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根祥 张国华
因为做小学科学长周期作业的课题研究,我们收到了一些教师提供的学生作业。阅读学生的作业有喜有忧,喜的是学生已经真正进入到长周期作业当中去,忧的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业没有得到合适的指导,处在低效状态。如此下去,可能会削弱科学作业的科学性,影响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能力的发展。
我们先来看看教师提供的两个案例。
蝌蚪为什么长不大
从3月10日开始在鱼缸里养了一些小蝌蚪,到4月20日,发现部分死亡,我担心其他的也会饿死,就放生了。另外两只养在生态瓶中,瓶中有细沙、浮萍、沙鳅及一根水草,其中一只4月已死亡,另一只仍活着,在水中不停地游玩,可能是在找食物吧。它两个多月没有吃到什么东西了,个头不见长大,也没有长出腿,变成小青蛙(或蟾蜍)。
我庆幸它还很活泼,同时为它没有发育生长而难过。我可以得出两点结论:1.蝌蚪如果没有食物,可能会饿死,即使不饿死,身体也不会长大;2.蝌蚪虽然不吃生态瓶里的浮萍、水草等,但生态瓶中可能有少量的小生物或蝌蚪要吃的什么食物。
现在我担心:这只小蝌蚪将来会怎样呢?与它的同伴们一样饿死?还是永远是这样的小蝌蚪?还是会长成一只个头很小的青蛙(或蟾蜍)?
蝌蚌需要吃什么
清明节后,青蛙卵变成了小蝌蚪。
才养了十几天很多就死了,为什么呢?我想,这肯定与那些牛奶或淘米水有关,因为水变浑浊了。对小蝌蚪的死亡,我猜有两种可能:一是被撑死。小小的蝌蚪在呼吸时吸进了淘米水,那些小米粒、小米粉在它们肚子里胀起来,把它们撑死了;二是吃了变质的牛奶,那娇嫩的身体怎么受得了?另一个可能是窒息死的。养蝌蚪的盆子不大,蝌蚪较多,原来水里的氧气可能刚好够小蝌蚪们呼吸,在水中加了牛奶和淘米水后,水变浑浊了,氧气少了,小蝌蚪因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不管什么原因,我都不应该给蝌蚪们乱加食物,这样可能害了它们。这次经历让我体会到小生命的脆弱,我们应当好好地保护它们。
案例二:生态瓶中的蝌蚪
生态瓶去年做成,内有洗干净的泥沙、水、沙鳅、浮萍及水草。3月10日加入两只小蝌蚪,其中一只4月底死亡,曾担心另一只会随它而去,还好,到现在它一直好好活着。有一日,我尝试用喂养小乌龟的食物喂小蝌蚪。
5月18日,在生态瓶中放入6粒乌龟食(绿色,绿豆样大小,我没有找到小一点的金鱼食)。大约过了2分钟,蝌蚪瞄上了一粒,努力了10分钟仍吃不进一点(食物没化开)。蝌蚪并不放弃,歇了约半分钟又开始啄。2分钟后,它放弃了,估计累了。不到半分钟又游向另一粒,嘴碰着食物,身子一动不动有1分多钟,然后使劲地啃一会儿,游开了。此后,休息了8分钟,又开始努力了。
沙鳅仍在水底,未浮上水面来觅食,应该是没有发现什么食物吧,想想也是,这么长时间了,也没找到什么食物,现在怎么可能突然有呢?
第二天(19日)早上,水面不见了食物。仔细看,沉入了水底,小了些,白色,像米粒一样。小蝌蚪活跃了一些,但肚子好像不见胀大,沙鳅的肚子也看不出来有明显的变化。我又加了几粒乌龟食进去。
第三天(20日),蝌蚪活泼多了,身体好像鼓了些。水底的食物不见了,估计它们吃了。我又加了几粒乌龟食……
应该说,学生认真地完成了蝌蚪的观察和研究作业,这是让人感动的事。然而,细读之后我们又不免心生遗憾。学生如此满腔热情,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改进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在这样的长周期作业中获得更加丰厚的收获?
一、学生研究“原生态”的利和弊
学生在饲养过程中对蝌蚪吃食产生兴趣看似偶然,实属必然。因为这是饲养当中必然面对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对这些问题不会有直接的经验。现在的问题是学生该如何研究?
学生在第一次养蝌蚪时,采取不喂食的方法,到饲养无法继续的时候就放归自然。第二次为了弥补上一次的缺失,采取了投放牛奶、淘米水等办法,结果差点“全军覆没”。连学生自己也自责:“不管什么原因,我都不应该给蝌蚪们乱加食物,这样可能害了它们。”这不由得引起我们思考,学生的这种“原生态”研究有利还是有弊?利和弊分别在哪里?
从上面的案例描述可以知道,学生的作业基本是在一种自然状态下进行的,结果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1.“病急乱投医”现象
学生经历了从不喂食到乱投食的惨痛经历,伤害了小生命,也伤害了自己的一腔热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行为有太大的随意性。如果学生不够执着,很容易就此放弃。
2.“脚踏西瓜皮”现象
学生兴致勃勃地开始了蝌蚪的饲养和观察,但是饲养最终走向何方,学生心里没数,只得跟着事态的发展走下去。饲养的蝌蚪长不大、会死亡、没东西吃……问题接踵而至,学生跟着问题走,忘记了本次作业要研究的最根本的东西,不由自主地进入茫然状态。
看来,作业的设计和活动要求的落实很有必要。学生这种随意和茫然,显然是缺少教师介入的结果。
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却从情感上认同了学生这样的现象,为什么?
其实,教师最看好的是学生进入了良好的研究状态。学生在饲养、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并且积极地尝试着去解决问题。他们认为这样全身心投入,对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是一种锤炼,机会十分难得,应该充分利用。如果大家都按照教师的布置统一行动,就会失去作业的许多生趣,这种观点似乎也有它的合理性。
问题来了。是“统”还是“放”?一下子还真不好回答。一个最盲接的问题是,学牛的长周期作业教师该如何指导?
二、教师如何把握“恰当”的指导
从前面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活动还是经过教师设计的,如观察记录表的设计、观察要素的设置等,作业还是有比较明确的目标指向。记录表主要让学生发现、记录蝌蚪身体形态上的变化,这与相关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一致的,而且,这一目标也比较容易实现。然而,从学生“附记”上看,并没有对蝌蚪的变化进行探讨,而是把关注点集中到“食物”上,并且持续不断地思考和研究。学生“顾左右而言他”告诉我们,他们已经忽视了这次观察活动的基本目的。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怎么办?
1.确保基本任务
事实上,学生也有了自己的观察结果。如:
“蛙卵,椭圆形,长3-4毫米。”
“其余有的身体有约1毫米厚的透明体。”
“一部分发育成蝌蚪的形状了,头与尾差不多粗。”
“基本成小蝌蚪,长约5毫米,灰色,头部大起来了。”
“发现尾巴与身体交接处有约1毫米的小不点。”
应该说,学生已经基本发现从卵到蝌蚪的一些变化,已经离实现作业目标很近了。可惜的是,学生的研究就此打住了,也就是学生的研究还没有达到“动物生命生长经历”这一规律性认识的层面,所以,基本任务还没有完全实现。这是学生研究的一道坎,跨过这道坎,才能够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提升,这种提升,是这次作业需要确保的基本任务。否则,学生的研究只能停留在零碎的观察结果上,而不能形成观察之后的研究结论。
2.兼顾生成问题
也许教师也没有想到,学生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蝌蚪的食物上去。这是学生研究生成的问题,是正常现象,所以,在确保基本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为上策。原因有三个:就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需求来看,有明显的积极意义,教师应该利用;这是此项作业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否则,长期观察难以持续;这是学生感兴趣且有能力尝试探究的问题,何乐而不为?
3.恰当介入
这项活动出现两个意外:一是活动期望的是学生观察并发现蛙的生长变化过程,而学生最终都把关注点集中到的“食物”上,学生研究出现了目标游离;二是在蝌蚪食物的研究上有明显的盲目行动。
“目标游离”也好,“盲目行动”也罢,都是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迷茫”表现。要改变这样的状态,关键是改善教师的引导作用。
(1)介入时机因需而动
介入的时机是就过程而言的。一般情况下,学生的研究都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是影响作业持续的“坎”。既然是“坎”,凭学生的现有水平,要跨越一般会有困难,教师不扶一把常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活动中断;二是研究偏向。这时,教师的介入很有必要。本案例中,当学生观察了许多蝌蚪的成长信息之后,教师非常有必要和学生一起整理这些信息,发现蝌蚪成长的一般规律;当学生开始关注蝌蚪吃食情况时,教师应当和学生一起商量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行办法……教师及时介入,会成为学生研究活动的“及时雨”,保证活动的有序有效。
(2)介入力度因生而定
学生研究问题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如认知基础、辅助条件等,教师的介入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值得探讨的是,教师介入的“度”如何拿捏才是“恰当”的?我们认为应当主要考虑两个方面。
一是可持续。以扶一把为好,能过为准。“扶”不是“抱”,只是帮助,路还得学生自己走。如学生普遍遇到蝌蚪的吃食问题时,教师不是告诉他们蝌蚪应该吃什么,而是提醒学生研究这样几个问题:
我们怎样才能了解蝌蚪吃的食物?
如果要研究蝌蚪的吃食情况,怎样做比较合理?
教师的引导旨在激发思维,启迪思路,让学生知道怎样可以做得更好,减少或避免草率盲动,提高他们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品质。这种过程中的辅助,对学生的成长意义深远。
二是能提升。提示思考,点到为止。切忌大包大揽,剥夺学生“思”和“悟”的权利。教师的责任是提供脚手架,让学生自己花力气上升到新高度。如学生观察了蛙卵到蝌蚪的变化后,教师可以提示:我们是否可以用几幅连环画让别人看到它们成长的规律?请在每幅图的下面用一两句话予以说明。教师的提示可以促使学生的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
浙江省常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浙江省常山县天马二小( 32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