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科学教学正文

小学《科学》有效学生评价四策略

  • 投稿小米
  • 更新时间2015-09-06
  • 阅读量661次
  • 评分4
  • 31
  • 0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 高 翔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5-0055-01

怎样依据课标提出的科学课程学生评价的主要特点,并在教学实践中准确把握评价内容,灵活运用评价方法,制定一套行之有效、操作简单、师生喜欢的评价方案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实践的课题。由厦门市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成立的“科学学科学生学习评价方法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经过三年的研究和实践,制订并完善了《思明区小学科学学科学生学习评价方案》及方案操作指南,进一步明确了评价的主要特点,掌握了评价基本流程,形成了一系列生动、完整、可操作的有效评价策略。

一、有效评价方式:真实性与表现性评价

依据《科学(3—6年级)评价标准》要求,评价要涵盖科学素养各方面的内容,既要考察学生对科学概念与事实的理解,又要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能力、科学的行为与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而我国原有的学生学习绩效评价方式存在着评价主客体的单一化、评价方式的机械化、评价内容的肤浅化与片面化等弊端。在这种评价方式的导向下,教学无视学生个性的复杂性及丰富性,学习的内容、方式、目标等也简单趋同,对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在真实的世界中运用书本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包括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内的高度综合的心智技能却难以测查,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学业素质的测评更是无能为力。真实性评价体现在课程教学中完整而真实的生活,强调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来评价学生的发展,不仅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分析,评价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正因为真实性评价具有上述超越于传统学业成就测验的优势,体现了重视过程性评价、重视质性评价、重视非学业成就评价等最新评价理念,它也成为了科学学科学生学习评价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借鉴盛行于国外中小学的真实性评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我国中小学原有评价方式的不足,它可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目标、情感、态度、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关注过程、促进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这一要求。

二、有效评价方法:小组单元评价法

在研究学生评价的过程中,针对评价无法关注全体及全程的问题,我们提出利用合理的小组单元评价形式,主要依靠学生及发挥学生组长的作用,挑选合适的评价内容进行学生间相互评价,以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同时提高评价的实效性。

1.由教师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将一单元设为一个评价阶段, 教师结合课堂表现、活动产品等内容,设计好体现多元评价形式的单元评价表,并以此为载体,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知识检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阶段评价。

2.评价的时间安排在每节课前或课后,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评价,由小组长负责评价的实施和登记评价的各种分值,并能及时把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向教师反馈。

这种评价法操作简单、省时、高效,经实践证明,确实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并且能够促进学生自我评价意识的形成,使之真正成为评价的主体。教师通过组长随时关注学生科学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反应,并能把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的所有信息,哪怕是微小的变化,只要有价值就记录在案,并持续不断地跟踪每个学生的发展。经过教师分析、评价,就能针对学生的科学学习情况及时采取纠正、鼓励或导向等措施。

三、有效评价形式:多元跟踪评价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评价必须伴随全程,才能持续不断地跟踪与调控每个学生的学习。在评价时,笔者采取了三阶段评价的形式。

1.课堂学习评价。在每节课的课前或课后,笔者都要求学生进行评价,如课前评价学生的课前准备、作业和活动产品,课后评价学生的课堂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在科学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反应,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口头或是总体评价,教会学生将各种能体现自身在科学素养方面有变化的有价值信息记录在案,以便进行分析与判断,在此基础上做出各种评价,起到反馈、矫正、鼓励和导向的作用。课堂学习评价借鉴学生成长记录册的方式,使评价表成为长期积累且连续记录的工具。

2.阶段综合评价。阶段性评价由基础知识的纸笔测验和综合评价两部分组成,一般反映学生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的情况。笔者要求学生学习完每单元后,在课堂上进行一次比较正式的相互评价,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先由组员个人依据单元评价表自评,然后组员互评,最后由组长口头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概括性描述,然后由学生将评价表带回家去,让家长也参与评价。在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家长评价的基础上,教师结合自身的观察,用优、良、合格和待合格四个等级综合评价学生的阶段学习。

3.学期终结性评价。在学期功课结束前,师生一起将一个学期的课堂学习评价、阶段评价及活动产品整理到成长记录袋中。整理资料的过程,也是教师教会学生了解评价作用的过程,让学生根据评价的不同侧面,了解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同时,教师也能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包括学业成绩、学习态度、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方面,形成对学生学习的准确评定,从而将评价与考试结果进行纵向比较,判断学生的进步与不足,提供及时的建设性反馈,避免只给学生一个笼统的分数或下一个简单的结论。

四、有效评价方案:倡导灵活性与扩展性

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教学情况也是千变万化,学科、学生、教师、教学条件诸方面不同,评价方案也应有所创新,富有个性,既应体现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又为不同教师和不同条件的课堂教学留下可变通的余地。教师也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对已有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有所了解,才能形成一套适合自身学生特点和需要的评价方案。因此,教师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评价活动,灵活采用语言、符号、图形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积极倡导建立个人档案、进行个案分析等评价法,为每位学生建立反映其成长足迹的档案袋,捕捉学生每一点滴的成功和进步,为每一单元设计适合的评价表等,以此来丰富评价方案。

例如,《植物的一生》(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这一单元的教学,这是一个中长期观察活动,必须在学生学种油菜的基础上进行学生的学习评价,油菜从播种到最后开花结果(形成种子)大约要五十多天。如果使用单元评价表将无法较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此时,应倡导教师自行增加相应的其它可替补的评价项目,或是自行制订合适的评价方案。教师不必也不可能完全按照预先设计的单元评价表和评价方案操作,而必须灵活处理,只要符合评价功能、能促进学生发展,都应允许并鼓励大胆去尝试和使用。

教育评价是一项既重要又困难的工作,评价辅助教学的作用日益受到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广大教师的重视,目前,各地都在探索着适合本国的教育评价形式,试图通过评价改革推动教育变革。我们期待加强合作,发挥集体智慧,增加对评价机制的研究和探索,期待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