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科学教学正文

在科学课中培养学生多思善问的习惯

  • 投稿仁言
  • 更新时间2015-09-06
  • 阅读量281次
  • 评分4
  • 55
  • 0

◇湖北省安陆市南城联村小学 祝亚军 陈永斌 董筱波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2-0053-01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探究活动的首要环节,更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一项重要指标。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学生主动探索和掌握新知识的开始和动力,也是科学地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过程中,不敢问、不想问、不善问,那么要落实“探究为核心”的课程基本理念就缺少了一根线索、一个平台,也就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了。

一、情境创设让学生“想问”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指出:“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开展多样化活动是十分重要的。”由此,在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时,首先要想方设法去创造各种不同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因趣生奇、因奇生疑、因疑生智,进而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白天和黑夜》时,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分组用“乒乓球和手电筒”做模拟实验,得出了: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地球自转,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等情况时都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结论。这时学生各抒己见,到底哪一种现象是反映客观事实,是正确的呢?此时,教师播放课件,当地球与太阳不停地运动的画面伴随着低沉的乐声和亲切的讲解出现时,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宇宙的距离,有了对话和情感的交流,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出现一个白天,一个黑夜需要1074个小时;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出现一个白天,一个黑夜需要一年;地球自转,太阳不动。出现白天和黑夜时间一样长;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讲解到这里,突然停了下来,留下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想一想哪一种现象与我们现实生活是一样的呢?课件中生动形象的画面抛出的问题,激起了学生质疑的灵感。学生带着疑问:“哪一种现象最能反映现实呢?”再读课文,终于在课本的“资料库”中找到了答案,问题迎刃而解。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也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同样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教学中,学完了科学四年级下册生理与健康单元中《健康饮食》这一课后,笔者让学生从这三课中学到的知识制订一个计划:根据自己现在的身体现状,怎样改变饮食习惯,使自己更健康地成长。然后,在小组里讨论:“我的计划可行吗?”等问题。这下“胖的”、“瘦的”、“矮的”、“高的”都不但拿出了切实可行的计划,还相互讨教“胖变瘦”、“瘦变胖”、“矮长高”的看法和经验。由于每个学生都有实际的生活经验,使得整堂课的讨论气氛非常热烈。又如,上完了科学五年级下册“热”这个单元后给学生留下一个课外实验:我能热胀冷缩吗?为什么?此时,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盎然。

这些研究课题学生不但看得见、摸得着,而且还能亲身感受得到。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把教材的知识小单元和学生自己的成长和生活结合起来,既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经验背景,又拉近了教材和学生的距离,更重要的是激起了学生“想问”的欲望。

二、氛围和谐让学生“敢问”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的基本理念指出:“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放下架子,把自己置于学生平等的地位,倾听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畅所欲言;还要装“无知”,让学生觉得教师也有所“不知”,从而获得自信。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可能被引导、强化,这是学生问题意识深化的第一阶段。进而获得各种“奇思异想”,并由此绽放异彩。

例如,在教学《光》的一课时,分组实验后,一位小朋友站起来提出:“老师,我发现课文写错了。”大家刷地一下把目光转向了这位同学。笔者好奇地问道:“你说说错在哪里?”他撅着小嘴,皱着眉头说:“老师,我发现在光的照射下,物体是没有影子的。”同学们都笑了。于是,就这一问题,笔者请这位学生上讲台做演示实验,并给他当助手……“啊!果然是?”同学们惊讶了。然后,全班各小组依据这位同学的实验,再进行验证。一会儿,大家都成功了。这是什么原因?学生七嘴八舌地进行议论,最后达成共识:“许多盏亮度相同的灯同时照射,使影子处是明亮的。”“这位同学了不起。”在教师的赞许中,同学们向他投来了敬佩的目光。“那么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制作什么灯呢?”笔者接着问。“做无影灯。”还是那位同学回答着。“你在哪里见过?”笔者追问。“我没有见过,听爸爸说他做手术时要用的。他不让我进去看。”学生委屈地回答。“噢!手术用的无影灯是根据上述原理制成。”学生恍然大悟。在许多手电筒灯光照射下物体的影子没有了,但它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想象。如此长期的潜移默化,一定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敢问”的氛围浓厚起来。

三、细节关注让学生“善问”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指出:“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细节,我们往往会熟视无睹,但它蕴藏着许多科学道理。每个知识单元结束后,笔者会布置一个课外观察作业。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一种自然现象,探究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观察现象时,多想想与我们学的知识有什么联系。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这句话形象而富有哲理,高度概括了细节的重要性。重视教学细节这不但是精细化管理时代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更是在以“探究为核心”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挖掘真理的唯一途径。也是学生问题意识深化的第三阶段。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热往哪里传》时,安排学生动手实践,亲身经历用火烧开水的过程。做过这个实验的教师都会感觉到使用酒精灯“在外焰上加热”的要求,在实验前尽管教师反复地强调,学生也好像听懂了,可是,一动手做实验就事违心愿,为什么?是学生急于看到自己烧好的开水呢,还是其它原因?学生的回答竟然是:“反正在火中烧了,还会不开吗?”后来,笔者改进指导方法:拿了一根火柴梗问学生,它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烧,能烧坏吗?同学们听了笑着说:“老师你开什么玩笑?”笔者一本正经地说:“我能让它不烧坏。”一会儿,从火焰中拿出完好的火柴梗。学生们惊呆了。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说:“老师,你的火柴梗是假的。”“好! 你从火柴盒里挑一根给老师。”当笔者拿着学生的火柴梗做实验时,大家的眼睛瞪得更大了,生怕老师作假。又一次成功后,在一片惊叹中,同学们争先恐后地问这是为什么?这时,真的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时候了。再让学生也来实验一下,……“噢!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与内焰有这么大的区别。”学生恍然大悟,这真是水到渠成。

这样,在课堂实验中、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去关注细节、研究细节,不仅解决了学生一连串的“为什么”,更重要的是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启发了学生如何“善问”,如何去观察,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解决问题。《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有这样一段话:“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让我们每一位科学老师从日常教学中做起,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让学生 “敢问”、“想问”、“善问”,逐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使其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