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正文

通用技术有效学习的特征与策略

  • 投稿小明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493次
  • 评分4
  • 34
  • 0

丁玉石

(浙江省文成中学,325300)

摘要:通用技术有效学习是指在课堂学习中,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学生获得技术方面的进步和发展。有效学习的特征是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对学习过程有自主性,通过学习能获得自我认同。教师组织课堂学习时,可以利用案例、学案、实践项目等有效组织教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通用技术 有效学习 特征 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的具体需求和现状,并能据此组织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中,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有效学习。

一、有效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一)有效学习的内涵

有效学习是指学生用较少的学习时间,获得较多的知识,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愉快的、主动的、积极的参与,而不是痛苦的、被动的、消极的接受,通过学习能够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得到师生的认同,有成就感,有继续学习的愿望和动力。有效学习相对于低效,甚至无效学习,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效学习是把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摆在第一位,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是自己的事情,不是为别人学习。在课堂上要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要求教师心中要有正确的学生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切不可急功近利,违背学习规律,推行“填鸭式”“题海式”战术。因为这样做,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厌学,抵触学习,与有效学习背道而驰。

(二)有效学习的特征

通用技术有效学习是指在课堂学习中,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学生获得技术方面的进步和发展。有效学习没有具体的衡量指标,但具有以下特征。

1.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较高的兴趣。

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课堂上就会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并且对学习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如何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呢?首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承认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不是承载知识的容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经历,他们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教师在组织课堂学习时,要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学习情况,因材施教。其次,在备课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每节课都有教学目标,但达成教学目标的载体有很多,教师在选择教学载体时,要做到心中有生,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觉得学习内容很亲切,有学习的冲动和愿望。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技术与设计2》第二章第一节“流程的概念”时,考虑山区的学生对自行车前轮装圈上轴的过程并不熟悉,可能有些学生还不会骑自行车,对于安装的时序和环节自然就不清楚,但是山区的学生对育苗插秧的过程很熟悉,大部分学生都在田里劳动过,让他们说说具体的环节和时序,他们就会觉得很亲切,有话可说,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

2.学生对学习过程具有自主性。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和理解,而是学生与文本的交互作用、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但是以“教”为中心、“满堂讲”“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依然较为普遍,学生对学习过程缺乏自主性,学习方式单一、学习效率低下。通用技术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对技术的理解、运用和评价不是靠教师的讲解获得的,而是靠自主学习,对生活中的技术现象独立思考、自主分析习得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力,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例如,在教学“结构的稳定性”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教材上的案例进行逐个讲解,这样,学生仅仅停留在知道了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三个因素上,没有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运用,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没有得到锻炼,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缺乏自主性。相反,如果教师创设适当的情境,如投影展示上海“楼脆脆”事件(如图1)、成都“楼歪歪”事件(如图2),引导学生思考出现这些事故的原因。学生自主分析、讨论得出结构稳定性的概念,再通过不倒翁试验,讨论自行车的稳定性,分析塔架模型结构等,从而自主建构出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三个因素。最后利用一次性筷子,让学生根据对结构形状、支撑面积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的认识和理解,搭建结构稳定的桥梁模型。经过一系列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达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3.通过学习能够收获自我认同感。

自我认同感是学生通过有效学习,获得了教师的肯定、同学的鼓励,能感受到甚至触摸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心里有成就感和想继续学习的愿望。自我认同度高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得积极进取、自信乐观,能够直面挫折勇于接受挑战,能够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相反,自我认同度低的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缺乏自信、在别人面前不敢展现自己,自我封闭和过度敏感。例如,有一位学生由于文化课基础薄弱,在班级属于“后进生”,每次考试都不理想,渐渐地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对什么事情都无所谓,自暴自弃,多次违反学校纪律,不服从教师的管理。了解了这位学生的情况后,我发现他动手能力很强,于是就动员他加入“创意制作社”。在社团活动中,他表现得很出色,设计制作了“懒人洗衣刷”“雨伞架”(如图3)等,还在学校科技节上获得一等奖,并被学校推荐到县里参加比赛。这在班级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他自己也感觉小有成就。在通用技术课堂上,我也有意识地捕捉他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在课堂上表现得更积极,重新树立了自我认同感。

二、有效学习的策略

(一)利用案例,激发学习兴趣

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编排了大量的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技术概念和思想,因此案例分析是通用技术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面对众多的案例,该如何选择和使用才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呢?这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通用技术与生活联系紧密,在选择技术案例时,应尽量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因为学生熟悉的案例或多或少都具备一些与之相关的经验,以此组织课堂学习,学生觉得亲切,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有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比如,在教学“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时,我安排了“给课桌椅挑毛病”这个环节,让学生找出课桌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积极性很高,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了诸如“课桌高度不能调节,会影响到坐姿”“椅面太硬,坐久了不舒适”“桌角太尖不安全”“靠背太矮坐久了腰疼”等问题,学生结合自己的人机关系体验提出了理想中的课桌椅设计方案。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不仅理解了人机关系的含义,还能体会到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利用技术案例组织课堂教学时,还要注意对案例的深挖掘,通过对技术案例的分析、讨论、拓展、延伸,让技术案例贯穿整堂课,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比如,在教学“发现问题”这一内容时,有教师选用“胡振远发明提手”这个案例组织教学:胡振远商场购物回来提了很多东西,双手勒得血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决定设计一个提手(如图5),能方便地提塑料袋。提手用什么材料做?他通过研究和试验找到了合适的材料。提手生产出来后,市场销售不好,他通过做市场调查,对提手进行了完善(如图6)。最后推向市场,获得了千万价值。学生很震惊,这样一个小发明能创造如此巨大的价值。这节课以胡振远发明提手这个案例为主线,师生一起深入分析和讨论,学生与技术案例交互作用,被案例的情节所深深吸引,引起思想上的共鸣,整个学习过程变得轻松而愉快,达到了有效学习的目标。

(二)设计学案,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学案导学是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完成学习任务。通用技术某些章节可以利用学案导学,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比如,在教学“正投影与三视图”时,就可以利用学案组织学习,这节课的导学案包括:(1)掌握正投影的特征,知道三视图是如何形成的,物体三视图投影规律及正确绘制三视图。(2)给出一个正投影,由学生观察后得出正投影中光线之间有什么关系,光线和投影面之间有什么关系;给出不同形体的一视图、二视图、三视图,得出一视图、二视图不能正确地反映出物体的形体,三视图能正确地反映物体的形体;观察三视图形成的动画,总结出三视图形成的规律;学生自主完成各形体的三视图;学习小结,以填空的形式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检验。整节课以学案为载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通过观察、分析、思考,总结出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掌握了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布鲁纳认为,“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利用学案导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学案的设计,要充分了解学情,根据不同的学情提供不同层次、可自主选择的课堂学习内容,使不同层次、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都有所进步和发展。(2)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实现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和对话,使学习过程变得愉快、轻松和高效。

(三)开展实践项目,让学生积极参与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技术课程应立足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因此,技术实践是通用技术课程的特色,教师应根据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与要求,设计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思维。学生普遍比较喜欢技术实践活动,对技术实践有很高的热情,如在教学“结构的类型”时,我让学生进行“鸡蛋承受压力”的试验,3枚鸡蛋居然能承受4块砖的压力(如图7),而且完好无损,学生觉得不可思议。这时,我顺势提问:为什么鸡蛋能够承受如此大的压力?学生思考后自然能得出壳体结构的受力特点。

又如,在教学“简单结构的设计”这节内容时,我根据学习目标,设计了“用一次性筷子制作晾衣架模型”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熟悉设计一个结构应考虑的主要因素,设计晾衣架方案并做出模型,晾衣架模型至少要能承受500克重的钩码。活动准备:一次性筷子8根,棉线若干,剪刀一把,钩码若干。活动过程:首先提供几款晾衣架的图片,然后师生交流讨论制作晾衣架应考虑的因素,接下来学生分组构思方案、确定方案,绘制设计草图,最后小组成员合作制作模型。活动展示:每组推荐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作品(如图8和图9),介绍构思的灵感,制作的过程,演示能够承受钩码的重量。每展示一组,教室里都会响起热烈的掌声,学生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实践项目是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载体,通过“动脑设计”和“动手制作”,学生走进技术世界,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使技术学习变得轻松而高效。教师在设计实践项目时应让实践项目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目标,让自己融入学生活动中,成为学生活动的伙伴,在必要时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与学生共同完成实践活动。

通用技术有效教学不仅体现在学生完成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目标上,更主要的是学生经历了学习过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提高了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