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历史教学正文

国外教育模式中文理分科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 投稿新塘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750次
  • 评分4
  • 46
  • 0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张福平 陕西省榆林市第六中学 李爱爱

【摘 要】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中国开始实施文理分科制度,然而三十多年过去了,教育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文理分科教育却仍在延续。文章结合国外文理分科政策和高考选拔制度,结合我国现在实行的高中培养机制,从课程设置、分值设置、高考制度、录取制度四个方面对比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以期对进一步的教育改革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国外教育模式;文理分科;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3-0013-02

中国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由于“文革”的影响,国家急需各类人才来促进经济建设,于是我国开始实行文理分科招考,分类选拔人才来实现快出人才、多出专才的目标。不可否认,“文革”后的文理分科教学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也确实为我国培养了众多的专业人才,但三十多年过去了,中国早已摆脱了当年的落后状况,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竞争已演化成了科学技术的竞争、思想文化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而教育中的文理分科却还在延续,而在高二或者更早进行文理分科后,理科生不再学习历史、地理、生物,他们在以后对人类问题、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就会很少关注,这必将制约中国未来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随着十八大教育改革的提出, 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报告,将文理不分科作为重点实施内容,而在中国这种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如果要取消文理分科无疑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么如何改革更为合理呢?本研究结合国际上典型国家关于高考中文理分科的制度与我们现行制度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以期对进一步的教育改革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一、我国教育制度中文理分科存在的问题

1977年恢复的高考作为文革后复兴的教育中的一个环节,却成为了当代的“应试教育”出现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界不断抨击“片面追求升学率”,个别学者提出要“废除全国统一高考体制”,而后,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与试点,2002年,“3+X”科目设置改革在除港澳台地区外的全国31个省市区铺开,但我国目前实行的3+X”高考改革方案实施的结果表明,高考制度暴露出来的某些弊端在“3+X”方案中依然存在,如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依旧存在;“3+X”下的课程设置依旧没有突出素质教育的特点,“3+X”的“X”是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文理科分科现象并没有得到杜绝;“3+X”方案并没有减轻学生负担;“3+X”方案冲击了农村教育,“3+X”方案所要求的试验能力、动手能力、英语运用能力等增加了农村学生的考试难度。

二、国外实行文理分科的情况

从世界范围来看,高中文理分科与不分科的教育均存在,高中文理不分科的典型国家有美国和德国,而文理分科除中国外以俄罗斯、日本为代表,这四个国家无论是经济还是教育在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的,分析它们文理分科教育的情况,可以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1.文理不分科的德、美教育。德国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责任心和自主性的发展为目标,这为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德国的完全中学高级阶段相当于我国的普通高中阶段,其课程涉及语言文学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宗教、体育等学科领域。一般学生在此阶段至少要选2门特长学科、6门基础学科,而为了克服学习的片面性,要求学生在选课时要涉及到每个学科领域。德国的教育行政部门从来不组织统考,毕业考试由本校的教师命题,经州教育局审核,如考试水平达不到要求则加以修改。学校组织考试后,教师评分,学生成绩记入档案。学生在学校里的高中毕业考试成绩以及学生的领导才能、外语水平、打工经验、社区服务的经历、荣誉奖状等,这些都是高校录取时考虑的因素。

美国的教育重点并不在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具体的知识,而是教学生如何独立思考,教他们如何发挥自己的智慧与创造力。美国的高中阶段是9至12年级,课程有选修和必修之分。美国没有官方统一组织的大学入学考试,大学招生时主要使用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举行的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简称SAT考试和美国高校测验处举办的“美国大学入学考试”(American Competence Test),简称ACT考试。这两种考试都历经多次改革,其分数被78%左右的大学作为录取考生的标准,每年约300万中学生参加。现行的 SAT考试分为SAT-I和SAT-II两部分。SAT-I(Reasoning Test推理测试),以测验学生的学术能力为主,包括Math(数学)和Verbal(语言),考试内容与高中学科课程没有直接联系,反映的是各校课程的一般能力要求。SAT-II(Subject Tests学科测试),主要测试学生在不同科目学习方面的理解能力和程度,内容涉及不同的科目及语言考试,其中包括数学、科学、语言、英语、历史与社会科学五大类,而这5大主科又被分为近20种不同的考试科目。SAT考试在美国每年举行7次,参加次数不限,以最好的成绩为准,而且SAT成绩两年内有效。

2.日本、俄罗斯的分科教育。为适应高考不同的考试科目,日本高中通常从高二开始文理科分班,日本高中课程的必修课作为统一考试的必考科目,另外,还设有两组选考科目。而日本的高考也不是一锤定音,日本每年都会举行一次全国统一考试,称为“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考试不分文理科,主要是基础学科,国语、英语、数学、理科(物理、地理、化学、生物)、社会学科,用来考查学生在高中阶段基础性学习的完成情况。第一次统考是一种资格考试,通过后学生可根据第一次考试的成绩参加自己报考大学的考试,即第二次考试。第二次考试由高校自行命题,大学根据各校的专业特点和要求单独出题,主要考学术性问题,出题范围主要是中学的选修科目,高校通过两次考试合计的结果决定录取与否。

近年来俄罗斯开始试行全国统一考试,俄罗斯高中课程由3部分组成:普通教育类必修课程、专业类必修课程和选修类课程。必考科目为俄语和数学,选考科目有9门:文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社会知识、外语(英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信息学与信息通信技术,俄罗斯大部分普通中学从十年级 (相当于我国高中二年级)开始文理分科,学生必须参加英语和另一门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科目考试,由学生自主决定选考多少门。

三、关于我国教育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1.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方面,无论是美、德的不分科高中教育,还是日、俄的分科高中教育,其共同特点就是提供灵活多样的课程来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的需要,照顾了不同学生在兴趣、能力倾向上的差异性。我国的文理分科实际就相当于在语、数、外3科必修科目外,学生再选修和选考“文综”或“理综”,差别在于其他国家的选考科目选择范围更大,科目更为细化,而不是把3个科目放于一张试卷,称为“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细化,除必考科目外,把“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改为单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科或多科重点学习并参加考试。

2.分值设置。在分值设置方面,选考科目与必考科目分值相当,甚至为发展学生特长而突出特长科目的分值,如:德国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特长课程,成绩按原成绩双倍计,从而鼓励学生发展特长。我国的“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平均每科仅为100分,考试时间仅为1小时,与必考科目相比存在明显厚薄之分。学生、家长、学校为了追求分数必然会将各科分出主次来。因此,建议把必修课作为入学考试的基本科目,加大特长科目的分值,按比例进行排名录取。

3.高考制度。多数国家的高考并非一锤定音,如:美国的SAT考试每年举行七次;日本除大学考试中心统一考试外,还会有高校自主命题的第二次考试,而且考试内容并非局限于所学的内容。中国的“一考定终生”让多数人望而生畏,为此,我们可以参照国外的模式,高考不搞“一锤定音”,而采取多种形式并举,必修的语数外采取全国统考,每学年组织两次,学生在校期间可多次参加,成绩按最高一次记录。剩余的6个学科(历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一年可以组织多次,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考试的科目(一次不能超多4门),并且学生可以多次参加同一科目考试,成绩以最高的一次记录。考试范围为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命题应遵循中学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适当增加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

4.录取制度。在招生方面,美、德实行多元选拔、综合录取,而中国虽除高考外还有学业水平测试,但其作用并不明显。仅凭高考成绩一考定终生,导致中国的家长、学校为了分数、升学率可以“不择手段”,因此,我们也可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在高考成绩的基础上把平时成绩和平时表现如考生的特长、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教师的推荐材料等(附详尽的写实材料),作为录取成绩的一部分,按比例综合作为学生的最终成绩。另外,高校根据学生自愿原则,还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特点举行面试,自主选拔,做到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理,姚莉.中外高等教育模式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5:56-58.

[2]唐滢.分久必合—论国际视野下的高中文理分科[J].湖北招生考试,2009:4-6.

[3]吴有奇.各国高考 各有高招.教育理论与实践[J].2008:50-51.

(编辑:杨迪)