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历史教学正文

现实是历史教学出发点和归宿探析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09-09
  • 阅读量64次
  • 评分0

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每一项课程目标都提到了关注现实的重要性: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能够客观评判现实社会中的问题;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回归现实是历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历史教学必须具有现实关怀。同时,回归现实会促进对历史和现实更深入的理解,促进思维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教学为例。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理清每一个阶段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或受阻的原因、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把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脉络,从整体上思考影响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因素,更要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结点。在本课可以挖掘这样一些时代要素:张謇精神的当代意义;政府、企业、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有些教师在设计本课时习惯引用张謇的材料,但是大多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没有去深入挖掘张謇精神,没有全面分析以张謇为代表的当时的社会精英在推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教师要在课堂中带领学生去聆听个人与社会、世界与本土、传统与现代、科学与人文的对话,去感受基于中华儒家文化汇融西方商业伦理而创生的中华商道与企业家精神,在中西方文明碰撞中海纳百川、拥抱时代、与时俱进、对外开放的创新精神。这对当今商业道德文化和企业家精神的重建有着重要的文化传承和历史借鉴意义。南通学子更是要传承张謇精神,建设家乡,回报社会。


同时,我们还需要思考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政府统治前期都给企业发展的自由,民族工业迎来了经济发展的春天。之后,国民政府的统制经济、恶性通货膨胀给民族工业致命打击,进入寒冬。严复说:“身贵自由,国贵自主。”民族企业拥有自由就一定可以得到发展吗?张謇的企业在遭遇困境需要资金的时候,如果有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是否有转机呢?政府和企业需要怎样的相处模式呢?民族企业在各种不利环境中怎样才能得到发展呢?带着种种问题,教师引领学生从企业家的呕心沥血、政府作用的悖论、民族企业如何谋求发展三个角度去探寻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以期对今天中国工业化道路有所启发。关于经济史的讲述,不应该只有干巴巴的数字,可以向学生讲述张謇创业的故事,要把张謇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潜心经营家乡南通的乡土情结、办教育兴文化的视野和格局通过精彩的故事展现出来,要讲出张謇的企业兴衰成败的命运和他本人的无奈、执着;要向学生提供学术界最新的史料,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展示的材料不仅要对学生有思维的触动,更要有情感的冲击,要让学生去感受历史人物的思考、奋斗、成功、失败、矛盾、无奈,用人性的丰富、复杂和光辉打动学生的心灵。从张謇身上,我们看到了企业家在推动民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扛鼎之力,感受到了他们实业救国、振兴民族、福泽家乡的家国情怀。但同时也感到了心痛和遗憾,当张謇的企业遇到危机的时候,北洋军阀政府不仅不能给企业提供支持和领导,军阀的混战更是让企业处于崩溃状态。所以,我们还要探讨政府和民族工业的关系。通过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我们可以看到:继晚清新政以来,只要政府积极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如保障市场经济、保护私人所有制等,民族企业就会不断扩大再生产。然而,一旦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对经济权利、财产权利和决策权利进行管控,都是对个人自由的限制,必然抑制个人的经济活动和创新动力,必然阻碍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学生可以通过教材找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对经济进行全面控制,剥夺了民族经济发展的自由空间。官僚资本掠夺国民财富、挤压民族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国民政府为了获取美国对其内战的支持,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和实行的恶性通货膨胀将民族资本逼入绝境。


在回答“历史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英国历史学家E.H.卡尔认为:“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对话。”历史课程目标指向现实,教师需要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增强学生对现实关系的洞察力和把握力。


作者:石宏慧 单位:江苏省启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