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正文

庄子的境界

  • 投稿图伦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855次
  • 评分4
  • 41
  • 0

魏 宁

专栏作者。为多家报刊撰写专栏文章,关注教育、技术。

在教育中运用技术,怎样才算是最高境界?有人说,“教育中技术运用的最高境界是技术的消融”。就仿佛黑板、粉笔,当我们使用它们的时候,是那么顺其自然,那么得心应手,甚至不会意识到它们的存在。一个事物的最高境界可能很难达到,但却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方向。只有当我们心中有一个“最高境界”的时候,我们的奋斗才不会迷茫。

在两千多年前,有一位先哲用寓言故事的方式为我们讲述了什么才是技术的最高境界,他就是庄子。庄子崇尚技术,确切地说,庄子崇尚出神入化的技术。在庄子笔下,庖丁、轮扁、梓庆……无一不是技术的绝顶高手。那么,在庄子眼中,什么才是技术的最高境界呢?

在庄子看来,技术的最高境界是手段与目的的合一。在“梓庆为鐻”的故事中,梓庆削刻木头做成的钟架犹如鬼斧神工,看见的人无不惊叹,鲁侯便询问其中的秘诀。梓庆说:“我哪有什么高明的技术,当我走进山林,观察每棵树木的时候,成型的钟架便呈现在我的眼前。这时我才开始动手制作,否则我就不做。我用心中的钟架与树木自然契合,做成的钟架就被以为是鬼斧神工。”可见,在制作钟架的过程中,梓庆看到的从来不是一块块木料,而是心中时刻存有一个完美的目标。从这里出发,最终使树木、钟架合而为一,才给人以鬼斧神工般的感受。正如教育技术界的老前辈唐纳德 · 伊利所说的,“技术是答案,但问题是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在教育中运用技术,却忘了我们想要的目标,陷在了具体的技术细节里,最终会离完美的技术越来越远。

最高境界的技术,一定是工具与思维合一的。这就像武侠小说中描写的绝顶高手,手中无剑而心中有剑,无招胜有招。庄子笔下出神入化的技术,往往不借助任何工具来实现,而是镶嵌在高手的头脑中。在“工倕之巧”里,工倕随手画出的图形就胜过用圆规与矩尺画出的,就是因为他的心中有图形,手指随心而动,不必借助外物。“津人操舟”中会潜水的人即使没有见过船也能熟练驾驶,是因为他们早已习惯了在深渊中进退自如,虽然手中没有驾船,但心中却无时无刻不在驾驭自己。我们最熟悉的庖丁在解牛19年后,技艺已臻化境,正如他所说:“现在我宰牛时,只用心神去领会而不必用眼睛去观察了,眼睛的官能似乎已经停止,而只是心神活动罢了。”这些技术高手们早已把借助工具完成的任务内化成了自己的思维模式,手中无剑而心中有剑,自然无招胜有招。如同我们熟知的思维导图技术,它的本质是用可视化的方式来呈现知识,我们既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来实现,也可以用传统的纸和笔来实现,甚至可以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思维导图。而只有我们首先在头脑中建构出一幅精准的图形,才可能借助工具画出好的思维导图来。换句话说,那些“思维导图”的高手,能用软件画出一幅精彩的图形,并非软件技术好,而是脑子想得清楚。

在庄子眼中,最高境界的技术一定是技术与艺术合一的。庄子笔下那些出神入化的技术无不美轮美奂,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庖丁在解牛的时候“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这分明是一场音乐的盛宴。当技术进入教育领域时,我们常听到质问:教育到底是技术还是艺术,仿佛二者水火不容,殊不知技术到了最高境界,一定也能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庄子告诉我们,技术的最高境界是手段与目的、工具与思维、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作为一个教育技术人,在您的心目中,恐怕也有一个技术的最高境界。虽然它看似难以达到,但我们心中会生出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感觉,正是这种妙不可言的感觉给了我们一种特别的动力,让我们有了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