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 陈章团
【摘 要】现在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抵抗挫折的能力薄弱,如何利用历史教学平台培养和增强学生抵抗挫折与适应环境的能力呢?文章以一位历史教师角度探讨这一教育与社会之问题,并着重介绍做法与体会。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6-0109-02
为了祖国未来,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学生的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早在上个世纪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就指出:“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这就要求历史教学不能再停留于仅仅传授知识上,而应当从知识教育、能力培养、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三方面来考虑目的和要求,也就是说,要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启发他们的智能,并开展道德与心理素质教育,实现三位一体。”“要注意通过历史教学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也可以说是开发他们的情商……对高中生来说,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一环。”
如何培养和增强学生抵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每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这一方面,历史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人类历史上无数英雄豪杰、风流人物,他们面对挫折、困难、失败,不同心理素质的人物采取了不同方法,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有成功之举,也有失败之例,给予了我们许多启迪。他们身上所特有的那种不动摇、不气馁,坚定信念、理想和目标,奋勇前进,有的甚至牺牲前还呼出“二十年后还是一条好汉”,这种优秀品质与奋发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可以吸引学生向他们学习,培养起对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责任感,以及对人生的自我激励;历史上的失败者较差的心理素质,也可以让学生引以为戒。那么,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如何进行承受挫折的教育呢?
一、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
在课前应充分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思路,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对培养承受挫折能力有利的素材,同时收集、整理相关史料或题材,为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作准备。如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历史教材叙述的内容不多,需要教师结合课本、搜集课外资料(也可以让学生搜集、整理)。贝多芬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从小接受音乐教育,以后从事钢琴和作曲,11岁便出版了作品。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不幸:失聪、失恋、失业,但他以顽强的意志从个人的生活悲剧中解脱出来,用惊人的毅力写出了一部部杰出的音乐作品,如《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和《第七交响曲》展示了英雄风格,从痛苦、绝望的境况中奋起,通过艰辛斗争获得胜利和欢乐,这既是时代的写照,也是他本人命运的写照。在备课或其他教学活动前做充分的准备,并有意突出贝多芬在挫折面前那种奋发向上、正视逆境、顽强意志和毅力的精神,为教学做铺垫。
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进行承受挫折的教育
通过课堂教学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消除各种挫折心理,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学习伟人、名人对待挫折的态度,加强对挫折的心理准备,帮助学生排除因自我的种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心理障碍,以提高抵抗挫折能力的目的。
在历史教科书上,与承受挫折教育有关的史实很多,可以把它分三大类进行渗透教育:
1.面对挫折,百折不挠,英勇奋斗,最后取得成功。此类内容与例子很多,中国历史上的司马迁受腐刑写成《史记》、苏武持节放牧、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游、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孙中山为推翻专制统治及维护共和进行的不屈斗争,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的种种努力(包括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邓小平在“文革”中;世界史上的麦哲伦环球航行,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进行独立战争,爱迪生发明电器(如电灯泡),诺贝尔发明无烟炸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生活困苦,同时被多国政府驱逐出境的情况下仍共同奋斗,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共产主义思想的创建和传播,等等。
具体事件例如:1927年国民党新右派背叛革命,连续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很多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牺牲了,党内不少人感到前途渺茫而消沉退缩了,就是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在“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确立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在发动湘赣边秋收起义并率领起义部队攻打长沙失败,妻子杨开慧又惨遭杀害的情况下,没有被挫折吓倒,毅然把部队转到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井冈山根据地发展过程中,曾受到“左”的干扰,1928年夏攻打郴州,造成“八月失败”,红军数量减少一半的情况下,毛泽东力排众议,再上井冈山,巩固并扩大了根据地。当有人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时,毛泽东及时总结了井冈山的斗争经验,相继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文章,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的特殊道路,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最早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通过这些历史知识的学习,渗透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在困难、挫折面前认准人生奋斗目标,不低头、不退缩,认清现实,正视逆境,了解自我,直面挫折的健康心理状态(情感目标),特别是毛泽东在攻打城市失利的情况下,能分析中国国情,独创性地提出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这对我们在挫折面前,审时度势,放弃原来不适合自己的目标(不钻牛角尖),追求适合于自我的新目标,不是很有启示吗?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在挫折或失败面前,毛泽东能有如此的魄力、毅力和意志力,最终成为一代伟人?
2.面对挫折,也进行过奋斗,虽最后没有成功,但这种精神境界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如宋末元初的文天祥,历尽艰险,坚持抗元,屡败屡战,不屈而死,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句;中世纪西欧反对宗教蒙昧主义的伟大思想家布鲁诺,为阐述和捍卫哥白尼日心说和宣传自己的宇宙无限论,同天主教进行了殊死斗争,最后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另外还有革命烈士方志敏、叶挺、恽代英等,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低头,坚持真理与共产主义信仰,宁死不屈。以上凸显了他们在挫折面前坚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理想、视死如归的精神境界。也有的虽经奋斗,但由于缺乏意志力和坚强的决心,没有坚持到底,如屈原、陈天华等,中途以自杀的方式来面对挫折,在教学中可提醒学生,虽精神可嘉,但这种做法不可取。
3.对挫折有激励作用的警句、名言。牛顿:“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如何取得成功时,他会告诉你:跌倒了,爬起来,便会成功。”鲁迅:“伟大的胸怀,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命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自己的不幸”;培根:“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还有文学、历史都可用的“自古英雄出少年,从来纨绔少伟男”,“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等。
通过历史知识学习过程中承受挫折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勇敢地去面对挫折、战胜挫折。
三、开展课外活动,深化挫折教育
历史学科的挫折教育,形式可多种多样,不限于45分钟时间,不必拘泥于课堂,可以向课后、课外延伸。例如,与学校德育教育、班主任、团工作相配合,这样更相得益彰。组织有益的活动(如参观附近企业等发展史),并与其他学科教育(特别是语文、政治学科)、班团活动、单独谈话等多渠道、全方位的教育结合起来,使承受挫折教育得到更加巩固、充实、提高。下面是历史学科与班级主题班会相结合的一次教学活动(也可以在历史课堂上进行),其操作步骤如下:
1.活动准备:让学生搜集、整理史书上有关挫折的素材。
2.确定主题:《挫折之我见》。
3.活动过程。
(1)教师讲解挫折的含义、挫折形成的原因及影响挫折承受力的因素。
(2)组织辩论会,题目:正方为“挫折是成功的前奏”;反方为“挫折使人失败”(全班可分组进行)。
(3)在辩论会的基础上,让同学们充分讨论:①如何正确面对挫折?②怎样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呢?
4.巩固提高。
(1)请学生将本活动的收获写在黑板报上。
(2)要求学生在辩论的基础上写历史小论文:《如何面对挫折》。当然,题目也可以由学生自拟,但必须紧扣承受挫折能力的培养。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研习与挫折教育有关的研究性课题,目的是通过课题的研习,感受历史人物对待挫折的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如拟定一个课题“屡战屡败的孙中山”,让学生开展研究性活动。学生通过课本学习、课外查找资料,了解孙中山的革命斗争故事。孙中山经历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屡战屡败。面对一连串的失败、挫折,孙中山不灰心丧气、不退却,坚持不懈地继续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最后找到了中国共产党,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孙中山的革命道路焕然一新。
通过课题的研习,使学生认识到:孙中山的一生,是挫折的一生,但孙中山能正确对待挫折、迎着困难而上、永不回头的精神,值得学习和借鉴;同时,学生也领悟到孙中山的挫折承受力有何等坚强。
此外,还可以组织故事会、报告会、讲演、自编自演历史剧等形式,学习名人、伟人对待挫折的态度及处理挫折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生活中各种挫折的认识,并在正视挫折的基础上,对挫折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总之,历史学科教学中承受挫折能力教育的渗透,可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优良的意志品质和坚强的毅力以及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凡事能认识现实,正视逆境,了解自我,接受自我,适应环境,为以后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颖健.如何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1,(36).
[2]杨瑞.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J].黑河教育,2013,(5).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