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振华
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新能力的竞争。国家主席参加201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时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在我国,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容乐观,杨振宁博士曾做过这样的对比:中国学生的学习成绩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何在?就在于美国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创新能力。
笔者以游戏设计为载体,以Scratch软件为工具,探索出一套适用于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训练的可靠、有效的方法。
Scratch中媒体的应用是十分丰富的,强大的功能涉及领域广泛,可创作的题裁丰富,涉及数学、科学、语言、逻辑、美术、音乐等多个学科,极大地满足了学生求新、求异和求变的个性需要,充分考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利用Scratch的这一特点,可以激发不同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自身具体特点和发展方向,为学生量身定做适合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计划,专门为其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努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冲破思维定势,摆脱习惯性认识的束缚,开拓思路,使其闪烁出创新火花。要做到个性化培养,关键要做到以下两点。
1.“读学生”——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师应该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了解学生,正确认识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予学生更多的启发和鼓励。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自主探究,发掘学生自身的潜力来学习。
具体来说,教师需要了解每位学生的特长、个性、喜好、能力等,尽可能地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基础教学后,我根据学生的
课堂表现和作品情况,对学生以下4方面的能力进行了观察记录:创意表达能力、绘图配色能力、程序编写能力、音乐感知能力。然后以3-4人为小组进行合作设计:让创意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来撰写游戏玩法、演示介绍游戏;让绘画配色能力强的学生来绘制游戏角色与场景;让程序编写能力强的学生来设计游戏脚本;让音乐感知能力强的学生来为游戏配音效与音乐。如此进行分工后,每位学生都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相互之间又能很好地配合,避免出现小组合作中经常出现的部分学生无所事事的情况。
2.“管学生”——纠正学生的错误个性倾向
个性化培养不等于放任培养,学生的年龄尚小,个性正处在不断完善的状态中,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尽量避免出现错误的个性倾向。
有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可以很快完成我布置的任务,此时如果放任他们不管,让他们上网玩游戏,久而久之就会让他们养成只求快速完成任务,不求做精做细的习惯。因此,我在表扬他们的同时,还会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引导他们把游戏做得更有趣、更完善。在这样一次次修改的过程中,学生看到自己设计的游戏变得越来越有趣,获得了成就感,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做事高标准、高要求的习惯。
采用多样化的手段,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Scratch软件的核心是“想象、编程、分享”,“分享”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让学生学会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分享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分享自己的作品,乃至分享制作作品过程中的点滴记录。要做到这点,就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手段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Scratch软件教学中,可采用研讨式、启发式、案例式等探究式教学方式,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利用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扩展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意识。
要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就需要有开放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具体包括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教学环境的开放。
教学内容的开放指的是教师应该以课程标准为基础,通过整合生活中的素材,充实教材的内容,让教材具有时代气息。
在Scratch教学的课程设计中,我阅读了多个版本的教材并进行比较,如《Scratch儿童编程乐园》《游侠传》《Scratch创意动画设计》等,选取各个教材中的精华部分进行整合。同时配上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如动画人物、游戏角色等,自编了教材进行教学,力求可以吸引学生。
教学过程的开放指的是在课堂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真正成为“主角”,教师则起着引导课堂走向的“主导”作用。上课时教师的讲解应该少一点“包讲”,留一些空间让学生自己去讨论表达;遇问题时候教师应少一点“包办”,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的根源,并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解决问题;概括总结时教师应少一点“包揽”,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规律,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和发现相关结论。
在游戏编写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困难。当有学生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我会把问题留给全班同学,最先解决问题的同学会给予记录。学期结束时,记录次数最多的学生会奖励一些小奖品,以此来激励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
教学环境的开放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教学不再受空间、时间的局限,可以随时随地有效地进行。学生可以通过微视频进行预习复习,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学生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等通讯工具实时和老师、同学们进行交流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论坛、电子邮件等方式将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与心得和大家讨论分享……
我非常强调学生将自己的点滴与大家分享。除了课堂上分享,与亲友、父母分享之外,我还鼓励学生将自己编写的游戏发布到Scratch官方网站上,与全世界的小朋友一起交流分享。通过考核方式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根据Scratch的特点:采取灵活的考核方法,采取多样的评价标准。比如:同一问题解题的方法是多样的;完成同一任务最终的结果是多样的。解决同一问题采用的解题思路也是多样的。以此促进学生在Scratch软件的运用中积极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在考核的评分标准中,除了制作的游戏本身外,我还对以下方面进行了评分:游戏的配套创意说明、游戏的讲解操作演示、是否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与同类游戏相比是否有亮点、是否参与论坛、网站等互动讨论等。另外,对于在游戏设计过程中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的学生会给予额外的加分。评分的过程是动态化的,除了老师的评分之外,学生通过投票的方式在大家设计的游戏中选出自己所喜欢的游戏,根据每个游戏票数多少决定最后的学生评分,综合老师和学生的评分得出最终考核成绩。
教学内容创新,使学生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Scratch作为一款低门槛的开源软件,很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可积极选择一些综合性、开放性、创新性的主题,丰富和充实Scratch软件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开拓形成一系列多层次、递进式的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过程化、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和综合化、教学内容的应用化。
教学内容的过程化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从中掌握认知策略,让学会主动构建知识。要做到教学内容的过程化,教师在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时,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过程化”的再加工,即进一步揭示知识的来龙去脉,深刻感受知识的本质、顺序与联系,同时运用相应的认知策略对此进行探讨和分析,帮助学生构建知识。
这一点在Scratch的教学中尤其重要。学习程序设计光靠死记硬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必须构建良好的逻辑关系正确认识各种结构与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才可以掌握。因此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不光要会编写程序,还需要读懂程序、理解程序。我经常要求学生采用不同的
程序结构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要求学生解读他人的程序,要求学生调换程序模块分析运行结果,以各种方法加强学生对于程序结构、模块的理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和综合化是指教师应根据最新的学科要求对已有的知识、技能等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组织和加工,并将教材与最新的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很好地衔接,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与前沿技术的关系。另外,教师还应适当地将现代人文思想等内容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去,使教学内容真正饱满起来,体现三维目标的落实。
在Scratch的教学中,我除了教编写程序的方法之外,还教外部传感设备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利用Scratch软件连接传感设备制作人机互动的交互式游戏,让学生将前沿技术运用到游戏设计中去。
教学内容的应用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将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二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应充分挖掘学科要求中联系实际的因素,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将贴近学生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实例、社会热点等问题整合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活动让学生体验。同时,教师还应该运用创设问题情境等方法,将教学内容置身于观察、操作、设计、探索等情境之中,让学生用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校这学期开展了一个“环保拼贴,创意生活”的活动,要求学生利用废弃材料制作一些环保手工艺品,其中第一步是垃圾分类,找到合适的材料。我就以此为主题内容,让学生设计一个“垃圾分类”的小游戏,并进行评选,将得票数最高的几款游戏放到学校网站上供全体学生娱乐学习。由于这是大家都参与熟知的活动,同学们的积极性都很高。
Scratch不仅仅是一款软件,更是广泛教育的一部分。它可以让学生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项目设计以及与其他人交流不同的想法,能培养学生使用技术进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我相信,借助Scratch平台,可以让课堂和教学研究变得更加有趣,可以让学生信息素养和学科整合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表达,让学生成为使用技术进行创造性思考的“中国梦”的未来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