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正文

李西刚:以自己特长,打造学校特色

  • 投稿heal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506次
  • 评分4
  • 11
  • 0

本刊记者 卢秋红

2009年8月,作为北京市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的李西刚校长走进了北京市门头沟区工人子弟小学。在与教师的交谈中,他了解到学校教师教育理念的落后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当时学校没有全员参与的课题。李西刚面对的正是这样一所学校:教师的学习、研究氛围不浓,缺少学习提升的机会和专业发展的平台。但几年过去,更名后的龙泉小学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以互动技术有效应用为抓手,在应用互动技术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了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课题引领,搭建教师专业发展舞台

在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情况后,李西刚决定发挥自己信息技术学科特长,打造学校的特色。为此,他想到利用课题引领,帮助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舞台,通过教师的专业成长带动学校的全面发展。他将自己主持的全国教育技术重点课题《远程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和全国重点课题的子课题《运用互动反馈技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实践研究》引入工人子弟小学。

1. 两节引导课增强了教师们的信心

2009年9月中旬,由两位教师分别执教了两节利用互动反馈技术的引导课。为了上好这两节课,让教师们体验互动反馈技术给课堂带来的变化,李西刚和两位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设计能够了解学情、激发学生兴趣与思维、突破教学难点的反馈问题(按点),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课后,他让所有教师运用互动反馈技术对这两节引导课进行评价,评价内容针对的是该课是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难点和课堂教学效果三个方面。结果,所有教师都对这两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为今后的互动反馈技术应用和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了这样好的开始,接下来李西刚一方面为教师们培训互动反馈技术的基本操作和运用,一方面对教师进行相关教学理论的培训,尤其是有效按点的培训和有效策略的培训,使教师们得到了技术和理论上的双提升。同时,他帮助骨干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开展课例实验,使教师们在实际应用中提高应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所有教师都学会了应用互动反馈技术教学,并且多位教师在全国性的比赛中拿到了很好的名次。此次获奖,让教师们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

2. 指导说课,处处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为使互动反馈技术的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教师的整合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迅速提升。李西刚先后为教师进行专题培训达二十余次。他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聘请北京师范大学陈美玲教授,原北京市电化教育馆馆长、特级教师潘克明等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提升,视野得到拓展。

为了提高教师的说课水平,他亲自指导教师撰写说课稿,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模板,一遍遍地听教师的试讲,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教师的撰稿和说课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2010年,有两位教师参加在无锡举办的第八届全国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总决赛(NOC)中双双获得一等奖。在第九届NOC大赛中,获得3个特等奖,4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工作仅仅三年的杨迪老师还被评为“NOC之星”。

李西刚处处用心,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台,他一方面组织教师参加全国和市级教学课例、论文、教学设计评优;另一方面通过为兄弟学校送课,实现校际间交流,组织全国和市、区级研讨会。

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次新版本电子白板软件和互动反馈软件出来,李西刚都先进行学习尝试,然后为教师们进行专门培训,确保新版软件能够更好地应用于教学。他说:“提高互动反馈技术有效性和课堂教学效率应抓好两个关键点:一是有效按点的设计,二是依据反馈信息进行有效策略调整。”对此,他撰写文章《抓住两个关键点,提高互动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深入的阐述。利用工作之余,他还撰写了《利用互动技术提高远程互动课堂教学效果》、《运用互动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运用互动技术凸显办学特色》等文章,先后发表在多家专业教育刊物上,他主编的《互动技术有效应用的实践探究》一书也由现代出版社出版。

在研究与实践中,李西刚发现,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清晰,抓不住教材的重点与难点。为此,在思考如何将互动技术进行深层次应用时,他将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和皮尔森的同伴学习理论引用课堂。设计按点时教师要明确知识的维度和认知的维度,反馈信息后要运用有效的策略,使学生的认知能够由低层认知向高层认知发展,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这样的设计不仅要求教师深入理解和把握教材,更要知道所设计的按点知识是属于哪个层次的知识,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记忆知识,还是理解、应用知识,在此过程中,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出示了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然后让学生进行选择判断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从反馈结果看出,大部分同学选择了锐角三角形,但有12名同学选择了“其他”。这时,教师请选择“锐角三角形”的同学站起来,选择“其他”的同学与他们进行1对1的辩论。李西刚高兴地看到学生们热烈地讨论。一番争论过后,学生重新选择, 90%的同学选择了“其他”,从而体现出了皮尔森同伴学习的优势。教师运用电子白板的拖动功能将隐藏的三角形一一拖出,学生看到既可以是锐角三角形,也可以是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而后,教师拖动图形的控制点,让学生动态地看到了由锐角三角形到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变化过程。学生通过观察还得出了:仅凭一个锐角不能确定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什么三角形,就是出现两个锐角也不能断定是什么三角形。从认知角度看,通过学生的争辩,学生处于“分析”、“评价”的高层认知阶段,而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学生的创造,达到了最高的认知维度。试想,如果教师当时采取的是其他策略,学生的认知就不会由低层认知发展到高层认知,更不会出现创造性的知识。

面向全国展示与交流,站在更高的起点上

2013年5月,工人子弟小学在迁址的同时,将原河南街小学并入,学校更名为龙泉小学。新学校成立1个月后,就举办了全国“十二五”教育技术重点课题《基于互动反馈技术的教学研究》研讨会,向来自全国的近二百名领导、专家和教师进行了展示交流。展示课和李西刚的汇报真实、有内涵、有高度和深度,受到了与会人员的称道。2013年10月,学校又圆满承办了北京市小学电化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年会,参会人数达到三百余人,推出展示课23节,无论是参会人数还是展示课数量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龙泉小学要永远走在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前列,这是李西刚作为校长的不懈追求。在深入研究互动反馈技术和电子白板有效应用的同时,他也在探究平板电脑的教学应用。2013年12月中旬,学校召开了基于平板电脑的自主学习课例研讨会,推出了门头沟区首节研究课例,起点之高令参会的领导、专家刮目相看。

站在更高的起点上,龙泉小学有了更宽广的舞台。正是在一次次摸爬滚打中,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整合能力得到了提升。正如北京师范大学陈美玲教授说的那样:“老师们运用互动技术已经到了无痕境界!”正是李西刚的无私付出和正确引领,使得教师获得了更多的成长机会,学校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教师教学水平越来越高,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课堂教学越来越有效,领导、家长、社会越来越称道。

现今,李西刚和他的团队将创办“全国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知名学校”作为今后三年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和大胆的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