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变迁,也让很多往事成为了历史,而学习历史也是现在学生课程当中非常重要的,如果无法掌握历史发展过程的连续性,那么更谈不上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也尤为重要。本文就整理了关于历史教学的论文供大家欣赏。
第1篇:本科历史教学中的“知识生成性”探析
樊百玉
伴随高校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推进,研究性教学方式学科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研究性教学不是终结性教学,而是生成性教学。历史是一门极具生成性特征的学科,它有其独立、规范、通行有效的研究方法,有其多样的学科理论与观点争鸣,有其“重反思”“重辨析”“重评判”“启人心智”的学科功能。在本科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的生成性主要表现为,教师运用研究性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通晓专业常识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历史思维和家国情怀,帮助他们学会“历史地看问题”的方法,形成历史感,以便同学们即使不从事历史研究工作,也能在其他行业因受益于此种方法而有所作为。
一、历史教学中“知识生成性”问题的提出
不同学科研究中对知识性质的界定都符合哲学认识论的解释,即知识是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它具有符号性、客观性、确定性、工具性、普遍性等特征,同时反映知识的个体性、境域性、相对性等问题。当作为研究结果的知识进入教育学领域后,其性质发生了变化,它们成为了“外在于教育过程的材料”,这些“材料”因教育的“心理学化”,引发了学生认知、思维和情感价值的变化。因此,进入教育学领域的学科知识不仅仅是“是什么”的问题,不仅仅是“真理的问题”,而是对受教育者发挥作用的问题,是知识“赋予学生成长意义”的问题,①是有关知识生成性的问题。历史学科也是如此。历史教学中知识的生成性是指历史知识经过研究性教学新产生的意义系统,包括受教育者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的提升及情感价值的升华,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是这些变化的高水平体现。“历史知识的生成性”不仅要说明历史知识的产生过程,更要借这个过程,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它不仅仅是解决了多少问题,更多是留下了多少思考、探索和争论,即历史知识对受教育者发挥作用的问题。
历史学是一门以时间为界的学科,凡是过去发生的,都可以成为它的研究对象。历史知识是否真实、客观?历史知识是否有用?这是两个事关历史学科合法存在的问题,②也是影响历史课程教学的核心问题。“历史教学必须以社会方式,以对于一般公民显然有意义的方式进行,才有存在的理由”。③因此,历史教学并不是仅仅将既定的历史事实告诉学生,更是要与学生一起反思与辨析,探求“历史趋势与道路”,洞察“民族性格与文化”,④训练学生思考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历史与现实相通”的历史感,乃至于“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历史学还是一门关于过程的学问,历史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都是过程性要素。如果说其他学科是从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来看待其与该学科历史知识的关系,那么历史学进行的是过程研究,在过程中发现事物运转的趋势。因此“它绝不是各具体学科史和分支专门史的简单叠加”。⑤这些都是“历史知识生成性”使然。
历史教学中“知识生成性”问题的提出,一方面符合历史学科注重解释与辨析的特性,另一方面符合“研究性教学”“不是以知识而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学过程的研究性”的理念。研究性教学认为,“学生具有一种主体性的认知、表达、操作和创造能力”,①教师作为向导,不仅要研究知识,还要研究学生,能“借用科学研究的方式、思维来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历史学习中,时间与空间是解读历史的两个维度,横向对比与纵向梳理为学生提供了无限遐想的空间,为师生探究历史知识生成性提供了基本的方向。同时,研究性教学强调教学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教师将历史学科注重历史过程研究的学科特点与研究性教学注重教学的过程性、生成性相结合,是历史课堂教学“知识生成性”问题产生的合理依据。②
二、历史教学中“知识生成性”的内涵
“历史知识的生成性”表现为以问题为核心的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历史知识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历史事实,另一部分是对历史事实的解释。历史事实是历史学家对史实的认定即论证历史事实是否真实存在,对历史事实的解释是历史学家要赋予“死的历史”以生命,将“史实连贯”,对其作出说明,“使其成为一种可理解的叙述”。③就历史事实而言,除非有新的考古发现或档案解密,其内容是基本不变的,然而基本史实在数量上的叠加会引发人们对历史认识的变化。就历史解释而言,在尊重同样史实的基础上,不同时代的历史学家因其所处环境、个人经验及性格的差异,会作出不同的解释,例如“史学史”。因此,历史知识不是一个有限的、静止的、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无限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历史知识产生的秘诀即在不断扩充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梳理分析其中的定量与变量,并对之进行提问。历史知识的这些特点与属性应用到历史教学中,一方面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并让学生学会历史史实获取的方法,另一方面在于辅导学生解读史实,这样的教学过程不是讲解性的而是研究性、生成性的,学生关于“我知道了什么”,“我还不知道什么”,“我还想要知道什么”,“我如何才能知道”等问题的提出与回答,正是对其生成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历史知识的生成性”表现为以方法为核心的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历史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基本功莫过于对史料的搜集与解读。历史学家沈志华教授认为,“对于一个历史学者来说,研究的基本点应该是事实,这些事实主要来自于史料,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在尽可能全面搜集史料的基础上,考辨真伪,判断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在把事实说清楚的基础上,将其放入历史长河中考察。同样一件事可以有很多种解释,这些解释在逻辑上都是成立的”。④事实上,史料、史实的搜集及分析都有方法可寻,就搜集而言,除了熟悉档案的分类管理以及到档案馆查阅,作口述史整理,还需要对历史知识进行区分,即分清楚哪些论述属于基本事实,哪些属于对事实的解释,并把基本事实按照时间的先后排序整理。就解读而言,历史学家要么对其进行“原因的解释”,要么分析“当事人的行为动机”,要么整理史实的“来龙去脉”,要么对史实加以“归类和定性”。但不管是对史料还是史实的处理,从思维的角度讲,最根本的是概括。“从教学实践上说,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就是概括的过程,知识迁移的实质就是概括。没有概括,学生就无法形成认知结构,也很难形成学科能力”。⑤
“历史知识的生成性”表现为由历史感悟升华出的家国情怀。历史学家往往埋头于“求真”的探索,但是历史研究尤其历史教学都有必要向公众、向学生展示它的价值和意义。历史学的解释具有相对性,每一次解释都打开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研究空间。正如卡尔所说,“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⑥游走其中,学生会获得一种“历史感”,这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有的。它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人是行走在历史中的人,国家和民族是历史的产物,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当教师从全球史的视角,将中国的历史的进程置于世界中去考察时,我们看到的是中华文明弯弯曲曲、又持久不衰的发展路径,由此获得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自信。走出历史,学生会发现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是“史料与史实”,只是他们没有写在纸上,没有放在档案馆里,它们就活生生地存在着,感受它们、分析它们,那些用于分析史料的方法,以及由此带来的视野、宽容与自信一样起作用,过去和现在是如此相通,人就活在历史中。这就是历史教学所能带给学生的别样体会。
三、历史教学中“知识生成性”的实践诉求
在教学设计中,突出学生的认知生成过程。任何好的课堂教学都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教学。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不是僵硬的、刚性的,不是静态的文字描述,也不是随意的教学总结,而是以促成目标实现的冲突性认知为节点,由这些节点串联而成的思维过程,是方向性的。在历史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原来被视为学生掌握目标的历史知识仅仅是教学的材料,教学设计的重点在于形成材料认知的求证过程,教师要设定求证的思路、求证的步骤与求证的维度,并在此过程中设立与之相对应的思维训练方法,以此来反映学生的认知过程及知识的生成性表现。基于生成性思维的理论,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双主体”都具有生成性特征。在备课阶段,教师的生成性特征发挥了主导作用,教师的创新性教学设计与教学安排本身就是生成性的表现。同时,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了解分析的过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相关的知识接触与随意性阅读,有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常常以关键词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记忆中,教师可以从研究的角度挖掘历史分析的深层次价值。比如教师在准备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容时,大战的轮廓性内容是学生有所了解的,但是如果能引导学生从不同参战国的角度分别来看待战争,那就是另一番解释和历史意义了。
在教学实施中,注重学生思维能量、情感体验的充分释放。课堂教学过程是“知识生成性”的关键环节,生成性的数量与质量取决于学生的思维能量是否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取决于学生的主体参与是否真正身临其境。尽管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习策略,但最基础的方法是概括,历史学科也是如此。“思维之所以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的关系”,主要来自由个别通向一般的“抽象和概括的过程”,“概括是思维乃至智力最显著的特性”,它是一切学科能力形成的基础。①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概括思维”的训练尤为重要。历史学科有着丰富的论著与史料可供选择,对学生的概括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材料的阅读、材料的比较、学生之间及其与教师的争论都是概括思维的运用和体现。此外,历史学习与研究中处处贯穿着人的思想、意志和感情,代表着人文精神的自由创造。②历史学家的移情式体验表现在学生那里,就是进入历史情境的角色体验,“历史虽然不会重演”,但“历史也常会有惊人的相似”,学生正是在此过程中感悟有关趋势、道路的评判。
在教学评价中,关注学生在认知、思维及情感价值等多元收获中的新意。学生的收获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依据。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理解、运用和创新有多元的展示方式,如何设计出能全面反映学生收获的考核与评价方式,是教学改革正在讨论的内容。通常学生成绩的给定被分为卷面测试与非卷面测试,如何能在卷面测试中体现学生的理解,而不仅仅是反映知识的正确,需要教师在题目设定中尽可能体现学生思维的宽度。如何能在非卷面测试中反映学生创新性思维过程,需要教师有意发现、有意记录、有意褒奖与之有关的作品,这些作品可能是学生提出的一个关键词、一个观点、一个问题,或者资料的采集、调查问卷的设计、一篇讲演稿、一篇学术论文等等。这些“生成性产品”都应该被纳入教学评价,并进行合理量化。另外,历史学科极易与其他学科产生交叉性认知,应鼓励学生有多学科的借鉴。
第2篇: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益
余践(四川省崇州市教培中心四川省崇州市611230)
摘要:历史教学作为一门文化基础学科的教学不仅肩负着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锻炼记忆力和培养思维能力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务必重视历史学科,提高历史课堂效益,完成历史学科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效益
一、“课改”,是教育教学一直关注的字眼。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学观念的更新,在教学中树立“授人以渔”的思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使学生接受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这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历史学科信息量大,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世界历史更加浩瀚无比。同时历史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等方面。如何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历史学科的特点,优化课程教学,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应该成为近几年来历史教学中老师们常思考的问题。要实现上述目标,就要从提高历史课堂效益着手。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效益谈谈自己的看法。不肯学,学生认为,既然历史课是副科且时间跨度大、内容庞杂、包罗万象不好学,同时因是副科,学校和家长都不是很重视造成学生干脆放弃不肯学。不会学,学生也想学、也在学,可就是记不住那些抽象的历史问题,如典章制度、阶级关系、事件发生的原因及本质等;也理不清如历史课中出现大量的历史年代、地名、人名等这些难记易混淆的内容,造成学生脑里一片混乱。
二、注重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提高课堂效益的关键因素也是学生。新的历史课程理念要求要重视对历史问题的探究,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那又是怎样的自主合作才是适合课堂呢?在教学过程中,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而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助于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长处。但也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因而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该主要根据当堂课历史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来考虑,如在讲授八年级下册《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一课时,因为学生们时不时能听到老一辈的讲述改革开放前城乡人民生活的艰辛,并对现今生活的巨变有切身的感受,故而很容易理解课本上所说的变化,这既体现了新课改的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要求,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三、改进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产生乐学情绪
历史知识最大的局限性就是都属于过去的范畴,既不能重现,又不能与现实直接联系,因而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历史课堂往往给人一种陈旧、呆板,缺乏时代气息的感觉,要想提高课堂效益,关键的就是要想方设法地学生乐于参与到教学中。
历史教学中尽管有挂图、插图等直观教具对教学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但在进入信息教育时代的今天,对于每天都能接受新事物刺激的中学生来说显得十分不足。为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这一大趋势,在教学中应该注重适当的把多媒体教学软件引入课堂教学,利用新技术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自制教学课件。如在讲八年级下册第8课《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一课时,老师在课前准备这样的教学课件——改革开放前后城乡相关方面新旧对比文献资料片。上课前,利用幻灯片播放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对比的图片,看着这此变化,学生们很是惊讶:是什么样的改革使中国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呢?于是会主动去了解有关改革的内容,乐于听老师讲《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课堂效果十分明显。学生们饶有兴趣地探究事实,带着这样的兴趣,课堂的教学非常活跃,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四、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训练。
初中历史知识包括中国、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六大知识体系,教材有六本,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等各领域,可以说是体系庞杂,内容繁多,这就构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障碍。要使学生认真学懂历史,那么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常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预习、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讨论、认真练习、课后复习等。这些是学好历史的基本要求,经常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时常督促帮助学生形成常规习惯。
第二、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掌握知识体系、理清历史脉络的习惯。如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在第一节课上引导学生看总目录,讲每一单元时,引导学生看分目录,在单元中讲不同的课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联系,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掌握利用目录形成知识体系的基础。
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习惯。历史知识中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没有良好的记忆习惯是不行的,因而作为老师就要提出要求,让学生养成每节课后及时巩固和复习、练习,并采取课前提问、章节检测等方法进行检查和督促,鼓励先进,敦促后进。如果对知识加以联想、对比,采用一些轻松巧妙的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益,而且会使记忆的准确性和持久性大为改善。
第3篇:初中历史教学与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关系
李英(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勐董中学,云南临沧677499)
摘要:初中阶段的历史教育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更要加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为国家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储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社会责任感;培养
在社会发展转型的特殊时期,更需要从教育入手,强化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意识。初中阶段的学生,是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更需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一、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意义
(一)促进社会责任感的建立
初中历史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对国家的发展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使学生意识到肩上承担的重任,树立学生爱国情感,逐渐建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促进学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初中历史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同时,最终目的是学生能在未来践行社会主义责任,但这种转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学生通过对国家历史发展进程学习而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为国家、为社会奉献力量。
二、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
为更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逐步加强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通过正确的教育语言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判断是非曲直的能力,做一个正直、富有社会责任感与民族自豪感的人。同时教师要树立自身高素质、高社会责任感的良好形象,通过课堂教学、自身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使学生不断提高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
(二)激发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成长的特殊阶段,教师更应加强对学生心理方面的疏导,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契机。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第四册对《双十协定》的讲解,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阐述自己的观点态度,对伟大领袖毛泽东、周恩来为中国的存亡不顾个人安危的伟大牺牲、奉献精神有更深刻的认知,从而产生崇敬之情。教师适时对学生加以积极的引导与鼓励。给学生更多的历史知识学习时间,不断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1]。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行为能力
学习历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同时,教师更应引导学生将社会责任感付诸于实践。建议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爱国教育活动,如每年的十月一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日,使学生对伟大祖国从过去发展到今天的不易有更强烈的感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同时,更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行为。
三、结语
在初中历史教育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历史教学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作用,促进学生践行社会责任感,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