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体育教学正文

中德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比较

  • 投稿孙慕
  • 更新时间2015-09-20
  • 阅读量469次
  • 评分4
  • 13
  • 0

张程锋,韩思音

(上海体育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0438)

摘要:对中德两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比较发现:德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采取体教结合、健全人格培养的模式,而我国培养途径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学校在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方面的作用;德国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各年龄段U系列青少年竞赛体系,并且建立了与职业联赛相一致的青少年联赛运行机制,而我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竞赛体系;德国重视足球教练员培训以及继续培训,并且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考核监督机制,而我国足球教练培训以及继续培训方面管理不够规范,没有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

关键词: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足球人才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1-0026-04

Comparison between Teenager Football Talent Cultivation

in China and Germany

ZHANG Chengfeng, HAN Siyin

(Economy and Management Dept., Shanghai Inst. of P.E., Shanghai)

Abstract: The paper compares the teenager football talent cultivation in China and Germany. The teenager football talent cultivation in Germany adopts sports and education integration model. The football association in Germany pays attention to the cooperation among local football association, club and school. The teenager football talent cultivation in China is monotonous and school is inactive in the teenager football athlete cultivation. Germany has established U type teenager competition of various ages and teenager league accorded with professional league. The teenager competition in China fails to have a complete competition system. Germany pays attention to coach training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has a strict evaluation system. While in China, the coach training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management are not standard and there is no strict evaluation system.

Key words: teenager football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China; football talent

2014年巴西世界杯德国再次问鼎世界冠军,至此德国在世界杯上已经获得了4届冠军、4届亚军以及2届季军。德国足球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可以说是得益于其科学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反观我国足球发展历程,自2002年首次进入世界杯决赛之后,我国足球就进入了漫长的低谷期,无论是世界杯还是亚洲杯又或者是U系列国家队,中国足球在各大国际赛事节节败退。与此同时,极其匮乏的足球人口严重威胁到中国足球的未来,青少年足球人口的现状更是不容乐观。面对暗淡的中国足球现状,笔者试图通过对德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剖析,以期在两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比较中,找出我国与德国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方面的差距,为我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1德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

1.1德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模式

德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始终贯彻“体教结合”的理念,把教育和训练融合在一起,德国足协认为青少年球员的第一身份应该是学生,其次再是足球运动员。为了保证青少年球员获得系统的文化课学习,德国足协大力促进地方足协、业余足球俱乐部和学校的共同合作,建立三方之间的联动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力争在培养青少年球员健全人格方面以及足球技战术方面形成合力。目前德国在青少年球员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培养体系,球员上午在学校学习,下午放学后(一般下午3点之前放学)就会到学校附近的业余俱乐部接受足球训练。德国足协考虑到青少年球员正是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为了让球员有一个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也为了方便学习和训练时间安排引导业余俱乐部围绕学校和住宅区分布。遍布学校和住宅区27 000多家的业余职业俱乐部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球员的锻炼需求,球员可以便利地往返学校、俱乐部和家庭三个空间。同时,地方足协会在寒暑假期间聘请专业的足球教练去业余俱乐部指导球员的训练。球员在当地业余俱乐部经过专业足球的训练后,一些比较有潜力的球员会被送到青少年训练基地进行更为系统和科学的训练。德国范围内共有390多个这样的青少年训练基地,每个训练基地覆盖大约70多个业余俱乐部,被选进来的球员在这里经过更为专业化的训练后都将成为职业俱乐部的后备人才。这部分球员在青少年训练基地训练后,一部分更为优秀的球员被挑选到职业俱乐部的梯队,再过渡到职业一线队伍中,表现非常出色的会代表国家队出征国际比赛。值得一提的是,被选拔到职业俱乐部梯队中的球员也不会脱离文化课学习,德国足协与俱乐部合作设立寄宿制学校,确保每个青少年球员完成正规的文化课学习。德国的足球学校也是培养青少年球员的主要途径,德国足球学校分为基础学校和精英学校,基础学校里面表现突出的球员会被选拔到精英学校去学习,精英学校的球员会被选拔到职业俱乐部的梯队中。

1.2德国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

德国的学校上至大学下至小学没有系统的校园足球比赛体系,但是德国足协依托业余俱乐部和职业俱乐部建立了完善的U系列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德国足协认为建立科学的竞赛体系不仅可以验证训练大纲的有效性而且可以为青少年球员提供实战机会。德国的青少年竞赛系统分为全国性竞赛和地区性竞赛,全国性竞赛分为青年A级别和B级别,A级别是U19系列全国联赛,B级别是U17系列全国联赛。全国性青少年竞赛分为东北、西部、西南三个区,每个区的前两名进入全国冠军淘汰赛。地区性竞赛分为U15、U13和U11三个系列,三个U系列比赛的最高赛事级别都是地区联赛,但有所不同的是要求的参数人数有所差异,U15系列要求每队在场上的人数为11人,U13系列参赛人数根据各个地区的要求不同,参赛的人数也不同,有的地区要求是11人,有的地区要求是7人。U11系列要求每队在场上的人数为7人,德国足协认为U9以下系列的青少年球员不宜过早地参加正规的联赛,这个阶段的球员应该多培养他们对足球的兴趣,让球员感受足球带来的快乐。

1.3德国青少年足球裁判员培养体系

德国足球教练员分为4个等级,职业教练员、A级教练员、B级教练员、C级教练员,其中C级教练员又分为专业型和大众型教练员,大众型教练员证书需要完成80个学时的培训然后通过考核就可以获得证书,专业型教练员证需要完成120个学时的培训才能获得证书。C级专业型教练员是教练员培训的第一个等级,获得C级专业型教练员证书的教练员可以报名B级教练员的培训。同时,德国足协还开设了教练员在线培训网站,邀请德国一些知名的教练在线指导基层教练的学习。在线网站为各个年龄段的球员设计的训练方案,成人组和青少年教练员都可以在网站上找到自己需要的训练方案。此外,德国足协强调教练员的继续学习,重视教练员的知识结构更新,把教练继续培训与证书挂钩,不定期参加培训班的会取消教练员证书。

2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

2.1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实行足球职业化改革前,第二个阶段是足球的职业化阶段。足球职业化改革之前青少年球员培养的主要途径是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业余学校和体工队。当前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一直由足球职业俱乐部不同年龄段梯队和足球学校主导,但职业俱乐部的梯队建设方面很不完善,尽管中国足协出台的政策明文规定了职业俱乐部必须建立各级年龄段的青少年梯队,但实事上只有像北京国安和山东鲁能这样的俱乐部愿意投入资金建设后备队伍。有些俱乐部经常会出现“易主”现象,俱乐部背后的资本进入足球领域并非为了发展足球而进入足球领域,而是期望介入足球领域以后政府能够提供更多的发展优惠政策。与此同时,足球学校在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方面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一方面学校数量在减少,在开展足球职业化初期,足球学校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但随着足协颁布的有关政策对足球学校的办学条件有所限制后,足球学校的增长数量逐渐减少,已有的足球学校也因办学条件等因素相继退出了市场。另一方面,学生的数量在减少,目前国内几所比较知名的足球学校学费都比较昂贵,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平均每学年的学费需要23000左右,恒大足球学校学费更是高达35000元一个学年,如此之高的学费一般家庭是很难承受的,一部分热爱足球的青少年也因此被拒之门外。当前整个足球大环境的不景气,家长对孩子在足球学校能否接受正规的文化课学习和以后就业出路的担心也间接导致了足球学校生源的减少。足球职业化改革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业余体校在培养青少年球员方面的作用明显在弱化,而学校足球在发展青少年球员方面更是停滞不前,各级学校开展的足球体育课更多的是为了“走形式”,有的学校为了维持校园稳定,防止出现球场暴力现象就直截了当地选择不开设足球体育课。以上的原因也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当前我国青少年足球人口锐减的事实。

2.2中国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

中国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分为竞技型系列比赛和普及型系列比赛,竞技型系列比赛主要包括四项赛事,即全运会比赛、城运会系列比赛、U系列(U19、U17、U15)三个年龄组的比赛和全国重点城市青少年足球比赛,其中U系列(U19、U17、U15)的比赛又分为三个年龄段系列足球联赛、优胜者杯赛以及足协杯赛。青少年普及型系列比赛主要包括U系列(U19、U17、U15、U13、U11和U9)6个年龄段的各省市业余足球俱乐部、足球学校的比赛。普及型系列的青少年足球比赛由于参赛队伍多、规模大的特点,足协将普及型系列的赛事分为三个层次的比赛,分别是地方足球协会主办的城市预选赛、大区足球协会主办的大区复赛和中国足协主办的全国比赛。

2.3中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培养体系

当前我国足球教练员的培养分为5个等级,职业教练员等级、A级教练员等级、B级教练员等级、C级教练员等级和D级教练员等级。职业教练员的培训时间为600-700个学时,A级教练员需要完成148-180个学时的学习,B级教练员需要完成108个学时的学习,C级教练员需要完成48个学时的学习,D级教练员需要完成42个小时的学习。与此同时,我国在2008年也开始了教练员的继续培训制度,职业教练员每两年至少要完成40学时的学习,A级、B级和C级教练员每四年至少完成40个小时的学习,D级教练员每四年至少完成24个小时的学习,但我国的教练员继续培训与教练员证书不挂钩,按照规定修完既定的学时即可。

目前我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总体综合素质不高,青少年教练员主要是来自职业俱乐部的一线、二线的退役球员和高等体育院校的毕业生。一方面,职业队退役下来的球员从事青少年教练员工作经常会出现的问题,这部分教练员在文化教育和专业理论知识方面比较薄弱,足球知识结构比较陈旧,在带队训练时还是按照过去的训练方法培养球员,不能把先进的足球理念传授给青少年球员。另一方面,从高等体育院校毕业的青少年教练员带队经验少,对足球的理解只停留在学校所学的课本知识上,缺少实践带队经验。

3中德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比较

3.1中德青少年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首先,德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采取体教结合、健全人格培养的模式,业余俱乐部都建立在学校和住宅区的周边,学生白天在学校学习,下午放学到学校或者住宅区周边的业余俱乐部参加足球培训,这样既保证学生正常的文化课学习,又方便学生参加足球训练。同时在家门口就可以参加足球训练,对处在身心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发展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虽然近十年都在宣扬体教结合模式,但实际现状却没有得到多大程度的改善。无论是足球学校还是职业俱乐部梯队把重心都放在球员的足球训练上,不重视球员的文化课学习,对于球员的今后出路问题没有做长远的规划。特别是处在身心发展阶段的青少年球员自律性较差,一方面远离家庭教育,另一方面培训机构的管理者疏于管理难免会导致球员教育和亲情的缺失。其次,德国的青少年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自下而上比较完整的金字塔体系,球员通过选拔从塔基逐步过渡到塔尖。学校和业余俱乐部构成塔基,二者相互间建立的联动机制,有利于广泛培养青少年足球人口。青少年训练中心和足球精英学校构成塔身的第一层,职业俱乐部梯队构成塔身的第二层,职业俱乐部构成塔身的第三层,塔尖是国家队。在我国足球学校和职业俱乐部相互独立,在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方面没有形成合力。最后,中国青少年球员参加足球训练的经济成本大大高于德国,我国足球学校商业性较强,收费比较高,一般普通家庭难以承受如此大的经济支出。相反,德国的业余俱乐部在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方面基本不收费或者收取很少的费用。

3.2中德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比较

首先,德国依托俱乐部建立起来的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比较完善,系统的竞赛体系为各个年龄段的青少年球员提供了充分的实战机会,青少年联赛的运行机制与职业联赛运行机制相一致,这不仅为青少年球员今后过渡到职业联赛缩短了适应陌生环境的时间,也为球员的快速成长提供了空间。反观我国青少年竞赛体系,一方面各地区开展的竞赛不均衡,西部地区开展的情况明显要落后于东部地区,另一方面,我国的青少年竞赛辐射的地区范围较小,没有把分散的赛事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竞赛体系。其次,德国足协非常重视青少年球员的文化课学习,因此在竞赛安排上特别考虑到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时间,避开学生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而我国的青少年比赛在竞赛安排上很少考虑到这一点,在比赛期间允许学生向学校请假。同时,过度注重竞赛成绩忽视球员成绩的长期发展。

3.3中德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培养体系比较

一方面,德国足球教练员培训方式多样化,采取线上和线下等多种途径来培养教练员,另一方面,培养时间上比较灵活,德国足协把教练员的培训时间都放在晚上,尽量不占用教练员的白天带队时间。此外,德国足协非常重视教练员的继续培训,督促教练员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学习前沿的足球训练理念,建立起完善的教练员继续培训监督机制,教练员继续培训情况的好坏直接与等级证书挂钩,培训学时达不到标准或考核不通过都会取消教练员的等级证书。我国足球教练员培训课时少,培训的方式也比较单一,足协对教练员的继续培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和监督机制。我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整体素质不高,足球理念落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比较差,这对青少年球员的培养势必会造成不利影响。

4对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建议

4.1人才培养模式方面

第一,拓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途径,建立完善的自下而上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首先积极发挥各级学校在培养青少年球员方面的基础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吸引社会力量大力发展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和培训班,建立多元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校园足球、业余俱乐部和培训班为基础,足球学校和职业俱乐部梯队为中层,职业俱乐部为顶层的这样一个自下而上的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其次,发挥中国足协的主导作用,引导地方足协和学校以及社会足球培训机构建立三方的联动机制,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在扩大青少年足球人口方面形成合力。第二,切实做好青少年球员的文化教育工作,解决好青少年球员今后退役出路问题。我国可以参照德国引导俱乐部和培训班建立在学校的周边,这样既方便学生到学校学习又方便足球训练。足球学校和职业俱乐部梯队要严抓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加强文化课考核,把“体教结合”模式落实到实处。这样使青少年球员在成长过程中实现合理的人才分流,有潜力的球员可以过渡到更高一层次参加更加专业化的培训,不能脱颖而出的球员可以加强文化课学习,继续教育深造。

4.2竞赛机制方面

第一,整合现有竞赛资源,建立能够辐射各个省、直辖市的全国性青少年联赛,重点扶持西部青少年足球联赛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全国青少年足球氛围,引导更多的孩子参与足球运动。第二,建立健全的能够适合各年龄段球员身心发展的联赛,科学制定各年龄段联赛的目标,不急功近利追求竞赛成绩,不人为地过分提高青少年球员成才速度。第三,建立起能够与职业足球联赛相衔接的青少年足球联赛运行机制,让球员在青少年足球联赛阶段就开始适应和了解成人职业联赛,为今后具有潜力的青少年球员过渡到成人职业联赛缩短适应时间,帮助球员快速成长。

4.3教练员方面

第一,建立健全的足球教练员等级证书考核制度,把培训工作和考核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第二,定期举办教练员培训班或讲座,加强各级教练员的继续培训工作,建立行之有效的教练员继续培训考核制度,把教练员的继续培训与等级教练员证书挂钩,对于不及时参加继续培训或者考核不通过的教练员应取消等级教练员证书资格。第三,开通专门的教练员自主学习网站,邀请国外知名教练进行网上讲学,引导教练员学习先进足球理念,及时更新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 刘波.德国体育俱乐部体制与竞技体育关系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7(6)65-69.

[2] 聂啸虎.德国足协改革的重要举措[J].体育文化导刊,2003(1):55-56.

[3] 陈冲.我国子U-17足球后备人才地域流动的特征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2):19-21.

[4] 马忠利.俄罗斯2008—2015年足球发展纲要及启示[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3):1-4.

[5] 徐娜娜.恒大现象对中国足球的启示[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2):40-41.

(收稿日期:2014-10-29)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