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播交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载体之一。知识,观点,理论,思想等若是想为人们所接受,都离不开传播,因此,传播在人类的生活中具有重大的作用。科学传播是从科学哲学和科学史领域之中新兴的一个学术领域,它与传统科普和传播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国家越来越重视科学传播。开始将科学传播的理念引入现代科技场馆中,为普通大众建立一个与科学家沟通的渠道,让社会大众学习、了解科学知识,全面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传播;科普场馆;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064(2017)21-0212-02
1科普场馆科学传播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科普场馆的建设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下拥有了良好的经济基础。由于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公众对科学文化产品和服务需求开始不断增长。人民对科普场馆的建设发展提出了现实要求。全国科普场馆的大规模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政府从政策保障、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减免、条件规范等方面鼓励和支持经济发展良好的省市地区建设科普场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为止我国科普场馆的数量已经达到721家(此数据来源于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承担中国科协《我国科技类博物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项目,仅为中国大陆地区的科普场馆,不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特区和中国台湾地区)[1]。
2科学传播的基本内容
2.1科学传播的定义
科学传播是从科学哲学和科学史领域之中新兴的一个学术领域,它与传统科普和传播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代中国的科学传播有三个名称:科普、科技传播、科学传播,分别代表科学传播的三个群体和三种模式。
2.2科普场馆的科学传播方式
(1)以展品为基础。科普场馆是科学传播的主要阵地。在科普场馆中最重要的传播载体便是展品。场馆采用声光电、仿真、虚拟、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来进行展示,使公众进入科学情景,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展品中包含的是与其技术相对应的科学知识。(2)科普活动为载体。如果说展品是科普场馆科学传播的硬载体,那么科普活动便是另一种非常有力的科学传播软载体。科普活动分为馆内和馆外两种。馆内活动指的是群众来到科普场馆馆内能参与到的科普活动,主要是依靠科普场馆的活动场所开展活动,例如:科学剧场、3D电影、科普剧表演等。馆外活动指的是走出科普场馆,到校园或其他地方开展科普活动,例如:科普剧进校园、科普剧大赛、实地科学调查体验、暑期科学夏令营、科普讲座、科普竞赛等。科普活动的科学传播方式的特点在于区别与传统的传播方式中简单的直接灌输科学知识,而是可以与科学家或者专业人员互动,从而自己进行实践的方式,让群众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去探寻科学知识,从而达到可以自然的接受科学知识,并形成科学探究思维,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科普活动是目前科普场馆拥有的重要的科学传播形式。在将来,它将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科普场馆科学传播的优势
我国科学传播的途径目前主要有学校、大众媒体、科普场馆、大学和研究所的实验室等实体媒介。科普场馆作为科学传播的主要媒体之一,与其他传播途径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1)从传播的载体来看,科普场馆的展品、展项作为主要的展示教育载体。具有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参与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在传播过程中,参观者可以与展品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从而更好的获得展品传递的信息。(2)从传播手段来看,科普场馆使用了光电技术、多媒体技术、仿真模型、虚拟智能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这些手段的运用可以使得观众轻松进入到一定的情境中,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听体验。从一定程度上看,由这种体验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刺激,可以进一步加深观众对于这些的印象。(3)从传播的内容来看,科普场馆虽然不能全面,系统的涉及到所有知识点,但是却能让观众自己动手操作展品,让观众了解科学技术的原理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便于观众杜宇科学技术的理解进一步激发观众对于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和兴趣。(4)从受众群体来看,科普场馆面向的是社会各个阶层和年龄段的观众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类人群。这使得传播的广泛度很高。因此,科普场馆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这些优势来激发大众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为观众创造实践科学的条件和场所,以实现科普场馆的科学普及价值。
4科普场馆科学传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国家由于科学传播可以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养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的原因,一直大力提倡和鼓励科普场馆开展科学传播活动。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科学传播活动不是简单的科技展览,要想科学传播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必须要整合各项资源,并对资源进行精心的策划。再围绕主题,进行严密的布局才能达到传播的效果[3]。
4.1科普场馆存在的问题
(1)场馆数量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普场馆数量还是严重不足,而现存的场馆中还有部分并不符合科普场馆的要求,不能起到进行科学传播的作用。(2)经费不足。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不断上升。但是在科普场馆的建立上,我国所投入的经费还是存在不足,这从根本上制约了科学传播的发展。(3)部分场馆用处不明。由于场地,设备,能力或者场地调度问题,国内部分场地无法进行科学传播活动,仅仅可以用来进行一些临时的展览或者用作他用。(4)发展不平衡。由于各地经济水平,群众文化水平的高低不齐,使得科普场馆的分布和科学传播的深度也存在差异。使得弱的地方越弱,强的地方越强,造成文化上的不公平。也使得部分急需科学传播的地方无法进行科学传播。
以上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我国科普场馆建设进行较晚,经费不足,并且缺少一个可以起到总的调度作用的机构来进行资源的分配平衡,专业技能的培训等方面的工作所造成的。
4.2科普场馆科学传播的问题
(1)传播形式的单一。近年来,虽然国家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播,但是受到传统传播模式的影响。很多科普场馆的传播形式比较单一。一般都是通过展示固定展品来举办一场临时的展览会。或者是某一个科学家的讲坛或者演讲等形式。这样的传播方式枯燥无趣。不太容易受到群众的关注和喜爱。观众只能是被动的接受科学知识。却无法调动对展览内容的深层探究兴趣。所以达不到预期的传播效果。(2)传播人员专业水平不够。在许多科普场馆,专职科普人员数量较少,而部分成员的专业水平不够,不能很好的完成科学传播工作。而且对于专业科普人员来说,缺少职业发展方向,无法进行发展也是很大的问题。这也造成了专业科普人员的缺失。(3)资源不足。部分场馆的资源不够,展品万年不变,导致群众产生视觉疲劳和厌倦感。没有新鲜感。也无法支撑部分科学传播活动的开展。(4)受众面过小。许多科普场馆的面向群体还是以青少年为主,忽视了成年老年或者部分弱势群体的需求。而许多科学传播活动枯燥无味也无法吸引青少年。导致观众不足,传播活动无法开展。
5结语
科普场馆作為科学传播系统中的重要载体,在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下,只有充分了解新时代受众的需求,才能使得传播方式更丰富,传播渠道更多元化,从而达到科普活动的作用即真正提高百姓的科学文化素养。如何利用现代化技术激发群众兴趣,这将是未来科普场馆科学传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科普场馆应该联合社会各界力量,不断拓展科学传播内容,创新科学传播手段,充分认识自我,才能实现科学传播的目标。相信在实践过程中,科普场馆一定能为科学传播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黄时进.科学传播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吴国盛.从科学普及到科学传播[Z].中国国际科普论坛,2000.
[3]田松.科学传播—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2):81-90.
作者: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