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历史教学正文

降低学生思维内耗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

  • 投稿剑圣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548次
  • 评分4
  • 15
  • 0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凤山中学 涂新文

【摘 要】如何让四十五分钟历史课堂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有效性?文章鉴于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内耗的四个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用丰富的语言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掌握好反复强调的度,精心设计练习和板书,培养合理的记忆方法来降低思维内耗,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表现;兴趣;思维定势;思维成果;思维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3-0063-02

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笔者认为,降低学生思维过程特别是记忆过程中的摩擦内耗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常常发现这样一些现象,对历史的知识性问题,教师多次讲解,反复强调,学生经常复习,重复背诵,然而记忆的效果并不理想,有时记忆中已经清晰保存的知识,经过几次反复却又变得模糊起来。这种和教学目的相悖的现象,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点前后相悖,记忆不断消失。在历史教学中,不论是传授新知识还是巩固原有知识,同一内容都须前后一致。否则,前后相悖,先讲的内容对后讲的内容产生干扰,就会形成“前摄抑制”;已经识记的内容同先前的内容产生干扰,就会形成“后摄抑制”,从而在思维领域中频繁摩擦,必然加大学生的思维内耗,使其记忆减退甚至消失。

2.强调次数过多,记忆渐趋淡化。教学中,有的教师像一位遇事就反复叮嘱自己孩子的母亲,对所授知识反复讲解,多次强调,书本上条条杠杠成排,学生分不清轻重主次,弄得头昏脑胀,使得本来应该记住的知识渐趋淡化。

3.教师旁征博引,记忆莫衷一是。有的历史教师为了讲一个事件,常常旁征博引,虽然讲者滔滔不绝,绘声绘色,课堂上热热闹闹,但学生却不能从例证中解脱出来,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莫衷一是,记忆中仅留下一些与知识无关或关系不大的趣闻。

4.板书密密麻麻,印象模糊一片。板书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好的板书应该字迹工整、布局合理、条理分明、内容突出,它不仅是知识精化和升华的直观反映,而且能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是记忆保持的一个有效途径。然而,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历史教师在课堂上一面讲解,一面漫不经心地书写,东一个词藻,西一个断句,文字歪歪斜斜,内容庞杂不堪,学生眼中虽密密麻麻,印象却模糊一片。这样的板书,怎能启发思维,强化记忆!它只能给思维设置障碍,淡化学生记忆。

我们应该看到,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接受知识、储存知识、反馈知识的系列过程。在这个系列过程中,始终离不开思维,即在思维中接受,在思维中储存,在思维中反馈。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善于使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思维的效率;要尽量避免教学中的矛盾,降低思维中的摩擦内耗,使教和学的目的性统一在一个整体之中。

鉴于上述分析,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

1.用丰富的语言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进行的,教师运用语言把知识、经验和观点比较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良好的教学语言可以提供思维激素,刺激思维运动,促进思维发展。因此,它既是开启思维的钥匙,储存思维的能量,又是思维加工的关键,思维反馈的物质依托。教学语言运用得好,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树立语言的榜样,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历史课堂教学应该采用通俗性语言、形象性语言、幽默性语言、情感性语言、鼓动性语言、文学性语言等多种语言,寓教于趣,从而发挥语言在课堂上的高功率作用。下面举例谈谈优美语言在历史课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授课时运用一些巧妙的语言,要能准确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使学生心灵感受上认可,从而激发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例如,教学生记忆中国朝代的顺序,将其编成口诀或歌谣: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连五代,宋元明清帝王休。又如,在讲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时,将其概括为:割地、赔款、开商埠、协定关税,五个通商口岸可记为:广、厦、福、宁、上(与“光下不能上”谐音);讲“1959-1961年”三年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时,归纳为“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三分天灾”指自然灾害,“七分人祸”指“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倾错误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的行为。这样都较好地引发了学生思维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运用文学性语言授课,还表现在材料的引用上。具体、生动、详实而又切合教学内容的材料,能激发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产生积极的思维效应。例如,在讲“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时,先选用了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一段关于描写松骨峰战斗的场景,接着讲解入朝作战中涌现出来的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三位英雄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学生听后都很感动,深刻体会到了志愿军战士身上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再如,讲解《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中的“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时,选用余光中的《乡愁》这首现代诗,并配乐朗诵,让学生从欣赏中体会到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台湾人民企盼已久的愿望,理解了海峡两岸都是炎黄子孙,都有相同的民族认同感,这就是回归的动力。像这样,只要教师恰到好处地引用合适的材料,在学生思维活跃之时,就能轻而易举地将课文难点予以突破。

2.掌握好反复强调的度,避免思维定势的负效应。思维定势是人们受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在解决问题时所具有的倾向性和心理准备,它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所谓负效应,就是受这种倾向性和心理准备的消极影响,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解决新问题所带来的不良后果。避免思维定势的负效应,反映在处理教材方面,要求我们一要分清重点、难点,做到主次分明。讲到重点时,须以细微见长;遇到一般问题,则大刀阔斧,以洒脱见智。二要巩固重点、难点,教师应把握反复强调的度,对于那些虽是重点,但学生已经理解或掌握了的内容,无须反复强调。否则,遇事叮嘱不已,教师未开口,学生已先知,满脑子充斥着“一定”、“必须”、“再”、“很重要”之类词语,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抑制情绪,导致心理紊乱,对教师的强调产生逆反心理,形成负效应。强调反复的次数越多,逆反心理越严重,负效应便越大,教学的效果也就越差。

3.精心设计练习和板书,巩固思维成果。练习是促进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并将其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反馈的重要环节。良好的练习设计可以降低学生的思维内耗,起到巩固知识、强化记忆的作用。怎样设计练习呢?笔者认为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启发性原则。这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就内容而言,练习题最好有“题眼”,要让学生通过“题眼”,既展得开,产生知识的纵贯横联,又收得回,落笔到答案的准确上。如《长征》诗中“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这个“难”包括哪些方面?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这两道题题干中的“难”和“新”就是“题眼”,解题时,就要抓住这个“眼”,顺藤摸瓜,解答也就顺利多了。练习题富于启发性,新颖多变化,活泼生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练习题活泼、新颖、富于变化,要服从教学需要,离开了这一点,就可能弄成“花架子”,反倒弄巧成拙了。

(2)典型性原则。即既具有知识的典型性,又具有题型的典型性,还具有促进思维发展的典型性,一举三得。

(3)集中性原则,题目数量不宜太多,题目含量允许较大。这样既可以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又能体现能力训练的实效性,使思维内容和思维效率成正比,形成知识网络及思维的立体感。

(4)适应性原则。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适应学生知识和能力的需要,服从和服务于自己的教育对象。二是适应教学和考试的需要,提高教学效率。不能过高,过高会使学生面对习题一筹莫展,望而生畏;也不能过低,低了,学生一看便知,不费思索,达不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又会使学生产生懈怠的情绪。

4.培养合理的记忆方法,提高思维效率。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意义记忆可以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从中找到材料和已有知识的联系并将其纳入已有知识的系统,从而缩短掌握知识的思维过程,减少不必要的思维内耗,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所以,历史教学中要注意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学生记忆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材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描述性的内容较多,有大量生动、具体的史实,识记量特别大,这无疑增大了记忆的难度,但记忆基础历史知识又是必要的,“温故而知新”,“不记则思不起”,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教师在处理和讲述教材内容时把握教材,化繁为简,理清线索,有助于学生记忆。二是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记忆的一般原则:先粗后细、先大后小、层层深入步步展开;理清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注意知识的前连后挂、同类知识的联想扩散等。三是应向学生传授科学的记忆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广泛而灵活地运用,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实上去寻找记忆的规律。对于动态性的历史知识,一般采用的记忆方法有以时间为轴、以情节为线、以年代为序来记忆等。对于静态性质的历史知识一般采用的记忆方法有谐音、联想、歌诀、首字、图表、信息化简、方法图示、尝试回忆、比较异同等记忆方法。有时同一个知识点可以采用几种方法记忆,看哪种方法效果更佳就采用哪种。

总之,降低学生思维内耗、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深信:只要我们广大历史教师投入到教材中,把握教材内容,明确大纲要求,大胆探索,灵活教学,摒弃陈规陋习,追求不断创新,历史课堂会更加有效,学生会在快乐中收获成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花少根.中学历史课堂练习设计原则[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

[2]李越.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