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正文

“劳作教育”作为必修课要落到实处

  • 投稿白熊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680次
  • 评分4
  • 42
  • 0

姜朝晖

据报道,南京理工大学教育实验学院今年面向2014 级本科生推出名为“益心益意”的劳作教育课,且在课程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该课作为大学生必修课程,分为校园服务的基本劳作课和社会实践的拓展性劳作课两大部分, 每学期修满20 课时,就可得到这门课的1 个学分,表现优秀的学生在各项评优中会享受一定的“福利”,但考核未通过必须重修。

众所周知,类似“劳作教育课”这样的课程在我国中小学里长期存在,诸如“劳动与技术课”、“通用技术课”等,有条件的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实践基地劳作,旨在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劳动品质和创新能力。但是到了大学之后,这门课程基本就舍弃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学毕业前的社会实践或实习课程。那么,现在大学设置“劳作教育课”是否有此必要呢?

之所以强调“劳作教育课”要落到实处,是因为在一些中小学甚至大学各种不同形式的劳动课大多名存实亡。对劳动教育的忽视,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问题。一是直接反映在大学生个人、教室、宿舍的清洁卫生上,不少学生无法维持整洁的生活环境,不仅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也影响学习环境。二是间接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造成了长远影响。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敢于创新的品质,在未来的工作上也难以有更好的发展。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劳动教育不可谓不重要。

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我们提倡“五育并举”,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教育很少被提及,在高校人才培养上,取而代之的是培养实践性、创新型人才。而劳动技术教育恰恰是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之一。

劳作教育很重要,但如何开展“劳作教育课”?笔者以为,应该有三个方面的基本认识:首先,我们不能把大学劳作教育课简单地等同于中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的延伸,而是必须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价值。其次,劳作教育课应该注重劳动过程以及劳动的成效。最后,劳动教育不能只是简单通过一门课程完成,而是应该作为一种思想或理念,融入各门课程的培养目标中去。

(原载于《中国教育报》2014 年11 月5 日第2 版,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