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宁
专栏作者。为多家报刊撰写专栏文章,关注教育、技术。
今年上半年,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们自主开发了一款“网络评教系统”。由于这套系统是匿名评教,所以,大家亲切地称呼它为“匿匿”。“匿匿”收录了全校2400多名教师的信息,参与评教的学生已近万名。半年来,“匿匿”似乎真的评出了教师的“良心”:数学与统计学院的王德荣,长期占据热评榜的前三名,许多学生留言:“他上课从来不点名,可是基本每一节课都有站着听的学生,不少人慕名来旁听。”“良心老师,几乎每次课都写了满满8黑板的板书。”与此同时,经济学院一位老师的得分只有0.3,很多学生指责她不认真备课,“讲课声音太小,完全是一字不漏地在念PPT和课本。”
而对“匿匿”最大的肯定,恰恰来自那些被评价的华中科技大学的教师们。半年来,绝大多数教师都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正如一位教师所说:“这个学生评教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点赞的理由是什么,点差的理由又是什么,我们可以多看看,多反思。”
在学校里,学生评教系统不在少数。但很多教师对这些评价不以为然,更遑论真心思考这些数据所反映出的问题。因为大家都清楚这类评价更多的是走过场而非发自内心的真实表达。仅凭这一点,“匿匿”就足以让我们深思。
当我们把大数据仅仅看作一个技术问题时,我们会关注数据的采集、分析、结论的提炼……但如果我们能认识到,比数据本身更重要的是数据背后的人,我们就能在更完整的意义上看待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这时我们会发现,技术之外的问题反而更值得深思。比如: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时候,谁来保证数据自身的质量?谁来保证数据本身是真实、可信、有意义的?如果数据本身就是弄虚作假、敷衍应付而来,那么,建立在这些数据基础上的结论不就如同沙滩上的高楼吗?又比如:当我们津津乐道于通过大数据挖掘得出了多少重要结论的时候,我们是否关心了这些结论为谁所用?又有多少真正改善了教育教学的现状呢?
一个小小的“匿匿”,虽然从技术角度来说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夸耀之处,但就真实的效果而言,难道不是比很多大数据评教系统做得更好吗?
那么,“匿匿”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答案或许就在技术之外。“匿匿”这种纯粹自下而上的草根行为,无形中提升了“匿匿”的诚信度,“匿匿”所代表的“学情民意”比“官方”主导的数据更可亲可信。对比那些动辄与教师的评先、职称、奖金挂钩的高利害评价行为,“匿匿”显然做到了“温柔地改变教育”。在无关利害的前提下,教师们反而能够静下心来,以大度、开放的心态去直面评价数据,反思自己的教学。
当然,要做到对教师完全客观、公正的评价,一个“匿匿”是远远不够的。纯粹由学生自发开展的评价,同样存在着情绪化表达、拼人气等不客观的因素。同时,“匿匿”也带来了诸如评教结果能否公开,评教言论是否侵犯教师,是否涉及隐私等伦理乃至法律问题。解决这些技术之外的问题往往比解决技术自身的问题更敏感,也更复杂。
大数据是技术问题,但决定大数据成败的关键因素可能恰恰在技术之外。让大数据在教育中发挥出应用的价值,还需要我们思考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