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社会史、文化史的研究开始起步,并仍将为未来近代史研究的重点,专门史及区域史仍备受关注。理论方法革新,跨学科的研究成为必然趋势,新的技术观念渗透其中,史实考证的深入,修正了误读历史,使历史更趋近于真实。同时在重视精英史研究同时,开始关注下层民众历史的研究。而且在近代史研究进程中,三种日趋明显的历史观呈现在我们面前,即更趋精细的历史观、长程的历史观、内部取向的历史观和总体的历史观。这几种历史观分别代表着中国近代历史研究中的一些重要发展趋势,实不容忽视。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未来趋势
【中图分类号】K0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019-02
120世纪80年代开始,社会史内容进入了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
20多年来,社会史已经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相对主流的研究方向,从一定意义上改塑了传统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基本格局。
社会史是以“人”为轴心的历史。社会史以“人”为核心,不是指某个具体的人,而是作为某个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整体意义的人的历史的演变。社会史不是一个特定的史学领域,而是一种新的视角,新的路径,亦即一种“自下而上”地研究历史的史学范式。
当然,社会史研究之所以以主角姿态登上历史研究的舞台,自然有它自身鲜明特色及研究意义。第一,在研究时段上,社会史研究大多选取了变化剧烈的近代社会作为研究对象,近代社会史在中国社会史复兴与研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第二,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更加突出问题意识。它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使社会史研究逐步走向深入。第三,社会史实际上是在历史学和社会学的交叉渗透基础上产生的新学科,具有高度综合性、边缘性、交叉性的特点。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推进,社会史研究也打上新的时代特征。第一,由精英的历史转向普通民众的历史。社会史的研究对象的日趋“下层化”或“大众化”。第二,新时期的社会史与以往的历史著述侧重于政治事件不同,其研究密切关注的是同社会大众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这使得历史学研究内容带有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第三,由一般历史事件转向了重大的社会问题。社会史崛起伊始,就试图从历史的纵向探索中为现实的社会问题的化解提供历史借鉴,并借以强化史学的社会功能。社会史以高度开放的姿态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学科特色。
2理论方法革新,跨学科的研究成为必然趋势,新的技术观念渗透其中
随着近代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研究特色也更为鲜明,即史料多,范围广,多方面阐释。量化并非研究历史的唯一方法,但它能够以简驭繁,对大量史料的处理,特别是有数量的史料处理必须应用此法。故学者应该加强数理训练,进而建构模型把研究向前推进。而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理念的引进及应用,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将为近代史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3史实考证将会更为深入,误读的历史将被更好的修正,政党偏见也将被逐渐淡化
(1)中华民国史的研究仍旧会成为热点对民国人物的误读,对国民政府的误读,对政党偏见会逐渐淡化。对国民党政权以及蒋介石、胡适等人物这样一些在过去比较敏感而研究相当薄弱的问题都有了大胆的开拓性探讨,尤其蒋介石研究备受关注。
(2)对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研究会更加客观。关于新政与制度变革研究,关晓红认为,清末政制的转型,决非单纯移植西方制度,而是社会变动与实际需求内在潜因促动下,逐渐突破旧有规制束缚,以表达新的政治诉求,不断导致职能转变与内容更新的结果。迟云飞对清末新政时期的平满汉吵域问题作了专门探讨,指出在清政府平满汉吵域的措施中,地方官多任用汉族人,而中央核心层,仍由满族亲贵控制。这种情形加剧了社会的不满,加速了清廷的覆亡。
(3)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研究方面也会更加实事求是,明显摆脱了以往教条主义框框的限制,对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对许多历史人物的研究有了新的视野。
4三种日趋明显的历史观呈现在我们面前,即更趋精细的历史观、长程的历史观、内部取向的历史观和总体的历史观
更趋精细的历史观主张以一种更为精细的观察视角,通过对史实的细致重建,再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相。以期最终达到历史真像之再现,这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本世纪历史研究的走向,实不容忽视。
长程历史观的一个长处,便是能够在较大的时空范围内梳理历史发展的脉络,揭示历史表象之下更深层次的运动,从而进入所谓“总体史”研究的新范式、新境界。比如,对社会结构史的研究就是如此。社会结构是社会各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架构,是庞大复杂的社会的存在方式,它的演变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是社会的整体性、根本性的变迁。其相对稳定性和整体性,要求由过去偏重短时段的研究,演进为重视长时段的研究。
内部取向历史观“主要指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国社会内部因素,而不是放在外来因素上”。在日本,有沟口雄三、滨下武志等倡导“亚洲视角”,主张站在亚洲自身历史演变的立场,“从亚洲出发进行思考”,“从亚洲来看欧洲”,重新诠释西方对亚洲的冲击和影响。循此思路,也可以有所谓“中国视角”,从中国内在自身规定性方面,从中国文化传统的可变性与不变性方面,重新审视西方对中国的影响。
作为研究范式的“总体史”,它追求的是层累结构的丰富性和范式转换的多次性、多样性,不能局限于现有的某一典型范式或终极范式,它主张对历史进行“全景式”或“全辐式”的把握,但它并不排斥微观的、具体的历史研究,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小中有大、以小见大,把握和审视是宏观的,切入和描述是微观的,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史学风格。
此外,兼容并蓄,吸收港台欧美学界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成果,不囿于本土研究,为研究注入新的元素,找出新的视角也是近代史发展的明显趋势。而拥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追求正确的解读历史的方法,挖掘新的史料是结论更经得起推敲及填补学术空白也将是近代史研究的新趋向。
现实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需求将成为近代史研究今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现实社会对史学的这种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史学工作者对研究领域和课题的选择。可以预见,中国的近代史研究在广大学者的共同努力下,顺应时势,开拓创新,必将开辟出光明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沈雲龍,李國祁,王聿均,王樹槐.“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过去与未来”座谈会议发言记录.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4期 1985/06411-425
[2] 徐波.《近代以来国内中国近代史研究趋向》.山东大学.2007-10-20硕士论文
[3] 朱英.更加完整和客观: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走向.史学月刊,2004-06-25 期刊
[4] 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历程及走向》.历史教学(高教版).
[5] 李侃,李占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历史教学.
[6] 曾业英.《近代史研究》三十年之路与未来走向. 近代史研究,2009-09-15 期刊
[7] 彭南生.《关于新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如何深入的思考》.史学月刊2004-06-25
作者:杨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