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历史教学正文

在“山重水复”中如何寻求“柳暗花明”——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重新定位

  • 投稿魏大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854次
  • 评分4
  • 68
  • 0

◇四川省汶川中学 郭登富

摘要:随着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广大教师难免会“疑无路”,这就需要重新定位。如何定位?文章从职业性质、思想品德、知识结构、所扮演的“角色”、学生观、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教师;重新定位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1-0048-02

南宋诗人陆游有一首《游山西村》,美妙的诗句勾画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农家图。“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足以使人联想到好客农人的热情,那杀鸡、宰猪待客的劲头,足以让人流连忘返。接下来的“山重水复疑无路”却是揪心的,而“柳暗花明又一村”又意外地让人惊喜若狂。其实,面对已经实行多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的教师依然是“山重水复疑无路”。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认识不足。

如何认识这次改革,如何适应改革,如何在改革中走出传统教育的模式?这应该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改革之初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积累了较多的经验,现就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随着知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使我国的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为此,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这次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新改革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改革的实质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应试”模式,让学生在教师“主导”下自主学习。

中小学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者,如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按照新课程改革精神,教师再也不能按传统应试教育进行教学。于是,许多教师难免会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这就需要给自己重新定位。

一、应给自己的职业性质定位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前,中小学教师大多照本宣科,采取“满堂灌”、“填鸭式”教学,除了利用现成的、已老化的教学理论去“教书”,就再也没什么新花样。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教师不能像过去那样单纯“教书”,而应该成为教育型专家,这就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有较深厚的教育理论。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是具体的实施者,他们身处教学任务的最前沿,应该深切懂得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懂得如何深入学生心理,懂得如何创造最佳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对自己职业的重新定位,完全有必要,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二、要给自己的思想品德重新定位

教师自身不但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在各方面都应严于律己,时刻意识到自己可能会对学生造成的影响,所以应对自己的思想品德重新定位,这样才不愧于自己的言行成为学生的表率与榜样。

“人以德为先”,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是教师刻不容缓的事情。“德智体全面发展”,“德”字第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情操、行为举止、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基于此,教师的精神境界、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等,对学生很重要,所以,重新给自己的思想品德定好位,完全是有必要的。

三、给自己的知识结构重新定位

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力军的中小学教师,不但要具有先进、科学的教育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备精湛、娴熟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教育理论是沟通师生交流成功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师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有力支柱。但仅有先进的教育理论是不够的,还应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的专业知识,即所谓“学高为师”。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自己的能力范畴,才能在学生中“传道、授业、解惑”,才能使学生“遵其言,信其道”。

从现实情况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容量会逐渐加大,交叉学科也越来越多,这就对中小学教师的执教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所以,仅仅依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娴熟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也会捉襟见肘,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拓展知识,更新知识,丰富知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胜任和适应课改的要求与发展,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多媒体教学的广泛运用正说明了这一点,如果广大教师不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在教学上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四、给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

“角色”一词来自戏剧舞台,但在人生这个舞台上,每个人何尝不是一种甚至几种角色呢。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教师”也应该给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既是‘自我教育者’,也是‘研究者’。要实现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转换,教师本身就必须是一位积极、有效的教育研究者,这既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促进者的前提条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转变的新要求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教师必须创设“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参与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教师应促使“不同的学生在知识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人人体验成功的喜悦,感悟学习的乐趣。

五、对自己的学生观也要重新定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则之一。基于此,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转变。传统教学中的“讲”、“听”、“练”不再是主流,只有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现和掌握知识,才能解决问题,“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六、给自己的创新能力重新定位

在飞速发展、竞争激烈的当今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时髦的名词,但决不是一个“虚”词,因为“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将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得走“创新”之路。教育教学工作也不例外,教师应该创造性地挖掘教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努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在思想上、教学行为上都发生一次历史性的转变。中小学教师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舞台上重新定位后将要扮演一个新的角色,只要给自己重新定好位后,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将会在实践中得到应验。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到那时就会看见柳暗花明的村庄,原来却是一幅自然、清新的春景图。“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只要条件允许,就没有达不到的既定目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张祖春,王祖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明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2002.

[3]朱慕菊.走进基础教育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陆游.剑南诗稿(卷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