市中学教师防灾素养调研[J].教育学报,2012,5(8):52-58.
[6]张英,王民,李斐等.我国部分省市初中生防灾素养调查研究[J].灾害学,2012,2(27):100-104.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