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会 金 文 侯 兰
基本理念
“围绕学校办学理念进行规划,以应用为核心,统一规划软件、硬件、资源、培训等,围绕师生需求开展应用研究”是自下而上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的基本理念。校长的信息化领导方式是正确决策的前提,教师及教务等学校相关人员以应用为需求导向,这是贯穿自下而上的学校信息化的基本方针,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导向,确保教育信息化的“受益”者是教师与学生,充分体现教育信息化的主体是人。我们必须以此模式带动或促进校长、教师以及教务等相关人员教育信息化的观念与思想的提升,让教育信息化落实到课堂中,使其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的巨大促进作用。同时,这种模式也充分体现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者是教师,只有他们才真正懂得课堂中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而不是把信息技术“塞进”课堂。
核心特征
1.教育信息化决策机制完善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必然要带来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模式、内容和方法都将产生强大的冲击。因此,以教育信息化实现学校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提高学校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地制定信息技术发展规划,把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校发展和课堂教学,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完善信息化决策机制,需要学校领导阶层转变教育观念、主动变革管理模式、树立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和教学观,提高自身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同时,这也是现代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必然环节。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层应该尽量与教师、教务等相关人员一起进行决策,体现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性,确保教育信息化的投入符合学校整体的发展规划,满足教师、教务等相关人员的业务需求,展现教育以人为本的宗旨。
例如,七一小学建立“一把手工程”,由校长亲自抓数字校园建设。学校将数字校园建设作为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提高综合竞争力、实施差异化战略的重要手段。应该认识到数字校园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有紧迫感,确定由校长亲自挂帅,保证人力、物力、财力到位,协调各方矛盾,为数字校园的成功实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成立以校长任组长、学校信息化办公室主任为副组长、各科室领导为成员的学校数字校园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落实数字校园项目规划、管理、实施工作,将学校数字校园项目整合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并放到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以确保数字校园项目建设作为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达到预期目标。所以,校长的正确决策与领导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这绝对不是“自上而下”的传达,而是“自下而上”的“满足”,这体现为校长与教师及教务等相关人员的充分交流与沟通,校长在实践中了解教职人员真正需求,而不是某种意义上的“空穴来风”。
2.教师信息化意识强
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而这完全要靠一线教师的意识。毕竟硬件是“死”的,而人是“活”的。
例如,育英学校的管理人员不断探索视频会议系统在多校区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创新应用。无论是每周一次的行政会、全体会,还是日常的讲座培训、教科研、评优课等大型活动,均采用校区视频直播的形式进行。视频会议系统的启用,真正实现了一位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多校区学生共同聆听分享,极大地提高了多校区干部、教师办公、研修的效率,确保了多校区同步、联动、互动发展。教师积极地利用校园的无线网络进行“推送”式学习和自我研修。让信息技术无缝式的深入到课程教学和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教师是教育教育信息化的实施者,教育信息化对师资队伍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育信息化能否真正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教育观念,所以教师必须具有信息意识。
3.信息技术与“教、研、评”融为一体
由于学生基础水平存在差异,采用静态的横向比较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是不科学的。育英学校开发了学籍管理平台,并构建教学评价数据模型,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动态的、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评价机制,绘制教师教学情况趋势图,提高评价的客观性,改善评价的效果。另外,育英学校还购置了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设计了基于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系,可自动记录学生在线学习情况,保存学生提交的作业、作品、日志、评价记录以及教师的评价意见等。根据公认的评价量规进行量化统计,形成学生的“学习成长轨迹”,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以此来改善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师的团队建设能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分享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心得与教学成果,加强团队成员在工作中的配合与协作,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沟通对于学校的团队建设和提高管理效率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沟通有利于教师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工作,及时地沟通有利于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信息技术给沟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快捷。例如,育英学校采用OA管理系统和电子邮件技术,实现教师间方便的文字、语音、视频、文件等交流和非实时的沟通,大大提高了沟通的效率。现在正在筹划通过基于校园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使得教师能够在各自办公室参加教研活动,互听课活动等,以提高教师团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开展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建构新型、高效的校本教研模式是目前中小学急需探究的问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是以教师持续的自我专业发展为目标,帮助教师获得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整合的有效推进提供师资保障。信息化背景下的教研模式,应该激励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为学科教师之间架设合作交流的桥梁。让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获得不同视角和不同层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教师良好的教学能力、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的主动建构;同时,通过交流、合作有助于建立学校校本教研的共同体,以便互相促进和共享资源。育英学校构建了相应的应用平台,让教师在办公室通过网络直接点播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观看后进行民主的分析、评价、交流与研讨,相比以往大家聚到一起观看视频录像,大大提高了效率。教师还能观看其他学科的教学录像,对多学科教学整合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背景下,教师的培训对于教育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师的培训工作可以极大地提高培训的效率,学校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这方面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在培训过程中,不仅在内容上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更注重培养教师良好的应用习惯,提高教师的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化应用理念,让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运作模式
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实力,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实现学校与社会、师生和家长之间便捷有效的沟通,海淀区的很多学校都提出了“打造数字化校园,提升办学层次,扩大办学空间”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整体目标和规划方案,通过全体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努力,真正实现了信息技术为教育服务,教育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目标。
1.因地制宜,整合资源
实现教育信息化应该以学校需求为导向,把当前和长远结合起来,既满足当前工作需要,又适应未来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同时本着节约的原则,依托学校网络安全环境,以服务日常工作为主线,依托学校信息系统整合现有资源,实现与其他相关业务平台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2.学校与企业之间协作紧密
由于海淀区有一些中小学办学基础条件非常好,并且学校的知名度也非常高,所以很多企业愿意将这些学校作为新推出来的信息化产品的试验点。
随着一些中小学办学规模的不断壮大,新建了很多校区,这种“一校多址”的现实状况就更迫切地需要信息技术的力量,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在信息化环境下通过网络将不同校区之间进行互联,各个校区只需设立一个网络中心,这样不仅大大节省了校区管理工作中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网络应用环境,使教师在任何校区都能访问相同的网络资源。这样,大大缩短了教师平时的办公时间,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专业能力的提高和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工作效率。
3.建立学校教育信息化内部沟通机制
校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建设至关重要,但真正知道在教学中需要什么硬件,当然还是一线的教师最有发言权。所以,当教师提出一些要求时,反映到信息中心,再传递给校长,这个过程往往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而在这些学校中,校长除了在整体大局中对教育信息化进行把控外,其他的事情完全由信息中心直接与教师进行协调并确定,即使需要上级批示,也是相当快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的积极性特别强。例如,数字校园的建设就是打破校内的信息孤岛,其核心是在人、数据流和信息三个层面的全面整合。育英学校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的数字校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数字校园建成后应该能够为全校师生、家长及社会用户提供统一的、一站式的信息服务渠道;能够将校内的各种数据联动起来,实现各应用系统中数据的互联互通;能够实现数据在应用系统间的共享和统一,建立校级的统一数据平台,实现全校性交互数据的共享。变“人找信息”为“信息找人”。通过信息技术,结合学校相关的权限,实现消息、资源和数据的推送。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始终把用户体验放在首位,做教师和学生爱用、易用、好用的系统。
问题与建议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自下而上”的这种信息化运作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一,教育信息化观念的再提升与大转变。我们必须时刻提醒教育信息化的主体是人,如果人的观念与思想没有提升,教育信息化是很难推进与达成的,更不可能真正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本身的巨大促进作用。当然,硬件的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应该如何进行硬件的决策与购买,还应把权利交给学校的教师,以教师的需求为导向,这样能避免教育信息化的过度浪费与“作秀”。所以,“自下而上”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放开了一定的尺度,但以后的发展还应该充分信任校长、教师等,应该将经费直接拨到学校的账户上,相信他们会按照自己的需求去进行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而不能把我们的“顶层设计”强加给学校,并且这种强加式的结果就是将每所学校当作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他们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的削减,慢慢就会产生对教育信息化的“厌恶”。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必将是一个个性化发展的进程,每所学校未必都需要配备“平板电脑教室”,这要完全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更取决于每个地方的教学特色,所以我们必须把权利交给我们的教师,他们才是真正知道教育信息化该如何建设的决策者。
第二,“方法”与“工具”要同步。当某一类型的信息技术工具应用到课堂中时,教师面临最大的困难并不是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而是将工具与教师的教学法有效融合。虽然,对于“自下而上”的这种模式教师有一定的积极性,也乐于去探索某种工具如何才能有效促进课堂的教学,但愿意去做并不代表会做好,所以,培训就显得尤为必要。但培训不能“形式”化,应该将常规化培训与针对性培训同时进行,不断习得新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功效”。
第三,回到原点,尊重与重视信息技术教师。“原点”具有“起点”和“终点”的双重性。作为起点,是一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起点,是具有生命力的核心基本要素。作为终点,是原点发展的文化积累的结果,是起点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原点”是一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范畴。抓住了原点,就抓住了问题的根本。
而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我们往往忽视“原点”,忽略信息技术教师的真正作用与价值,把信息技术教师等同于修理电脑、制作课件等相关人员,“自下而上”的运作模式也完全不能剥离信息技术教师这一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中坚力量。但往往我们由于过多地关注学科教师,并且过度地把权利交给学科教师时,他们也会对信息技术教师“呼来唤去”,从而使信息技术教师找不到归属感,他们的积极性就会不断削减,严重影响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进程。所以,我们应该多给予信息技术教师经费上的支持,为他们多提供一些校外的培训,使其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视野,并尽最大可能地为他们提供编制、差旅补贴和购书经费等待遇方式,留住这些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干力量。
注:本文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十二五"群体课题《北京市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核心特征和运作模式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