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体育教学正文

“环京津冀都市圈”体育旅游景观资源的分类与开发

  • 投稿黄宇
  • 更新时间2015-09-20
  • 阅读量438次
  • 评分4
  • 61
  • 0

何胜保

(唐山师范学院体育系,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京津冀都市圈体育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体育旅游自然景观资源、体育旅游人工景观资源、体育旅游历史文化景观资源和体育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资源4种类型,并根据不同景观资源的特征提出了具体的可开发项目。

关键词:京津冀都市圈;体育旅游;景观资源;项目开发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2-0092-0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CTY019),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HB14TY004)。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体验方式而逐渐成为一种现代的文化时尚。但是,目前对于京津冀都市圈特色景区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工作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如何更好地实现对体育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还需要在了解和掌握京津冀都市圈景区体育旅游资源分类特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开发的项目,以推进京津冀都市圈体育旅游产业的整体协调发展。

1“环京津冀都市圈”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环京津冀都市圈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表现出较强的旅游季节性特征,春夏季旅游客源较多,也是旅游的高峰期,这种高度集聚的生态效应一旦超出了旅游地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则会引发旅游地生态环境问题。京津冀都市圈特殊的地缘结构,导致秋冬季节昼夜温差较大,草木皆枯,对游客的吸引力明显下降,接待游客数量大幅下降,表现出旅游承载力的“负债”问题突出。为了平衡与协调京津冀都市圈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赤字”与“负债”风险,需要在积极开发多种形式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旅游消费市场。体育旅游是在旅游中从事的各类健身娱乐、体育竞技、身体锻炼、体育鉴赏、体育康复、体育交流等文化活动。体育旅游与一般意义的旅游活动相比受季节性的影响相对较小,且不同的季节可以安排不同的体育旅游项目,因此,把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作为未来的方向之一,可以有效规避因季节性变化所带来的旅游生态风险危机。

2 “环京津冀都市圈”体育旅游资源的分类与项目开发

2.1 体育旅游自然景观资源

京津冀都市圈地形地貌复杂多样,高原、山地、平原、盆地、丘陵等自然景观类型齐全,为发展体育旅游提供了天然条件。通过对京津冀都市圈体育旅游自然景观资源的梳理,并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观资源的实地考察,认为适合开展的体育旅游项目天然景观主要包括山脉、公园、森林、天然湖泊、草原、沙漠、岛屿和海洋资源,基于以上这些天然景观类型及这些景观的实际特点,认为适合开展的项目包括登山旅游、滑草、滑沙、划船、攀岩、户外拓展、匹特搏、森林探险游、帆船、游泳、冲浪、海水浴、潜水、定向运动、沙滩排球、国际马拉松等(见表1)。

2.2 体育旅游人工景观资源

人工景观在《景观生态学》中被定义为:“由人类活动直接建造的、完全不同于自然基质的景观类型。”人工景观是通过人为开发与再造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也是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体育场馆、人工湖泊、水库、公园、高尔夫球场、滑雪场等。京津冀都市圈体育旅游人工景观资源现状与适合开展的项目见表2。

2.3 体育旅游历史文化景观资源

京津冀历史文化悠久,底蕴深厚,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这也构成了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独特优势。北京曾为六朝都城,是中国历史上“四大古都”之一,拥有世界级文化遗产6处,文物古迹共计7309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分别为99处和326处,注册博物馆数量多达151座,仅次于伦敦,列居世界第二,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数目最多的城市,也是体育旅游历史文化景观资源最为丰富的城市之一。河北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磁山文化就发掘于此,全省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分别为168处和670处,均居国内第一,不可移动文物总数上升到12215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2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座,包括邯郸、正定、承德、保定、山海关。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是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城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3处。京津冀都市圈比较有特色的历史文化风景区与适合开发的项目包括:可以尝试开展一些以长城为主题的旅游项目,以及以文化遗址参观学习、历史文化宣传保护为主题的体育活动(见表3)。

2.4 体育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资源

通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库系统对北京、河北、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整理,目前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北京有66项,天津18项,河北185项。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俗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包括:民间舞蹈、杂技与竞技和民俗文化。旅游者在参观、体验这些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可以感受这类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推动大众体育健身、全民健身计划的全面实施。京津冀都市圈体育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适合开发的项目见表4。

3.结束语

随着社会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迁,传统的旅游项目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们的休闲健身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应充分挖掘和整理京津冀都市圈特色景区的体育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挥京津冀都市圈景区特色的体育旅游资源优势,并选择适合开发的体育健身项目,实现京津冀都市圈体育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全面推进区域体育旅游产业的整体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文冲.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现状与前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7):384-385.

[2]谭延敏,张铁明,刘志红,等.环京津都市圈体育旅游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3):78-81.

[3]孙班军,黄志强,郑浩,构建“环京津体育旅游圈”的战略构想[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11):31-35.

(收稿日期:2015-02-16)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